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复习了巴金森氏病情绪改变的有关文献,概述了巴金森氏病伴发抑郁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及其治疗现状,讨论了抑郁与巴金森氏病的神经病理学与神经生化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可能的综合性精神生物模式。  相似文献   

2.
无抽搐电休在治疗半情感障碍的巴金森氏病—身身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美多及无抽搐ECT治疗5例巴金森氏病伴抑郁发作。进行自身对照观察。结果发现服美多巴后巴金森氏病症状及体征及仅2例好转,抑郁症状无变化;而无抽搐ECT治疗后,1例痊愈,3例好转,3例病人抑郁症状缓解。提示无抽搐ECT对巴金森氏病伴抑郁发作病人的运动障碍及抑郁症状均有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美多巴及无抽搐ECT治疗5例巴金森氏病伴抑郁发作,进行自身对照观察。结果发现服美多巴后巴金森氏病症状及体征仅2例好转,抑郁症状无变化;而无抽搐ECT治疗后,1例痊愈,3例好转,3例病人抑郁症状缓解(Hamiltom抑郁量表总分降至17分以下)。提示无抽搐ECT对巴金森氏病伴抑郁发作病人的运动障碍及抑郁症状均有效。  相似文献   

4.
近年的一些临床报告报导原发性巴金森氏病的病程中并发抑郁症状的危险率为40~50%。有证据表明情感障碍与运动障碍的严重度或神经病学疾患的病程没有固定关系,但可能与CSF中血清素含量下降有关。以往仅Mayeux等应用标准化检查方法诊断检查表(DIS)研究这类病人的精神病检查结果,描述了巴金森氏病患者的抑郁症状,如严重的睡眠障碍、疲劳、精神运动性迟滞、  相似文献   

5.
用研究用诊断标准(RDC)对16例抑郁性巴金森氏症病人和20例抑郁性多发性硬化病人进行研究,发现巴金森氏病患者中焦虑和惊恐症状明显多于对照组,这些病人可归入非典型性抑郁。近年来的几个临床报告表明,原发性巴金森氏病的病程中发生显著抑郁症状的危险性为40%~50%。有证据表明,此种情感障碍与运动障碍的严重程度或神经病  相似文献   

6.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伴抑郁发作的巴金森氏病(附三例临床分析)江苏常州解放军102医院全军精神卫生中心(213003)余海鹰潘道明于苏文邵亚琴汪广剑范庆祝近年来国外文献报道ECT对巴金森氏病的运动障碍有效,尤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差的伴情感障碍的巴金森氏病人[...  相似文献   

7.
对分裂症患者中阴性症状的病因和分类仍有争议。阴性症状较难判断,并可见于抑郁症或巴金森氏病,因重叠而相混淆。抗精神病药可产生程度不同的巴金森氏症状,某些表现与阴性症状极难分辨。抗胆碱药常用来对抗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但也可影响阴性症状。为此,作者对45例门诊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以了解用抗精神病药治疗的分裂症患者中抑郁症状、巴金森氏症状、药物与阴性症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最近发现部分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情感性障碍的患者,在精神症状急性发作缓解后接着出现精神病后“抑郁样”症状,在用神经阻滞剂和抗巴金森氏征药治疗的同时,再加丙咪嗪治疗可能获益。然而,对抗抑郁剂治  相似文献   

9.
作者复习了一组1969—1970年用左旋多巴治疗的巴金森氏病住院病人,共100例,并用以前报告过的病人作为对照,前者都是所谓特发型巴金森氏病,后者则包括某些脑炎后的巴金森氏综合征。诊断巴金森氏病的标准是具备下列两个以上的症状与体征:1.震颤,2.强直,3.运动缓慢,4.姿势不稳。凡有脑血管病、心血管病、体位性低血压和肝豆状核变性的患者均除外,但有精神病史而未服用过大剂量镇静剂及抗抑郁药者不排除。判断家族史时是根据病人、亲属、医院记录及医生提供的材料,智力测定包括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文字识别、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奥氮平和氯氮平治疗巴金森病中精神症状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对27例奥氮平和25例氯氮平治疗的存在精神症状的巴金森病患者,在治疗的0、2、4、6周分别评定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对比两组间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差别。结果:2周时两组BPR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降低(P均<0.05)。两组间BPRS、RSESE评分在不同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2、4、6周时奥氮平组的TESS评分明显低于氯氮平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奥氮平和氯氮平对治疗巴金森病中精神症状的疗效相似,均未明显增加巴金森病的锥体外系反应。奥氮平的不良反应低于氯氮平。  相似文献   

11.
第一部分抑郁症状的出现率及可能的原因早自克雷丕林和布鲁勒时代以来,人们就认识到精神分裂症时可伴有抑郁情绪,当病人的精神病性症状减轻时尤易出现抑郁症状。抗精神病药物特别是某些长效注射剂对一些病人具有致抑郁作用。但对此各家研究结果不一,一些研究甚至提示氯丙嗪具有抗抑郁作用。当药物引起巴金森综合征时,可伴有类似抑郁症状,使得情况更加错综复杂。有人认为抑郁是锥外反应在情绪方面的反映。另有人认为有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可以抑郁为其前驱症状,很难与内源性抑郁症相鉴别。针对这一课题。作者进行了如下研究。  相似文献   

12.
巴金森氏病病人常有姿势不稳的症状和体征.作者认为这些症状和体征与前庭功能失调有关.他对36例巴金森氏病人和对照组316人检查了冷、热水试验和电眼震图,发现60岁以上的巴金森氏病人与同年龄之对照组比较前庭反应减退或消失明显增多,两组比较减退反应为31%比10%(P<0.001),消失反应为31%比6%(P<0.001).姿势不稳和前庭功能反应减低或消失同时存在者居多,姿势不稳的巴金森氏病病人91%(21/23)有前庭功能减退或消失,但无姿势不稳的巴金森氏病病人只有10%(1/10)表现为前庭功能减退或消失.前者均为高年龄(平均73岁),后者平均年龄64岁.Purdon-Martin注意到在脑炎后巴金森氏综合征病人,直立和保护反应减弱.视觉、本体感觉和迷路的功能是基底节的运动的姿势调整的传入系统.认为本体感觉的损害对姿势反射性调整障碍是最重  相似文献   

13.
一、巴金森氏病的分类:目前分为以下三组(一)原发性:巴金森氏病(特发性巴金森氏病、震颤麻痹)(二)继发性:包括感染〔脑炎后的(昏睡脑炎,其他脑炎)梅毒〕、中毒(镁、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氰化物、甲醇)、药物〔抗精神运动药物(苯噻嗪类、氟哌啶醇、利血平)、α—甲基多巴〕、血管病变、脑肿瘤、外伤、中脑空洞症、代谢性(甲状旁腺机能低下和基底神经节钙化、慢性肝脑变性)病.(三)各种系统性变性:进行性核上麻痹、纹状  相似文献   

14.
巴金森氏病的运动障碍,特别是动作减少,归咎于黑质细胞中多巴胺(DA)丢失引起的纹状体多巴胺能传递的不足.在疾病的晚期还常常伴有智能损害,精神症状或精细辨识能力减弱以及额叶损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抑郁症伴有心血管疾病、青光眼、尿路梗阻、癫痫、痴呆、巴金森氏病、酒精/物质滥用或依赖以及妊娠、哺乳等特殊躯体状态对抗抑郁治疗选择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讨论了抑郁症伴有心血管疾病、青光眼、尿路梗阻、癫痫、痴呆、巴金森氏病、酒精/物质滥用或依赖以及妊娠、哺乳等特殊躯体状态对抗抑郁治疗选择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作者报告巴金森氏病101例治疗中出现精神症状23例(22.8%),男10/39(25.8%),女13/62(21%),年龄组:50~59岁占5.6%,60~69岁35.6%,70~79岁16.7%,80岁以上33.3%。治疗起出现症状止,<1年10例(43.5%),1~3年8例(34.8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一例接受过肾上腺髓质脑内移植治疗巴金森氏病术后4个月死亡的尸检病例,发现肾上腺组织存在基底节,但已经坏死.患者症状改善仅持续2周.患者男性,65岁,患巴金森氏病多年.1984年8月检查发现有震颤,运动迟缓,僵硬及齿轮状强直和后冲步态等症状.服用卡别多巴和左旋多巴及溴隐亭等联合药物治疗,症状反复,效果不佳,且  相似文献   

19.
近代研究发现巴金森氏病伴发痴呆者增多。本文综述日文资料中有关巴金森氏痴呆的发生率、病理、生化、痴呆的性质、特征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曾有人用同种肾上腺髓质,胎脑移植治疗巴金森氏病。但由于肾上腺髓质移植成活率低,胎脑移植的伦理争论及组织排异等问题都没有解 决,其效果令人置疑。本文作者提出用自体颈交感神经节为供体治疗巴金森氏病,并详细观察治疗一例巴金森氏病人。 该患者为45岁女性,自1983年出现左手静止性震颤,于1984年行立体定向有侧丘脑切开术。后来出现了运动迟缓及步态障碍,服用左旋多巴后无效,1990年其病情进一步加重,1991年再次入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