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蕾 《中国疗养医学》2008,17(8):472-472
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传统的手术方法相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不干扰椎管内结构、不影响脊柱稳定性等优点,疗效亦较满意。但据报告对于单纯包容性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对于病史较长,突出的髓核组织与神经根有粘连或椎间盘突出程度较重已有部分髓核组织脱入椎管的脱出型病人,单纯经皮椎间盘切吸术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显微内窥镜治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镜技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5月-2001年5月采用显微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病人36例。结果:平均随访7.5个月,治疗效果优良。结论: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具有组织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术后病人卧床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随着脊柱外科的发展,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这是介于传统外科手术和常规保守治疗之间的一种有限化手术,主要是采用激光照射汽化烧灼腰椎间盘髓核组织[1].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比较,该项技术具有安全、有效、局麻、损伤小、不影响脊柱稳定性的特点.2008年 5月~2009年 6月,我院采用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58例,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的疗效及适应症,讨论手术并发症及其预防并与自动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APLD)及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椎间盘摘除术(MED)比较。方法 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平均年龄39岁,病程平均16个月。全部病人都有腰痛和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及麻木,部分病人有间歇性跛行。CT及MRI检查7例合并中央椎管狭窄症。结果 术后47例获得随访,平均时间16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治疗优良率为94%。结论 认为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与APLD、MED比较,具有适应证广泛、手术优良率高、后期并症少、不损害脊柱稳定性、价格经济等优点。不失为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有效可靠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进一步验证人工髓核置换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比较人工髓核置换和传统腰椎间盘切除加脊柱融合在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2005-08/2007-08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骨科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8例,所有患者对实验及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分为人工髓核置换组14例,常规手术组24例.所有患者均为单节段病变.人工髓核置换组采用后侧入路,行单枚人工髓核植入,人工髓核为欧洲Raymedica公司生产的假体,其外衣为聚乙烯纤维,核心为能吸水膨胀的半流动性水凝胶(聚丙稀-聚丙烯酰胺);常规手术组经后侧入路,行腰椎间盘切除加脊柱融合术,采用山东威高骨科材料有限公司脊柱内固定系统13例,中华长城脊柱内固定系统11例;采用Wright Medical Technology, Inc.人工骨17例,上海贝奥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磷酸钙生物陶瓷7例.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椎间隙增加高度,术前及术后6周,3,6个月Oswestry疼痛功能指数评分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并根据JOA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患者38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全部病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3.4个月.①人工髓核置换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少于常规手术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②人工髓核置换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手术组, 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③人工髓核置换组术后椎间隙增加高度与常规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④人工髓核置换组Oswestry疼痛功能指数评分在第3个月较常规手术组有显著下降(P < 0.05);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⑤两组临床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⑥人工髓核置换组并发症:术后1年发生假体移位1例,但无症状,无需再次手术;常规手术组出现双侧腿疼1例,出现右侧腿痛2例,予口服药物对症处理后3个月缓解,3例均为L5S1节段行手术患者.结论:①人工髓核置换术后定量临床结果至少与传统腰椎间盘切除加脊柱融合术后的临床结果相当,进一步支持早期文献报道.②人工髓核置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对于存在手术指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是一种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介绍人工髓核置换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术后康复治疗措施。方法 对接受人工髓核置换术的28例患者,进行短期随访观察,随访时间6个月~1年9个月,平均1年2个月,以总结术后康复治疗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复查X射线片后,术后椎间高度不同程度恢复,未见有髓核位置的明显变化,也未见有终板塌陷的现象。患者下腰椎活动度及腰痛均有改善。结论 腰椎间盘人工髓核置换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合理方法,是脊柱重建的一种趋势,术后合理的康复治疗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微创治疗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临床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CT及MRI的广泛应用,此病的确诊率明显提高。自1934年Mzxter和Barr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其手术治疗效果以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在脊柱外科中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在后路开放直视下摘除椎间盘髓核,1963年Smith将木瓜凝乳蛋白酶注射入患者椎间盘,开始了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疾病的新时代,现已成为脊柱外科发展最为活跃的领域。  相似文献   

8.
<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见方法有经皮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ED)和经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LD)等[1-4]。本研究探讨上述两种不同手术方式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所有患者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并经X线片、CT及  相似文献   

9.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是近年来脊柱微创外科的研究热点。与传统手术相比,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疗效确切等优势,已逐渐成为脊柱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流技术。但是由于突出物的大小和突出位置的不同、病变节段解剖因素的限制等原因,使得PELD的适应证相对狭窄。不同手术入路的研究及内镜工具的研发改良已成为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将就脊柱内镜的手术入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中约80%的病人可经非手术疗法缓解或治愈,已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严格手术治疗无效或马尾神经受压者可考虑行髓核摘除术,我院2001年5月~2002年10月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12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1例,按手术方案不同分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予以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观察组予以经皮脊柱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氧化应激指标、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疼痛、腰椎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5 d观察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氧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脊柱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能进一步改善t疼痛症状及腰椎功能,减轻术后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1975年Hiiikata首次应用经皮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成功后,这一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不影响椎体稳定性的微创介入疗法得到迅猛发展。我院自2001年8月采用经皮髓核摘除联合臭氧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其术前、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周果兰 《家庭护士》2008,6(7):611-612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率很高,主要表现为下腰、腰骶、骶髂等处疼痛,有的合并一侧或双侧骶髂等处疼痛,有的合并一侧或双侧下肢痛和马尾神经症状。常为慢性,时好时坏,给病人的工作、生活、社交带来了很多困难,同时心理也产生了不平衡状态。临床上手术治疗常以开窗髓核摘除为主要治疗手段。其中开窗髓核摘除手术具有安全性高、直接、见效快、对脊柱的三维稳定性破坏不大等明显优点,我院骨科2005年-2007年对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施行腰椎环节开窗髓核摘除手术,其目的是在彻底减压基础上强调腰椎的生物力学的稳定,减少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腹穿刺髓核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与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特制腹部压迫器,在CT引导监控下经腹穿刺行髓核除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8例。结果:治愈78例,显效22例,好转8例。无1例出现腹部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CT引导监控下经腹穿刺髓核除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退行性椎间盘病变引起的腰腿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80%的人曾受过腰腿痛的困扰,其中大约1/3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传统的椎间盘髓核摘除和(或)脊柱融合术近期效果肯定,但远期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手术改变了脊柱正常的生理形态和椎体间的应力关系12l。而人工髓核置换术可弥补传统手术的不足。我院于2005年11~12月共开展了3例扩张通道系统(Metrx X—Tube)下人工髓核置换手术,随访半年,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经皮腰椎间盘髓核激光汽化减压术(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继化学溶解术、经皮椎间盘切吸术之后又一种微创手术。作者自2000年3月以来应用该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共计89例,大部分患者术后症状立即消失或明显改善,总有效率80%左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诸多腰腿痛的原因之一.国内外统计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率为10%~20%[1];彻底切除髓核、充分减压的同时,应尽最大的可能保留脊柱的稳定结构是每一个施术者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本院自2000年1月至2002年1月采用锁孔人路冷光源辅助下行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9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人工髓核置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初步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提高疗效和减少手术创伤,采用小切口开窗减压人工髓核置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 41例患采用小切口开窗减压髓核除后植入人工髓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 41例患术后下肢主诉症状完全缓解;6例患仍有轻微的感觉异常;8例患伸拇肌力以及4例患腓骨长短肌肌力由Ⅳ级恢复至Ⅴ级,4例患伸拇肌力由Ⅲ级恢复至Ⅳ级;6例患残存轻微腰痛,1例患出现中度腰痛,通过固定、服用消炎镇痛药后症状缓解。结论 该手术操作简单,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不增加患痛苦,疗效确切,后遗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镜技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2月至2010年8月采用显微椎间盘镜行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神经根管狭窄症病人68例。结果随访6~48个月,优良率95.6%,本组无椎间隙感染、出血,神经根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组织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维持脊柱稳定性、术后病人卧床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脊柱微创经皮椎间孔镜日间手术全程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与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1日~2018年3月31日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住院管理模式.选取2018年4月1日~2019年4月30日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日间手术的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日间组,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