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立君 《中华医护杂志》2007,4(4):355-355,35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锻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临床治疗和基础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锻练于2d进行,30d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康复组明确优于对照组p〈0.05(x^2=6.405)。结论早期实施康复锻练能促进脑卒中患者更早、更好的恢复患肢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降低偏瘫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30例急性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例首次发病在2天内的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30例患者在病情稳定48小时后就进行肢体功能训练的康复护理,主要采用对患肢进行良肢位摆放,对患肢进行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训练、卧位坐起、坐位平衡、站立训练、作业训练、步行训练、日常生活护理训练等一系列康复护理,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执行一般常规护理。结果康复组患者治疗后在运动功能提高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继发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防止继发障碍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早期干预对脑血管意外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管意外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脑血管意外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两组均接受脑血管意外疾病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康复组除一般护理外,同时早期实施康复治疗。结果 对照组与康复组肢体功能的比较,康复组住院天数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早期进行肢体功能康复治疗和心理干预,能促进患侧肢体功能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住院13,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14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6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护理及一般康复指导。康复组除按常规治疗护理外,还进行系统的早期康复训练。结果:两组在疼痛程度、行走功能、关节活动度的比较,康复组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能促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关节功能的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39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120例,于术后24h开始康复干预;对照组19例行常规护理锻炼,2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由专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康复组的功能恢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康复干预可以促进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术后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有效性。方法:选择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74例,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随意运动训练,康复组患者在术后48h即给予康复卧位,72h病情稳定给予肢体运动护理。两组患者在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28天,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和测定肌力对患者肢体功能进行评定。结果: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康复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和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出血患者手术后早期采取康复卧位和肢体功能训练能明显提高患肢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金秀芬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4):3066+3080
目的:探讨心理援助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66例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3例。康复组:在给予常规康复护理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援助;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入院时,住院1个月、3个月的抑郁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康复组患者的抑郁得分明显下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常规康复护理可使脑卒中偏瘫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减轻,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援助则作用更加明显。及时、有效的心理援助有助于患者心理功能改善,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将65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脑出血常规治疗,护理及随意自我锻炼;康复组除按脑出血常规治疗、护理外,均于发病后第4天开始进行康复护理.按肌力的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的肌力在入院和出院时各评价1次.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肌力均有提高,但康复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肢肌力,提高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乳腺癌根治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患肢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择101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2组,康复护理组术后当天即开始早期康复护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功能康复锻炼,辅以心理康复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术后3~5d才开始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结果:康复护理组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患肢水肿及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减少上肢水肿的发生及改善患肢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金秀芬 《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11,(24):3066-3066,3080
目的:探讨心理援助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66例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3例。康复组:在给予常规康复护理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援助;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人院时,住院1个月、3个月的抑郁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康复组患者的抑郁得分明显下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常规康复护理可使脑卒中偏瘫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减轻,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援助则作用更加明显。及时、有效的心理援助有助于患者心理功能改善,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刘荣梅 《当代医学》2010,16(34):9-10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患肢功能康复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我科收治的96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8例及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入院后药物治疗基本相同,康复组病后3天配合患肢康复训练,对照组病后2周配合患肢康复训练。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患肢功能和Barthel指数都明显改善和提高,但康复组比对照组改善或提高得更为显著(P〈0.01或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对改善脑梗死患者患肢功能及ADL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及心理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按常规治疗和护理,在生命体征稳定以后即进行康复护理及心理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和随意自我锻炼。两组治疗4周后进行比较.结果:康复组的肌力明显较对照组提高.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肢体的运动功能,并能加快心理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乳腺癌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于术后早期开始由康复专业的护士对其进行康复指导和训练。对照组患者常规进行护理宣教和指导,两组均在术前及术后21天评定患肢的恢复功能及水肿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患肢水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患肢恢复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肢减轻水肿的程度及功能的恢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脑血管病病人临床护理和早期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方法:脑血管发病生命体征稳定后,早期进行肢体康复训练,促进患肢功能恢复,进行心理护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结果:康复组瘫痪肢体肌力恢复优于对照组,说明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加快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有效地降低致残率.结论:早期康复护理的介入,有效地降低了肢体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运用对照训练法锻炼肢体及其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对100例脑卒中患者分成康复组6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在此基础上康复组采用对照训练法早期进行肢体康复锻炼。结果康复组与对照组之间,患肢肌力改善程度差异显著。结论对照训练法不仅有效改善肢体偏瘫程度,而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运用对照训练法锻炼肢体及其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对100例脑卒中患者分成康复组6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在此基础上康复组采用对照训练法早期进行肢体康复锻炼.结果 康复组与对照组之间,患肢肌力改善程度差异显著.结论 对照训练法不仅有效改善肢体偏瘫程度,而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康复指导在预防膝关节僵硬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预防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僵硬中康复指导的应用。方法 :将 17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 ,康复组进行系统的早期、中期、后期不同功能康复指导。结果 :康复组在 2个月后膝关节伸屈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下肢骨折早期有系统的康复指导是预防患肢膝关节僵硬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曾丽吟  黄仕青  杨衬  张娟 《吉林医学》2005,26(7):679-68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选择4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康复组(2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康复组除一般护理外,予以早期康复的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与康复组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康复组平均住院天数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早期进行肢体功能康复治疗和重视心理干预,能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康复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作用。方法:对6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护理具体分为4期进行实施,术后急性期、功能锻炼期、患者出院指导、追踪康复护理。对照组不采用康复治疗,其他治疗护理方法相同。结果:康复组术后通过有效的护理,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充分的术后护理和患肢的康复锻炼,科学的健康指导,是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心理及患肢功能康复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用"随机分配法"将本院80例接受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及患肢功能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高于观察组,患肢功能恢复程度比观察组差(P0.05)。结论心理及患肢功能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及患肢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