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与《内经》中人体水液代谢理论的比较,阐述土家族医学中人体水液代谢理论及其独特之处,得出土家族医学中的肚、肠和尿脬在人体水液代谢中的作用等均来源于《内经》理论,但土家族医学更强调了肝、心的作用。反映了祖国医学理论的多元化与繁荣发展,同时也为临床辨证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2.
"肺主通调水道"现已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笔者通过总结"肺主通调水道"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体现,结合后世医家论注及现代临床应用,探讨肺与水液代谢的密切关系,为水液代谢类疾病的中医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心对人体水液代谢具有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心阳与水液代谢、心主血脉与水液代谢、汗与水液代谢等几个方面,认识心与水液代谢关系对于中医水液代谢理论的发展完善以及临床相关疾病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结合《内经》关于六经气血盛衰的论述,分析六经之常在水液代谢中的作用。六经各自的气血盛衰的生理特点不同,经络循行不同,各自脏腑的作用不同,决定了各自在水液代谢中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脾主运化水液与水通道蛋白内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脾主运化水液,对于维持使内津液平衡起着重要作用,水通道蛋白是生物膜主特异性转运水的整合蛋白质,对维持体内水平衡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津液代谢这一中心环节,把“脾主运化水液”和水通道蛋白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素问·水热穴论》篇中水液代谢相关论述的解析,探讨肾与水液代谢间的关系:结合历代医家对于“肾为胃之关”的认识及相关病机的探讨,论述肾阴亏虚所致水热互结、聚水成肿的病理过程;通过象隐喻思维,解析肾之气化蒸腾功能,理解肾与水液生成之间的密切关系;从生理、病理、经脉方面解析“其本在肾,其标在肺,皆积水也”这一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廖志香  潘娟 《四川中医》1998,16(10):28-28
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严重者还伴有胸水、腹水等。水肿的产生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景岳全书肿胀》篇云:“凡水肿等证,乃肺牌肾三脏相干之病”。此病往往有反复发作之趋势,尤与脾肾关系最为密切。《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水热穴论》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从其类也”。说明脾肾两胜在此病中的作用。脾主运化,主精微的摄取及水液的输市;肾司开阅,主精气的藏蓄与湿浊的排泄。太阴虚则运化无权,难以摄取精微,又致水液输布失常;…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诊尿法临床应用意义李素桂郭绍伟内蒙古医学院中医系(010020)关键词:《伤寒论》/诊尿法尿是水液在人体代谢后的产物。水液进入体内,经过脾胃的运化,转输到肺,通过肺的通调水道作用,将其下送到膀胱,膀胱是尿液的贮藏器官,经过膀胱的气化作用将其...  相似文献   

9.
沈安明 《河北中医》2001,23(4):303-304
心力衰竭 (以下简称心衰 )水肿治在心 ,与理不悖 ,然而临床并不尽然。现就笔者所及 ,并参阅文献 ,对此试作探析 ,冀对提高疗效有所裨益。1 心肾的生理心属火 ,赖坎阳以振 ,其藏神而主血脉 ,血液在脉内的正常运行 ,有赖于心气推动、心阳温煦 ,正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所云 :“诸血者 ,皆属于心。”肾主水 ,藏真阴寓元阳 ,为五脏之根本 ,“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 ,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1] ,而肾之气化功能又赖命火以蒸腾 ,于是水液才能正常输布与排泄 ,肾对维持体内水液代谢平衡有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2 水液代谢的生理人体水液的代谢 ,…  相似文献   

10.
试谈宣肺利水法在急性肾衰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肾衰,临床主要以肾功能短期内进行性急剧下降,氮质代谢废物积聚,水电解质紊乱,伴少尿、无尿、高度浮肿为特征。中医紧紧把握无尿这一突出特征,将急性肾衰归属于癃闭、关格、肾风、水肿等病范畴。本人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急性肾衰初期的病理机制主要为肺失宣肃,不能通调水道,故在治疗上每以宣调肺气为主,配合化瘀利水之法,常获预期之效。关于肺在水液代谢中的重要作用,《素问·水热穴论》曾说:“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素问·经脉别论》也明确指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  相似文献   

11.
脾主运化水液 ,对于维持使内津液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水通道蛋白是生物膜上特异性转运水的整合蛋白质 ,对维持体内水平衡起着决定性作用 ,通过津液代谢这一中心环节 ,把“脾主运化水液”和水通道蛋白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2.
水液代谢与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紧密相关,找到水通道蛋白与中医水液代谢的相关性,探求中医脏腑在水液代谢中作用的分子基础及其在水液代谢中的重要意义。文章结合大量近几年国内外、古籍文献,归纳整理与水液代谢有关的脏腑所参与的AQPs。AQPs的发现可能是合理解释中医学水、津液、水病和水液代谢过程的证据,研究AQPs与中医学水液代谢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试论心在痰饮水病形成及辨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中医心与水液代谢的关系及有关治疗痰饮、水病方药的分析,试述了心在痰饮、水病形成及辨治中的作用,补充了传统认为痰饮水病主要与肺、脾、肾三脏相关的观点,以期丰富和完善痰饮、水病病机及治疗学内容。  相似文献   

14.
“肾者胃之关”作为一重要的生理学说,是由病理推导而来,首见于《素问·水热穴论》,云:“肾何以能聚水而生病?歧伯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肾主水司开合,与脾、肺、三焦、膀胱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机体的水液代谢过程,已被上千年的临床实践所支持。而作为六腑之一的“胃”,与肾直接配合并主水液代谢,则既  相似文献   

15.
从三焦气化看水液代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内经》、《难经》有关论述,指出大肠、膀胱属下焦,“如:口—胃津液大肠—膀胱”轴为摄入水的基本代谢轴,“口—胃(脾)精微 肺 血 膀胱”轴为人体内生水的基本代谢轴,提出以三焦气化为核心的人体水液代谢系统及开宣上焦、升举中焦、恒调下焦三法治疗水液代谢失常性疾病。  相似文献   

16.
祖国医学认为脾胃的生理功能主运化水谷精微,具有消化食物,输送营养,代谢水液等功能。而且脾为后天之本,脾胃为人体气血生化之源。早在《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灵枢·邪客》说:“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肠中,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  相似文献   

17.
从"肺通调水道"来探讨肺在水液代谢中的作用。肺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通过探讨其在水液代谢中的作用,可加深对中医临床的理论指导和治疗启示。  相似文献   

18.
水气者,水饮、痰饮、水肿之类也。水液代谢方面的疾病纷繁复杂,涉及到心、肝、脾、肺、肾及膀胱、三焦、胃肠、胞宫等诸多脏腑。水饮之为患,变而不居,动而多变,经方中用于治疗水饮的方剂有50余首,贯穿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大部分篇章。水液病病机之复杂,变证之多,涉及之广,历来为它病所不及。仲景治水之法自成一体,可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相似文献   

19.
<正> 水液代谢的平衡与调节,对机体正常生理、病理及临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祖国医学把水液代谢概括为“津液气化”.津液即为体液成分,包括水、电解质和其它有机物质,其中以水为主,亦称水液.津液与脏腑、气血、经络密切关联,构成机体整体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水液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内经》早有论述,《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从这一大体代谢过程说明,脾、肺、肾为主要调节机制,并与胃、肠、膀胱等  相似文献   

20.
靳长旭 《中医杂志》2007,48(11):1050-1051
在《伤寒杂病论》中有一系列治疗水湿痰饮病的方剂,诸如小半夏汤、小青龙汤、五苓散、真武汤等等。这些方剂同为治疗水湿痰饮,但其理、法、方、药各不相同。关于人体水液的代谢过程,早在《素问.经脉别论》中就有一段经典的论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水液代谢过程中任何一个脏腑功能发生紊乱,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异常,都会影响水液在体内的运行,导致水停成饮,饮聚酿痰,弥散三焦而为湿。病因或是外感六淫,或是内伤七情、饮食不节、起居失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