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价中山市控制麻疹各项措施实施效果,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综合分析中山市2004~2011年麻疹疫苗常规免疫调查接种率、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率、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法定传染病的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的疫情等资料等。结果中山市麻疹疫苗常规免疫调查接种率从90.94%上升到95.67%,人群麻疹抗体滴度水平(GMT)从1:533.62上升到1:1254.45,麻疹发病率从最高的85.81/10万下降至0.96/10万。结论中山市2004~2011年采取的控制麻疹综合措施,实施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麻疹的发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麻疹流行趋势,制定防制对策,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方法对武威市"疾病监测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和"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及历年传染病月、年报表等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麻疹发病率、死亡率分别由20世纪50年代末的850.53/10万、40.36/10万下降为目前的6.06/10万、0.02/10万,麻疹疫苗预防接种不同阶段麻疹发病率相差较大,麻疹流行高峰明显削减,流行间隔延长,各年龄组麻疹发病构成比发生了改变。结论继续做好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对高发人群适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确保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常规免疫2剂接种率和强化免疫接种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3.
宁夏2005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宁夏实施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的效果。方法综合分析强化免疫期间的现场督导检查、接种率快速评估和强化免疫后1年的麻疹监测系统和传染病报告系统的疫情资料。结果本次强化免疫共计目标儿童1395858人,报告接种率和评估接种率均98%以上;报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28例,发生率2.04/10万;2006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116例,经实验室检测麻疹确诊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共41例,发病率0.69/10万,较上年下降了97.79%。结论宁夏2005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显著,较大范围内开展MV强化免疫能够迅速降低麻疹发病,但达到控制和消除麻疹目标,必须建立全人群的有效免疫屏障,才能彻底阻断麻疹病毒传播。  相似文献   

4.
吴昌汉  包莉莉  宋迪 《医学与社会》2012,25(3):45-46,49
目的:分析10年来青山区麻疹流行特征,结合常规麻疹疫苗接种率,探讨麻疹防控策略,为进一步控制、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1-2010年麻疹疫苗接种率和麻疹发病率进行描述性研究。数据统计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结果:10年来,尽管麻疹疫苗接种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但青山区麻疹发病率仍呈整体上升趋势,2005年出现一次高峰,发病率达到20.89/10万。湖北省实施麻疹强化后,2009年发病率下降为10.67/10万,2010年新发麻疹病例为0。结论:在继续保持麻疹疫苗高接种率的同时,应建立和落实麻疹综合防控措施,才能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内蒙古自治区在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后的现场调查、评估,并对麻疹监测系统和传染病报告系统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方法所有8月龄~4岁儿童接种1剂麻疹疫苗,每剂次0.5mL。结果此次强化免疫接种儿童903 926人,调查和报告接种率均为97%以上;2010年麻疹发病人数明显减少,发病率仅2.83/10万,较2009年发病率6.03/10万下降53.07%;2010年麻疹监测系统数据显示,8月龄~4岁年龄组麻疹病例205例,与2009年相比麻疹发病率下降46.61%,57.29%的麻疹病例发生在8月龄~14岁,约85.80%病例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3.42/10万。结论高质量强化免疫是迅速控制麻疹流行、降低麻疹发病率的重要措施。为保持MV强化免疫取得的成果,必须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使漏种儿童得到补种,同时在强化免疫后开展麻疹后续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1950年以来江苏省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对江苏省麻疹发病情况及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结果:从自然感染,麻疹疫苗广泛应用,到计划免疫再到扩大免疫规划的50年间,江苏省麻疹整体发病率持续下降,维持在3/10万以下,但2005年发病率显著回升,至2009年年平均发病率达到了7.7/10万?同时发病年龄构成改变,< 1岁和20~39岁病例年龄平均构成比分别上升为22.69%和32.71%,< 1 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高发地区也由苏北转向苏南?冬春季流行季节性高峰改变不明显?麻疹病毒H1型基因型中的H1a基因亚型仍然是麻疹流行的绝对优势本土基因型?在2007~2010年3次8月龄至14周岁儿童的麻疹疫苗(measles vaccine,MV)强化免疫后,2010年发病率降为0.95/10万,已逼近历史最低水平?结论:江苏省控制麻疹成绩显著?MV强化免疫能迅速控制麻疹流行,减少麻疹发病,是消除麻疹的一项重要策略?根据现阶段麻疹流行特征,提高8月龄婴儿MV第1剂及时接种率?适龄儿童2剂次常规免疫接种率和成人麻疹病例周围的应急接种率,落实儿童入托入学时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加强麻疹监测及高质量地运转麻疹实验室网络,对江苏省监测消除麻疹进程并最终接近消除麻疹目标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盈江县实施消除麻疹策略及措施效果。方法统计分析麻疹免疫及疫情监测资料。结果 2006-2011年麻疹计划免疫和强化免疫接种率﹥95%;人群麻疹抗体水平逐年升高,麻疹监测系统(Measles surveillancesystem,MSS)运转良好,麻疹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1.74%,疫情逐年下降,2010-2011年无麻疹病例报告。结论盈江县建立了牢固的麻疹免疫屏障,连续2年达到了消除麻疹状态,基本实现了国家对世界卫生组织的承诺目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施甸县两轮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情况及效果进行分析,为该县尽早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施甸县2008年、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报告、调查接种率,2010-2014年麻疹Ig G抗体水平调查及法定麻疹报告系统资料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施甸县强化免疫报告、调查接种率均在97%以上;两轮强化免疫后,麻疹Ig G抗体水平明显提高,5年人群抗体阳性率均在90%以上且平均率达93.83%;同时,麻疹发病率由2007、2008年的平均发病率3.76/10万下降至2009年的0.30/10万,两轮强化免疫后6年平均发病率0.1/10万,发病以0~岁组及20~岁组为主。结论两轮强化免疫后,施甸县麻疹流行强度、范围得到有效控制,抗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为该县尽早消除麻疹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贺兰县1996-2005年麻疹疫苗接种与麻疹发病情况,探讨适合我县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策略。方法:对1996-2005年麻疹疫苗接种与麻疹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来,我县麻疹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均在98%以上,加强免疫接种率均在95%以上,麻疹发病每隔3-4年出现一个高峰,麻疹发病年龄呈现后移现象。结论:今后必须狠抓麻疹免疫接种质量工作,确保麻疹疫苗的高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并适时开展麻疹疫苗初始强化免疫、后续强化免疫,加强和完善麻疹流行病学监测和麻疹实验室网络建设,加强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麻疹免疫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10.
潘英姿  朱洪鸣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8):2321-2322
目的:科学评估强化免疫接种率、了解强化免疫后麻疹疫苗覆盖率,以指导下一阶段消除麻疹的工作。方法:按PPS抽样法,调查35个行政村的目标儿童,输入EpiData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439名儿童,其中常住290名,流动149名。麻疹疫苗基础接种率99.77%,麻疹相关疫苗加强接种率98.94%。常住儿童强化接种率100%,流动儿童强化接种率99.33%。常住和流动儿童强化免疫接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疹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与评估接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控制和消除麻疹发病,除加强传染源(患者)管理外最有效的措施是保护易感人群,提高并维持高水平麻疹疫苗接种率,加强麻疹疫情及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制定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水平,切实做好麻疹监测和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并为证实消除麻疹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2011年菏泽市麻疹监测与控制资料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11年菏泽市报告麻疹疑似病例70例。麻疹疑似病例报告后48 h内调查率为97.14%,散发病例血标本采集率为85.71%,血标本结果 7 d内报告率为96.67%。麻疹确诊病例31例,呈散发,发病以2岁以下儿童为主。结论菏泽市2011年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运转情况良好,全市2011年消除麻疹工作较2010年取得重要进展。提高并维持高水平麻疹疫苗接种率,包括常规免疫工作和高质量做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阜阳市2009~2011年麻疹监测结果与消除麻疹干预效果,为如期消除麻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麻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1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疑似麻疹1 447例,实验室诊断为麻疹394例,临床诊断399例,≥15岁及﹤18个月龄儿童发病较高,分别占25.3%和28.6%。18个月龄内儿童发病率逐年增高;8个月龄以上人群未免疫接种和免疫史不详者占57.7%,应免疫2剂次无确切全程免疫史的占85%以上。结论阜阳市消除麻疹干预措施效果显著,通过麻疹疫苗强化、查漏补种等,麻疹发病率逐年下降,2011年达历史最低水平;≥8个月龄人群麻疹疫苗漏种或不全程接种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因素;﹤8个月龄和﹥15岁人群属免疫空白和薄弱人群,推行育龄妇女和15岁以上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近年来番禺区麻疹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为制定和调整消除麻疹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5-2011年麻疹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和分析。结果 2005-2011年网络直报系统共报告确诊麻疹病例数1504例,年均发病率为120.37/100万,其中2010年确诊麻疹病例数10例,2011年确诊麻疹病例数1例,发病率跟前5年比较急剧下降,从2006年的最高发病率(368.31/100万)降至2011年的0.56/100万。4~8月为发病的高峰季节,病例主要集中在外来人口比较密集的市桥街、大石、南村和石基镇。麻疹病例人群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占55.78%;病例的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0岁年龄组,占病例总数的72.80%。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广州市番禺区在2006年、2007年及2008年进行了麻疹疫苗的查漏补种,2009年及2010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强化免疫活动,历次接种率达到95%以上。结论通过2006年、2007年及2008年的查漏补种和2009-2010年两轮的强化,麻疹疫情迅速得到遏制,在保持较高常规免疫覆盖率的基础上实施麻疹的查漏补种及初始强化是提高人群麻疹免疫水平、减少易感人群的比例和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海南省万宁市疟疾流行概况与防治历程,评估万宁市消除疟疾工作成果,探讨今后巩固消除疟疾成果的对策。方法收集并分析万宁市1955-2016 年疟疾流行和防治资料,并对万宁市消除疟疾成效进行评估。结果1955-2016 年万宁市的疟疾防治经历控制疟疾流行阶段、疟疾经常性管理阶段、巩固阶段和消除疟疾4 个阶段。在消除疟疾阶段(2010-2016年),万宁市建立多部门合作的防控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疟疾防治和监测网络,加强疟疾疫情管理和现症病人正规治疗,强化发热病人血检质量控制和管理,加大流动人口疟疾疫情监测。发热病人年血检率均达总人口的15‰以上。2011年起均为境外输入病例,2017年,万宁市通过消除疟疾达标考核。结论万宁市经过多年疟疾防治,2011-2016年连续6 年无本地感染病例,达到消除疟疾标准。今后巩固消除疟疾成果的对策是继续加强疟疾监测,特别是针对山麓重点地区和经常上山住宿重点人群的经常性疟疾监测,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疟疾传播。  相似文献   

15.
蔡蓉  王仪  范刚 《医学动物防制》2006,22(9):668-671
了解淮安市不同时期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加速控制麻疹策略与措施。方法:分析1955~2005年麻疹疫情资料。结果:疫苗前阶段(1955~1965年)、预防接种初期(1966~1978年)、计划免疫阶段(1979~1985年)、规范化门诊阶段(1986~2005年)的麻疹平均发病率分别为713.08/10万、539.81/10万、55.56/10万、10.20/10万,呈显著下降趋势,麻疹发病有明显的冬春季高峰,且有后移趋势;<10岁发病占总发病人数的80.27%,年龄分布由小年龄组模式向混合模式转移。结论:加强麻疹疫情监测与分析,及时发现、报告并处理疫情,避免疫情爆发;提高麻疹常规免疫接种率;开展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东莞市厚街镇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情况,为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年厚街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年厚街镇共报告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303例。报告病例数较2002年增加22.5%,年报告发病率为635.18/10万,流动人口报告发病率明显高于本地人口。呼吸道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首位,其次是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居第三;发病顺位居前6位的传染病分别是肺结核、淋病、病毒性乙型肝炎、细菌性痢疾、麻疹、梅毒,但本地人口与流动人口中报告发病率居前6位传染病病种相同但发病顺位有所不同,流动人口肺结核、淋病、细菌性痢疾、麻疹、梅毒等病种发病率显著高于本地人口。结论应将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麻疹,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中的病毒性乙型肝炎、淋病、梅毒,肠道传染病细菌性痢疾列为防制重点,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综合预防控制措施,降低传染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安丘市2005~2009年麻疹流行特征,为制定麻疹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09年安丘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系统的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9年安丘市共报告麻疹病例5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12/10万,2008年发病率最高为5.09/10万,呈散发状态;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发病率较高;3~5月份为发病高峰;发病最小年龄4月龄,最大年龄47岁,学龄儿童和20岁以上成年人为高发病人群。结论建议加强对人口集中且流动性大的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的免疫规划工作管理,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和疫苗补种工作是降低安丘市麻疹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丹东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麻疹措施。方法根据丹东市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数据对2006年麻疹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年麻疹报告发病率为21.66/10万,达到了10年来麻疹发病率最高水平。发病呈散发和局部暴发并存的流行特点,暴发病例占总发病数的27.8%。3-7月份为麻疹高发季节,0岁组和10-15岁组为高发年龄组。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者占32%,未免疫者8.19%,免疫史不详者占59.8%。结论2006年为丹东市麻诊流行年,导致流行的病原因是麻诊病苗免疫不落实。  相似文献   

19.
麻疹疫情分析与消除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甦  刘燕斌 《中外医疗》2010,29(27):11-11
目的了解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引进大疫情分析系统和麻疹专报系统数据对萍乡市2004年至2009年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麻疹3~6月为季节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6岁以下,多数病例未接种麻疹疫苗,特别是流动儿童接种率低。结论加强常规免疫和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推行麻疹强化,消除免疫空白人群是消除控制麻疹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广东省从化市在采取消除麻疹强化免疫活动后出现的一起麻疹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进行溯源,以指导今后麻疹的防控工作。方法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样,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首例病例由外地到从化的途中已发病,其余病例均在近期应急接种麻疹活疫苗后发病。临床共同表现为发热、出疹,有卡他症状,伴咳嗽、结膜炎;实验室检测4例病例均为急性期麻疹IgM抗体阳性,1名密切接触者(首例患儿父亲)和1例患儿咽拭子分离出同基因型H1型麻疹病毒。结论工作环境、居住环境差和通风不良及首例病例的出现是此次麻疹暴发疫情的原因,及时开展一定范围内的应急接种是控制暴发疫情的有效手段;流动儿童管理是消除麻疹的难题之一;提高并保持高水平的免疫接种率、免疫及时率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