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信阳市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效果。方法 选取信阳市某初中二年级两个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干预 ,另两个班做对照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MHT)评分比较差异。结果 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施后干预班和对照班在MHT3项内容量表上评分差异有显著性 ,干预后男生在对人焦虑内容量表上评分变化明显 ;而女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和身体症状量表上评分变化明显。结论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探讨“家庭-学校-个人”综合干预模式对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109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留守学生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49名、对照组60名)。对干预组学生进行“家庭-学校-个人”模式的心理健康干预。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 6个月3个时间点均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前,2组学生MHT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HAMD得分、HAMA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干预后1个月和干预后 6个月,干预组学生MHT总分和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冲动倾向3个维度得分及HAMD、HAMA得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家庭-学校-个人”模式综合干预措施对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3.
刘凤玲 《健康必读》2008,7(9):14-17
目的了解德阳市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探索一条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医校共育新模式。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CR)量表对德阳市四所学校小四至高二年级共2120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德阳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较多问题,尤其是学习焦虑问题较多。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在6个分量表调查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较男生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以及恐怖倾向方面更容易出现问题。结论德阳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相关卫生、教育部门的重视。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性别的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干预。加强卫生部门的社会职责,建立“医校共育”新型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解决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新型手段和可行之举。  相似文献   

4.
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对转学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为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榆林市52所学校173名转学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92名)和对照组(81名).干预组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社会情感的培训,每周1节,共32周;对照组不参加.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试量表(Mental Health Test,MHT)进行心理焦虑的评价.结果 干预前2组转学学生的MHT总分及分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1个学期后,干预组学生的MHT得分为(35.46± 14.01)分,低于对照组的(40.17± 12.97)分(t=2.29,P<0.05);干预2个学期后,2组学生的MHT得分差值进一步扩大(t=2.59,P<0.05).随着干预后时间的延长,干预组转学学生的心理焦虑水平持续降低.结论 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缓解了转学初中生的心理焦虑.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研究高校心理健康干预模式 ,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运用SCL - 90自评量表对该院学生测试评分 ,分别进行实施心理健康干预模式 (心理教育、心理预防、心理训练 )前后状况调查 ,比较学生心理测试总体水平。结果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实施后一年 ,学生心理测试 8项因子分均值低于心理健康干预实施前 ,其中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恐怖、偏执因子分实施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干预能有效地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 ,促进大学生心理发展 ,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6.
漳州市2所农村初中生中考前心理健康与考试焦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农村初中毕业班学生升学考试前学生焦虑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和《考虑焦虑量表》对漳州市山区农村272名初中毕业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与考虑焦虑测度。结果:农村初三学生考前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3.83%,心理问题检出率男女生间无差异。孤独倾向和冲协倾向量表分男生高于女生,孤独倾向男女学生间差异无显性,总量表分及其他各量表分女生高于男生。具有考试焦虑症状人数经例女生明显高于男生。结论:农村初三学生临考虑时具有强烈的心理焦虑反应,特别是女生,提示学校应对学生积开展考试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某县农村中学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探索该地区不同类型青少年的心理差异,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某县农村中学的初中生700人,以班为单位,利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中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四个因子对留守青少年、非留守青少年的一般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 结果 某县农村中学11~17岁青少年的留守率为67.89%;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非留守青少年,其MHT总分、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均明显高于非留守青少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青少年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中学习焦虑、孤独倾向差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在MHT总分、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项目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某县农村中学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非留守青少年,留守青少年的女生比留守青少年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初一年级的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最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建立减压活动室对护士心理健康维护的作用。方法:对我院165名护士参加减压活动室活动前后心理健康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利用问卷法进行全面调查分析比较。结果:干预3个月后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较干预前缓解,SCL-90评分中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5个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均P<0.05),SDS评分均P<0.05,SAS评分均P<0.05。结论:建立减压活动室能提高护士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受助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浙江大学郑全全等修订的<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问卷(MHT)>,对271名"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受助高中学生即"宏志生"和916名非宏志生进行调查.结果 MHT问卷因子中,宏志生排在前4位的因子分别是对人焦虑、过敏倾向、学习焦虑及自责倾向.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及MHT总分上存在性别差异,学习焦虑上存在年级差异,学习焦虑、冲动倾向、MHT总分上存在学业成绩差异.与非宏志生的比较分析发现,宏志生组在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及MHT总分上与非宏志生中的家庭经济富裕组、一般组、未受资助贫困组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结论 宏志生心理健康状况一般,有其自身特点,存在性别、年级和学业成绩差异.  相似文献   

10.
韩艳红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801-280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肿瘤化疗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1月在徐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进行化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两组护理健康教育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变化和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分变化。结果健康教育前,两组SAS、SDS和E-ORTC QLQ-C30量表各因子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E-ORTC QLQ-C30量表各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有效改善肿瘤化疗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家庭干预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  方法  方便选取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6个班级的2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每个年级所选取的2个班级分别纳入实验组(145名)和对照组(135名)。实验组采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配合家庭干预,对照组仅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学生干预前后的一般健康问卷(GHQ)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及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的变化。  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的GHQ-12总评分为(5.06±1.33)分,干预前为(15.62±3.84)分,干预后的GHQ-12总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t值分别为13.65,8.39,P值均 < 0.05)。干预后实验组的SCL-90躯体化、焦虑、抑郁、偏执、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敌对、偏执、精神病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13.21~-6.71,P值均 < 0.05)。实验组干预后人际关系好、亲子关系好、课余爱好很多者占比分别为68.28%,66.21%,84.14%,均高于对照组(35.56%,40.74%,51.85%),没有知心朋友、有早恋、无课余爱好者占比分别为9.66%,9.66%,4.14%,均低于对照组(20.74%,24.44%,21.48%)(P值均 < 0.05)。  结论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配合家庭干预可有效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卫生水平,改善人际关系,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现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描述安徽省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不同类型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差异.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皖南、皖北城乡普通中学7所,获得样本3421人,其中留守青少年682人.应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结果 安徽省10~18岁青少年的留守率为19.94%;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非留守青少年,其孤独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均明显高于非留守青少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皖北差于皖南(MHT总分、自责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P<0.05);女生差于男生(MHT总分、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P<0.05);初一学生MHT总分低于其他年级(P<0.05);农村差于城镇(对人焦虑、孤独倾向,P<0.05);非独生子女差于独生子女(MHT总分、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P<0.05).结论 安徽省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非留守青少年,留守青少年中的女生、高中学生、非独生子女以及皖北和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3.
李婷  王宏  刁华  杨连建  蒲杨  金凤 《中国学校卫生》2020,41(3):375-378,382
了解同伴教育干预方式对改善青春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为促进青春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非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在重庆某区选取2所小学和2所初中学校,将1所小学(四至五年级)和1所中学(七至八年级)作为同伴教育干预组,由接受培训的同伴教育者对学生进行干预;另1所小学和1所中学相同年级作为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Mental Health Inventroy of Middle-SchoolStudents,MMHI-60)和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进行基线调查和随访调查.结果 同伴教育干预校学生总心理健康状况、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和心理不平衡问题检出率由干预前的39.9%,55.3%,38.8%,37.9%,43.9%,40.5%,42.7%,48.0%,52.5%,32.1%降低到干预后的36.8%,46.1%,36.6%,33.3%,37.2%,38.8%,40.9%,45.7%,49.2%,30.3%,干预后适应不良的检出率(39.8%)高于干预前(3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校青春期中小学生的总心理健康、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和学习压力检出率分别是对照校学生的0.63(95%CI=0.49~0.81)、0.73(95% CI=0.58~ 0.91)、0.75(95%CI=0.60~0.95)、0.60(95%CI=0.47~0.76)、0.67(95%CI=0.53~ 0.86)、0.72(95% CI=0.56~0.91)、0.68(95%CI=0.54~0.86)和0.71 (95%CI=0.56~ 0.91)倍(P值均<0.05).结论 同伴教育能有效改善青春期中小学生的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和学习压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泰州医学技术学院08级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院相关部门做好医学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泰州医学技术学院08级新生580人进行调查,将SCL-90各因子与国内青年常模和大学生常模进行比较,并对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的学生进行比较。结果(1)08级医学高职新生与国内青年常模比较,强迫和恐怖两个因子显著高于常模(P<0.01),精神病性因子高于常模(P<0.05);(2)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偏执五个因子低于常模(P<0.01)。(3)与大学生常模比较,除了恐怖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均低于大学生常模(P<0.01)。(4)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大致相同(P>0.05),女生焦虑、抑郁和恐怖高于男生(P<0.05)。(5)城镇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农村学生(P<0.05),农村学生的人际关系和精神病性两因子高于城镇学生(P<0.05)。结论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变及生源性别、城乡差异为产生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应采用相应对策加强心理干预,以提高本院医学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关系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目的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为心理辅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江西省4所中小学随机抽取的412名中小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及人格特征应用SPSS 11.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焦虑,其中总焦虑倾向及学习焦虑的均分分别为39.52和8.51分,学习焦虑阳性检出率为70.20%;留守儿童的精神质、内外向、掩饰性量表得分均显著低于同龄常模,神经质量表得分留守男性儿童与同龄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留守女性儿童的神经质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同龄常模;留守儿童MHT量表的各内容量表与艾森克人格问卷各维度呈显著相关。结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特征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人格特点的差异。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艾森克个性调查问卷(少年版)对重庆市278名农村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在278名农村学生中,心理问题发生率为6.5%;2) 农村留守学生MHT总分、自责倾向因子分高于非留守学生(42.8±1.4,33.4±1.7,t=3.52;6.1±0.2,4.5±0.3,t=3.58,P均<0.01);3)留守组EPQ人格问卷中精神质、情绪稳定性因子分显著高于非留守组(5.64±3.21,3.29±2.68,t=4.307;15.61±4.53,8.73±4.71,t=7.355,P均<0.01),掩饰性因子分却显著低于非留守组(10.50±4.29,13.04±4.54,t=-2.828,P<0.01);4)相关分析表明留守学生MHT总分与精神质、情绪稳定性呈显著正相关,与掩饰性呈显著负相关;其中情绪稳定性与MHT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精神质与MHT的大多因子正相关;而内外向与MHT总分和各因子都无显著相关;5)EPQ人格各因子能解释MHT总分、学习焦虑、冲动倾向、身体症状、对人焦虑、过敏倾向因子21%~49%的变异。而情绪稳定性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最大,对MHT总分最具有预测力,单独解释量达49%。 结论 农村留守中学生存在较多心理问题,留守学生较非留守学生人格上存在更多问题,也对其心理健康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家长、代养人、学校应采取多种方式充分塑造和培养留守学生良好个性。  相似文献   

17.
周泓  李能  朱晓云 《职业与健康》2013,(21):2844-2845
目的了解综合性心理干预措施对初中学生学习焦虑情绪的作用。方法运用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MHT)量表共100个测验题目,干预前后分别进行测验,根据不同的问题进行分数统计及分析,再以学校心理卫生教育干预形式,对初一年级879名学生进行1.5学年5次讲课和1次主题活动的心理健康教育。结果经调查干预组初一学生在心理干预措施实施前学习焦虑发生率为49.69%,同期对照组学习焦虑发生率为51.74%,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1.5学年的心理健康知识讲课干预后,干预组学习焦虑发生率与对照组学习焦虑发生率分别为38.78%和62.44%,2组焦虑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综合性心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初中学生的学习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杭州市流动儿童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干预工作提供合理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杭州市2所民工子弟学校588名流动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儿童家庭环境及生活方式问卷调查。结果11~12岁杭州市流动儿童MHT总分39.52±11.64。孤独倾向得分男生高于女生,过敏倾向和恐怖倾向得分女生均高于男生。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和总焦虑倾向得分本省户籍流动儿童均高于外省户籍儿童;学习焦虑得分住校生高于走读生;孤独倾向和恐怖倾向得分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而独生子女的冲动倾向较高;来杭居住≤5年流动儿童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和总焦虑得分均高于进城居住5年以上者。家庭经济状况、母亲文化程度、课余生活、与周围人的相处关系和对考试的担忧,为影响其总焦虑得分的因素(P〈0.05)。结论新迁入城市、非独生子女和住校生的流动儿童焦虑状况需提高重视。良好的人际交往、丰富的课余生活、降低应试压力,有助于降低流动儿童的心理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天津市区单亲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天津市1 625名中小学生,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进行调查。结果天津市区中小学生单亲比率为10.8%,和平区最高,为12.85%,七年级学生单亲比率最高,为12.79%;父母文化程度为本科的学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方面的得分低于父母为中专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亲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分≥65分)检出率为20%;单亲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总分及各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双亲学生(P<0.05);父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与单亲学生MHT的8个因子均呈正相关(P<0.01);母亲过分干涉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与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等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天津市单亲中小学生存在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