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开展实验室鉴别诊断,为发热出疹疫情处理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依据.IgM抗体检测(采用ELISA捕获法).方法 收集2010~2011年阿城区疑似麻疹风疹病例标本共128份,其中麻疹IgM抗体阳性16份,阳性率为12.5%;风疹IgM抗体阳性21份,阳性率为16.4%.麻疹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1岁及以下婴儿;风疹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2~8岁.麻疹I g M抗体阳性率与血清采集时间有密切关系.结论 在实验室检测麻疹IgM抗体的同时,进行风疹IgM抗体检测可以提高麻疹诊断的准确率.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威胁群众身体健康.麻疹实验室监测是消除麻疹工作的技术支撑.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以春季发病为主.母亲孕期原发感染可导致胎儿宫内感,其发病率和致畸率与感染时的胎龄密切相关,以孕早期为最高;先天性风疹患儿在生后数月内仍有病毒排出,具有传染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2019年张掖市麻疹网络实验室血清学检测数据的分析,评价实验室的运转情况,为麻疹、风疹的疫情监测提供实验室诊断依据。方法对2019年张掖市6个县区送检的麻疹、风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进行IgM抗体检测。检测结果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9年张掖市共检测麻疹、风疹疑似病例标本154份,标本采集合格率100.00%。其中麻疹IgM抗体阳性4份,阳性率2.60%,不同月份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060,P0.05);风疹IgM抗体阳性79份,阳性率51.30%,不同月份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466,P0.01)。2019年麻疹、风疹的高发病期为4—6月,发病数占疑似病例总数的40.91%。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1,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风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3∶1,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7,P0.05)。11~20岁人群为风疹的主要发病人群,占阳性病例总数的79.75%。风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主要为高台县和临泽县户籍病例,分别占阳性病例总数的56.96%和35.44%;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全部为有免疫史病例。风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主要为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病例,占阳性病例总数的65.82%。结论 2019年张掖市麻疹主要是散发流行,发热伴出疹病例暴发流行主要为风疹,排除病例71例,发病人群主要为11~20岁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者。2019年张掖市麻疹网络实验室运转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3.
惠州市麻疹患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文芳  张健  刘燕 《中国热带医学》2006,6(9):1590-1591,1582
目的 了解惠州市麻疹病例血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发病原因。方法 对2003~2005年收集的390例麻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麻疹IgM抗体,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再用ELISA法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76.6%,合格标本采集率34.1%。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麻疹IgG抗体阳性率64.9%;出疹与采血间隔天数长,IgG抗体阳性率和GMT高,≤1岁组病例IgG抗体阳性率和GMT水平最低。结论 麻疹发病主要原因是未接种麻疹疫苗(MY)和接种后原发性免疫失败,提高血清样本采集率和开展风疹血清学鉴别诊断是惠州市加强麻疹实验室监测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539例麻疹疑似病例血清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麻疹的血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与风疹之间的血清学鉴别诊断。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539例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麻疹IgM和风疹IgM抗体检测。结果539例麻疹疑似病例中7岁前发病占61.0%,而20岁以后发病仍占25.0%。麻疹IgM阳性率为82.6%(445/539),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为1.1%(6/539),以麻疹为主。各年龄组麻疹IgM抗体检测阳性率经2χ检验(2χ=2.895,P=0.576),无统计学意义。在出疹后第2天前(0~1d)采集的血清标本其麻疹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72.9%,从出疹后第3天至14天(2~14d)采集的血清标本其麻疹IgM抗体检测阳性率为88.4%,两者之间经2χ检验有统计学意义(2χ=21.08,P<0.001)。结论本地发热出疹性疾病以麻疹为主;发病年龄分布主要在7岁前,而20岁以后仍然占相当大比例,值得注意;采血时间与检出率密切相关;仍然有16.3%的疑似病例未经过实验室确诊,应提高麻疹实验室诊断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敏感性,建议采集双份血(即采集急性发病期及恢复期血清),对麻疹IgM和风疹IgM抗体检测阴性结果的病例,再进行双份血IgG测定,以提高麻疹疑似病例确诊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2007~2008年南宁市麻疹、风疹疑似病例进行IgM抗体检测,分析其流行特征,探讨适合南宁市的控制策略。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日常监测到的麻疹、风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进行IgM抗体检测,结果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7~2008年检测的813份疑似麻疹病例样本中,麻疹抗体阳性率为31.49%,风疹为14.76%。麻疹、风疹发病时间仍在2~8月份之间。城区麻疹发病率比县份高,风疹以个别县份居高。8月龄~2岁仍是麻疹主要发病年龄,但2008年麻疹出现"双向位移"的现象。麻疹主要在散居儿童中高发,占62.2%,风疹则集中在学生中多发,占79%。有明确麻疹和风疹免疫史的分别为14.6%和2.8%。出疹后4~7d采血检测麻疹IgM抗体阳性率最高,为61.39%。结论本地发热出疹性疾病以麻疹为主;发病年龄分布提示疫情控制欠佳;采血时间与检出率密切相关;发病人口免疫率低。  相似文献   

6.
107例麻疹疑似病例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麻疹疑似病例血清中的IgM抗体,为该病的预防控制消除和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07-2009年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测分析。结果107例病例中,麻疹IgM抗体阳性42例,阳性率39.3%,各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疹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风疹抗体阳性率。结论血清学诊断是科学鉴别RFIs的重要手段,采血时间与检出率密切相关。加强实验室监测可提高麻疹实验室检测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塔城地区北四县疑似麻疹、风疹病例血清学监测情况,为防治麻疹、风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赛润麻疹、风疹IgM抗体检测试剂操作方法,ELISA定性试验,对塔城地区北四县疑似麻疹、风疹病例血清标本进行IgM抗体检测。结果 5年共检测疑似麻疹血液标本336份,麻疹IgM抗体阳性143份,总阳性率为42.6%,疑似风疹病例血清标本154份,风疹IgM抗体阳性49份,总阳性率为31.8%。按年龄分布7岁以上麻疹麻疹、风疹阳性率为52.8%,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为39%,按按地区分布麻疹阳性率为31.2-57%风疹阳性率为12.8-55.9%。结论为控制麻疹、风疹的流行,需要提高实验室的检测准确度、但与此同时,应该加强医务人员的病例报告质量控制,另者,加强实验室间的质控是后期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芜湖市2009年麻疹、风疹病例的病原特点,探讨麻疹、风疹发病原因.方法 用ELISA法分别对467份疑似血清标本进行了麻疹、风疹IgM抗体检测.结果 467份标本分别检出麻疹IgM抗体阳性189份,风疹IgM抗体阳性115份.结论 芜湖市2009年麻疹、风疹病原特点基本相同,但存在着地区分布、发病时间、年龄分布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芜湖市2009年麻疹、风疹病例的病原特点,探讨麻疹、风疹发病原因.方法 用ELISA法分别对467份疑似血清标本进行了麻疹、风疹IgM抗体检测.结果 467份标本分别检出麻疹IgM抗体阳性189份,风疹IgM抗体阳性115份.结论 芜湖市2009年麻疹、风疹病原特点基本相同,但存在着地区分布、发病时间、年龄分布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07-2014年广州市海珠区麻疹及风疹流行特征,为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疑似麻疹、风疹病例血清标本进行IgM抗体检测,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共检测样本2 281例,麻疹IgM抗体阳性总检出率为33.14%,风疹IgM抗体阳性总检出率为7.85%,不同年份之间麻疹、风疹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5.805,P=0.000;x2=143.681,P=0.000).不同年份之间麻疹、风疹阳性病例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疹发病高峰主要在3-7月,0~5岁婴幼儿及15~29岁中青年高发;风疹发病高峰集中在3-6月份,15~25岁青少年为主要发病人群.结论 8年间辖区内麻疹阳性率有明显波动,近3年呈上升趋势,应引起足够重视.要达到消除麻疹控制风疹的目标,必须持续做好计划免疫,严密监测,控制暴发.  相似文献   

11.
张静  刘凤翔  莫之光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3):305-305,357
目的了解麻疹风疹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与风疹之间的血清学鉴别诊断。方法通过网络直报系统与麻疹日常监测,揭示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431例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麻疹IgM和风疹IgM抗体检测。结果431例麻疹风疹疑似病例,疑似麻疹血清检测率为92.43%,疑似风疹血清检测率为100%。麻疹抗体IgM(+)检出率为42%(181/431),风疹抗体IgM(+)检出率为17.63%(76/431),麻疹风疹抗体IgM双(+)检出率为1.86%(8/431)。麻疹发病主要集中在8月龄~2岁,占41.15%(86/209),其次是小于8月龄的婴幼儿占21.05%(44/209)。在出疹后第0~3d、4~7d、8~14d、15~28d前采集的血清标本其麻疹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之间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χ2=19.017,P0.001)。结论本地发热出疹性疾病以麻疹为主;发病年龄分布主要在2岁前,而16岁以后仍然占相当大比例;采血时间与检出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洛阳市2000~2005年麻疹实验室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麻疹实验室的监测状况,分析其监测结果.方法 对洛阳市各县区2000~2005年收集到的1 387例疑似麻疹血清标本检测IgM抗体.结果 2000~2005年洛阳市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2 633例,采集血清标本1 387例,标本采集率52.86%(包括监测麻疹爆发27起,涉及478例疑似麻疹病例).爆发病例主要以中、小学生为主,3~6月份为发病高峰.结论 1 387例标本监测结果表明,麻疹IgM抗体检出率与病例出疹后采血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南昌市2007年麻疹疑似病例麻疹IgM抗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盈  周顺德 《中国热带医学》2009,9(2):345-345,360
目的了解南昌市2007年麻疹疑似病例IgM抗体阳性率及麻疹流行现状,为制定控制麻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麻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用ELISA法检测麻疹IgM抗体,对其中麻疹IgM抗体阴性标本测定风疹IgM抗体,所得数据用SPSS软件分析。结果南昌市2007年122例麻疹疑似病例血清中,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42.6%;70份麻疹IgM阴性标本中,检出风疹IgM抗体阳性14例。麻疹发病主要集中在3-6月份;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8月龄和〉15岁大年龄组阳性构成比较去年均有所增加。结论提高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重点加强大年龄组人群的强化免疫,在消除麻疹阶段应注意控制风疹的发病。  相似文献   

14.
2005年以来收集的部分疑似麻疹病例血清,采用麻疹和风疹IgM抗体捕捉EIA法进行检测.结果 在514份疑似麻疹病例血清中,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14.01%,其中6例属于麻疹IgM、风疹IgM抗体双阳性;对442例麻疹IgM抗体阴性的血清检测了风疹IgM抗体,发现329份阳性,阳性率65.18%.说明疑似麻疹病例中大部分是风疹病例,均为临床误诊所致.从而为科学鉴别麻疹与风疹,及时控制麻疹疫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王国玲  郭鹏娟  杨波  潘捷云  李集宇  甘标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9):1086-1087,1093
目的分析广州市海珠区2007-2010年麻疹及风疹的流行特征。方法采用IgM抗体捕捉ELISA对广州市海珠区2007-2010年麻疹、风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进行IgM抗体检测。数据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麻疹IgM抗体总阳性率为44.30%,风疹IgM抗体总阳性率为13.09%,各年度麻疹、风疹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708,P<0.05;χ2=34.191,P<0.05)。男女麻疹、风疹病例性别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麻疹阳性病例年龄主要分布在8月龄~7岁及15~29岁,风疹阳性病例年龄主要分布在15~29岁。4年间麻疹、风疹阳性病例分别集中在3~7月、3~6月。结论海珠区2010年麻疹阳性率较前几年明显降低,说明防控措施有力,但2010年风疹的阳性率升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麻疹的发病人群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和青年,风疹的发病人群以青年为主。春季为麻疹、风疹的高发季节,应适时进行防控,避免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6.
统计辽宁省2015年至2019年麻疹实验室网络监测数据及检测结果,分析麻疹病毒血清学检测、病毒分离与基因分型以及健康人群抗体监测结果,评价辽宁省麻疹实验室网络运转情况.结果显示,在疑似病例血清IgM监测上,血标本检测5345份,麻疹IgM阳性365份,阳性率为6.83%;风疹IgM阳性670份,阳性率为12.54%.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对麻疹疑似病例作出科学诊断。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麻疹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结果 1992年以来收集到的187例麻疹疑似病例检测IgM抗体阳性率为45.5%,其中2~6岁阳性率最高(52.6%),19例麻疹疑似病例进行风疹IgM抗体检测,结果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为20.1%,说明麻疹疑似病例中有相当部分为风疹病例。阳性病例中无免疫史的占21.2%。结论 麻疹疑似病例不能单以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应通过实验室检测IgM抗体才能准确诊断。进一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是防止病例发生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成人发热出疹性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420例成人发热出疹性疾病的临床特点、并发症和预后。结果 成人发热出疹性疾病大多数均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并发症主要以肝脏、肺脏为主;预后良好。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65%,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为15%,麻疹IgM抗体、风疹IgM抗体均为阴性者占20%。结论 血清学诊断是鉴别成人发热出疹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为控制麻疹的发病率,除坚持疫苗接种、对特定人群(成人)强化免疫及对流动人口进行应急接种或加强新疫苗的研制外,还应继续推行风疹疫苗的接种。  相似文献   

19.
石洁平  张晓林  刘燕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1):3144-3145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属国家法定的乙类传染病,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另一类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两者的临床症状极为相似,因此,借助实验室特异性检测来鉴别诊断是很有必要的。对发生在太原地区阳曲县2005年3月31日至4月25日的45例发热出疹性疾病的早期血清进行了麻疹IgM抗体检测,结果阳性人数所占比例很小,大部分为麻疹IgM抗体为阴性,随后又进行了风疹IgM抗体的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标本来源来自于太原地区阳曲县发热出疹性疾病的早期血清。1.2检测方法采用ELISA间接法,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监测能力及运行状况,探讨实验室监测中的工作质量。方法对20122013年长沙市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的各项监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3年长沙市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的各项监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3年长沙市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对9个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麻疹实验室进行血清复核,共检测391份样本,2012年的麻疹/风疹IgM抗体检测符合率为98%2013年长沙市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对9个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麻疹实验室进行血清复核,共检测391份样本,2012年的麻疹/风疹IgM抗体检测符合率为98%100%,2013年的血清样本麻疹/风疹IgM抗体检测符合率均达到100%。结论长沙市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运行情况良好,且各区县级麻疹/风疹实验室2013年较2012年的检测质量和能力大幅提升,在麻疹控制和消除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