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弹力网套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颈内静脉置管固定中的应用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将60例颈内静脉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实验组采用弹力网套固定颈内静脉置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胶布固定法,对比分析弹力网套在颈内静脉置管出血、移位、感染、皮肤刺激发生率的情况。结果:实验组颈内静脉置管出血、感染、皮肤刺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弹力网套固定颈内静脉置管,安全,有效,可提高导管的有效使用寿命,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减少患者皮肤刺激,增进舒适。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两种静脉血栓患肢浅静脉置入留置针的成功率。方法:采用随机采样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00例下肢静脉血栓病人分为实验组(48例)对照组(52例),分别采用改良方法和传统方法进行患肢浅静脉置管。通过x2检验,比较两组的置管成功率。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75,P〈0.01)。结论:改良的浅静脉置管方法在静脉血栓患肢浅静脉注射中优于传统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经肘部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应用于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利弊。方法将18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92例)。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颈内静脉置管,观察2组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穿刺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导管留置时间等。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平均操作时间短,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导管留置时间长。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1%,对照组为零。结论在肿瘤患者治疗中,PICC宜用于输液而颈内静脉置管宜用于晚期肿瘤化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1月-2011年6月,对140例需要实施中心静脉置管的手术病人随机均分为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经颈内静脉穿刺)和对照组(采用传统体表解剖标志经颈内静脉穿刺),对两种方法进行对照研究,记录从消毒铺巾至成功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需要的穿刺时间、穿刺次数、成功率及有无并发症。结果超声组70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中心静脉置管首次穿刺成功65例(92.9%),总成功率为100.0%,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44例(62.8%),总成功率为91.4%,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总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超声组的平均穿刺时间为(4.2±1.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9±2.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为6例(8.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法首次穿刺成功率明显优于传统标记法,且穿刺时间明显缩短,并可避赍.并发症的发生,可见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穿刺行中心静脉置管具有安全、有效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老药新用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1,采用糖皮质激素、沙丁胺醇以及吸氧等综合治疗)和实验组(n=52,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治疗14天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显著低于实验组的96.2%(P〈0.05);实验组发生消化道症状22次,对照组47次,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采用经典方法治疗,再辅以西咪替丁老药新用,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选择对x线辅助下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影响。方法:对随机抽选的96例行PICC的恶性肿瘤患者,分别选择经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进行置管。观察置管一次成功率、并发症、留置时间。结果:三组患者置管一次成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6.479,P=0.039);并发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7.183,P=0.028);留置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6.811,p=0.033)。结论:PICC应首选右侧贵要静脉;其次选择右侧肘正中静脉。  相似文献   

7.
清热养阴合剂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持续发热3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社教 《山西中医》2010,26(6):18-18,20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合剂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持续发热的疗效。方法:选该病患儿7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予清热养阴合剂,对照组36例应用阿奇霉素,1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1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7%(95%CI=82.0%-99.3%);对照组治愈12例,有1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2.2%(95%CI=57.6%-86.8%);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3.7131,P=0.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热养阴合剂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持续发热的疗效明显优于阿奇霉素,其收益为OR=0.14(95%CI=0.03~0.72),NNT=4(95CI=2.5—17.5)。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光凝术结合长春胺缓释胶囊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视㈨膜静脉阻塞患酱随饥分为研究组(n=64)和对照组(n=56);对照组采用局部或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光凝术结合口服长春胺缓释胶囊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眼底疗效和视力提高情况。结果眼底疗效:研究绀有效率为84.4%(54/64),对照组为62.5%(35/56),研究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视力疗效:研究绀视力提高牢为78.1%(50/64),对照组为53.6%(30/56),研究绀视力提高疗效优对照组(P〈0.01),结论光凝术结合长春胺缓释胶囊治疗町改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眼底情况和视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找最佳的深静脉置管血管通路的建立方法.方法:分析40例深静脉置管的患者,置管部位包括颈内静脉及股静脉.封管方法为纯肝素封管.结果:40例患者接受了深静脉置管,平均置管保留时间为72.5天,并发症发生率为22.5%.颈内静脉置管平均保留时间为93.2天,并发症发生率为18.2%,股静脉置管平均保留时间为34.7天,并发症发生率为30%,与颈内静脉置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内静脉置管为血液透析治疗首选的临时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加中心静脉压监测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5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229例,对照组223例。实验组病人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每天测2—3次中心静脉压、心率和血压,然后根据上述指标调整液体用量,使中心静脉压保持在5-7cm水柱,对照组仅进行神经外科常规治疗。病人入院2周后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腰椎穿刺测颅内压,4周后进行格拉斯哥治疗结果分级(GOS)评分。结果所有病例均穿刺成功,无术中并发症的发生。中心静脉导管保留平均时间为12.6±6.5天,有2例发生穿刺点感染。2周后实验组GCS评分为8.7±2.36,对照组为7.4±2.2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周后实验组颅内压为198.8±28.3mm水柱,对照组为223.4±30.5mm水柱,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周后实验组GOS量化分值为3.9±1.15,对照组为3.2±1.2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操作安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同时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可以指导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补液,防止过度脱水和脱水不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从而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李丽 《亚太传统医药》2013,9(7):188-189
目的:观察分析聚桂醇400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下肢静脉曲张患者72例,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36例使用聚桂醇400治疗,对照组36例使用相同体积的注射用水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网状静脉、蜘蛛静脉、大/中静脉治愈率分别为97.2%(35/36)、88.9%(32/36)、83.3%(30/36);对照组的网状静脉、蜘蛛静脉、大/中静脉治愈率分别为13.9%(5/36)、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桂醇400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理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扶正清热灭幽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HP感染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纽和对照纽,对照组30例予三联疗法(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雷贝拉唑钠)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扶正清热灭幽汤治疗。两组均治疗14d,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结果:在临床症状积分、胃镜疗效、组织炎症改善疗效、HP根除率、临床总疗效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运用扶正清热灭幽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大黄附子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干预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有效性。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中心转送至院内外科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69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36)和对照组(n=33)。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口服加味大黄附子汤。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尚无差异,但在继发感染发生率和患者早期康复率方面,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大黄附子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在减少继发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期恢复方面有效。  相似文献   

14.
宫廷正骨手法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丰 《四川中医》2010,(8):101-102
目的:观察宫廷正骨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1例,宫廷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84例,口服双氯芬酸钠,痛点行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封闭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60例,有效29例,无效2例,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5.9%,97.8%;对照组痊愈37例,有效31例,无效16例,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4.0%,80.9%。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宫廷正骨手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5.
黄连素治疗盐酸二甲双胍导致腹泻1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连素治疗盐酸二甲双胍导致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维持原降糖治疗方案不变,治疗组19例在原降糖治疗方案基础上加服黄连素(盐酸小檗碱)。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26.3%、36.8%、8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16.7%、61.1%(均P0.01)。结论:黄连素治疗盐酸二甲双胍引起的腹泻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处理,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22%优于对照组的75.00%,观察组肛门排气、腹部症状消失、液气平面消失等所需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可加快肠功能恢复,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气化痰通络方结合表里两经并刺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自拟补气化痰通络方结合表里两经并刺法,对照组给予康复疗法,均治疗3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应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中文版)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随访3个月,统计复发率及复发次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7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SF-36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及复发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气化痰通络方结合表里两经并刺法治疗脑卒中后SHS有显著临床疗效,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链霉素穴位封闭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226例患者均选自我院口腔科1993年1月至2009年10月就诊病人,随机将病例分为穴位封闭组112例,对照组114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卡马西平0123次,日。穴位封闭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2%利多卡因、链霉素0.75沿神经干穴位封闭,第1支痛时,常用的穴位为:下头、太阳、头维、丝竹穴;第2支痛常用的穴位为:下关、四白、迎香、颊车、听会;第3支痛时,常用的穴位为:下头、颊车、大迎、地仓,并联合扳机点,阿是穴封闭;隔日1次,10天为一疗程。结果:2组总有效率分别N95.54%和77.19%。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链霉素穴位封闭治疗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的疗效,优于单纯口服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凉血解毒汤治疗银屑病临床疗效,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1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72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6例患者。实验组36例患者运用凉血解毒汤进行治疗,对照组36例患者运用复方青黛丸进行治疗。一段时间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治疗的效果及银屑病皮损程度(PASI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PAS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显著性降低(P0.05),实验组降低的幅度明显大与对照组(P0.05)。结论:凉血解毒汤治疗银屑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助式悬吊牵引整复对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00例单纯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自助式悬吊牵引整复和垫枕复位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时的“健康调查简易量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SF-36)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经统计分析显示治疗前两组SF-36问卷评分各维度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结束后1个月时的sF_36问卷评分显示悬吊牵引组在缓解躯体疼痛,恢复精力,恢复社会活动功能及精神、心理健康维度上优于垫枕复位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助式悬吊牵引整复治疗单纯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SF-36问卷评分,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