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机理.方法 报告6例由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成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表现、演变过程.结果 6例均有明确头部外伤史,头部外伤后至硬膜下积液形成的时间2~4周以上,硬膜下积液至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时间自4周~3月,血肿位于单侧额颢4例,双侧额颞2例.临床表现较轻,血肿形成后有明显头痛轻度偏瘫等,手术5例均痊愈.结论 硬膜下积液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生机理可能为积液使蛛网膜受撕拉而出血或积液不断扩大导致桥静脉撕裂出血.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过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机理。方法 报告6例由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成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表现、演变过程。结果 6例均有明确头部外伤史,头部外伤后至硬膜下积液形成的时间2~4周以上,硬膜下积液至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时间自4周~3月,血肿位于单侧额颞4例,双侧额颞2例。临床表现较轻,血肿形成后有明显头痛轻度偏瘫等,手术5例均痊愈。结论 硬膜下积液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生机理可能为积液使蛛网膜受撕拉而出血或积液不断扩大导致桥静脉撕裂出血。  相似文献   

3.
丁昊  邓琳  陈立珂  陈岷辉  游潮 《四川医学》2011,32(2):212-214
目的探讨硬膜下积液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关系以及影响硬膜下积液向慢性硬膜下血肿转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2例硬膜下积液患者进行连续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组与未形成血肿组,回顾分析两组间在年龄、伤后GCS评分、硬膜下积液厚度、硬膜下积液CT值等因素间有无差异。结果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组患者与未形成血肿组患者的伤后硬膜下积液厚度与积液CT值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下积液存在向慢性硬膜下血肿转化的趋势,对于CT检查发现硬膜下积液相对较厚、CT值相对较高患者这一趋势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硬膜下积液(SFC)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成因及治疗。方法:从临床、影像学、包膜光镜电镜等方面观察SFC转为CSDH的演变情况。治疗采用钻孔引流冲洗或胃瓣成形术。结果:SFC演变为CSDH的包膜与单纯CSDH包膜结构相同,手术方式相同。结论:SFC新生包膜毛细血管增生,纤溶系统激活,毛细血管反复出血可能为CSDH的形成机制。对该病及时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与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生机理不尽相同 ,但两者有一定的相关性。本院近 3年收治 9例由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TSE)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 (CSDH)患者 ,均经CT、MRI、手术证实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男 8例 ,5例为单侧 ,3例为双侧 ,其中一例转为双侧CSDH ,年龄 2 8~ 81岁 ,平均年龄 6 3岁 ;女 1例 ,年龄 6 5岁。 9例均有明显头部外伤史 ,跌伤 4例 ,车祸伤 5例 ,原发伤为脑震荡 3例 ,颅底骨折 2例 ,头皮裂伤及头皮血肿 4例。伤后首次头颅CT、MRI检查均未发现明显硬膜下积液 ,而在伤后不同时期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侧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对侧少量硬膜下积液患者,在血肿侧钻孔引流术后,对侧硬膜下积液向慢性硬膜下血肿转归的几率、机理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对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有关文献。结果7例一侧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对例少量硬膜下积液患者,在血肿侧钻孔引流术后,对侧硬膜下积液最终皆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积液演变为血肿的时间为90~270d。结论一侧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对侧少量硬膜下积液患者,在行血肿侧钻孔引流术后,其对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可能性大。对此类患者出院应做好随访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过程,提高认识,及时治疗,减少医疗纠纷。方法回顾性总结27例外伤性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特征。CT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27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在28—120天后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经手术治疗,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于慢性硬膜下血肿存在必然联系,特别对于老年伤者硬膜下积液转变为慢性血肿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8.
随着CT在各级医院的普及应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E)向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演变引起了临床医师的关注.自1995年4月至2000年8月,我们对56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住院病人进行了动态观察,其中12例转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均经CT及手术证实.结合文献就其转变过程及其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胡杰  张志学 《宁夏医学杂志》2002,24(11):686-686
目的 了解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TSE)患者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 (CSDH)的原因。方法 CT动态观测 2 1例TSE患者 ,6例转化为CSDH。对TSE的成因及转化为CSDH的机制进行分析。结果 TSE在形成被膜后缓慢出血 ,TSE积液性状发生改变、再次头伤均可转化为CSDH。结论 TSE预后较好 ,TSE是发展成CSDH的一个因素 ,对TSE患者应进行动态观测。  相似文献   

10.
1994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共收治硬膜下积液患者80例,所有病例均有头部外伤史,在治疗和动态观测过程中,有15例移行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对其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中,男11例,女4例;年龄35~79岁,平均64.3岁,其中60岁以上者10例。致伤原因:车祸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金华市中心医院就诊的99例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演变为CSDH将其分为血肿组和非血肿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硬膜下积液演变为CSDH的影响因素。结果 99例硬膜下积液患者23例演变为CSDH,发生率23.2%。血肿组患者伴脑损伤、积液厚度≥1cm、双侧积液占比均显著高于非血肿组(P<0.05),阿托伐他汀使用率显著低于非血肿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伴脑损伤、积液厚度≥1cm、双侧积液均是硬膜下积液演变为CSDH的独立危险因素,阿托伐他汀治疗是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硬膜下积液易演变为CSDH,临床工作中对伴脑损伤、积液厚度≥1cm、双侧积液的硬膜下积液患者应密切随访观察,建议口服阿托伐他汀以降低CSDH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发生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0例由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演变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组118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有10例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转化率8??47%.该10例患者均有明确头部外伤史, 入院后GCS评分7~15分,头部外伤后至硬膜下积液形成的时间2天~9天,硬膜下积液至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时间自35天~132天,血肿位于单侧额颞8例、单侧颞顶2例,血肿形成后临床表现多样.10例患者均接受钻颅血肿引流术治疗,术后痊愈.结论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来源之一,发病年龄有较宽的范围,常发生于颅脑损伤很轻微、发生积液时间早、积液部位在单侧额颞部、经保守治疗病例中.推测发生机理可能为在积液刺激下形成了血肿包膜以及新生毛细血管出血、积液不断扩大导致桥静脉撕裂出血、积液使蛛网膜受撕拉而出血以及再次脑外伤.  相似文献   

13.
随着CT的普及,近年发现由硬膜下积液(TSE)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病例增多,并引起了神经外科的重视。现就我院近年来发现的经CT证实的16例TSE转变为CSDH的病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成慢性血肿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E)转化成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特点及演变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由TSE最后演变成CSDH的临床资料及有关文献资料。结果:43例均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50岁以上者31例,36例原发脑损伤轻,4例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变位于颞顶10例,额颞19例,额颞顶14例。31例接受过脱水治疗,9例病人有再次受伤史。TSE至形成CSDH的时间:1~2月17例,2~3月14例,占72.1%。43例病人均恢复良好无复发。结论:TSE多经过1~3月演变成CSDH。外伤史明确,原发脑损伤轻。老年人多见,多位于蛛网膜与骨嵴有粘连处或薄弱处。脑脊液与血液混合是TSE转化成CSDH的始动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由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演变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59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有5例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转化率8.47%。该5例患者均有明确头部外伤史,血肿位于单侧额颞4例、单侧颞顶1例,血肿形成后临床表现多样。5例患者均接受钻颅血肿引流术治疗,术后痊愈。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来源之一,发病年龄有较宽的范围,常发生于颅脑损伤很轻微、积液部位在单侧额颞部、经保守治疗病例中。  相似文献   

16.
裔德超  易泽洪  黄亮 《当代医学》2008,14(22):105-106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几率、机理和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我院2002年~2007年间27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及有关文献.结果 本组20.2%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积液演变为血肿的时间为伤后21~90d1经钻颅血肿引流均治愈.结论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来源之一.发病年龄两极化,常发生在保守治疗的慢性型病例中.致病方式常为减速性损伤合并颅脑轻微伤.  相似文献   

17.
孙刚 《四川医学》2011,32(12):1993-1993
硬膜下积液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颅脑损伤疾病,是由于外伤致蛛网膜撕破,脑脊液经裂孔漏至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聚集而成。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不重,颅内高压症状不明显,多可自行吸收,少部分患者积液量大,颅内高压症状重需行手术治疗。另在临床上观察到一部分患者转化为硬膜下血肿。在1993~2011年我院观察到14例硬膜下积液转化为硬膜下血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几率、机理和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院2002年-2007年间27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及有关文献。结果本组20.20%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积液演变为血肿的时间为伤后21—90d,经钻颅血肿引流均治愈。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来源之一。发病年龄两极化,常发生在保守治疗的慢性型病例中。致病方式常为减速性损伤合并颅脑轻微伤。  相似文献   

19.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TSE)最早由Mayo于 1894年报道[1] ,随着CT普及 ,TSE的发现有增多的趋势。近几年来TSE向慢性硬膜下血肿 (CSDH)的转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1994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我们共收治TSE病人 5 2例 ,其中 8例转化为CS DH ,占 15 .4 %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本组 8例中男性 7例 ,女性 1例。年龄 2 6岁~75岁 ,平均 (6 0 .4± 18.7)岁。致伤原因 :摔伤 4例 ,交通事故 3例 ,打击伤 1例。着力部位 :枕部 4例 ,额颞部 3例 ,颞顶部 1例。1.2 临床表现伤后有短暂昏迷 2例 ,无意识障碍 6例 ;头昏 ,头痛 7例 ;恶…  相似文献   

20.
谢昌纪  李光  周志宇  黄纯真 《广西医学》2005,27(12):2030-2031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病例中有部分可移行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现就我科1998年至2004年收治的15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