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失眠从肝论治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眠从肝论治浅析100020北京首都医学院附属红十字朝阳医院戴东曦失眠即入睡困难,或睡眠时间短暂,或时睡时醒。《灵枢·大惑论》认为“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若“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对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阴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  相似文献   

2.
<正>失眠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不寐"、"目不瞑"、"不得眠"等范畴。该病病情缠绵难愈,尤其是顽固性失眠,长期困扰患者,严重影响了工作、学习及生活质量。笔者根据中医理论,从肝立论,治疗顽固性失眠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疏肝症见:情志郁闷,多梦易醒,甚则彻夜不眠,心烦易怒,胁肋胀满,善太息,女子乳房胀痛等。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辨  相似文献   

3.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不寐"、"目不瞑"、"不得眠"等范畴。该病病情缠绵难愈,尤其是顽固性失眠,长期困扰患者,严重影响了工作、学习及生活质量。笔者根据中医理论,从肝立论,治疗顽固性失眠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疏肝症见:情志郁闷,多梦易醒,甚则彻夜不眠,心烦易怒,胁肋胀满,善太息,女子乳房胀痛等。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 ,失眠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与肝密切相关 ,从肝论治不仅能显著改善睡眠质量 ,还能从根本上调畅全身气机 ,使气血调和 ,五脏功能协调一致。现浅述从肝论治失眠如下。1 失眠与肝的关系肝藏血 ,主疏泄 ,肝体阴而用阳 ;病理上肝血易虚 ,肝气易郁 ,易阴虚阳亢 ,生风、化火而动血。如《症因脉治·内伤不得卧》曰 :“肝火不得卧之因 ,或因恼怒伤肝 ,肝气怫郁 ;或尽力谋虑 ,肝血所伤。肝主藏血 ,阳火扰动血室 ,则夜卧不宁矣。”说明肝病变导致失眠的密切关系。另外肝脏病变而致气机不畅、气血不和 ,常涉及到其他脏腑功能失调 …  相似文献   

5.
罗玮  刘玲  艾乐 《光明中医》2012,27(10):2070-2071
随着帕金森病发病率的增高,其伴发的失眠得到广泛关注,中医从其病因病机出发,主要责之肝肾亏虚、肝血不足,故从肝论治帕金森病伴发失眠常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失眠从肝论治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心发 《四川中医》2008,26(2):30-31
在中医脏腑理论指导下,失眠从肝论治.临床辨证立法用药以治肝为主,兼顾调理其他脏腑.当以清肝、疏肝、养肝、平肝立法.  相似文献   

7.
失眠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轻者有入睡困难、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睡、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睡.笔者作为江苏省农村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对象,在内分泌门诊跟师抄方学习过程中,每遇更年期失眠,吾师陈军教授(徐州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医师,业医20余年,临证经验丰富)在临床中常采用调肝泻火、养心安神之法,治疗更年期失眠疗效确切,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9.
孔莉 《天津中医药》2015,32(8):459-46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失眠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常规口服西药降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佐匹克隆胶囊。治疗28 d后,以24 h动态血压监测指标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OI)作为疗效评价标准。[结果]两种疗法在降压及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方面均取得一定疗效,其中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可以有效改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及睡眠状况。  相似文献   

10.
矛盾性失眠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对患者生活产生较大影响。该文基于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脏腑学说提出从肝论治矛盾性失眠,认为镇静安魂、调肝养肝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感知,调节患者情绪。  相似文献   

11.
姜华 《天津中医药》2005,22(4):308-310
从中医理论着手,结合疾病的特点,分析顽固性失眠的发病机制及病理基础,着重探讨肝的功能失调与顽固性失眠的关系,提出从肝论治顽固性失眠。  相似文献   

12.
顽固失眠从肝胆论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失眠,历代医家多责之心肾。但临床所见患者每以情志变化、精神刺激为主因,当与肝胆疏泄功能失常密切相关。笔者在临床上对一些病程缠绵难愈,服安神补心药物疗效不显的顽固失眠患者,从肝胆论治而获效。现列举四则医案介绍如下:1.久郁伤种考,疏肝解郁,调气畅血患者女,48岁。顽固性失眠两年余。患者两年前因亲人病故而失眠。平素性情忧郁,多愁善感,屡服镇静安眠西药及安神养心中药疗效均不佳,病情日加严重。现彻夜难眠,稍睡则乱梦纷法,伴头昏头痛,胸胁苦满,纳呆嗳气,悲伤欲哭,面色晦暗,精神抑郁,舌有瘀斑,苔薄腻,脉弦细…  相似文献   

13.
失眠从痰论治3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左芳 《天津中医》1996,13(3):24-24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从肝论治顽固性失眠疗效较好。介绍如下。例1:王某,女,42岁,2002年10月就诊。3年前因情志刺激后出现失眠、心烦易怒、胁痛口苦、纳差,后经中西医多方治疗,食欲有所改善,唯失眠难以缓解,每日须服安定7.5~10mg,方能睡眠3~5小时。近2个月来因情志过激,失眠加重,彻夜难眠,伴头胀痛,口苦心烦,纳食差,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从肝论治"阳痿的效果.方法:采用取主穴太冲、中封、肝俞、环跳配以辅穴治疗阳痿40例,并对轻重程度、病程、年龄与疗效的关系分别进行比较.结果:近期治愈19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病情越轻、病程越短、年龄越小则疗效越好.结论:针治"从肝论治"是治疗阳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失眠是肝豆状核变性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近年来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方向教授认为肝豆状核变性相关失眠以铜毒内聚、伏毒于肝为主要病因病机,临床上从“肝”论治,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介绍方向教授临床以调肝为主,兼顾心、肾二脏,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相关失眠的经验,并介绍其治疗此病的验案1则,为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相关失眠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龚墩  邱丽 《河南中医》2013,33(1):139-141
失眠一证,病因繁多,但其病理总不外阳盛阴衰,阴阳失交.神魂相随,由心肝所致神志病尤多.陈国权教授治失眠一证,多从肝胆论治,审证求因,不仅在治疗心虚所致失眠时,灵活运用经方如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一贯煎之类补肝以生心.而且对于由肝都、肝火、胆经痰热等邪气所导致的心实之证也是匠心独运,在临床上均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失眠从脾胃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医学称失眠为“不寐”,亦称“少寐”、“不睡”、“不眠”等,指入睡困难、浅而易醒,自觉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入睡,感到疲倦乏力、头晕思睡,严重者整夜不能入睡。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身心健康。失眠不仅是一医学难题,也是社会问题。今年来,医学界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在对失眠治疗方面中医药有独特的优越性,从古到今,中医对失眠的病因病机有不同的认识和见解。当今学术界提出了“五脏皆有不寐”,“不寐从肝论治”等观点。把失眠发病的多元性,从临床实际出发归属与五脏,主张将不寐落实在脏腑辩证上,治疗以健脾、平肝、和胃为主。  相似文献   

19.
针刺麻木病症从肝脾论治128例王玉明(河南省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针灸科453002)关键词麻木病症,针刺治疗麻木病症临床较为常见,属中医痹症范畴。治疗该病方法不一,疗效各异,但大都不甚理想。笔者自1987年始,从肝脾论治该病128例,疗效显著,兹报告如...  相似文献   

20.
浅谈失眠从心肝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志内伤是失眠的病因,心神不安是其病机,肝为起病之源,心为传变之所,因而治疗失眠当从心肝两脏入手,以肝郁气滞、心肝火旺、心肝血虚、心肝血瘀、心虚胆怯型治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