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研究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美国儿科协会临床指南指出学龄儿童ADHD的患病率为4%~12%,是一种最常见的儿童心理行为疾病[1].我国选用DSM-Ⅳ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标准,近年调查学龄儿童检出率为3.94%~6.3%[2-4],调查数据普遍低于国外的数据,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儿童ADHD核心症状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与冲动,它的病因目前仍不清楚,一般认为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一种心理行为性疾病.近年经许多回顾研究表明,ADHD儿童的不良行为与家庭环境因素和养育方式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现在对此作一综述.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家庭环境;教养方式;依恋  相似文献   

2.
朱传福 《四川精神卫生》2007,20(2):I0001-I0003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特点是注意分散,活动过度和冲动行为。Wood等于1976年首次报道了成人ADHD。美国大约3%-5%的儿童和4%~5%的成人患有ADHD,最近长程研究表明儿童时患ADHD有50%~70%持续至成年期,但接受治疗的远比儿童ADHD少。根据DSM-Ⅳ诊断成人ADHD的要点有三:①儿童期起病;②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须满足注意分散、多动与冲动等9条主要症状的6条:③症状造成的社会功能损害。目前关于儿童ADHD报道较多,而对成人罹患此症的研究还很有限。为此,本文就成人ADHD治疗方面的情况进行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3.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流行病学。方法:对武汉市2128名4~16岁的儿童青少年采用注意力与行为问题调查量表和环境量表进行ADHD流行病学及相关因素调查。结果:2128名中ADHD患者289例(13.6%),其中多动为主型(ADHD—HI)(19.7%),注意分散为主型(ADHD—I)(60.9%),混合型(ADHD—C)(19.4%)。ADHD患者与人际交往受损,非父母照顾,亲子关系差,父母心理认知差有关。结论:ADHD—I型发病率高,年龄和性别对亚型分布有影响。患者的生活照顾者对亚型分布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脑诱发电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当前儿童精神卫生和心理卫生领域研究得最为广泛的疾病之一。最近研究发现ADHD患儿有多种脑诱发电位(BEP)成分的异常,BEP并且可以评价ADHD的治疗效果,提示脑诱发电位是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一种有价值的神经电生理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指一种以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的行为表现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病理障碍。目前儿童 ADHD 有着广泛研究,但对成人 ADHD 患者的研究相对较少。现从成人ADHD的脑功能磁共振方面对国外有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以更好地揭示成人ADHD患者的脑功能磁共振的改变,从而为以后的研究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指一种以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的行为表现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病理障碍.目前将ADHD分注意缺陷型、多动-冲动型和混合型,癫痫合并ADHD的发病率普遍高于正常儿童,约为正常儿童的2.5倍[1].国外流行病学资料显示:ADHD在癫痫儿童中的检出率为12%~39%;其中注意缺陷型(ADHD-I)占24%,多动/冲动型(ADHD-HI)占2%,而混合型(ADHD-C)占11% [2].同时ADHD在癫痫发作中和控制良好中的检出率又有很大差异,前者为31%,而后者为6%[3].癫痫合并ADH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诊断标准及治疗仍未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7.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学业、社交和工作技能。目前,儿童和青少年的患病率约为6%~9%。家系研究、双生子和寄养子研究结果显示遗传因素是ADHD的重要发病因素,平均遗传度约为76%。但是,ADHD病因与临床表现复杂,同时具有个体差异性,至今尚未阐明ADHD发病的生物学机制。对ADHD发病机制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功能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领域。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托莫西汀对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疗效,本文对托莫西汀治疗儿童ADHD的研究进行综述。通过阐述ADHD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总结托莫西汀治疗儿童ADHD的效果和安全性,并与哌甲酯、安慰剂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为ADHD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对认知功能缺陷儿童的测试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IVA-CPT)对认知功能缺陷儿童的测试分析,以探讨其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对308名多动、上课注意不集中、学习成绩不良儿童进行IVA-CPT测试,观察注意商数、反应控制商数等指标对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价意义。结果:检出150例(48.7%)儿童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ADHD诊断标准136例,占90.7%,其他根据不同商数异常,可提示为边缘智力,感觉统合失调,情绪障碍,学习动机缺乏等与认知功能缺陷。结论:IVA-CPT对ADHD等认知功能缺陷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 der,ADHD)是指一种以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的行为表现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APA,1994)。尽管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但很少有随访研究那些儿童期被诊断为ADHD的个体进入成年期(Young,2000)后的情况。成人ADHD的概念于1980年在DSM-Ⅲ中首次得到公认。ADHD成人与儿童一样,均有三种初级特征,包括注意缺陷、活动过多以及冲动等。除了初级特征之外,成人ADHD还存在多种次级特征,包括物质滥用、学习困难、频繁迁居、车祸、监禁、工作记录不稳定以及赌博等。一般认为,30%至50%的儿童ADHD症状会持续进入成年期。Barkley认为追踪研究表明,持续症状学评估的变化为10%到70%,这取决于研究类型及研究者对这一障碍的定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并分析上海闸北区5~15岁儿童青少年注意力缺陷伴多动障碍(ADHD)的症状阳性率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注意力缺陷及多动症状调查表对上海市闸北区5~15岁儿童青少年整群一分层抽样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9627份,针对注意力缺陷及多动症状调查表中症状阳性率的总体情况、年龄分布、及其与性别、户籍、家庭情况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大部分症状阳性率大致随年龄增大而递减;阳性率最高年龄段大多分布于5~7岁和7~9岁;男性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外地户籍的儿童阳性率均高于上海市户籍和外国国籍的儿童;按父母文化程度比较,症状阳性率有显著差异。结论注意力缺陷症状的阳性率普遍高于多动症状,父母文化程度的高低与儿童青少年ADHD症状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与其年龄不相适应、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为特征的心理行为性疾病. 儿童ADHD一般认为是多种原因如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单独或协同一起所造成的一种综合征.  相似文献   

13.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之一.近年来,ADHD儿童的认知功能成为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但对于听觉信息加工的研究较少见.  相似文献   

14.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精神和行为障碍之一,大量证据表明 ADHD是一个涉及大脑的生物学疾病。目前对ADHD儿童的干预主要以药物以及行为疗法为主。文章 结合国外对ADHD儿童的脑研究——运动控制以及与反应时相关的神经系统,进一步探讨脑电生物反馈 干预对ADHD儿童脑神经以及自我控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威海市学龄期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病情况,并探讨其患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根据DSM-IV ADHD诊断标准编制的ADHD调查问卷对7所不同层次的小学1~5年级426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ADHD检出率为6.0%,以注意缺陷型为主,男孩高于女孩.(2)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受试年龄、性别、父子(女)关系、母亲年龄、母亲文化程度、母亲居住情况、受试读书环境、受试居住地社会风气、受试受社会风气影响、母孕期保胎用药、平产、受试目前健康状况是ADHD的危险因素.(3)ADHD患儿在家表现、在校表现和生活习惯差于正常儿童.结论 威海市学龄儿童ADHD检查率与国内其它调查相近,注意缺陷是ADHD的核心缺损,ADHD的发生是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脑皮质结构特征差异。方法:从美国儿童心理研究所健康大脑网络项目中获得412例样本数据,包括ADHD患儿288例(ADHD组),其中混合型151例(ADHD-C组)、多动冲动型20例(AD...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及共患对立违抗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儿童执行功能情况,分析ADHD症状和ODD症状与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 纳入符合DSM-5和婴幼儿诊断性访谈ADHD和ODD诊断标准的患儿234例,其中单纯ADHD191例(ADHD组),ADHD共患ODD43例(ADHD+ODD组)以及105名健康儿童(对照组),采用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问卷(父母版)(Behavior Rating Scale of Executive Function-Preschool Version,BRIEF-P)及中文版注意缺陷多动障碍SNAP-Ⅳ评定量表-父母版(Chinese Version of Swanson Nolan and Pelham,Version Ⅳ Scale-parent Form,SNAP-Ⅳ)评估学龄前儿童的执行功能、ADHD症状和ODD症状,使用协方差和偏相关分析ADHD症状、ODD症状与执行功能的关系.结果 学龄前ADHD共病ODD比率为18.4%(43/234),其中男36例占18.6%,女7例占17.5%,男女共患ODD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P>0.05).3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x2=22.33,P<0.01)与总智商(F=15.8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控制性别、智商和注意缺陷及多动冲动得分,3组之间BRIEF-P中除工作记忆和元认知指数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及总分ADHD+ODD组高于AD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DD症状与BRIEF-P各因子得分和总分,除工作记忆外呈低至中度相关(r=0.11 ~ 0.49,均P<0.01).控制智商、性别和ODD症状后,ADHD症状与BRIEF-P各因子得分和总分呈中至高度相关(r=0.16~ 0.70,均P<0.01).结论 学龄前单纯ADHD及共患ODD儿童的执行功能均受损,且共患ODD儿童执行功能受损程度较单纯ADHD儿童更严重.学龄前儿童ADHD症状和ODD症状与执行功能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核心症状对ADHD倾向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为早期识别ADHD患儿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1年7月-8月,在广州市某小学筛选25名ADHD倾向儿童作为ADHD倾向组,纳入年龄、性别和年级相匹配的25名儿童作为正常组。采用中文版ADHD斯诺佩评估量表第4版(SNAP-IV)父母版评定ADHD核心症状,采用儿童困难问卷(QCD)和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评定行为问题。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考察ADHD核心症状与QCD和PSQ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分层线性回归分析探讨ADHD核心症状对行为问题的影响。结果 (1)组间差异显示,ADHD倾向组的注意缺陷和多动-冲动因子评分均高于正常组(t=7.771、6.726,P均<0.01)。(2)相关分析显示,注意缺陷因子评分与QCD总评分呈负相关(r=-0.440,P<0.05),与PSQ的学习问题因子评分呈正相关(r=0.457,P<0.05);多动-冲动因子评分与PSQ的焦虑因子评分呈负相关(r=-0.457,P<0.05),与PSQ的冲动-多动因子评分呈...  相似文献   

19.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记忆和执行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记忆和执行功能。方法:采用儿童韦氏智力量表中的数字广度测验和韦氏记忆量表中的逻辑记忆和视觉记忆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分别对45例正常儿童和45例ADHD儿童进行检测。结果:ADHD组中的数字广度、逻辑记忆、视觉记忆和威斯康星卡片中的总测验次数、正确反应数、持续错误数、非持续错误数以及分类数与正常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ADHD组中的三个亚型(多动-冲动型、注意缺陷型及混合型)各项目评分比较,除多动-冲动型的逻辑记忆与其它二型有显著性差异外,其它项目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DHD存在短时记忆和执行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上海市闸北区5~15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患病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注意缺陷及多动症状调查表对上海市闸北区5~15岁儿童进行整群-分层抽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9 900份,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ADHD的诊断标准对可疑患儿及其家长进行诊断性访谈,将ADHD患者分为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I)、多动-冲动为主型(ADHD-HI)和混合型(ADHD-C),并分析ADHD的影响因素。结果 ADHD患病率为4.6%,其中ADHD-I型为2.4%,ADHD-HI型为0.4%,ADHD-C型为1.8%。男童患病率为6.6%,女童患病率为2.7%,男女患病率之比为2.41∶1。各年龄组ADHD各型的患病率存在差异,7~10岁组患病率最高(6.3%)。外地户籍儿童的患病率高于本市户籍儿童患病率。父母间的不同文化程度和人均月收入水平比较,其儿童的ADHD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儿童月龄、性别及母亲低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是ADHD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ADHD-I型发病率高,7~10岁组患病率最高,儿童月龄、性别及母亲低文化程度影响ADHD患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