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目的 探讨PDCA管理模式在降低ICU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6年3月-8月收住ICU病房的84例IAD高危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发生情况,分析IAD发生的原因,成立质量改进小组,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落实检查和处理,比较PDCA管理实施前后IAD高危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 结果 PDCA管理实施后IAD高危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PDCA管理法降低了IAD高危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提升了ICU护理人员IAD相关护理知识与操作技能,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孔冬梅  蒋和娣  庄敏  肖艳林 《全科护理》2020,18(26):3477-3479
阐述失禁相关性皮炎(IAD)的概念、发病机制、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失禁相关性皮炎高发生率的原因,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管理、预防及处理等方面综述国内外根据指南而制定和实施的护理措施,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预防和护理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3.
失禁相关性皮炎(IAD)是因排便失禁引起的皮肤损害。本文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描述了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基本概念,综述了IAD的评估与预防的新进展,旨在为护理人员进行IAD评估及预防时提供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对IAD相关护理措施的研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艳  张延红  朱亚芹  王春华 《全科护理》2020,18(12):1518-1520
[目的]检索并分析预防失禁病人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IAD)的相关证据,并对证据进行总结。[方法]采用循证护理方法,针对失禁病人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提出问题,系统检索相关文献,并采用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评价工具对各类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等级评定。[结果]共纳入文献7篇,其中指南3篇、证据总结2篇、系统评价1篇、专家共识1篇,从IAD的评估及预防、管理方面最终总结11条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预防成人失禁病人并发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标准化护理流程对老年失禁患者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IAD)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老年失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失禁护理,观察组应用IAD标准化护理流程护理,比较2组IAD发生情况和护理人员IAD预防知识的考核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仅出现2例轻度IAD(3. 33%),低于对照组的15. 00%(P 0. 05),IAD严重程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 0. 05);观察组开展IAD标准化护理流程后,护理人员IAD预防知识考核评分较护理前、对照组护理后均有显著提高(P 0. 05)。结论开展IAD标准化护理流程可降低老年失禁患者IAD发生风险,提高护理人员IAD预防知识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二级医院神经内科护士失禁性皮炎(IAD)预防管理知识现状和需求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神经内科护士失禁性皮炎预防管理知识和需求问卷对14所二级医院神经内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共收回303份问卷,二级医院神经内科护士IAD预防管理知识得分为(21.06±6.29)分;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职务、是否是伤口造口失禁小组成员之间IAD预防管理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IAD预防管理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7.3%二级医院神经内科护士认为目前所掌握的IAD预防管理知识未能满足临床护理需求;76.3%护士获取IAD预防管理知识的主要来源为临床经验积累;91.1%护士很少甚至没有机会参加过IAD相关知识培训。[结论]二级医院神经内科护士IAD预防管理知识欠缺,医院应重视相关知识培训,以提高护士IAD的护理水平,降低IAD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士对失禁性皮炎(IAD)的知识、态度、信念及行为现状,为 IAD 的培训、教育及规范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运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50名神经内科护理人员进行一对一深入访谈,记录、整理并分析资料,归纳主题。结果被访者对于 IAD 知识缺乏,态度积极,护理行为有待提高。结论降低 IAD 发生率、减少 IAD 患者痛苦需多部门合作,护理人员需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对家属行健康指导,管理部门需制定相关处理策略,从而提高 IAD 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规范化的失禁相关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 IAD)管理体系,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检索与IAD预防和处理的相关证据,分析IAD管理存在的问题,建立三级IAD监控管理组织,制定评估、上报、会诊和考评制度,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IAD管理体系。采用类试验的研究方法,比较规范化IAD管理体系运用前后IAD的发生率。结果:规范化IAD管理体系运用后,IAD发生率降低(P<0.05),IAD风险评估准确率,预防措施合格率逐步升高。结论:规范化IAD管理体系的建立,使IAD管理科学化、规范化,降低了IAD的发生率,提高了IAD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构化护理规程在预防EICU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为其他护理人员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该院入住EICU的患者416例,采用历史对照实验方法分为试验组264例和对照组1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结构化护理规程。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意识状态、失禁类型、大便失禁频次、血红蛋白、白蛋白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未发生IAD、轻度IAD、中度IAD、重度IAD及真菌性皮疹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行IAD的结构化护理规程后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IAD的风险,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与质量,对临床护理人员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根因分析法(RCA)在患者失禁性皮炎(IAD)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成立根因分析小组,应用根因分析法对2017年1至12月101例神经内科ICU的IAD高危患者逐一进行追踪,调查导致患者发生失禁性皮炎的原因,寻找近端原因、剖析根本原因,进而制订改进措施并实施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的105例IAD高危患者,比较实施前后IAD发生率,严重程度、愈合时间以及科室护士IAD知信行水平。结果: 应用根因分析法后,IAD的发生率由13.75%下降到了2.05%,严重程度、愈合时间明显优于RCA实施前,护士对失禁性皮炎的认知程度得分及护理行为得分高于实施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失禁性皮炎态度得分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因分析法降低了神经内科ICU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提升了护士对失禁性皮炎的认知程度和行为能力,提高了专科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于证据的成人ICU失禁相关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IAD)护理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 以基于循证质量持续改进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系统地文献检索和质量评价,获取预防及管理成人ICU失禁相关性皮炎的相关证据,并对应制订出9项质量改进审查内容.2018年12月1日-2019年2月1日,采用现场观察、查阅护理记录、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本院ICU收治的29例失禁患者和46名ICU护士开展基线审查,对证据应用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包括引入IAD风险评估工具、规范失禁评估及处理记录、制订IAD防治规范、进行IAD相关知识系统培训.2019年2月10日-2019年7月30日引入证据,并审查护士对在此期间收治的51例失禁患者的相关证据应用情况.调查证据应用前后护士对IAD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相关护理行为的执行率以及IAD的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证据应用后护士对IAD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护理行为执行率均有所提高(P<0.05),IAD发生率由24.1%降为5.9%.结论 基于证据的成人ICU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持续质量改进有助于降低失禁患者IAD发生率,使护士有章可循,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将ICU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预防和管理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ICU护士对失禁相关性皮炎预防和管理的能力和依从性,从而降低ICU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和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根据前期研究获得的最佳证据制定ICU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预防及管理的审查指标,指导并规范ICU护士的临床实践;开展多渠道培训结合模式,对ICU护士进行ICU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预防及管理最佳证据的培训,比较最佳证据应用前后ICU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和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及质量审查结果,培训前后ICU护士对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的认知水平。结果 最佳证据应用后,ICU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从12%下降至3%;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生率从4%下降至0%;失禁性皮炎证据的执行率和ICU护士对失禁相关性皮炎的认知水平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基于循证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可促进ICU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预防及管理工作,降低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和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检索相关文献,总结失禁相关性皮炎(IAD)的定义、危险因素及护理现状,对护理措施进行综述,为失禁相关性皮炎规范化防治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阐述了失禁相关性皮炎(IAD)的流行病学、风险因素,介绍了IAD的评估方法,并对IAD的中西医护理方法进行了分析与归纳,旨在为护理人员进行IAD的管理与预防提供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对IAD的护理措施提出更多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及其预防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本院神经内科患者54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率、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治疗效果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失禁相关性皮炎患病率为23.27%,对照组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为36.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治疗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1.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率较高,需要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进而预防失禁性皮炎并提高失禁性皮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在ICU昏迷患者失禁性皮炎(IAD)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ICU失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IAD发生率和发生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IAD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发生时间短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ICU患者IA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于评估的分级皮肤护理干预方案在防治ICU失禁相关性皮炎(IA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152例ICU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基于评估的分级皮肤护理干预方案.观察比较ICU治疗期间的IAD发生情况和发生IAD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ICU治疗期间,观察组的IAD发生例数、IAD平均形成时间以及IAD严重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IAD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评估的分级皮肤护理干预方案在防治ICU失禁相关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降低ICU失禁患者的IAD发生率,提高发生IAD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观察法,以某时点某所三级甲等医院1375名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结果失禁现患率为13.81%,失禁相关性皮炎现患率为13.15%,IAD合并压疮46.2%,合并皮肤撕裂伤11.5%。IAD现患率前三位科室为重症监护室42.9%,神经内科22.2%,普通内科12.9%。80岁以上患者占65.4%,住院7 d患者占80.8%,卧床患者占96.2%。失禁患者使用与皮肤p H值相近清洁溶液及皮肤保护剂比例只有3.14%和9.9%。结论卧床患者,年龄80岁、住院时间7 d、频繁失禁患者需要重点预防IAD发生。护理人员对IAD发生预见性不足,失禁患者皮肤保护性预防措施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失禁性皮炎及压疮教育对护士鉴别失禁性皮炎的效果。[方法]将重症监护室(ICU)护士106名和622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病人322例,对照组300例,观察组对护士进行失禁性皮炎及压疮教育,比较两组组病人的失禁性皮炎发生率、鉴别准确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 IAD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鉴别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护士进行失禁性皮炎与压疮知识教育,有目的地提高了护士对失禁性皮炎的认识,降低了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和提高了鉴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通过设计《失禁性皮炎防治干预表》指导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对失禁相关性皮炎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预防和治疗失禁性相关皮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的效果。方法通过检索文献,分析并归纳失禁相关性皮炎影响因素,制定失禁性皮炎防治干预表。2015年4~10月将干预表应用于ICU患者。结果应用干预表同去年相比,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χ2=34.26,P0.01)。结论《失禁性皮炎防治干预表》对危重症患者失禁性相关皮炎的预防控制有较好的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