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分析保山市隆阳区2005~2011年疟疾流行态势.方法 收集隆阳区2005~2011年疟疾疫情资料,用Excel2003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隆阳区2005~2011年共报告疟疾病例1 580例,占总报告传染病的9.83%,无死亡病例;间日疟1 093例,占69.17%,恶性疟465例,占29.43%;未分型22例,占1.40%.2005 ~ 2011年发病以输入病例为主,共1 562例,占总发病数的98.86%.年均发病率较高的是水寨乡、辛街乡和瓦房乡,年均发病率较低的是杨柳乡、永昌办事处和兰城办事处.疟疾季节流行分布呈现“单峰”型.病例绝大多数为男性,共1 452例,以农民为主,共1 506例,年龄段主要为30~49岁,共915例.结论 隆阳区疟疾发病率自2005年以来逐年下降,发病以输入性为主,本地病例发病得到有效控制,加大流动人员管理力度,进一步降低疟疾发病水平.  相似文献   

2.
邵英  范志成  李苌辉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9):1077-1078,1081
目的 分析湖北省襄州区2007~ 2011年疟疾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疟疾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襄州区2007~2011年疟疾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襄州区2007-2011年报告疟疾病例696例,间日疟616例,未分型发病79例,恶性疟1例(输入性病例),年均发病率为11.77/10万,2011年比20007年下降了98.79%,全区共有13个乡镇,其中,中华按蚊疟区10个乡镇,嗜人按蚊疟区3个乡镇,发病最高两个乡镇是中华按蚊疟区程河镇和朱集镇,占发病总数的37.07%.4~9月为疟疾发病高峰,7~8月为旺季,病例中农民占73.85%、学生占14.51%;年龄组发病最高是40-55岁,占发病总数38.80%.结论 2007-2011年疟疾疫情呈逐年下降态势,加强传染源控制和输入病例处置,防止继发性传播,以控制和消除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措施,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3.
陈孝涛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11):1333-1335
目的 分析临沂市疟疾流行特征,为疟疾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临沂市2001~ 2011年的疟疾疫情、发热病人血检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临沂市2001~2011年期间共报告疟疾病例53例,年平均发病率0.047/10万,在2005~2008年间疟疾疫情出现小幅上升,发病率平均为0.092/10万.疟疾病例实验室诊断37例,临床诊断16例;间日疟44例,占83.0%,恶性疟9例,占17.0%;本地感染22例,占41.5%,外地感染31例,占58.5%.病例以20~45岁青壮年农民为主,发病主要集中在7~10月份;发热病例血检阳性率为0.087‰.结论 临沂市2001~2011疟疾发病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加强流动人口管理,防止输入性继发病例的发生,是今后疟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广西德保县1995~2011年疟疾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制定疟疾监测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5~2011年疟疾监测数据、疟疾疫情和疟疾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5~2011年全县共检出疟疾123例,年发病率从1995年1.32/万下降至2008~2011年均为0。常住户口发热病人血检280 897人次,平均疟原虫阳性率为0.002%。流动人口血检6 920人次,平均疟原虫阳性率为1.69%。检出输入性疟疾病例数占全县疟疾病例总数95.12%(117/123),其中外出回归本地居民检出的病例数占输入疟疾病例总数97.44%(114/117)。结论输入性疟疾是巩固防治成果的主要威胁,加强输入性疟疾监测和管理是今后疟疾防控工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杨兴万  陈庭波  张旭 《重庆医学》2016,(14):1954-1956
目的 了解和掌握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务川自治县)肺结核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2014年务川自治县报告的肺结核病例数据经整理后,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4年务川自治县共报告肺结核病例6 82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53.95/10万;肺结核发病时间分布不明显;以大坪镇发病率较高(发病率为188.21/10万),其次是城区都濡镇(发病率为182.86/10万);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以60~<70岁年龄段发病比例为最高,占病例总数的17.31%;农民占病例总数的80.15%,其次是学生,占8.91%.结论 务川自治县肺结核病发病率较高,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认真落实肺结核病DOTS策略,遏制肺结核病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疟疾发病与流行因素关系,掌握疟疾流行动态,指导疟疾防控工作.方法 开展疟疾病原学监测和媒介监测,收集整理2005~2011年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1年武穴市共监测到疟疾发病10例,发病时间主要分布在5~10月(占60%),年发病率为0~0.52例/10万,年平均发病率0.19例/10万;2005~2008年共检测发热患者22376例,血检疟原虫阳性3例,阳性率1.34例/万,人群抗体水平检测800例,未检出抗体阳性者;2005~2011年,人工帐诱按蚊密度平均为12.84只/人·h,居民蚊帐内按蚊密度平均为0.25只/帐(0.17只/人),平均叮人率13.01只/人·夜.人工帐诱按蚊密度高峰在7月上旬,平均密度为31.93只/人·h,居民蚊帐内按蚊密度高峰在6月下旬,平均密度为0.45只/帐,9月上旬又形成一个小高峰,平均密度为0.30只/帐.结论 该市属中华按蚊为媒介的低疟区,人群对疟疾无免疫力普遍易感,传疟媒介密度高,疟疾的传播因素未发生改变,若有外来疟疾感染者输入,易发生疟疾局部暴发流行,应加强疟疾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置疟疾疫情,做好个人防护,防止疫情播散.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2000~2011年疟疾防治效果和流行动态,为调整疟疾防治对策和消除疟疾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0~ 2011年疟疾疫情、疟疾调查资料和疟疾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0~2011年广西检出疟疾患者2406例,疟疾发病率从2000年0.91/10万下降至2011年0.21/10万.其中,2001~2008年发病率下降3.30%~43.75%,2009~ 2011年发病率上升11.11%~ 61.54%.监测12年,检出本地感染疟疾患者312例,占全自治区疟疾患者总人数12.97%(312/2406);检出输入性疟疾2 094例,占全自治区疟疾病例总人数87.03%(2094/2406).结论 广西本地感染疟疾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输入性疟疾病例数增加是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加强输入性疟疾监测和管理,早期发现治疗传染源是控制输入性疟疾传播,巩固防治成果和实现消除疟疾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梁河县近十年的疟疾流行情况及控制效果。方法收集全县2001~2011疟疾疫情、传染源监测、干预措施等资料,对疫情及防治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年发病率为9.78/万,10年共检验发热病人血涂片69 586人份,阳性2 167份,阳性率为3.11%。确诊疟疾为2 167例,发病率为12.18/万,占传染病总数的41.62%,其中恶性疟占34.56%,间日疟占63.36%,未分型占2.08%。通过实施疟疾防控措施,2011年发病率下降为1.09/万。结论梁河县疟疾流行得到了有效控制,实现消除目标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9.
2005年河南省疟疾疫情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分析河南省2005年的疟疾疫情,为当地昀疟疾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河南省2005年的疟疾疫情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河南省2005年共报告疟疾病例2 304例,平均年发病率为2.36/万,较2004年2 019例上升14.12%.18个市中有8个市疫情上升,其他10个市疫情与去年持平或下降,发病主要集中在商丘、信阳和南阳3个市,发病2 018例,占全省发病总数的88.00%.其中商丘市发病上升317.62%,其所辖的水城市发病710例,占商丘市发病的88.09%,占全省发病的30.82%.信阳市发病336例,下降45.89%.夏秋季节为主要流行季节,7~10月发病数占疟疾病例总数的77.47%(1 785/2 304),8月发病达到高峰,占26.39%(608/2304).15岁以下儿童发病占发病总数的14.80%(341/2 304).男女发病数性别比为1.69:1(1 447/857).农民和学尘为主要发病群体,分别占发病总数的73.65%(1697/2 304)和15.41%(355/2 304). 结论河南省疟疾疫情处于不稳定状态,局部疫情回升明显,应当加强各项防治措施稳定疫情,防止局部爆发流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河南商丘市2000~2005年疟疾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商丘市2000~2005年的疟疾疫情,为当地疟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商丘市2003~2005年疟疾疫情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商丘市2000~2005年共报告疟疾病例1028例,全部均为间日疟,平均年发病率为2.09/万,2003~2005年疟疾发病比上年分别增加23.00倍、7.04倍和3.17倍。位于东部地区的永城和夏邑两县市发病数占疟疾病例总数的93.68%(963/1028)。青壮年发病为主,10~50岁发病623例,占发病总数的60.60%。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27:1。学生和农民为主要发病人群,分别占发病总数的23.54%和67.70%。夏秋季节发病为著,8~10月发病占总数的78.21%,其中9月发病290例,占28.21%。结论商丘市部分县市近3年疟疾疫情快速回升,应当加强各项疟疾防治措施,尽快遏制疫情上升势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海南省2011—2016年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防治疟疾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2011—2016年海南省输入性疟疾病例资料及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2016年疟疾防治工作年报表,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11—2016年海南省共报告疟疾73例,分别为9例、13例、16例、13例、14例和8例,报告输入性疟疾62例,分别为 4例、13例、16例、13例、8例和8例,分别占当年疟疾报告总数的44.44%、100.00%、100.00%、100.00%、57.14%和100.00%。62例输入性疟疾病中恶性疟42例,占67.74%,间日疟18例,占29.03%,卵形疟2例,占3.23%,未发现三日疟及混合感染病例。1例死亡病例。全部输入性病例均为男性,主要集中在21~50岁,占83.87%(52/62)。全年均有报告,无明显季节性特征。共9个市县有报告病例,海口市最多,报告27例,占43.55%。62例输入性疟疾病例均为境外输入,其中非洲45例,东南亚14例,南亚3例。 结论 海南省2011—2016年输入性疟疾占比有增加趋势,应加强输入性疟疾病例管理、出国务工人员的健康教育及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海南陵水县20年流动人口疟疾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年来海南陵水县流动人口疟疾监测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992~2011年,海南陵水县流动人口共发现疟疾病例110例,恶性疟16例,间日疟94例。1992年发病率为1.27%,逐年下降,2011年未发现疟疾病人,发热病人血检未发现本地病例传播的疟疾病例和输入疟疾继发病例。结论 20年来,陵水县控制疟疾的措施有效,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09~2012年广东省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特点,为防治疟疾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2年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网络的直报数据及全省疟疾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2年,广东检出疟疾患者分别为83、95、96、87例,年发病率分别为0.08/10万、0.09/10万、0.09/10万、0.08/10万。死亡数分别是2009年1例、2010年0例、2011年2例、2012年1例。四年中全省21个地市中有17个地市42个县(市、区)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其中主要分布在深圳、广州和东莞,3市四年报告疟疾病例总数为228例,占病例总数的63.16%。四年报告疟疾病例数中,来自国内其他省份输入12例,占3.32%;来自国外输入349例,占96.68%。四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无明显季节性。疟疾高发职业以工人、商业服务及民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44.88%。疟疾病例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0~50岁年龄段,占病例总数的91.41%,男性病例是女性的5.56倍。四年输入性疟疾未在当地引起二代病例出现。结论广东省2009~2012年疟疾疫情平稳,病例全为输入性,输入地主要以非洲为主,输入性恶性疟有增加趋势,有必要加强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12年粤桂琼三省(区)疟疾联防广西区疟疾发病情况及流行态势,为制定疟疾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联防广西片区8市县2012年疟疾监测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粤桂琼三省(区)疟疾联防广西片区共报告疟疾病例16例,占全广西病例总数的7.27%(16/220),比2011年占全广西病例比例(15.18%)下降了52.09%;年发病率为0.02/万,与2011年持平。全年共血检常住居民发热病人17 595人次,未检出疟原虫阳性病例;血检流动人口7 334人次,检出疟原虫阳性16例,阳性率为0.22%,其中间日疟6例,恶性疟9例,三日疟1例;病例分布于玉林市、陆川县、容县、北流市、桂林市、全州县,所报告16例疟疾病例均为到非洲、东南亚地区务工感染返乡人员。全年无输入性疟疾继发病例及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2012年广西片区疟疾疫情平稳。加强对到非洲、东南亚地区务工返乡流动人员的疟疾监测是巩固防治成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扬州市江都区疟疾流行与分布规律,探讨流行特点,总结防治经验,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江都区历年疟疾防治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1958—2015年疟疾流行与分布情况、防治历程与防治措施、防治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958—2015年江都区共发现疟疾1 199 087例,其中间日疟1 198 904例,占99.98%;恶性疟183例,占0.02%。传播媒介以中华按蚊为主。历经早期防治阶段(1958—1970年)、控制流行与综合防治阶段(1971—1993年)、效果监测阶段(1994—2009年)和消除疟疾阶段(2010—2015年)等四个阶段的综合防治,逐步控制了疟疾的传播与流行,1976年疟疾发病率下降至1%以下,1985年下降至1/千以下,1988年起连续27年控制在 1/ 万以下,2009年起未再发现当地感染的疟疾病例。1993年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2015年达到国家消除疟疾标准。结论江都区基本消除了疟疾的危害,但其传播和流行的因素依然存在,应加强输入性人员的疟疾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海南省2006~2010年疟疾的流行情况。方法选取海南省2006~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上报告的所有疟疾病例及相关信息,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以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全省共报告疟疾病例9 847例,平均年发病率为23.63/10万;疟疾患病的男女比例约为3:1;疟疾病例以31~45岁年龄段最多,构成比为43.76%;疟疾病例主要以农民为主,占62.48%。结论海南省疟疾的防控措施得当,疟疾发病得到有效防控,自2006年以来疫情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2005—2017年济宁市任城区报告疟疾病例情况及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5—2017年济宁市任城区报告的疟疾疫情数据资料,对病例的感染来源、病例的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及病例的诊断报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7年济宁市任城区共报告疟疾329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23例,国内输入病例5例,境外输入病例301例,主要感染来源为赤道几内亚(65例)和安哥拉(61例);实验室确诊病例312例,其中恶性疟占75.96%,间日疟占15.71%。321例本省病例分布在全省13个地市,主要为济宁(147例)、泰安(100例)和菏泽(30例),占全部病例的84.19%。12个月份均有病例报告,境外输入病例未呈现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病例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其中男性占96.05%;平均年龄为38岁,30~49岁年龄组占68.69%;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9.67%。从发病到确诊时间平均为5 d,其中40.43%的病例发病到确诊时间超过7 d。结论 2005—2017年济宁市任城区疟疾疫情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据济宁市任城区疟疾疫情变化趋势和流行特征,今后应重点加强能力建设、宣传教育和地区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重庆市万州区登记的学生肺结核病例资料,了解肺结核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对该区2011—2018年登记的学生肺结核患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万州区2011—2018年共登记学生肺结核患者712例,年均登记率为29.16/10万,登记率无明显变化,学生患者占全人群患者的7.58%。8年间每月均有学生患者登记,3—4月达高峰,共登记230例,占登记学生患者总数的32.3%。年龄主要集中在16~19岁,共472例,占登记学生患者总数的66.29%;各年龄段男生患者均多于女生,男女性别比1.62∶1;寄宿制学校登记率高于非寄宿制学校,民办寄宿制学校登记率高于公办寄宿制学校。就诊延迟率为66.01%。结论 重庆市万州区学生肺结核疫情形势严峻,建议将结核病防治知识内容纳入学校健康教育常规课程,加大校内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争取财政经费支持,对疫情高的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开展结核病筛查;加大对民办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督导力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龙岗区2006—2016年疟疾流行状况及流行特征,为龙岗区消除疟疾工作提供技术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疟疾个案调查表、疟疾个案流行病学报告等途径收集并整理龙岗区2006—2016年“三热”病人血涂片镜检结果和疟疾疫情报告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6年全区血检监测“三热”病人50 674人次,平均血检率为1.34‰,发现阳性患者172人,血检阳性率0.34%。累计报告疟疾病例85例,其中本地病例7例,输入性病例78例,最后一例本地感染病例发生在2009年。病例高峰主要集中于7—9月;按地区分布,坂田街道、布吉街道占报告病例的50%;病例以青壮年男性为主,男女比例4.31,年龄段主要集中于20~40岁,多为境外务工人员。发病时间、地区分布以及病例基本特征主要取决于辖区内跨境企业境外务工人员的出境、住所等因素。结论 龙岗区近5年疟疾发病率平稳且低于1/万,“三热”病人血检率超辖区服务人口1‰,符合消除疟疾考核评估验收要求。随着消除疟疾工作的推进,龙岗区输入性病例逐渐转变为以境外输入病例、恶性疟病例为主。由于恶性疟存在病情进展迅速、容易出现重症病例等特点,医护人员、疟防工作者应继续加强疟疾监测、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