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世权 《中医杂志》2007,48(4):375-376
答: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所创立的方剂因其配伍精当,疗效显著,被后世誉称为经方。纵观《伤寒论》、《金匮要略》,张仲景用经方的主要思维方法是“有是证用是药”,追求“汤证相应”的契合关系,即:“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通脉四逆汤方后注)。今人应用经方,必须熟悉这种思维方法,掌握经方应用的辨证要点,才能在临床上提高疗效。1抓住该方的主症:每一个经方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适应范围,经方与适应范围的结合则称之为汤证,如麻黄汤证,桂枝汤证等。每一个汤证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证候群,其中又有“主症”、“次症”、“或然…  相似文献   

2.
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诸方,组方严密,药味少而精,专效如桴鼓,后代医家尊之为经方。几年来,临床应用经方,确能药到病除,今录两例以供参考。例1:《伤寒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病案。解××,男,52岁,干部。 1975年11月4日初诊。患者素有支气管炎,经常服用消炎止咳、祛痰定喘等片剂。近几日复感寒邪,致宿疾加重。继服前药病症不减。患者咳嗽少痰,气促抬肩,面热、时而汗出,两眼睑浮肿,口唇微紫而干,苔白欠润,  相似文献   

3.
经方小议     
姚杰良  黎忠民 《河南中医》2008,28(12):94-95
《汉书·艺文志》云:“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说明经方是根据药物寒热温凉的性质,衡量疾病的浅深程度,凭借药物的补泻作用,按照四时气候变化宜忌情况,辨别药物性味,并以辨证论治为原则,组成寒  相似文献   

4.
侯兵  马新童 《新疆中医药》2007,25(5):122-123
张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伤寒杂病论》(即《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共十六卷,其文辞古朴,义理深邃,立法详明,病证相应,遣方精当,用药简要,验之临床,效如桴鼓。兹结合临床浅谈对经方运用之管见。  相似文献   

5.
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经方医学的代表性著作,尽管其在中医学的发展历史中,不断地融入了医经医学的思想。前文认为,经方医学的科学性就在于经方医学严格地定义了每一个方剂。近年来,对汉代度量衡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许多学者对以容器计量和以个数计量的药物进行了实测,这些成果使我们能够对经方在古代的运用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也使我们能够准确地描述每一个经方。  相似文献   

6.
刘志龙教授认为,五脏阴阳调和,睡眠方可安稳.心血不足,心火亢盛,心胆俱虚均可扰乱心神,使心神不安而致失眠,治疗以安神定志为本,常用经方黄连阿胶汤、栀子豉汤等.肝疏泄太过或不及,藏血功能失调,导致阴血不足,魂无所居而致失眠,治以疏肝理气或补养肝血,常用经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酸枣仁汤、小柴胡汤、四逆散等.脾主运化,为气血生...  相似文献   

7.
以汉代一两等于15 g的折算方法,运用经方原方以及原方剂量,总结250例病案的临床体会.在治验的病案之中,2剂药内治愈的病例占六成,5剂药内治愈的约占九成,需用7剂药以上的只占少数;2剂内病情减半的占八成,3剂内病情减半的占九成多.由此临床实践,初步验证了应用经方原方以及原方剂量于当今临床,具有“一剂知、两剂已”之速效.并体会到临床运用经方并非必须“灵活加减”,经方并非不能长期服用,经方煎服法方便患者,翻煎易破坏方剂配伍关系,使用经方必须注意药物质量,必须打破药典“常用量”的局限,使用原方必须重视原意.  相似文献   

8.
经方非常重视虚实辨证,强调依据正邪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或祛邪兼以扶正,或扶正兼以祛邪。在辨六经方证的基础上,强调扶助正气、攻补兼施以祛邪而不伤正。提示我们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时时注意呵护人体的阳气、气血津液等,不可盲目攻邪。  相似文献   

9.
仲景方研究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景所创方剂260首,配伍严谨而独特,其方遴药精确,注重药物剂量调配,通过量变达到质变,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仲景方应用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任 《天津中医》2011,(4):265-270
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方,配伍严密,疗效卓越,为历代所推崇,习称"经方"。文章分别以八纲、八法就其应用予以论析,详明其理法方药,推衍其临床运用,以期达到"古为今用"、"应用无穷"之目标。  相似文献   

11.
仲景方应用论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任 《天津中医药》2011,28(4):265-270
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方,配伍严密,疗效卓越,为历代所推崇,习称"经方"。文章分别以八纲、八法就其应用予以论析,详明其理法方药,推衍其临床运用,以期达到"古为今用"、"应用无穷"之目标。  相似文献   

12.
“经方”之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方”之名由来已久 ,在临床实践中 ,以“经方”加减治疗各类病证疗效卓著。然而“经方”的解释说法却很多 ,见仁见智 ,难于统一。在文献报道中 ,所使用的“经方”也取自于范围较大的各种古典医籍 ,造成不少的歧义 ,因而有必要对“经方”之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以求共识。1 “经方”的含义目前“经方”之含义大致有 3种。1 1 经方者 ,经验之方也 在春秋战国时期 ,我国的社会制度经历着巨大的历史性变革。随着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与提高及代表不同阶级利益与要求的各种学派———诸子百家的出现 ,祖国医学的发展也得到了有力的推动。这…  相似文献   

13.
戴天木 《新中医》2005,37(6):80-80
半夏泻心汤出自《金匮要略》,主治中焦寒热错杂引起呕吐、脘痞、肠鸣等症,用于治疗寒热或湿热互结中焦,脾胃升降失常所致之慢性胃炎疗效显著。症见:胃脘痞满,嘈杂,胃中既恶寒又畏热,恶心或呕吐,嗳气,口苦有异味,纳食不馨,肢倦乏力,肠鸣泄泻或排便不爽,舌红、苔腻而黄白相兼,脉缓或濡数。半夏泻心汤中法半夏、干姜辛温以散寒,黄连、黄芩苦寒以泄热,党参、甘草、大枣益气和中。诸药合用,辛开苦降,寒温并用,虚实兼顾,既可祛邪散结以消痞,又能调理脾胃气机之升降,故适宜于寒(湿)热互结于中焦证。临床可辨证加减,若寒湿偏胜而苔白腻、脉缓,则重用干姜、法半夏,  相似文献   

14.
王鸿庆  魏思宁  杨际平 《新中医》2020,52(11):35-37
经方方小药精,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笔者结合临床反复研究,从病脉证治、随证治之、探究剂量、重视煎服等方面探讨如何活用经方,用好经方,为经方的应用与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5.
经方的特点是:结构严谨;方药味虽少,但君臣佐使结构明确,特别是“主病者为君,佐君者为臣”的定位关系一目了然;定量严格;灵活多变。证候的复杂性决定了应用经方的不易性,疑难病的证候多是复合证候,二合一、三合一的证候比比皆是,这种复合证候在心脑血管病、肿瘤病、肝脏病、肾脏病、神经系统疾病中非常多见。而经方的应用也是可以二合一、三合一的,如治疗痰瘀互结腹腔包块,用苓桂术甘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用小陷胸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肿瘤放疗化疗后,用桂枝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小柴胡汤等。  相似文献   

16.
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由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通草、大枣组成,主要功效为养血通脉、温经散寒。笔者临床应用该方治疗多种杂症收到良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刘洋  于峥  刘慧杰 《中医杂志》2007,48(4):377-378
处方中药物用量是中医临床颇具技术含量的内容。处方一经组成,每味药物的用量直接关系方剂的功效,故素有“不传之秘在药量”的说法。世尊张仲景为医圣,其《伤寒论》、《金匮要略》不仅开创了中医临床治疗学辨证论治系统的先河,经方的药物组成、用量、加减、炮制、制剂、服法等精确清晰,基本涵盖了整个中医临床用药过程,其规式作用,也是被后世尊为医方之祖的原因之一。但经方药量欹重,动辄数两,甚至半斤、1斤、2斤。后世畏其药重,尚轻剂而用之。对经方的药量考据,一直是历代聚讼之一。对经方药量的把握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经方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梁晓夏 《世界中医药》2008,3(5):295-295
《伤寒论》被历代医家奉为中医经典,是习医者的必读书。书中112方,选药精当、配伍严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屡用屡效。然而,症状千变万化,证亦多相兼杂,故应用经方应该灵活。如单用某一个经方难以满足要求,可经方合用,使适用症扩大且疗效倍增。笔者结合案例将自己的体会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裴正学 《西部中医药》2003,16(10):10-14
所谓经方指《伤寒论》、《金匮要略》之方剂而言。一千多年来,历代医家对经方的卓越疗效予以高度肯定。由此升华而出的理论,形成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对经方的应用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分述于后,不妥之处尚望同道们批评指正。1麻黄汤与桂枝汤“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上述经文说明外感有伤寒,中风,温病三部分,伤寒是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中风是头痛,发热恶寒,有汗,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