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阳 《大医生》2021,(4):85-87
目的 分析探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核工业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依达拉奉治疗,对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与氯吡格雷联合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组研究,参照组使用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1、2周,研究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DL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1、2周,研究组患者ADL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8.50%(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8.00%,与参照组9.00%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尽快恢复,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6):2986-2987
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100例,给予单纯氯吡格雷治疗;干预组10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AD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治疗后有95例患者显示有效,占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依达拉奉配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起到显著改善作用,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择取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疗程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01);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有利于恢复神经功能,促进血液流变学的改善,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59-260
选取我院收治4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用药后的一周、两周、三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上意义(P0.05)。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塞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2):2686-2687
将120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随机分为尤瑞克林组、依达拉奉组及联合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尤瑞克林组采用尤瑞克林静脉滴注及口服氯吡格雷治疗,依达拉奉组采用依达拉奉滴注及口服氯吡格雷治疗,联合组采用尤瑞克林、依达拉奉静滴联合口服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尤瑞克林组治疗有效28例,依达拉奉组有效29例,联合组有效37例,联合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尤瑞克林组和依达拉奉组;治疗前三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三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其它两组,三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尤瑞克林、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可更好的降低ACI患者NIHSS评分,且无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采取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与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评分与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增强日常生活能力,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仅给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加减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NHI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NHISS评分为(8.14±3.4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NHISS评分(13.48±4.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NHISS评分。  相似文献   

9.
林韩逊 《临床医学》2020,40(1):122-123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陆丰市人民医院治疗的6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取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34例,联合应用疏血通与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神经功能(NIHS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 d,观察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32/34),对照组为76.47%(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疏血通与依达拉奉可提高治疗效果,减轻再灌注损伤,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配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依达拉奉注射液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于治疗2周后观察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根据脑卒中评分(NIHSS)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配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2月收治的6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34例。参照组予以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介质(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8)水平、卒中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参照组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参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8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提高疗效,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银杏达莫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武威医学科学院收治的12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实施依达拉奉药物治疗)与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银杏达莫药物治疗),每组6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神经功能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15.
<正>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其病因复杂,主要有动脉粥样硬化、穿支动脉病、心源性栓塞、已知明确病因及其他不明原因等~([1-2])。临床主要表现为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吞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3])。本研究分别采取常规依达拉奉、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降脂降压、稳定斑块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将加用依达拉奉静脉滴注治疗者设为对照组(n=52),将加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治疗者设为研究组(n=5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药物副反应差异。结果 (1)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低于对照组(t=20.479,P=0.000);(2)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副反应。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的治疗效果肯定,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无严重药物副反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给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在南城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6例AI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研究组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37%)较对照组(78.95%)高(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P<0.05),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提高(P<0.05),且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评分提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低于对照组的26.32%(P<0.05);随访1年,研究组脑血管事件累计发生率为2.63%,低于对照组的21.05%(P<0.05)。结论:AIS患者给予依达拉奉右...  相似文献   

18.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8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前瞻性随机化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依病情适当给予脱水剂,控制血压、血糖,应用活血化瘀通络药物、抗血小板剂及对症支持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nag静脉滴注,每天2次,疗程14d。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9%(81/85);对照组总有效率75.29%(64/85),两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临床用药安全。结论依达拉奉具有强大的自由基清除及神经功能保护作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小板抑制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4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IHSS评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血小板抑制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NIHSS评分与血清Hcy水平均有所降低,ADP和AA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均明显增高,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药物联合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血清Hcy水平,增强抗血小板效果,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及其与时间窗的关系。方法将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2次/d,连续治疗14 d为1个疗程。分别在患者入组前、治疗后3个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估,并于治疗后24 h、48 h、72 h行头颅CT观察并记录梗死面积的变化。结果试验组NIHSS疗效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0%(χ2=5.70,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NIHSS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t分别=7.61、2.98,P均<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7,P<0.05)。试验组治疗后24 h、48 h、72 h头颅CT梗死面积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均有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33、3.67、4.18,P均<0.05),且试验组治疗后72 h与治疗前的CT梗死面积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 P<0.05)。将试验组按照发病时间分为发病24 h、48 h、72 h三组,三组治疗前NIHSS评分、CT梗死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3.05、2.98,P均>0.05);三组治疗后NIHSS评分、CT梗死面积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4.92、4.01,P均<0.05)。三组治疗后NIHSS评分、CT梗死面积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24、4.74、4.56;3.64、4.71、4.28,P均<0.05)。结论尽早使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