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时采用序贯疗法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2例,将患者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阿托伐他汀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阿托伐他汀钙序贯治疗。结果:治疗后6个月内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相比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脂TG、TC、LDL-C、HDL-C与血清hs-CRP、MMP-3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TG、TC、LDL-C、hs-CRP、MMP-3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HDL-C相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序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能够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血脂与血清炎性因子情况,相比常规治疗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他汀序贯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我院的6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阿托伐他汀序贯的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的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诊,随诊时间6个月以上,并对2组患者的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进行对比显示治疗组的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序贯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可明显降低患者发生死亡、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疾病的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河南医学研究》2016,(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汝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每天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对照组每天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的各个测试点观察组血清hs 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DL-C达标率、TC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中适当增加阿托伐他汀的剂量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快速改善血清hs CRP水平,提高血脂达标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调脂疗效及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定8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及20 mg/d,每晚一次口服,于服药后1个月及3个月复查血脂,并对临床事件及服药安全性进行随防登记。结果 阿托伐他汀10 mg/d及20 mg/d剂量均能有效降低ACS患者血清TC及LDL-C水平,其中20 mg/d降低TC、LDL-C及TG效果明显优于10 mg/d剂量组。随访期间阿托伐他汀20 mg/d组的心肌梗死发生率、再住院率及血管重建率均明显低于10 mg/d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应用于ACS患者均能安全有效降低ACS患者血清TC及LDL-C,且20 mg/d阿托伐他汀组疗效优于10 mg/d阿托伐他汀组。 相似文献
6.
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例,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10mg组)及20mg/d(20mg组),并于服药后1个月、3个月复查血脂、肝功、肾功,并记录临床症状如心肌梗死、心绞痛发作、再次入院、血管重建及心血管死亡等情况。结果:阿托伐他汀10mg/d及20mg/d,1次/d,口服,均能有效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有逐渐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趋势,三酰甘油(TG)有逐渐下降趋势。结论:两组剂量阿托伐他汀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均能安全有效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20mg/d的阿托伐他汀调脂及减少心脑血管事件作用更佳。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阿托伐他汀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医学》2017,(3):269-27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01—2015-12间在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内科住院治疗的12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观察,根据阿托伐他汀剂量不同将其分为A组(63例)和B组(63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A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10mg阿托伐他汀钙胶囊,B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20mg阿托伐他汀钙胶囊,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LDL-C、HDL-C、hs-CRP等指标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前,A组和B组患者TC、LDL-C、HDL-C、hs-CRP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和B组患者TC、LDL-C、HDL-C、hs-CRP等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20 mg阿托伐他汀有助于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水平,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黄琛琛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1):81-83
通过对常见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进行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表明,本病是多病因的疾病,即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这些因素称为危险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是脂质代谢异常,在临床实践中,以TC和LDL增高最受关注。 相似文献
9.
侯发琴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8,25(2):146-14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确诊的ACS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相同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共2周,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脂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组TC、LDL-C和CRP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血脂水平无变化,CRP水平虽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在ACS早期治疗中可降低ACS患者CRP和血脂水平,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效果,以期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将11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同时研究组给予20 mg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1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hsCRP水平均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5 d,研究组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研究组在LDL-C和TC达标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使用较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可以有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其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措施而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1.
急性冠脉综合征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判定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2月—2008年8月入院经诊断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8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血脂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尤其以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下降的最为明显(P(0.01);ALT、AST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血脂、缺血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将5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治疗组(n=28),观察用药前后血脂、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用药后血脂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χ2=4.86,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肌酸磷酸激酶均无明显变化.结论:ACS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缺血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2月-2011年8月收治的72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d,每晚顿服。3个月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CRP及血脂水平、心脏事件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0d血CRP、TC、LDL-C含量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30d以及3个月时心脏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抑制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炎症反应,具有稳定动脉硬化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76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d治疗,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10mg/d治疗,均于治疗8周后观察2组降脂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TC、LDL-C、TG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HDL-C较治疗前升高,但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降TG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P<0.05;2组降TC、LDL-C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高脂血症可以明显降低患者TC,LDL-C和TG,且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调脂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诊治的20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强化治疗组(98例)采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方案治疗;标准治疗组(105例)采用阿托伐他汀常规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用药4周后,强化治疗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4.08±0.82)、(2.49±1.22)mmol/L,标准治疗组为(4.63±0.95)、(2.76±1.01)mmol/L,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5.93±0.98)、(4.13±1.18)、(5.87±1.05)、(3.86±1.20)mmol/L]降低,且治疗后强化治疗组低于标准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三酰甘油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治疗前后为(1.29±0.35)、(1.44±0.37)mmol/L,标准治疗组HDL-C治疗前后为(1.38±0.39)、(1.40±0.43)mmol/L,两组患者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强化组P<0.05),但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4周后,强化治疗组的血清hs-CRP含量均明显低于标准治疗组(6.79 mg/L比2.12 mg/L)(P<0.01)。随访24周心绞痛、心肌梗死,短暂性肮缺血发作及脑卒中总发生率强化治疗组明显低于标准治疗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与标准治疗相比,效果更佳,安全性好,可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这一组疾病共同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及伴随的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炎症细胞介导的斑块破裂是发生ACS的重要机制,他汀类药物对急症冠脉事件的预防至少部分地依赖其抗炎作用。本研究通过:(1)观察ACS病人服用阿托伐他汀后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NT-proBNP的影响.方法 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入院抽血检测血脂和NT-proBNP,观察组除给予一般治疗外加用阿托伐他汀,对照组只给予一般治疗.8周后重新检测血脂和NT-proBNP,8周治疗中随访所有患者冠脉事件情况(心绞痛、心肌梗死、死亡).结果 8周后观察组TC、LDL、NT-proBNP较观察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8周内观察组心绞痛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能显著降低患者血脂,减少冠脉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河南医学研究》2019,(2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行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双序号的60例为对照组,单序号的6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行阿托伐他汀常规治疗,观察组行阿托伐汀序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LVEDD、LVES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的心功能,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及其药理解析。方法该研究的8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均为医院在2014月7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将其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以常规治疗为基础,同时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只采取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C、TG、c Tn I和LDL水平以及血清脂联素和hs-CRP水平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阿托伐他汀联合雷米普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98例ACS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雷米普利治疗,疗程为30 d。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hs-CRP、UA、TC、TG、LDL-C和HDL-C浓度的变化,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30 d后,治疗组血清hs-CRP、UA、TC、TG、LDL-C浓度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HDL-C浓度治疗前后都有所提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的发生与机体炎性反应激活有关,阿托伐他汀和雷米普利联用,能迅速降低ACS患者血清CRP和血脂水平,可以短期内发挥抗炎、降脂而达到稳定斑块的作用,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