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三痹汤联合甲氨喋呤、柳氮磺胺嘧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8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4例给予三痹汤联合甲氨喋呤、柳氮磺胺嘧啶治疗,对照组41例给予甲氨喋呤联合柳氮磺胺嘧啶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双手握力、15 m步行时间、VAS评分及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IgG,IgM)等观察指标的变化及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4.09%,对照组60.9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各观察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痹汤联合甲氨喋呤、柳氮磺胺嘧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实验性关节炎大鼠应用中药痹肿消汤干预后,促进滑膜血管翳形成的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变化,并与甲氨喋呤做标准对照. 方法实验于2003-05/11在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实验室进行.取健康SD大鼠95只,随机分为4组①正常组(n=5)不进行任何处理,于第25天处死.②模型组(n=30)采用牛Ⅱ型胶原与完全福氏佐剂注射免疫诱导大鼠实验性关节炎模型,不给药.③甲氨喋呤组(n=30)同前造模,造模后即灌服甲氨喋呤0.43 mg/kg,每周1次.④痹肿消汤组(n=30)同前造模,造模后即灌服痹肿消汤(白花蛇舌草、肿节风、薏米、络石藤、丹参、骨碎补等组成,2.07g/mL)10 mL/kg,2次/d.后3组于造模后21 d重复免疫1次,在造模后第25,30,35,40,45天分别处死6只大鼠,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滑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以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种因子之间的关系用直线相关分析. 结果纳入的95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造模后第25天模型组、痹肿消汤组与甲氨喋呤组均明显高于正常组[(51.90±6.02),(32.68±8.76),(41.10±6.87),(10.37±129)μg/L,P<0.01];模型组高于痹肿消汤组及甲氨喋呤组(P<0.01或0.05),甲氨喋呤组高于痹肿消汤组(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模型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逐渐升高,而痹肿消汤组及甲氨喋呤组则逐渐下降,且痹肿消汤组降低较甲氨喋呤组明显(P<0.05).②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细胞表达正常组未见,其他3组均可见.在各时间点,模型组均明显高于痹肿消汤组和甲氨喋呤组(P<0.01),随着时间延长,症状加重,其表达逐渐升高;而痹肿消汤组和甲氨喋呤组则逐渐降低,且痹肿消汤组降低较甲氨喋呤组明显(P<0.05).③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相关性两者呈正相关(r=0.893,2.478,P<0.01,0.05). 结论痹肿消汤可降低关节炎大鼠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关节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从而阻抑滑膜血管翳形成;且痹肿消汤阻断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优于甲氨喋呤.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实验性关节炎大鼠应用中药痹肿消汤干预后,促进滑膜血管翳形成的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变化,并与甲氨喋呤做标准对照。方法:实验于2003-05/11在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实验室进行。取健康SD大鼠95只,随机分为4组:①正常组(n=5):不进行任何处理,于第25天处死。②模型组(n=30):采用牛II型胶原与完全福氏佐剂注射免疫诱导大鼠实验性关节炎模型,不给药。③甲氨喋呤组(n=30):同前造模,造模后即灌服甲氨喋呤0.43mg/kg,每周1次。④痹肿消汤组(n=30):同前造模,造模后即灌服痹肿消汤(白花蛇舌草、肿节风、薏米、络石藤、丹参、骨碎补等组成,2.07g/mL)10mL/kg,2次/d。后3组于造模后21d重复免疫1次,在造模后第25,30,35,40,45天分别处死6只大鼠,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滑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以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种因子之间的关系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纳入的95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造模后第25天模型组、痹肿消汤组与甲氨喋呤组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犤(51.90±6.02),(32.68±8.76),(41.10±6.87),(10.37±1.29)μg/L,P<0.01犦;模型组高于痹肿消汤组及甲氨喋呤组(P<0.01或0.05),甲氨喋呤组高于痹肿消汤组(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模型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逐渐升高,而痹肿消汤组及甲氨喋呤组则逐渐下降,且痹肿消汤组降低较甲氨喋呤组明显(P<0.05)。②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细胞表达:正常组未见,其他3组均可见。在各时间点,模型组均明显高于痹肿消汤组和甲氨喋呤组(P<0.01),随着时间延长,症状加重,其表达逐渐升高;而痹肿消汤组和甲氨喋呤组则逐渐降低,且痹肿消汤组降低较甲氨喋呤组明显(P<0.05)。③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相关性:两者呈正相关(r=0.893,2.478,P<0.01,0.05)。结论:痹肿消汤可降低关节炎大鼠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关节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从而阻抑滑膜血管翳形成;且痹肿消汤阻断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优于甲氨喋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痹肿消汤干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病变的蛋白质改变,分析痹肿消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05/2005-02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实验室、卫生部肿瘤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完成。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10只,其余60只大鼠采用牛Ⅱ型胶原与完全福氏佐剂诱导SD大鼠实验性关节炎模型,选取造模成功者再随机分为两组,即痹肿消汤组和模型组。痹肿消汤煎液制备:白花蛇舌草15g,肿节风30g,丹参15g,络石藤20g,骨碎补15g,苡米30g等15味中药,双蒸水煎2次,30min/次,两煎混合,G4滤器过滤,于60℃水浴中浓缩成每毫升药液含生药116g。痹肿消汤组灌服痹肿消汤煎液10mL/kg(相当于生药62.1g),2次/d灌服;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10mL/kg,2次/d灌服。正常组自由进水。应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别分离正常组、模型组及痹肿消汤组大鼠关节滑膜的总蛋白后,经胶体考染显色、图像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应用MALDI-TOF-MS质谱仪得到相应的肽质量指纹图谱,然后搜索数据库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点。结果:纳入实验的70只大鼠,造模不成功被淘汰7只,最终痹肿消汤组26只、模型组27只、对照组10只,共63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建立了正常组、模型组和痹肿消汤组关节滑膜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其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947±39,994±41,1031±52,其匹配率为92%,91%,94.2%。②发现并鉴定了正常组、模型组和痹肿消汤组大鼠滑膜的差异表达大于2倍的蛋白质点55个,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功能涉及物质代谢、能量产生、物质转运、抗氧化应激、信号转导及细胞骨架蛋白,随即用免疫印迹的方法差异蛋白质annexin1、aldolaseA在正常组、模型组、痹肿消汤组中的表达,其结果也显示了类似的表达差异。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关节滑膜病变是一个多种蛋白质参与的复杂过程。滑膜组织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是一种筛选病变相关蛋白的可靠方法之一。annexin1、aldolaseA可能与实验性关节炎的关节滑膜病变有关;痹肿消汤可能通过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滑膜蛋白质表达的调控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实验性关节炎大鼠应用中药痹肿消汤干预后,促进滑膜血管翳形成的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变化,并与甲氨喋呤做标准对照。方法:实验于2003—05/11在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实验室进行。取健康SD大鼠95只,随机分为4组:①正常组(n=5):不进行任何处理,于第25天处死。②模型组(Ⅱ=30):采用牛Ⅱ型胶原与完全福氏佐剂注射免疫诱导大鼠实验性关节炎模型,不给药。(爹甲氨喋呤组(n=30):同前造模,造模后即灌服甲氨喋呤0.43mg/kg,每周1次。④痹肿消汤组(9=30):同前造模,造模后即灌服痹肿消汤(白花蛇舌草、肿节风、薏米、络石藤、丹参、骨碎补等组成,2.07g/mL)10mL/kg,2次/d。后3组于造模后21d重复免疫1次,在造模后第25,30,35,40,45天分别处死6只大鼠,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滑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以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种因子之间的关系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纳入的95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口水平:造模后第25天模型组、痹肿消汤组与甲氨喋呤组均明显高于正常组[(51.90&;#177;26.02),(32.68&;#177;8.76),(41.10&;#177;6.87),(10.37&;#177;1.29)μg/L,P〈0.01];模型组高于痹肿消汤组及甲氨喋呤组(P〈0.01或0.05),甲氨喋呤组高于痹肿消汤组(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模型组肿瘤坏死因子口水平逐渐升高,而痹肿消汤组及甲氨喋呤组则逐渐下降,且痹肿消汤组降低较甲氨喋呤组明显(P〈0.05)。(爹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细胞表达:正常组未见,其他3组均可见。在各时间点,模型组均明显高于痹肿消汤组和甲氨喋呤组(P〈0.01),随着时间延长,症状加重,其表达逐渐升高;而痹肿消汤组和甲氨喋呤组则逐渐降低,且痹肿消汤组降低较甲氨喋呤组明显(P〈0.05)。③肿瘤坏死因子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相关性:两者呈正相关(r=0.893,2.478,P〈0.01,0.05)。结论:痹肿消汤可降低关节炎大鼠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关节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从而阻抑滑膜血管翳形成;且痹肿消汤阻断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优于甲氨喋呤。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痹肿消汤干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病变的蛋白质改变,分析痹肿消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实验于2004-05/2005-02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实验室、卫生部肿瘤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完成。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10只,其余60只大鼠采用牛Ⅱ型胶原与完全福氏佐剂诱导SD大鼠实验性关节炎模型,选取造模成功者再随机分为两组,即痹肿消汤组和模型组。痹肿消汤煎液制备:白花蛇舌草15g。肿节风30g,丹参15g,络石藤20g。骨碎补15g,苡米30g等15味中药,双蒸水煎2次。30min/次,两煎混合。G4滤器过滤。于60℃水浴中浓缩成每毫升药液含生药116g。痹肿消汤组灌服痹肿消汤煎液10mL/kg(相当于生药62.1g)。2次/d灌服;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10mL/kg,2次/d灌服。正常组自由进水。应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别分离正常组、模型组及痹肿消汤组大鼠关节滑膜的总蛋白后,经胶体考染显色、图像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应用MALDI—TOF—MS质谱仪得到相应的肽质量指纹图谱,然后搜索数据库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点。 结果:纳入实验的70只大鼠,造模不成功被淘汰7只,最终痹肿消汤组26只、模型组27只、对照组10只,共63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建立了正常组、模型组和痹肿消汤组关节滑膜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其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947&;#177;39,994&;#177;4l,1031&;#177;52。其匹配率为92%,9l%,94.2%。②发现并鉴定了正常组、模型组和痹肿消汤组大鼠滑膜的差异表达大于2倍的蛋白质点55个,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功能涉及物质代谢、能量产生、物质转运、抗氧化应激、信号转导及细胞骨架蛋白,随即用免疫印迹的方法差异蛋白质annexin 1、aldolase A在正常组、模型组、痹肿消汤组中的表达,其结果也显示了类似的表达差异。 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关节滑膜病变是一个多种蛋白质参与的复杂过程。滑膜组织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是一种筛选病变相关蛋白的可靠方法之一。annexin 1、aldolase A可能与实验性关节炎的关节滑膜病变有关;痹肿消汤可能通过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滑膜蛋白质表达的凋控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灌服痹肿消汤后滑膜组织膜联蛋白Ⅰ的表达变化。方法:实验于2005-02/06在蛋白质组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选用78只健康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①正常对照组(n=10)。②模型组(n=35)。③痹肿消汤组(n=33)。模型组和痹肿消汤组大鼠采用牛Ⅱ型胶原10mg与完全福氏佐剂5mL混合注射诱导大鼠关节炎模型;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痹肿消汤组于初次免疫7d后开始灌服痹肿消汤(由白花蛇舌草15g,肿节风30g,丹参15g,苡米30g等15味中药组成),按10mL/kg标准给药,2次/d;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每天灌服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并定期对其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0分:无关节炎;4分:关节严重肿胀且不能负重。关节炎指数=四肢关节评分之和,平均关节炎指数=总关节炎指数/每组大鼠的总数)。各组大鼠分别于造模后25d,35d,45d麻醉断头处死。取踝跖关节作病理检查,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在不同时间点滑膜组织膜联蛋白Ⅰ的表达,运用ImageTool3.0灰度扫描软件对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对未出现红斑、肿胀等关节炎体征或体征不明显的大鼠予以舍弃,进入结果分析的大鼠共70只,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痹肿消汤组分别为10,30,30只。①各组大鼠的关节炎指数比较:模型组大鼠在造模14d后关节炎症状进行性加重,平均关节炎指数增加;痹肿消汤组平均关节炎指数于造模25d和30d达高峰,但仍较模型组低。②各组大鼠滑膜病理学改变:模型组大鼠滑膜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血管增生,滑膜增厚等特征改变持续加重,而痹肿消汤组显示炎症减轻,新生血管减少,滑膜增厚不明显。③各组大鼠滑膜组织膜联蛋白Ⅰ的表达:模型组造模后45d膜联蛋白Ⅰ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造模后25d,35d,45d膜联蛋白Ⅰ的表达水平呈递减趋势。痹肿消汤组大鼠膜联蛋白Ⅰ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P<0.05~0.01),且在造模后25d,35d,45d呈递增趋势。结论:痹肿消汤具有上调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膜联蛋白Ⅰ表达的作用,这可能是该药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病程发展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醛缩酶A表达及痹肿消汤干预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5/2005-07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实验室、卫生部肿瘤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完成。选用51只健康SD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选出36只造模,采用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与完全福氏佐剂诱导SD大鼠实验性关节炎)模型,另1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成模大鼠30只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痹肿消汤组,各15只。痹肿消汤组于初次免疫7d后开始灌服痹肿消汤(痹肿消汤由白花蛇舌草、肿节风、苡米、络石藤、丹参、骨碎补等15味中药组成,体表面积比换算关系,大鼠用药为70kg成人临床用药3倍,药材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药房一次性选购,两次水煎取药液备用),相当于生药62.1g/(kg·d),每只约1.5mL,2次/d灌服;模型组与正常组同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并定期对其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按0~4级进行评分,0分:无关节炎;1分:有红色斑点后轻度肿胀;2分:关节部位中度肿胀;3分:关节严重肿胀;4分:关节严重肿胀且不能负重。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正常组、模型组及痹肿消汤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滑膜组织醛缩酶A的表达,运用ImageTool3.0灰度扫描软件对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纳入实验的51只大鼠,造模不成功被淘汰6只,最终痹肿消汤组15只、模型组15只、对照组15只,共45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关节炎指数比较:模型组大鼠关节炎指数于免疫后25d左右达到高峰,30d后呈下降趋势;痹肿消汤组大鼠亦于25d左右达高峰,但较模型组低。②各组大鼠滑膜组织醛缩酶A的表达:模型组醛缩酶A表达在25,35,45d递增(P<0.05~0.01),且明显高于同时间正常组及痹肿消汤组(P<0.05~0.01);痹肿消汤组醛缩酶A表达在各时间点明显低于同时间模型组及正常组(P<0.05,P<0.005,P<0.001),在25,35d和45d表达水平呈递减趋势(P<0.05,0.0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病变过程中醛缩酶A表达增加,且随免疫时间延长而逐渐上调。痹肿消汤能下调关节炎大鼠滑膜醛缩酶A表达,这可能是其阻抑类风湿关节炎骨质侵蚀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背景:有研究报道滑膜细胞信号传导异常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目的:观察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中磷酸化p38 和磷酸化JNK 的活化及痹肿消汤的影响.方法:将72 只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痹肿消汤组.模型组及痹肿消汤组大鼠足趾注射胶原蛋白乳剂制备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大鼠,10 d 后加强免疫,初次免疫后第14 天开始给痹肿消汤组大鼠每天痹肿消汤灌胃,模型组蒸馏水灌胃,正常组自由饮水.结果与结论:Western blot 检测结果显示,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中磷酸化p38 及JNK 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 < 0.05).与模型组相比,痹肿消汤组能下调磷酸化p38 及JNK 蛋白的表达(P < 0.05).说明痹肿消汤可抑制类风湿关节炎中磷酸化p38及JNK 的高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醛缩酶A表达及痹肿消汤干预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H05-05/2005-07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实验室、卫生部肿瘤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完成。选用51只健康SD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选出36只造模,采用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与完全福氏佐剂诱导SD大鼠实验性关节炎)模型,另1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成模大鼠30只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痹肿消汤组,各15只。痹肿消汤组于初次免疫7d后开始灌服痹肿消汤(痹肿消汤由白花蛇舌草、肿节风、苡米、络石藤、丹参、骨碎补等15味中药组成,体表面积比换算关系,大鼠用药为70妇成人临床用药3倍,药材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药房一次性选购,两次水煎取药液备用),相当于生药62.1g/(K&;#183;d),每只约1.5mL,2次/d灌服;模型组与正常组同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并定期对其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按04级进行评分,0分:无关节炎;1分:有红色斑点后轻度肿胀;2分:关节部位中度肿胀;3分:关节严重肿胀;4分:关节严重肿胀且不能负重。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m blot)检测正常组、模型组及痹肿消汤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滑膜组织醛缩酶A的表达,运用Imagel佃13.0灰度扫描软件对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纳入实验的51只大鼠,造模不成功被淘汰6只,最终痹肿消汤组15只、模型组15只、对照组15只,共45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关节炎指数比较:模型组大鼠关节炎指数于免疫后25d左右达到高峰,30d后呈下降趋势;痹肿消汤组大鼠亦于25d左右达高峰,但较模型组低。②各组大鼠滑膜组织醛缩酶A的表达:模型组醛缩酶A表达在25,35,45d递增(P〈0.05-0.01),且明显高于同时间正常组及痹肿消汤组(P〈0.05-0.01);痹肿消汤组醛缩酶A表达在各时间点明显低于同时间模型组及正常组(P〈0.05,P〈0.005,P〈0.001),在25,35d和45d表达水平呈递减趋势(P〈0.05,0.0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病变过程中醛缩酶A表达增加,且随免疫时间延长而逐渐上调。痹肿消汤能下调关节炎大鼠滑膜醛缩酶A表达,这可能是其阻抑类风湿关节炎骨质侵蚀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