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断肢(指)再植是指离断的肢体在尚未引起组织细胞不可逆变性前,用显微外科手术吻合离断的动脉、神经及其他组织,恢复肢体血供使其成活并恢复功能[1]。断肢(指)再植是一项精细的手术,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对再植成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本科室52例断肢(指)再植病例的护理措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伴有挤压伤的前臂离断再植的手术方法及功能重建效果。方法对6例患者离断前臂进行彻底清创、不同程度短缩骨骼,进行有效的内固定,尽可能修复上肢的主要神经、血管及肌肉(肌腱)组织,一期闭合创口。结果6例离断前臂中除1例再植肢体因感染、坏死截肢外,其余5例全部成活,术后随访2—4年,再植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在断肢再植手术中,必须熟练掌握前臂应用解剖,具备骨科、血管外科、整形外科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才能使再植的前臂和手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断肢再植临床治疗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健康,然后采用止血以及输血的方式针对患者进行处理,在实施麻醉之后,针对患者进行再植手术,在完成手术之后,将手术质量的情况记录下来。结果缺血时间小于8h的患者,具有80%的离断肢再植手术的成功率;缺血时间超过8h的患者具有90%的离断肢再植手术的成功率。对患者的断肢再植手术质量进行评估,达到了86.7%的优良率。结论断肢再植手术具有较高的质量,在临床上具有非常好的疗效。在手术之前针对患者实施快速有效的止血以及输血处理,能够有效的促进手术成功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1963年,我国陈中伟、钱允庆[1]成功地完成了右腕关节完全离断的断肢再植后,显微外科技术在我国迅猛发展,断肢(指)再植成功的报道如雨后春笋一般,其中指尖部离断在临床中并不鲜见。然而,严重创伤导致的末节断指,由于小静脉血管壁无肌层结构,管壁菲薄、管腔容易塌陷等特征,使得寻找可供吻合的静脉并进行有效吻合相当困难。近年来,随着显微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对于此类无静脉可吻合的断指再植的治疗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现将指尖部无静脉可吻合的断指再植的分型、再植方法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局解手术学杂志》2012,(2):F0002-F0002
显微外科技术使外科手术从宏观进入了微观,操作更加精细、准确。临床应用涉及断肢/指再植、皮瓣移植、眼科、耳鼻喉科、神经外科、器官移植和修复重建等诸多方面。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外科应用解剖与手术学教研室显微外科手术训练室基础设施齐全,拥有LZL-6A型三人双目手术显微镜及与之配套的视频采集系统,  相似文献   

6.
灌注法示踪微血管技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注法示踪微血管技术的实验研究熊正文,朱森树,李春光,苏红(中国人民解放军251医院,张家口075000)在脊髓损伤后修复、断肢再植,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生长与转移,皮瓣移植等的研究中,常需要了解其微血管生长变化,构形,立体分布,走行及相互联系等。目前...  相似文献   

7.
断肢再植多媒体教程网页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上断肢再植多媒体教程页面设计要符合web技术的基本要求。一个页面设计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它是否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以下这些页面设计之我见,或许对设计令人喜用的网上多媒体教程页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突出网上断肢再植多媒体教程的交互性,提高页面中链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手外伤是常见的多发病,其发病率占创伤总数的1/3以上[1]。手外伤常表现为皮肤的损伤或缺损、撕脱,神经和肌腱的损伤,多发性骨折,肢(指)离断体局部的出血和疼痛,患者表情痛苦,紧张甚至恐惧、绝望,经过急诊清创、神经肌腱修复、骨折固定、离断肢(指)再植或残端修整、皮肤缺损植皮等手术,术后患者普遍存在疼痛。为了探索有效的缓解手外伤患者疼痛的方法,自2013年1~6月,从我科住院的手外伤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患者采用术前护理干预的方法缓解其疼痛,效果显著。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与传统指腹静脉动脉化再植比较,探讨指侧方静脉动脉化重建供血再植末节断指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将2006年3月至2013年1月巢湖紫晨手外科医院手外科中心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39例(39指)末节断指患者纳入研究,均为正常指动脉多次吻合失败后行静脉动脉化.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20例患者采用指侧方静脉动脉化再植(试验组),用近端指动脉与远端指侧方静脉吻合;19例患者采用指腹静脉动脉化再植(对照组),用近端指动脉与远端指腹静脉吻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病程、损伤指别、末节分型、动脉吻合失败次数及骨折、神经损伤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重点比较两组术后的成活率、指甲长度、两点辨别觉、远端指间关节(DIPJ)活动度、手指感觉、手指各关节活动度测定.结果 术后试验组再植指成活率100%(20/20)与对照组成活率为78.9% (15/1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55,P=0.038).试验组再植指均外形佳,指甲生长近平整;对照组再植指均出现轻度萎缩,指甲生长均不平整.术后6个月试验组再植指指甲长度(15.6 ±2.7)mm、DIPJ活动度(62±4)°及手指感觉(S3+)、两点辨别觉(4.6±0.3)mm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指各关节活动度参照总主动活动度评价标准:试验组优良率(94.4%)与对照组优良率(7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889,P=0.032).结论 指侧方静脉动脉化有效克服了指腹静脉动脉化的解剖局限性,能提高再植指成活率,促进指甲生长及感觉恢复,增强DIPJ活动度,为正常供血多次失败后的末节断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和方法: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仪测定大鼠断肢局部微循环血液灌流量,用比色法测定血浆亚硝酸盐(NO2-)水平间接反映血浆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1)断肢局部微循环血液灌流量在断肢O、1、2和3h均明显下降,局部股静脉血浆NO2-含量在断肢2、3h显著降低,断肢2、3h局部股静脉血浆NO2-水平与局部微循环血液灌流量呈显著正相关。(2)NO合成底物左旋精氨酸(L-Arg)能改善断肢2、3h的局部微循环血液灌流量,一氧化氮合成抑制剂左旋单甲基精氨酸(L-NMA),可抑制此作用。(3)断肢3h局部股静脉血浆NO2-水平L-Arg组明显高于生理盐水(NS)组(P<005),L-Arg合用L-NMA组则明显低于NS组(P<005)。结论:断肢创伤通过内源性L-Arg-NO通路而降低NO生成,参与断肢局部2、3h的血管痉挛和微循环血液灌流量下降  相似文献   

11.
临床观察发现,断肢后局部动脉灌注利多卡因能扩张微血管,提高断肢再植存活率。断肢地鼠颊囊微血管的活体测量结果证明动脉局部灌注或局部滴注利多卡因后微动脉明显扩张。本文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12.
背景:虽然对于单一组织的冷冻保存获得了空前的成果,并且已逐渐应用于临床,但是对于复合组织的冷冻保存及应用还鲜有研究。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深低温冷冻不同复温方法下兔肢体再植后血管形态学变化,找出一种对复合组织中血管损伤最小的复温方法,从而为深低温处理后断肢再植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3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慢速冷冻-慢速复温组、慢速冷冻-快速复温组,均给予大白兔右后肢自膝上1 cm处离断。慢速冷冻两组复温后均行断肢再植,再植肢体成活6 h后给予再次离断右后下肢。3组兔断肢均取股血管组织采用染色光镜及电镜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大体观察,光镜病理计分结果用显著性分析。结果与结论:慢速冷冻-慢速复温组、慢速冷冻-快速复温组兔肢体再植6 h后的病理变化(大体标本、光镜、电镜)均较对照组差,但慢速冷冻-慢速复温组与慢速冷冻-快速复温组相比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较好,细胞器破坏较少。证实,经过深低温冷冻-复温处理后兔断肢再植6 h,离断肢体血管组织能保持一定的结构完整性,再植后6 h兔肢体获得成活,且慢速冷冻-慢速复温组更为适合离断肢体的保存,为深低温处理后离断肢体行断肢再植远期成活可行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核孔滤膜法测定断肢大鼠红细胞的变形性,用滤过指数(IF)作为红细胞变形性的指标。结果发现断肢大鼠(n=66)IF的改变与断肢严重程度、内毒素血症有密切关系。给断肢大鼠腹腔内注射2%利多卡因0.5ml/100g体重,1h后的IF比用药前,明显下降。将断肢大鼠的红细胞与利多卡因共同体外孵育,结果发现,与孵育前比,孵育30min后IF明显下降,因而提示:断肢能引起红细胞变形性减小,利多卡因能直接改善断肢大鼠红细胞变形性。  相似文献   

14.
杨俊英  杨亚改 《医学信息》2010,23(15):3013-3014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完善,断指再植手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开展,术后指体成活率也往往很高,但若忽视术后再植指体的康复治疗或重视程度不够,手功能的恢复往往会不很理想[1]。  相似文献   

15.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完善,断指再植手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开展,术后指体成活率也往往很高,但若忽视术后再植指体的康复治疗或重视程度不够,手功能的恢复往往会不很理想[1].我院自2005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201例304指断指患者,均进行了断指再植手术,并且在术后进行了阶梯式康复治疗,现将相关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个人简介王华松,医学博士,骨科行政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2000年以来从事骨科临床工作,在创伤骨科、显微外科、周围神经及大血管损伤、手部畸形、断肢(指)再植、小儿骨科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邢丽娜 《医学信息》2009,22(4):562-563
断指再植是指将完全或不完全离断的指体在光学放大镜(显微镜)的助视下,重新接回原位,恢复血液循环:使之成活并恢复一定功能的高、精、细度手术.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断指再植基础研究的进展和临床对断指再植的进一步开展,使过去无条件再植的,现在创造条件可以再植,过去技术难以达到的,现在我们的技术可以达到.然而如何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已经成为手外科医护人员所面临的课题.目前,断指再植成活率可高达95%以上[1],但仍有5%以上的患者因再植失败而致残,给患者造成了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所以我们找出导致断指再植失败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液体浸泡过的手指末节完全离断再植的必要性以及失败后的二期处理措施。方法对应用液体浸泡过的末节离断伤再植25例30指进行研究,采用动静脉1:2吻合法再植18指,采用动静脉1:1血管吻合法再植12指,失败的6指二期行扩创指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残端以尽可能多的保留患指的长度和功能。结果再植浸泡完全性末节离断30指,成活24指,成活率为80%。失败的6指行指背筋膜蒂岛状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残端,皮瓣成活良好,外观功能满意。结论液体浸泡时间较短且挫伤较轻的末节断指应尽可能再植。对于再植术后失败者,二期应用指背筋膜蒂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残端是尽可能多的保存患指长度及功能较为实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单侧指动脉结扎治疗无静脉手指末节再植成活的解剖学基础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仔细解剖10例手共50指灌注后标本,观察其动脉分支大小、数目情况;(2)建立单侧指动脉结扎治疗无静脉可供吻合手指末节离断再植模型,探索结扎一侧动脉后其再植成活的可能机制。结果解剖学研究提示指动脉末节分支数有(12.9±2.6)支,指动脉弓处分支(4.9±1.1)支,分支外径为(0.31±0.09) mm。通过实验模型研究显示在输液速度及水下位置相同的前提下,容量越大,输液管小口距针头距离越远,于模拟舒张期自输液管小口处流出的墨水染色液体的量越少。结论解剖学及模拟实验证明结扎单侧指动脉并不会减少手指末节动脉血供,其主要的机制是通过舒张期动脉侧支回流的方式完成循环过程,结合原有的文献报道,推测此种方法对于Ⅲ区及以远的末节断指再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吻合一条指动脉的断指再植手术中只吻合一条指静脉建立血液回流通路时,静脉与动脉的相对位置关系,对再植指成活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我院从1987年以来共行断指再植手术1500余例,其中2~5指近侧指间关节与远侧指间关节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