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硝酸盐是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现已确定N-亚硝基化合物对动物有较强的致癌作用[1].亚硝酸盐可以经过化学或生物学的途径合成多种多样的N-亚硝基化合物,而亚硝胺的形成浓度和亚硝酸盐的平方成正比[2].  相似文献   

2.
亚硝酸盐是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现已确定N-亚硝基化合物对动物有较强的致癌作用〔1〕。亚硝酸盐可以经过化学或生物学的途径合成多种多样的N-亚硝基化合物,而亚硝胺的形成浓度和亚硝酸盐的平方成正比〔2〕。因此,必须控制食物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为了解列车餐车上食物中亚硝  相似文献   

3.
大量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环境中亚硝酸盐浓度的升高能够导致癌症的发生。到目前为止,对于亚硝酸盐诱发癌变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作用机制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外界亚硝酸盐含量的升高对体内N-亚硝基化合物和NO含量的影响,综述了N-亚硝基化合物和NO致癌的作用机制,并对亚硝酸盐引起癌变的其他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亚硝酸盐通过刺激体内N-亚硝基化合物和NO的生成,导致癌变的发生,同时亚硝酸盐刺激肿瘤新血管生成和亚硝酸盐作为癌变细胞糖酵解的氢受体也对癌变的发生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亚硝酸盐中毒及其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颖  贾晨光  张培霞 《职业与健康》2006,22(10):758-759
亚硝酸盐是N-亚硝基化合物。它可通过各种污染途径进入食物,也可由食物中广泛存在的亚硝基化合物前体在适宜条件下生成。近期,全国发生多起亚硝酸盐食物中毒事件,如山西省晋中市“万家灯火大酒店”非法使用亚硝酸盐造成168人中毒,湖北省咸宁一家庭因误食亚硝酸盐造成3人中毒2人死亡等。故亚硝酸盐中毒在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主要危害是在体内产生N-亚硝基化合物。动物实验已证实几种N-亚硝基化合物为致癌原。已知化学致癌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与致癌作用有关。N-亚硝基化合物转变为终致癌物的过程中也产生自由基。抗氧化剂VitC、VitE、BHA(丁基羟基  相似文献   

6.
水、食品及药物中有几千种成分能够与亚硝酸盐反应而产生 N-亚硝基化合物。这种亚硝化反应的产物中,有几百种已做了致癌性动物实验,其中有一百多种已发现有致癌作用,有些甚至在很低剂量水平时就能致癌。当摄入亚硝酸盐和前致癌物(致癌的 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时,就可能在人的胃中形成致癌的 N-亚硝基化合物。这就引起了关  相似文献   

7.
N-亚硝基化合物广泛分布于环境和食物中,1982年Druckrey等首先报告,该化合物对多种动物显示强烈的致癌作用。其后Sandar等报道胺和亚硝酸可在机体内生成亚硝胺,自此引起食品卫生学界的关注。有人曾按各种食物的分析值,用数据处理机推断N-亚硝基化合物的摄入量。本文报告日本人平时饮食中,摄入N-亚硝基化合物的程度,以及含大量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驱物质的食物,经混合、加热后N-亚硝基化合物的生成情况。  相似文献   

8.
硝酸盐、亚硝酸盐及N-亚硝基化合物与人类先天畸形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环境中的硝酸盐暴露与婴儿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及食管癌的病因关联已为人们熟悉.此外,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硝酸盐、亚硝酸盐暴露可能与人类先天畸形的发生有关.该文介绍了环境中硝酸盐、亚硝酸盐以及N-亚硝基化合物的暴露、相互转化以及与人类先天畸形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Mirvish 1972年首先报告了在体外试验中,维生素C(Vc)有抑制胺类和亚硝酸盐形成致癌性N-亚硝基化合物的作用。这是基于Vc能与亚硝酸盐很快地形成亚硝基-抗坏血酸盐的中间物。为了了解在哺乳类胃肠道中,Vc是否亦有抑制亚硝胺形成的作用,作者应用有强致癌性及致畸性的乙基亚硝基脲或其  相似文献   

10.
亚硝酸盐是可能致癌的 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身,以前只认识到这类化合物可在人胃及膀胱合成,本本文报道的实验结果指出,他们也可能在肠道下段合成。给予6名68  相似文献   

11.
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危害及控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 前 言 亚硝胺类化合物属亚硝基化合物,包括亚硝胺与亚硝酰胺两类,是亚硝酸盐与胺类特别是仲胺合成的一大类化学物质,均含有N-亚硝基基团。大多数可致人体中毒甚至有极强的致癌性,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12.
自Magee和Barnes发现二甲基亚硝胺(NDMA)能引起大鼠肝癌以来,N-亚硝基化合物的致癌性得以广泛研究。已知N-亚硝基化合物是一类强致癌物。目前已对300多种这类化合物进行了研究,其中90%以上已被证明对多种动物有致癌作用。在所试动物中(包括灵长类在内),尚未见对N-亚硝基化合物致癌作用有抵抗力的报道,因而尽管目前尚无N-亚硝基化合物对人致癌的直接证据,但人们对N-亚硝基化合物在人类肿瘤病因中所起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亚硝化农肥水中N-亚硝基化合物的种类。方法使用特异的高效液相色谱—光水解、热裂解—热能分析仪联机技术(HPLC-PHPS-TEA)进行分析检测。结果在亚硝化农肥水中发现N-亚硝基甲基脲(MNU),二甲基亚硝胺(NDMA);结论农肥水中含N-亚硝基化合物的胺类、酰胺类前体物:二甲胺和甲基脲。亚硝化农肥水中含有N-亚硝基化合物:二甲基亚硝胺和N-亚硝基甲基脲。这是两种能引起动物胃癌、食管癌和肝癌的N-亚硝基化合物。因此,从环境微生物、环境化学角度为"食管癌、胃癌和肝癌的氮循环——N-亚硝基化合物前体物病因假说"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另外,使用我们的专利《消除饮用水中N-亚硝基化合物及其前体物的方法》作为干预措施,经过干预处理的农肥水,不管是否亚硝化,均无N-亚硝基化合物。证明专利方法有效,可以直接应用于食管癌、胃癌和肝癌的病因预防。  相似文献   

14.
人摄入亚硝基化合物的可能途径为:(1)摄入存在于生活环境中的亚硝基化合物,尤其是各种食品中的;(2)在体内合成亚硝基化合物。在适宜条件下,例如在胃内由亚硝酸盐及二级胺合成。硝酸盐也可做为亚硝酸盐来源,因一些微生物很容易将硝酸盐变成亚硝酸盐。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广泛分布干蔬菜和谷物中;亚硝酸钠也用做肉制品和鱼卵的呈色剂。二级胺尤其是二甲胺(DMA)足二甲基亚硝胺(DMNA)的前身,在很多海产品中可测出。过去有关体内和体外合成亚硝基化合物皆用纯化合物如NaNO_2、NaNO_3和仲胺,但没有用蔬菜和鱼等食品来做实验的。本文作者是用小松菜(一种类似油菜的蔬菜,译者注)、小松菜汁和几种海产品来证明  相似文献   

15.
杜伟  王洪新 《肉品卫生》2000,(10):22-23
本文是有关阻断腌制仪器中N-亚硝胺生成的发明专利,主要是研究高于120℃温度下,萃取所得的红茶提取液,在腌制食品中的应用。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食品贮藏方面应用历史悠久,目前亚硝酸盐仍是抑制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最有效的添加剂。但是亚硝酸盐可以与二级胺反应生成N一亚硝胺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是强烈致癌物。国际上越来越关注食品中亚硝基化合物的存在及它们在营养体系或其它环境体系中的形成。因  相似文献   

16.
N-亚硝基化合物对动物是强致癌物质。合成的100多种N-亚硝基化合物中,已证明其中80%左右可使动物致癌。国内外的一些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也证明人类的某些癌症可能与N-亚硝基化合物有关。我们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系日本产JMS-D300双聚焦质  相似文献   

17.
N-亚硝基化合物(NOC)系包括一类能使各种动物和器官组织致癌的化合物。许多因素,如 pH、前体物量、胺类的硷性、催化剂或抑制剂的存在,均能影响 N-亚硝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体亚硝酸盐、硝酸盐的来源、代谢及体内亚硝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研究提出N—亚硝基化合物的体内合成可能与人类某些癌症有关,亚硝酸盐和胺类是直接参与合成的前体,硝酸盐在生理条件下易还原为亚硝酸盐。因此,研究体内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来源、代谢及其亚硝化作用是探讨N—亚硝基化合物与人类癌症关系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环境中存在的亚硝基类化合物种类很多,污染食品后可形成对人类健康的威胁。N-亚硝基化合物对动物是一种强的致癌物,据报导还没有任何一种动物对此类化合物有抵抗力。由于实验动物的大多数器官对N-亚硝基化合物较为敏感,所以应该考虑到人类是易感的。动物实验证实,N-亚硝基化合物是诱发食管癌的化学物质。因此,这一大类化合物作为人类癌肿的可疑病因已受到高度重视,特别在一些食管癌高发地区。  相似文献   

20.
亚硝酸盐是N -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现已确定N -亚硝基化合物对动物有较强的致癌作用[1] 。亚硝酸盐可以经过化学或生物学的途径合成多种多样的N -亚硝基化合物 ,而亚硝胺的形成浓度和亚硝酸盐的平方成正比[2 ] 。盐腌食品一般都会含有亚硝酸盐 ,因为在腌制过程中 ,一部分是由于粗制食盐中有硝酸盐 ,可被细菌还原为亚硝酸盐[3 ] ,另外可能在腌制过程中 ,食品发生了化学作用 ,产生了亚硝酸盐 ,因此我们对虾米、咸鱼、咸蛋和咸菜四种食品进行了亚硝酸盐含量调查 ,以了解它们的含量水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样品的种类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