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改良腹膜透析治疗儿童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透析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采用改良腹膜透析(reform perito neal dialysis,)或腹膜透析(perito neal dialysis)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RPD和PD的临床效果。结果改良腹膜透析(治疗组)与腹膜透析(对照组)比较,其治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D为抢救儿童ARF的又一治疗新手段,腹膜透析置管方法简便,减轻了手术创伤及患者的经济负担,小号硅胶异尿管替代腹膜透析管为急性贤功能衰竭的儿童行腹膜透析治疗,疗效可靠,治愈率高,减少并发症,值得基层医院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疗效。方法96例急性肾功能衰竭并MODS患者在病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结果治疗后血肌酐、血尿素氮明显降低,血碳酸氢根离子、血钾离子及血钠离子全部得到纠正。结论腹膜透析能有效地清除急性肾功能衰竭并MODS患者体内毒素,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平衡紊乱,提高存活率,是抢救急性肾功能衰竭并MOD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腹膜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方法22例在治疗原发病、急性肾衰内科常规治疗同时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结果19例治愈出院,无效3例死亡。结论应用腹膜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方便、简单、安全、有效,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4.
郭蓓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6):807-808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观察组采用腹腔透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血压、心率、呼吸、血生化和肾功能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病死率(0.0)明显低于对照组(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3,P〈0.05)。结论有效的透析方式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状态,挽救患者生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12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36例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非透析疗法,分析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生理生化指标,包括心率、血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等,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并发症情况,以及转归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生理生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Scr以及BU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6.8±5.6)d]少于对照组[(26.8±6.1)d],并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7%,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生理指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治愈率及死亡率均好于非透析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2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在病因治疗与止血的基础上采用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结果治疗后血肌酐、血尿素氮明显降低,血碳酸氢根离子、血钾离子及血钠离子全部得到纠正。结论腹膜透析是一种安全、简便、效果好的透析方法,且不需要全身肝素化,有利于治疗严重创伤和出血倾向者,是基层医院抢救ARF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内科急危重症之一,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达49%-71%,我院自1999年2月-2000年10月采用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技术治疗6例少尿型ARF病人,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15例狼疮性肾炎(LN)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在腹膜透析条件下,强化免疫干预使其脱离透析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行腹膜透析条件下,以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和环磷酰胺24h蛋白及免疫指标。结果 15例患者的肾功能可逆并脱离透析,其中9例患者肾功能代偿期,1例患者处于氮质血症期,全部患者临床表现明显改善,肾功能得以巩固维持,LN并ARF患者治疗前与脱离透析1周后的血肌酐(Scr)及24h尿蛋白均有显著改善(P<0.01)C3、C4,血沉及ANA,抗ds-DNA治疗前与脱离透析1周后相比也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对LN并ARF者,病程在2年以内,双肾无萎缩,短期内出现肾功能衰竭患者,给予强化免疫干预配合腹膜透析等综合治疗,可使肾功能逆转,不失为一种有效、可取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用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方法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2年10月至2011年8月期间接受诊治的9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随机分为三组,其中4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称作血液透析组;另40例行腹膜透析治疗,称作腹膜透析组,剩下10例称作非透析组,并比较分析三种方法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结果血液透析组治愈34例,5例死亡,病死率12.50%。腹透组治愈34例,6例死亡,病死率15.00%。非透析组治愈4例,6例死亡,死亡率60.00%。血液透析组、腹膜透析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非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液透析的病死率稍微低于腹膜透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净化已经成为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最有效措施,进行血液净化治疗越早,患者的肾功能越快恢复,且并发症越少,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透析次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腹膜透析治疗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腹膜透析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对比两组患儿腹膜炎发生率及护理有效率,并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实验室指标。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明显更高,腹膜炎发生率明显更低,实验室指标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采用腹膜透析治疗及护理对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作出指导。方法选择我院门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急性肾衰竭患者47例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2)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4.17%(1/24),明艟低于对照组21.74%(5/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衰竭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促进患者肾功能的恢复,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生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并急性肾衰竭(AFR)的疗效。方法我院2006~2011年收治41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其中并发急性肾衰竭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及治疗组1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腺素E1静脉滴注14天。观察两组发生少尿例数、血液透析例数、尿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在发生少尿及血液透析例数、血尿素氮、血肌酐等均显著减少(P<0.05);尿蛋白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前列腺素E1治疗肾病综合征并急性肾衰竭疗效确切,优于常规疗法,且经济实用,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3.
黄芪注射液预防顺铂性急性肾损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欣轩  鲍颖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7):2261-2262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用顺铂化疗产生急性肾损害的疗效。方法5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2例,所有病例均采用含顺铂的联合化疗方案,且顺铂剂量不小于70mg/m2,治疗组化疗开始给予黄芪注射液40ml/d,共用3天,对照组顺铂使用后大剂量正规水化3天,日输液量大于3000ml,两组除外其它肾损害药物。结果治疗组化疗前后尿素氮、肌酐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化疗前后尿素氮、肌酐有明显变化。结论黄芪能预防顺铂所致肾损害,而不降低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做出指导。方法选择我院自2008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5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完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Ser)、血尿素氮(BUN)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0.77%(21/26),明显高于对照组53.84%(14/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配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l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宁泌泰胶囊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肾盂肾炎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5 g加入到生理盐水100 m L中,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宁泌泰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肾功能和肾间质纤维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19%、9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微量白蛋白(MAU)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泌泰胶囊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降低肾间质纤维化,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引起急性肾功衰竭的防治方案。方法对25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功能衰竭的转归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甘露醇与甘油果糖联用;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立其丁;小剂量应用甘露醇,滴速不能过快,疗程不能过长。以上方法能有效防治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引起的急性肾功衰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结合常规治疗在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6例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2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活力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观察组治疗48、72 h时的血清胆碱酯酶活力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24、48、72 h时的氧化应激反应均较入院时减轻,且各项指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改善,观察组治疗24、48、72 h的SOD、GSH均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MDA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1);观察组死亡率(11.63%)低于对照组(30.23%)(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依达拉奉可有效缓解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体内氧化应激反应,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RRT联合白蛋白治疗危重症合并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8年7月间收治的危重症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24h CRRT联合人血白蛋白治疗,对照组采用CRRT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LB、BUN、SCr、IL-6、K+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ALB、BUN、SCr、IL-6及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B水平均升高,BUN、SCr、IL-6及K+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ALB水平高于对照组,BUN、SCr、K+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IL-6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急性ARDS、多器官出血、渗出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RRT联合白蛋白对维持危重症并急性肾衰竭患者水电解质平衡、改善肾功能及降低临床并发症方面的疗效显著,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乌拉地尔与多巴胺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肾衰的疗效。方法 71例急性肾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者的少尿期缩短,肌酐上升速度明显降低。结论 乌拉地尔与多巴胺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肾衰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托伐普坦对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试验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给予呋塞米注射液,每次20 mg,qd,静脉注射。试验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给予托伐普坦片,每次30 mg,qd,口服。2组治疗时间均为7 d。对比2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清钠(Na+)、血清钾(K+)、血清肌酸酐(Scr)、血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67%(29例/30例)和73.33%(22例/3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LVEF分别为(45.89±3.28)%和(43.58±3.11)%,LVEDD分别为(44.32±3.07)和(47.15±4.25)mm,Scr分别为(154.69±20.11)和(186.41±20.51)μmol·L-1,BUN分别为(9.67±1.06)和(11.53±1.50)mmol·L-1,GFR分别为(47.15±2.27)和(42.69±2.33)mL·(min·1.73 m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和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托伐普坦为主的策略治疗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短期内有助于改善心功能,纠正电解质紊乱,防止肾功能恶化,提升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