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单切口经腹膜内途径腹腔镜下切除肾上腺肿瘤的初步尝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初步尝试采用单切口经腹膜内腹腔镜技术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经腹腔内途径单切口腹腔镜技术对3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行肿瘤切除术,术中选择腋前线肋缘下3 cm切口,切口内置入3枚Trocar套管针,手术过程中使用 Cambridge Endo头端可弯腹腔镜器械、超声刀技术、Hem-o-lok等对3例肾上腺肿瘤进行切除.结果:3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或术中增加Trocar套管针辅助.手术时间分别为75、116、135 min,平均(108.7±30.7)min,术中出血10、20、30 ml,平均(20±10)ml,术后1 d拔除胃管、导尿管,术后3 d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均为4 d.结论:单切口经腹膜内途径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安全性高、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点,但手术操作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提高腹腔镜肾上腺肿瘤手术技术。方法:采用电视腹腔镜施行肾上腺肿瘤手术5例,其中皮质醇腺瘤1例,醛固酮腺瘤3例(左侧2例,右侧2例);嗜铬细胞瘤1例,结果:1例因术中出血、止血困难转为开放手术外,其余均顺利完成手术,未见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掌握腹腔镜肾上腺肿瘤手术的适应证,该术式损伤小,恢复快,住院天数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肾上腺隐匿性嗜铬细胞瘤诊断意识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肾上腺隐匿性嗜铬细胞瘤临床资料。既往无高血压病史。术前均行B超、CT及实验室检查,拟诊无功能肾上腺皮质腺瘤4例、肾上腺隐匿性嗜铬细胞瘤11例。结果15例均手术切除肿瘤,其中开放手术9例,后腹腔镜手术6例。术中出现血压波动10例,硝普钠控制高血压,去甲肾上腺素处理低血压;4例拟诊肾上腺皮质腺瘤术中均出现血压波动,余11例血压波动6例,其中服用酚苄明患者无明显血压波动。术后病理均为嗜铬细胞瘤。14例术后随访3个月~8年,血压正常,肿瘤无复发。结论综合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表现,可提高诊断意识;术前常规应用仅受体阻滞剂及扩容治疗,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后腹腔镜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刘西社 《中原医刊》2007,34(14):42-43
目的提高嗜铬细胞瘤的外科治疗水平。方法总结65例嗜铬细胞瘤的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及术后处理。男,35例;女,30例;年龄17-72岁。肾上腺内51例,肾上腺外15例。结果肿瘤切除术61例,膀胱部分切除术4例。术后血压正常59例,需要降压药物控制6例。术后病理良性62例,恶性3例均于5年内死于肿瘤转移。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是嗜铬细胞瘤的根治方法,正确的围术期处理很重要。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在肾上腺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勇泉 《河北医学》2012,18(1):77-7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后腹膜途径行肾上腺切除或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104例腹腔镜下经后腹膜途径行肾上腺切除或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4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或术中、术后输血,未见术后继发性出血和切口感染等近期并发症.术后随访3-36个月,无肿瘤复发,无切口疝等远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经后腹膜途径行肾上腺切除或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创伤小、安全性高,患者术后恢复快,适合在具有一定腹腔镜操作基础的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血管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32例肾上腺肿瘤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治疗,术中在肾脏内上方寻找肾上腺及肿瘤,超声刀结合钛夹处理肾上腺上、中、下动脉,正确寻找并处理肾上腺中央静脉(右侧沿下腔静脉表面向上分离寻找中央静脉,左侧沿肾上腺下缘与肾上极之内寻找中央静脉),完整切除肾上腺及肿瘤。结果:32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出血10~150 ml。1例右肾上腺中央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后侧;1例右肾上腺中央静脉分为两支,头侧较细,汇入右下肝静脉,足侧较粗,汇入下腔静脉。结论:掌握肾上腺的血管解剖,术中正确辨别肾上腺的血管解剖变异并正确处理,可有效防止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7.
<正>嗜铬细胞瘤是肾上腺一种较常见的功能性肿瘤,如能及时诊断和手术治疗,绝大多数预后良好。我院自1971年1月~1993年12月共收治嗜铬细胞瘤45例,现报告如下:怎床资料本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9~54岁;肿瘤位于左肾上腺17例,右肾上腺20例,双侧1例,肾上腺外7例,其中腹主动脉旁6例,膀胱内1例。术前有高血压40例,其中持续性高血压28例,阵发性高血压12例,术前、术中和术后均无高血压表现而病理诊断为嗜铬细胞瘤者3例,术前无高血压表现而术中突然出现高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以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泌尿外科患者利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并对16例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与17例开放式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进行比较。结果 62例患者中59例获得成功,3例转开腹;手术时间45~495 min,平均手术时间(178±45)min;除3例术中输血量600 ml外,其余患者出血量均少于100 ml,未输血。住院时间4~15 d,平均住院时间(7.2±3.1)d。除肾蒂淋巴结结扎术患者术后需卧位1 w外,其余患者均于术后3 d内下床活动,无术后并发症。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121.5±63.2)min,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125.2±54.5)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96.2±28.9)ml、肛门排气时间(2.9±0.6)天、住院时间(7.2±5.3)天,对照组术中出血量(152.5±34.6)ml、肛门排气时间(4.1±1.1)天、住院时间(13.1±1.5)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后腹腔镜手术对泌尿外科疾病进行治疗,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价值。方法:应用腹腔镜经腹膜后途径行肾上腺肿瘤摘除术的患者104例,观察治疗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04例均取得成功,无1例转为开放手术。手术时间60~230 min,平均120 min。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未输血,术中腹膜破裂2例,术后皮下气肿2例,切口脂肪液化3例,无内脏及大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6~9 d。所有病例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0个月,均无局部肿瘤复发。59例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术后3个月内血钾恢复正常。高血压患者中47例术后3个月内血压恢复正常,11例需继续服用降压药。皮质醇增多症患者体重逐渐恢复并接近正常,皮肤紫纹明显减轻。结论:后腹腔镜术治疗肾上腺肿瘤安全有效,且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术后恢复快,是肾上腺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经腹腔途径行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治疗肾上腺外科疾病的手术体会及经验。方法 2006年6月至2012年5月,行经腹腔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108例。男性48例,女性60例;年龄22~76岁;病变位于右侧40例,左侧63例,双侧5例;切除肿瘤/肾上腺大小0.5~11cm,平均4.5cm;其中18例有下腹部经腹腔手术史。结果除1例因膈肌损伤中转开放外,107例腹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0~200mL,平均20mL,手术时间45~150min,平均70min。术后1~2d肛门排气,2d内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间3~7d。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检查:嗜铬细胞瘤38例,醛固酮腺瘤20例,原醛结节性增生6例,皮质醇增多症5例,无功能腺瘤20例,髓质脂肪瘤10例,肾上腺假性囊肿3例,节细胞神经瘤3例,肾上腺皮质癌2例,转移癌1例。结论经腹腔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具有手术空间大、视野清晰、解剖标志清楚、便于较早结扎处理肾上腺静脉、符合人体工效学等优点,适合于嗜铬细胞瘤、较大的肾上腺肿瘤及恶性肾上腺肿瘤等的切除。  相似文献   

11.
Pan DL  Li HZ  Ji ZG  Zeng ZP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0):1403-1405
目的比较甲磺酸多沙唑嗪和酚苄明在嗜铬细胞瘤术前扩容准备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前后对照试验的临床设计方法。38例确诊嗜铬细胞瘤患者口服酚苄明30~240mg/d共3周后停药,当血压恢复至应用酚苄明前水平时口服甲磺酸多沙唑嗪8~16mg/d共3周。以血压降至120/80mmHg(1mmHg=0.133kPa)以下和正常指端微循环图像作为完全有效的标准。卡方检验比较两药的扩容效果和副作用。结果38例应用酚苄明均完全有效(100%),23例出现心动过速,13例发生体位性低血压。38例患者中18例口服甲磺酸多沙唑嗪完全有效(47.4%),20例部分有效,2例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两者比较总有效率(完全有效加部分有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05,P>0.05);完全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磺酸多沙唑嗪副作用发生率低于酚苄明(χ2=324,P<0.01)。结论在嗜铬细胞瘤术前扩容准备中,甲磺酸多沙唑嗪的完全有效率低于酚苄明,但是副作用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松果体区肿瘤的具体方法,进一步提高其疗效.方法使用伽玛刀治疗松果体区肿瘤94例;周边剂量9.0~18.0 Gy(平均14.2 Gy);中心剂量16.0~48.5 Gy(平均35.4 Gy);周边剂量曲线30.0%~90.0%(平均43.5%);射点数1~10个(平均4.3个).随访6个月~8年(平均25.5个月).结果病灶消失者46例,其中16例为多发病灶;病灶明显缩小者31例,缩小11例,无明显变化3例.3例肿瘤体积增大并伴有放射性脑水肿,6例行2,3次伽玛刀治疗.结论定位诊断明确的松果体区占位病变,首选伽玛刀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有明显梗阻性脑积水患者,可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再行伽玛刀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管内病变的磁共振成像(MR I)诊断和治疗。方法1998年10月~2005年5月,共收治胸腰段椎管内病变患者31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48.2岁(38~71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 I平扫,必要时行增强扫描;根据术前对病变性质的判断以及术中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通过Frankle标准评价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髓外硬膜下肿瘤21例,硬膜外肿瘤4例,髓内肿瘤1例,椎管内、外及硬膜内哑铃型肿瘤3例,其他椎管内病变2例;其中第10~12胸椎19例,第1~3腰椎12例。术中分别给予切除或大部切除。术后所有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Frankle)评分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MR I是诊断椎管内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定性仍有一定困难。术中疑为恶性者,快速冰冻病理组织学检查。良性病变尽量全切,恶性肿瘤无法切除,也应行脊髓减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底肿瘤手术入路与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颅底肿瘤患者采用不同入路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肿瘤10例,恶性肿瘤8例。前中颅底肿瘤13例,侧颅底肿瘤5例。结果:18例患者经1~5年随访,良性肿瘤10例中9例无复发,1例带瘤生存。恶性肿瘤8例中,2例鼻咽癌分别随访1年1个月和2年,生存良好。余6例分别随访3年和5年,3、5年生存率分别为50%(3/6),33.3%(1/3)。死亡原因是局部复发、肺部转移,颅内侵犯。结论:根据颅底肿瘤的大小、位置及性质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既能充分暴露和切除肿瘤,又能保护重要的解剖结构,减少或防止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硬膜外吗啡术后止痛可导致尿潴留,而长期给尿潴留患者留置导尿管可引起尿道感染和尿路损伤。因此,如何预防尿潴留的发生及发生尿潴留后如何及时解除是硬膜外吗啡术后止痛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1]。本研究术前给患者口服酚苄明,术后出现尿潴留时给患者肌注新斯的明,观察两药对尿潴留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资料和方法腹部择期手术患者80例,年龄17~56岁;男34例,女46例;ASA分级Ⅰ~Ⅱ级,无明显的心脏病、高血压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无泌尿系统疾病所致的排尿困难病史。其中胆囊手术36例,胃大部切除术25例,阑尾切除术19例。将患者随机…  相似文献   

16.
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丘脑和脑干区肿瘤3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评价立体定向适形放疗(SCRT)对丘脑和脑干区肿瘤的疗效.方法 1997年10月至2002年4月我院采用SCRT技术(WDXK-808治疗计划系统)治疗丘脑和脑干区肿瘤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13~68岁,中位37岁.肿瘤大小(计划靶体积)3.5~73.0 cm3.8例为常规照射加SCRT、7例为手术后SCRT、15例为单独SCRT.结果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100%;KPS评分明显提高(P<0.01),肿瘤局部控制有效率83.3%.随访6~54个月(中位24个月),1~4年生存率分别为88.3%、74.5%、65.2%和65.2%.并发症发生率13.3%.结论 SCRT是丘脑和脑干区肿瘤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配合手术有可能取得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观察7例涎腺恶性混合瘤的临床病理,发现涎腺恶性混合瘤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患者。原发性恶性混合瘤与病期无关,良性混合瘤恶变则与病期有关。涎腺恶性混合瘤的组织来源可分为:①原发恶性混合瘤;②良性混合瘤恶性变;③混合瘤复发恶变。在良性混合瘤恶变的病例中发现了良恶移行状态。恶性混合瘤对放疗、冷冻不敏感,宜手术彻底切除。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55年5月~1989年12月,收治60岁以上的老年妇科疾病患者273例,其中妇科肿瘤患者184例(包括良性肿瘤94例、恶性肿瘤90例)。手术治疗159例,术前合并症以心血管疾病为主,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5%。分析结果提示:①妇科恶性肿瘤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②年迈不是手术的禁忌证,但必需严格掌握适应证.③硬膜外麻醉可作为老年妇女腹部手术的首选麻醉。  相似文献   

19.
显微手术治疗蝶骨嵴脑膜瘤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6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情况。结果外侧型6例均全切除;内侧型10例中全切除7例,近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1例,无死亡。16例随访3月至5年,全切除的13例无复发。近全切除和部分切除2例肿瘤增大,1例无变化。结论外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手术全切率高。内侧型的治疗仍是一个难题,显微外科手术明显地提高了手术全切率,但对侵犯颈内动脉及海绵窦的肿瘤应在保全生命及保护好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多切除肿瘤,残留肿瘤应给于放疗。  相似文献   

20.
Improvements in imaging have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in incidentally discovered adrenal tumors. The adrenal incidentaloma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at least 2%-3% of patients receiving abdominal computed tomography (CT), and pheochromocytomas are reported to occur in about 5.1%-23.0% of those patients. Only a few case reports of clinically silent pheochromocytoma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the English literature. Herein we present 4 cases of pheochromocytomas as unforeseen adrenal masses on abdominal imag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tumors were that they (1) were noted to have no particular symptoms, (2) were confirmed biochemically and pathologically with immunophenotypic staining, (3) were benign in nature, and (4) produced apparent blood-pressure fluctuations during the operation. Three of these patients underwent a hypertensive crisis during surgery, and antihypertensives were applied transiently for blood pressure control. Two cases suffered from dramatic hypotension after the tumor had been excised, and intravenous fluid expanders and ephedrine were necessary to maintain adequate blood pressure. The above changes in blood pressure had no correlations with the size of the tumors. Although these tumors were clinically silent, they indeed were biologically active. Surgical resection of these tumors was indicated, and the risk of complications, such as hypertensive or hypotensive crises, may be no less than those of other typical tumors. Thus, such tumors should be managed with great ca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