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作为系统炎症因子在心房颤动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入选98例患者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n=34),阵发性心房颤动组(n=31)和持续性心房颤动组(n=33),比较各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心房颤动组CRP水平(18.5±4.4)mg/L比正常对照组高(4.1±1.3)mg/L,P<0.01,在心房颤动组中持续性心房颤动组血清中CRP(20.2±5.4)mg/L高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15.5±4.0)mg/L,P<0.01,阵发性心房颤动组(20.2±5.4)mg/L高于正常对照组(4.1±1.3)mg/L,P<0.01,并且不同原因引起的心房颤动CRP不同,冠心病最高,其次为高血压、心肌病最低。结论CRP在心房颤动患者明显升高,其代表的炎症状态在心房颤动中的发生和持续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细菌感染性腹泻、病毒感染性腹泻及非感染性腹泻病中的变化.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腹泻的150例小儿患者,根据病因分细菌感染性腹泻组、病毒感染性腹泻组和非感染性腹泻组,每组50例进行CRP测定.观察其浓度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细菌感染性腹泻组入院CRP为(45±15)mg/L,病毒感染性腹泻组CRP为(6±3.5)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感染性腹泻组与非感染性腹泻组CRP(4±1.5)m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细菌感染组CRP下降为(5±1.5)mg/L,和入院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l).结论血清CRP在感染性腹泻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龙胜规  罗和生  张法灿 《广西医学》2007,29(8):1170-1171,F0004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测定在感染性腹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感染性腹泻107例,其中细菌性肠炎55例,病毒性肠炎52例,非感染性疾病患者53例为对照,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感染性腹泻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细菌性肠炎、病毒性肠炎和对照组的治疗前平均血清CRP水平分别为:(36.12±13.23)、(19±2.24)、(1.81±0.65)mg/L,感染性腹泻组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细菌性肠炎组亦显著高于病毒性肠炎组(P<0.01)。在细菌性肠炎中,重度患者平均血清CRP水平为(50.33±7.57)mg/L,显著高于轻度患者(28.62±8.5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15例细菌性肠炎患者中,有效抗感染治疗3d后,CRP开始明显下降,治疗后3、5、7d的血清平均CRP水平为:(21.07±8.39)、(12.97±3.62)和(7.74±2.17)mg/L。结论感染性腹泻出现机体CRP高表达,尤以细菌性感染为明显,并且CRP的高表达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在感染早期CRP即呈高表达,感染控制后其表达水平即显著下降,提示检测血CRP有可能作为感染性腹泻的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脓毒症早期诊断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中的意义.方法 以收治的48例脓毒症和32例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比浊测量法检测血清中CRP含量,采用双抗夹心免疫荧光发光法定量分析血清中PCT 含量.结果 一般脓毒症患者与非感染性SIRS患者相比,血清PCT [(3.02±2.58)μg/L vs (0.85±0.63) μg/L,P<0.01]和CRP [(45.23±15.12)mg/L vs (32.25±9.32) mg/L,P<0.05]水平升高.严重脓毒症患者与一般脓毒症患者相比,血清PCT [(7.12±2.34) μg/L vs (3.02±2.58)μg/L,P<0.01]和CRP [(78.16±14.02) mg/L vs (45.23±15.12)mg/L,P<0.01]水平显著升高.诊断脓毒症的ROC曲线下面积,PCT为0.802±0.054,CRP为0.726±0.04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鉴别脓毒症和非感染性SIRS方面PCT优于CRP,在评估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方面,两者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血清C反应蛋白(CRP)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292例为观察组,并按照血清CRP水平分为CRP2.00 mg/L组、2.00~2.99 mg/L组、≥3.00 mg/L组,同期选取本院健康体检者286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60 d。比较不同血清CRP水平患者基线资料和受试者的血清生化指标,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CRP、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CRP、TG、FBG、2 h PBG均低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2.00 mg/L组糖尿病家族史发生率为9.84%,均高于CRP 2.00~2.99 mg/L组和CRP≥3.00 mg/L组的4.81%、7.58%(P0.05);CRP≥3.00 mg/L组发病频率为(20.13±4.39)次/年,均高于CRP 2.00~2.99 mg/L组和CRP2.00 mg/L组的(16.39±3.98)、(13.38±3.21)次/年(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RP、TG水平及糖尿病家族史是造成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CRP水平的高低与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病频率密切相关,同时血清CRP、TG水平及糖尿病家族史是造成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密切观察血清CRP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D-二聚体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134例首次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1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体检者血清CRP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脑梗死组治疗前CRP、D-二聚体分别为(12.10±3.45)mg/L、(1.64±0.47)mg/L;治疗后分别为(2.18±0.67)mg/L、(0.44±0.31)mg/L.对照组CRP、D-二聚体分别为(1.46±0.46)mg/L、(0.32±0.23)mg/L.脑梗死组治疗前血清CRP和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治疗后血清CRP和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治疗后血清CRP和D-二聚体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血清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病情及疗效判断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慢性炎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对64例稳定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慢性炎症的标志物-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及心力衰竭)的关系.结果:64例患者中有28.1%(18/64)的患者CRP超过正常值(正常值为<5 mg/L),平均血CRP12.61 mg/L±4.81 mg/L(5.90 mg/L~21.4 mg/L).其中有心血管疾病患者27例,无心血管疾病患者37例.心血管疾病组的CRP(7.79 mg/L±6.61 mg/L)明显高于无心血管疾病组(2.14 mg/L±3.59 mg/L)(P<0.01).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证实:CRP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致病因素.结论: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确实存在慢性炎症;慢性炎症与心血管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C-反应蛋白(CRP)与纤维蛋白原(FIB)联合检测对心绞痛患者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临床纳入冠心病(CHD)患者100例,根据患者心绞痛的发病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50例)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0例),同时纳入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血液中CRP以及FIB水平。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为期3个月的临床随访,观察3个月内SAP与UAP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SAP组CRP与FIB水平分别为(3.10±0.53)mg/L、(3.45±0.37)g/L,UAP组CRP与FIB水平分别为(5.63±0.76)mg/L、(4.30±0.43)g/L,对照组CRP与FIB水平分别为(2.55±0.35)mg/L、(2.63±0.20)g/L。SAP组与UAP组CRP、FI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UAP组CRP、FIB水平均明显高于SAP组(P<0.05);UAP组3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81.08%,SAP组3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1.21%,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检测发现CRP与FIB水平均升高的患者,3个月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CRP与FIB均正常者(P<0.05)。结论:CRP与FIB水平与CHD心绞痛患者的严重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进行CRP与FIB联合检查,能够预测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冠心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CRP与冠心病的关系,为临床监测、早期预防冠心病提供资料和方法。方法共收集病例376例,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冠心病患者156例(冠心病组),健康体检者220例(对照组)。376例受检者均于清晨安静平卧状态下抽空腹静脉血4 mL,2 h内离心得血清标本,随即用奥林巴斯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标本的CRP值。结果冠心病组平均CRP值为(3.83±0.36)mg/L,对照组平均CRP值为(2.05±0.34)m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冠心病有密切关系,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可作为检测冠心病的检验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脑梗死初次发病组及复发组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正常对照组、首次发病组和复发组CRP值,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做统计学检验.结果 三组血清CRP水平分别为初发组(4.93±2.11mg/L)、复发组(5.49±3.44mg/L)、对照组(3.43±0.98mg/L),统计学分析显示三者间差异有显著性;其中初发组和对照组比较、复发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初发组和复发组之间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CRP在脑梗死发病和复发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胆囊病与冠心病的关系。本文对217例胆囊病和306例冠心病易患因素及发病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发现胆囊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为11.28%;胆囊病合并冠心病多见于女性;胆囊病合并冠心病者血清胆固醇和β脂蛋白水平、脂肪肝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胆囊病和单纯冠心病者。表明胆囊病与冠心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An outbreak of type I Legionnaires' disease (LD) was confirmed etiologically and serologically. The morbidity was 38.2'70.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incidence and sex, or age, or history of smoking. The case distribution showed a signifi- cant degree of housing (p<0.01). The passibility of infection through water and air contamination was eliminated. This paper shows evidence of person toperson transmission. The infection may affect many body systems and lacks specific symptoms in our 39 LD cases.  相似文献   

17.
18.
19.
《JAMA》2001,286(21):2643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