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业武 《海南医学》2009,20(11):63-65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上颌窦囊肿切除术和传统上颌窦根治术(Calf-well-Luc operaton)切除上颌窦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确诊为上颌窦囊肿的55例患者行鼻内镜下上颌窦囊肿切除术,50例行传统上颌窦根治术(Calf-well-Lucoperaton),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并发症等情况。结果鼻内镜下手术组在降低术后并发症方面均显著优于上颌窦根治术(Calf-well-Lucoperaton)组。结论鼻内镜下上颌窦囊肿切除术与上颌窦根治术有着相同疗效,但术后并发症少,是代替上颌窦根治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一种理想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测定68例(78侧)行功能性上颌窦手术的慢性上颌窦炎患者的自然口阻力,并以30侧正常上颌窦作对照,以探讨上颌窦自然口阻力对功能性上颌窦手术疗效的评估作用。1材料和方法1.1病例男41例(49侧),女27例(29侧),年龄19至65岁,平均41.2岁,...  相似文献   

3.
1997年6月至1998年9月我们为鼻窦炎、鼻息肉、上颌窦囊肿等14例行上颌窦鼻腔联合径路鼻内窥镜手术。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行双径路手术14例、16侧,其中男6例,女8例,双侧同时进行2例,单右侧7例,单左侧5例。病例选择条件为鼻窦炎、鼻息肉病变较重侧或两侧同时进行,上颌窦囊肿及上颌窦根治术后复查。12 方法 全部病例均在局麻下进行(鼻腔3次表麻,上颌神经及眶下神经阻滞麻醉)。鼻内窥镜下常规切除钩突,开放前组或全组筛窦,扩大上颌窦口,术区填放麻醉棉片。于病变侧第4牙上方…  相似文献   

4.
气囊导尿管在上颌窦根治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上颌窦根治术中最佳窦腔填塞物,我科1995年8月~1997年3月用柯—陆氏术式行上颌窦根治术120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用传统纱条(凡士林、抗生素、红汞等)填塞,B组用止血气囊导尿管填塞,结果B组病人疗效满意。一、资料与方法120例病人经过严格筛选,均有上颌窦根治的适应证,无禁忌证。术前常规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肝肾功能。在局麻下行单侧上颌窦根治术,术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58例,B组62例,在术腔清理完毕造好对孔后窦腔内分别填塞纱条或止血气囊导尿管。导尿管的气囊端位…  相似文献   

5.
为了应用鼻及鼻窦外科的解剖及修复重建技术,改变传统的Caldwell-Lue氏式上颌窦根治术为功能性上颌窦成形术,对38例慢性上颌窦炎,鼻息肉,上颌窦囊肿及鼻内窥镜术后复发的病人行窦前壁环钻术,保留完整骨片,手术显微镜下清除病灶,改变下鼻道开穿为中鼻道窦造口术或自然孔扩大术,改变窦前壁凿开为窦壁修复成形术,结果表明,术后4~5周窦前壁骨片愈合,随访8~26个月,窦口开放率为100%,上颌窦成形术不  相似文献   

6.
上颌窦根治术自1893年问世以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的疗效究竟如何?为什么总不能达到根治目的?我们对18例(22侧)上颌窦根治术后复发患者行界内规镜检查,现报告如下。116床资料18例(22侧)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2-68岁。本组病例先后在半年至10年前分别行上颌窦根治术及下鼻道开窗术,有3例曾反复2次手术。术后患者仍有不同程度鼻塞、头痛、流涕、鼻后溢液、咳嗽。痰多、溢泪、眼球间或球后压迫感,或频繁发作的鼻窦炎的急性症状。CT示鼻腔、窦腔与窦口鼻道复合体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存在。18例(22侧)上颌窦内窥镜下所见2讨论…  相似文献   

7.
采用改良上颌窦根治术低位 L 型切口治疗上颌窦炎、息肉及囊肿 120 例,并在上颌窦息肉及囊肿手术中鼻腔内不开窗治疗;同时与 120 例传统上颌窦根治术进行对照。经术后观察及随访,治疗组术后面部肿胀及肿胀消退时间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 P< 001),面部及牙齿麻木消退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手术组( P< 001),局部疼痛症状轻于传统手术组( P< 005),复发率降低( P< 005)。证实改良上颌窦根治术低位 L 型切口近期及长期治疗效果可靠,上颌窦息肉及囊肿手术中是否行鼻腔内开窗对手术效果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上颌窦手术1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道林 《广州医药》2002,33(6):51-52
分析上颌窦穿刺术45例,上颌窦根治术55例的手术情况,报告典型病例的经治经过,总结了经验与教训,提示传统的上颌窦手术仍是治疗上颌窦疾病的常用的鼻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慢性筛窦、上颌窦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27例慢性筛窦、上颌窦炎患者中,381例行常规鼻内筛窦开放术、鼻内上颌窦根治术,46例在鼻内窥镜下行鼻内筛窦开放术、鼻内上颌窦根治术。结果 随访6个月,14年,常规方式手术的381例治愈好转率为95.54%,发生并发症31例,占8.14%,所有并发症经过治疗均痊愈;用鼻内窥镜手术的46例治愈好转率为97.83%,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熟悉筛窦及邻近结构的解剖位置,坚持在明视下手术,鼻内筛窦开放术和鼻内上颌窦根治术将是治疗慢性鼻窦炎行之有效的方法,如能借助鼻内窥镜,则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手术显微镜下行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术治疗33例慢性上颌窦炎患者,报告其手术方法及疗效,并与同期行传统上颌窦根治术(柯陆二氏手术)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手术疗效明显优于柯陆二氏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内窥镜下经鼻行上颌窦手术的治疗体会。方法:对内窥镜下经鼻上颌窦手术51例(99例次,均匀为鼻息肉和鼻窦炎患)进行分析,术式包括钩突切除术,钩突切除+筛泡开放术,钩突切除+全筛切除术和钩突切除+筛泡开放术+中甲成型术。结果:对51例病人术后随访3个月-1年,治愈33例(占64.7%),好转13例(占25.4%),无效5例(占9.8%),总有效率为90.1%,结论:经鼻内窥上颌窦手术是符合鼻窦生理的功能性手术,疗效好,但仍应注意影响其疗效的诸多因素,如术前麻醉选择,术中技巧和注意事项等,重点指出经鼻内窥镜下上颌窦自然开口的处理关键在于去除其阻塞因素,而不是用器械扩大自然开口。  相似文献   

12.
1996年9月-2000年9月笔者上颌窦炎、上颌窦息肉、上颌窦囊肿等17例行改良式上颌窦根治术(即上颌窦前壁凿开联合鼻内镜手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彻底清除上颌窦病变并防止复发的治疗方法。方法 在鼻内窥镜下,对49例上颌窦病变患者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联合下鼻道开窗术,彻底清除病变。结果 术后随访1~3年治愈41例(83.7%),好转8例(16.3%),总有效率100%。结论 该方法治疗上颌窦病变具有损伤小、面部反应轻、术野清晰、便于术后复查、可彻底清除上颌窦病变,复发率低等优点。弥补了鼻内镜手术在处理上颌窦病变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我院于1998~2003年收治上颌窦黏液囊肿患者38例(39侧),分别采用柯一陆式上颌窦根治术和鼻内窥镜手术,现将两种手术方法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15.
鼻内镜下经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1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上颌窦囊肿和霉菌性上颌窦炎是比较常见的上颌窦良性病变,传统的手术方式是上颌窦根治术(柯-陆氏手术),随着鼻内镜技术的普及,经中鼻道的上颌窦开放术多有报道。作者白2000年始尝试鼻内镜下经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18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两种术式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业武 《微创医学》2009,4(5):519-520
目的比较改良上颌窦根治术和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为上颌窦真菌病的40例患者行改良上颌窦根治术.40例行鼻内镜下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改良组上颌窦根治术总有效率100%,优于鼻内窥镜下手术组的65%。结论改良上颌窦根治术比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真菌病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上颌窦,额窦根治术是治疗慢性上颌窦炎,额窦炎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相当部分的下鼻道开窗口或再造的鼻额管口(下称引流口)因内芽或疤痕组织的阻塞而重新封闭,致使引流不畅,手术治愈率不高。1982年起我们对10例(10侧)慢性上颌窦炎的病人(男6例,女4例均为青年),4例(4侧)慢性化脓性额窦炎病人(均为男性成人)行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鼻内翻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0例上颌窦鼻内翻乳头状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20例),分别为鼻内镜下手术组与传统鼻侧切开术组。结果鼻内镜下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复发率显著低于传统鼻侧切开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鼻内翻乳头状瘤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上颌窦根治术后鼻内窥镜检查60例报告王碧凤,刘龙跃(川北医学院附院耳鼻喉科)慢性鼻窦炎是鼻科较常见的疾病。手术后症状不改善或复发已成颇为棘手的问题。我们对1990年1月到1993年1月行上颌窦根治术的60例患者应用鼻内窥镜进行检查,现将近期随访结果报...  相似文献   

20.
采用鼻腔上颌窦筛窦联合根治术治疗鼻腔再窦良性肿瘤及复发性鼻息肉,可在切除肿瘤或复发性鼻息肉的同时切除窦腔内的病变组织,改善了窦腔的引流,从而达到根治目的。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术者对解剖的熟悉程度和手术切除病灶的彻底性,与传统的鼻外科手术方法比较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降低了手术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