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灸治疗痛经选穴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莉  邓柏颖  张毅  梁柳  刘冠麟 《河北中医》2006,28(6):471-473
痛经是经期疼痛,即妇女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1]其症状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偶尔放射至背部及大腿,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腹泻、眩晕,严重者出现晕厥,意识丧失。常见于青春期女性,且可随年龄增长减轻。有报道称痛经是年轻女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影响了40%~95%月经期女性的学习和生活[2]。针灸具有简、便、廉、效等特点,通过针刺或艾灸腧穴,可以疏通经络气血,调节脏腑阴阳,达到治痛止痛的目的。现将近年来针灸治疗痛经的穴位选择情况综述如下。1经穴1.1单穴治疗贾红玲等[3]针刺至阴穴,强刺激持续捻针2 …  相似文献   

2.
足底按摩配合经穴按摩治疗痛经9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经又称经行腹痛,是指妇女在经期或行经前后(1周以内)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为主症,并伴有其它不适,以致影响工作及生活的非器质性疾患。笔者自1998年至今,运用足底按摩配合经穴按摩治疗痛经9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穴按摩并封闭治疗痛经的疗效。方法:采用穴位按摩及封闭相结合治疗痛经40例。结果与结论:总有效率为97.5%,穴位按摩结合封闭治疗痛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前、经期或经后发生以小腹疼痛为主,或痛引腰骶或痛引胁肋,或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甚或昏厥的一种病症。好发于青年未婚女子,是高校女学生中影响学习的常见疾病之一。我们采用悬灸气海、关元、三阴交周期疗法治疗痛经3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痛经为妇女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的以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笔者采用针刺法治疗痛经32例,疗效显著。1 一般资料32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年龄在17至35岁之间,病程最长5年,最短1年,排除因其它器质性病变引发的痛经。2 治疗方法主穴在十七椎下(第五腰椎棘  相似文献   

6.
正痛经为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是以女性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目前,西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使用镇痛药或前列腺素抑制剂,治疗方法较单一,虽有一定的效果,但易引发不良反应。近年来,中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方法趋于多元化,无论是中医内治法还是配合针灸、拔罐、穴位贴敷、耳穴压豆、按摩等外治法,都取得了良好的  相似文献   

7.
唐淑兰 《河北中医》2011,33(8):1198-1199
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称为痛经。2009-07—2010-12,笔者采用中极穴围刺法治疗原发性痛经32例,并与酮洛芬肠溶胶囊口服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针药无二致”,将“引经药”中“引经”的核心思想引入穴位,形成“引经穴”的概念。结合穴位的作用规律及配伍原则,总结出引经穴的作用以及分类。引经穴概念的提出将会完善临床穴位配伍的理论依据,更有利于针灸临床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9.
痛经是指凡在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亦称“绝经腹痛”。治疗痛经若用西药,大多可取得近期治疗效果,而远期治疗效果大都不够理想,属难治病证之一。若能用经方加减辨治痛经,切中病机而用之,近、远期治疗效果俱佳,笔者现将临床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痛经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在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其中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属原发性痛经。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生率为33.19%,其中原发性痛经30.06%。其发病机理是冲任郁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不论是营血不足或冲任受阻所致,治疗上皆以“通”为主。原发性痛经病症以气滞血瘀证多见,故应以理气活血为主要治疗法则。  相似文献   

11.
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又称“经行腹痛”.西医学将痛经划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由于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盆腔炎或官颈狭窄等所引起的属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以青少年女性多见[1].本文讨论的病例以原发性痛经为主.2010年9月~2012年9月,笔者运用自拟痛经饮加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并与常规中药治疗6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痛经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小腹绞痛为主,或痛引腰骶,甚至昏厥。穴位贴敷疗法可通过对机体、脏腑功能的整体调节治疗痛经。现就近年来穴位贴敷治疗痛经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单纯穴位贴敷疗法刘萍等[1]用丰泽园牌穴位敷贴治疗贴治疗原发性痛经59例。治愈27例,好转31例,未愈1例,治愈率45.8%,总有效率98.3%。刘颖新[2]用化癥止痛贴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痛经,30例痛经程度均有显著缓解,伴随症状亦有明显改善。结果痊愈2例,显效16  相似文献   

13.
妇女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称为痛经,又称经行腹痛。患者,女,学生,16岁,2012年11月17日初诊。主诉:痛经1年多。患者12岁月经来潮,每次来潮均会出现小腹胀痛,经量少而不畅,经色紫黑并夹有血块,经期第1d痛甚,7d后症状随之逐渐消失。以往都是服西药止痛,现因饮冷受凉,小腹剧痛难忍,夜不成寐,要求改用针灸治疗,予以腹针配合超短波治疗,1次痛止。治疗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主穴取气海、关元,辅穴取下风湿点(气海旁开2.5寸,双穴)。局部常规消毒后,选用  相似文献   

14.
人体穴位遍布周身,据统计,鼻针单记33穴;口针分12个区,合计74穴;唇针人中沟分3段9穴;手针单记28穴,足针编号,单记51穴;手第二掌骨侧针法单记12穴。总计约1900个,如算双侧,并收组穴拆开计算,人体穴位总数至少有4000个。 穴位的命名,或寄意于典故,或意指其功能,或标明其位置……趣味盎然。“迎香”穴,它位于鼻孔两侧,治疗鼻塞不通,不闻香臭,故名迎香;又如“承泣”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综述原发性痛经经穴温度特性研究现状.方法:利用知网、万方和PubMed等数据库,以"原发性痛经""穴位""温度"为主题词进行检索,获取相关文献并筛选,按非干预状态下、针刺、艾灸及其他治疗方法干预下原发性痛经经穴温度特性进行归纳.结果:原发性痛经患者左右同名经穴易出现温度失衡现象,部分经穴在月经期前后温度存在差异;针刺、艾灸等方法能有效缓解原发性痛经患者左右同名经穴温度失衡,可有效治疗原发性痛经.结论:原发性痛经经穴温度特性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为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生殖系统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在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或昏厥。笔者采用温经汤加减配合灸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并与西药双氯芬酸钠治疗进行疗效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痛经是妇科的一种常见病,是指妇女在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小腹疼痛,甚或痛引腰骶。痛剧者,常伴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经有明恶心呕吐等症。一般用西药治疗效果不太明显,笔者经临床实践发现中药取嚏对痛显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隔物灸治疗前后神阙、关元穴穴位电阻值变化,以探讨胞宫相关经穴电阻值变化与原发性痛经的相关性,以及隔物灸对原发性痛经相关经穴电阻的影响,为临床应用隔物灸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以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治疗组,采用神阙隔盐灸、关元隔姜灸的治疗方法;以30例正常女性为正常组。观察原发性痛经患者治疗前后神阙、关元穴位电阻值变化,并与正常组电阻值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与正常组神阙穴、关元穴位电阻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阙穴、关元穴位电阻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原发性痛经患者神阙、关元穴位电阻明显增高,隔物灸法可明显降低痛经患者神阙、关元穴位电阻。  相似文献   

19.
摘要:分别从关元单穴、两穴及多穴应用阐述了关元穴研究的临床进展及影响镇痛的因素、镇痛机制等实验研究方面综述了近十年关元穴治疗痛经的研究近况,发现关元穴是治疗痛经的常用穴位且以关元穴为主的治疗痛经的方法多种多样,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当归注射液三阴交穴封闭治疗痛经25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峙峰 《新中医》1997,29(5):28-28
当归注射液三阴交穴封闭治疗痛经25例王峙峰*主题词痛经/穴位疗法当归注射液/治疗应用当归/治疗应用穴,三阴交笔者1990年至1995年根据中医理论,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蜕膜样痛经,本症是痛经中比较严重的疾患,目前西医尚无理想的疗法。其症是由于患者不同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