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主成分及聚类分析法对不同产地头花蓼的综合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综合比较、评价不同产地头花蓼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对不同产地的41个野生及栽培头花蓼中槲皮素、槲皮苷、没食子酸、总黄酮、浸出物进行测定,并以上述5个指标成分的含量为指标,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对不同产地的41个野生及栽培头花蓼进行综合质量评价研究.结果:不同产地头花蓼中槲皮素、槲皮苷、没食子酸、浸出物、总黄酮含量有明显差异,除贵州省毕节县亮岩镇2号样品外,其余样品均达到药用要求.以贵州东部头花蓼药材样品的综合质量较好.结论:头花蓼样品中所含的上述化学成分受产地、土壤类型影响较大,受海拔影响较小.其中,贵州西部地区头花蓼野生资源较为丰富,但其指标性成分槲皮素含量及综合质量低于贵州东部地区及外省样品;贵州东部地区头花蓼槲皮素含量较高、综合质量较好,验证了头花蓼基地建在黔东南施秉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综合评价贵州不同产地野生头花蓼的品质。方法:采用分子鉴定法、红外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贵州5个不同产地的野生头花蓼进行品质评价。结果:分子鉴定对比各个产地的头花蓼样品扩增ITS-2序列完全相同;运用聚类分析处理中红外图谱的结果为:剑河县柳川镇关口村6组所产头花蓼与安顺市龙宫镇克马村的头花蓼品质相近;剑河县久仰乡久丢村3组、剑河县南明镇凯寨村的头花蓼品质相近;剑河县太拥镇九仪村与其它几个产地的品质相差较远;不同产地头花蓼中槲皮素、山奈酚含量有明显差异,除贵州省剑河县太拥镇九仪村样品外,其余样品均达到药用要求。结论:贵州野生头花蓼的品质如下:安顺市龙宫镇克马村的头花蓼品质较优,剑河县久仰乡久丢村3组、剑河县柳川镇关口村6组、剑河县南明镇凯寨村次之,剑河县太拥镇九仪村品质有所退化,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野生与栽培头花蓼主要药效学的研究,对贵州野生与栽培头花蓼进行药效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和小鼠棉球肉芽肿等实验进行抗炎实验,采用醋酸扭体法进行镇痛实验.结果 野生与栽培头花蓼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小鼠足肿胀、小鼠耳肿胀和棉球肉肿等炎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相同剂量的野生与栽培头花蓼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贵州产野生与栽培头花蓼在主要药效质量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贵州不同产地、不同物候期头花蓼中总黄酮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头花蓼为蓼科蓼属植物头花蓼PolygonumcapitatumHam .exD .Don的全草。主产于贵州[1 ] ,为贵州地道苗药药材,贵州苗族人民广泛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疾病[2 ] 。其中黄酮类成分为其主要成分[3 ] ,具有解毒、散瘀、利尿通淋的功能。头花蓼收载于《贵州省中药材质量标准》。但对该药材未做含量测定及采收期的规定。药材质量与地域、生境等密切相关[4] 。笔者首次对不同产地,不同物候期的头花蓼进行动态采样,并对其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系....  相似文献   

5.
基于地形因子的贵州省头花蓼生态适宜性等级划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通过对头花蓼中没食子酸与地形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进行贵州省头花蓼种植的地形适宜性等级划分,为贵州省头花蓼种植最佳区域的选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对贵州14个县野生头花蓼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头花蓼中没食子酸含量地理变异,不同地形条件下没食子酸含量变异,坡度、坡位、坡向、海拔高度等地形因子对没食子酸含量的影响.并应用空间信息技术,依据头花蓼中没食子酸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基于地形因子的头花蓼生态适宜性等级划分.结果与结论:坡度、坡向、海拔高度对头花蓼中没食子酸含量影响较大.贵州省海拔较低、阴坡、坡度较小的地区,头花蓼中没食子酸含量较高.贵州东部地区头花蓼中没食子酸含量较高,西部地区相对较低.贵州省中东部地区的地形条件最适宜头花蓼中没食子酸含量积累.  相似文献   

6.
苗药头花蓼种植适宜区分析及GAP基地选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提出并建立头花蓼GAP基地的选择依据与标准,促进头花蓼GAP基地的合理选建与资源科学利用。方法:对苗药头花蓼野生资源进行调查,观测头花蓼资源分布、生长环境、生长特性、群落类型及伴生植物等。对贵州不同产地,不同生长环境头花蓼的生长特点与主产区域气候、土壤环境等进行对比,并根据贵州头花蓼资源调查及其自然分布区域特点等,对其种植适宜区进行分析。结果:制定了“头花蓼药材GAP基地的选择依据与标准”,为生产优质药材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结论:通过头花蓼野生资源分布、生态环境调查与其种植适宜区的分析研究,为头花蓼野生变家种、规范化种植和GAP基地合理选择与建设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贵州头花蓼适生地土壤肥力与没食子酸含量的关系,以期为头花蓼的选地栽培提供参考。方法:测定贵州41个适生地头花蓼药材中没食子酸及其根部土壤中肥力指标的含量,用SPSS 16.0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近70%头花蓼居群中没食子酸的含量集中在0.15%~0.25%,药材质量差异水平不大;头花蓼根部土壤中可利用的铵态氮和有机质水平偏低,植物对钾与磷元素的需求相对偏高,酸碱度为5.65~7.73,适生地土样呈微酸至中性土壤;相关性分析显示,不同土壤质地以及不同居群土壤养分条件对头花蓼没食子酸的积累影响不明显。结论:建议在头花蓼的栽培中,选择中性或微酸性的砂质壤土、相对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并在其生长过程中注意维持有效钾与速效磷的水平不低于60.0,100.0 mg.kg-1为宜。  相似文献   

8.
头花蓼皆为地上全草入药,富含黄酮类成分,治疗泌尿道感染疗效显著。但是头花蓼茎、花、叶等部位总黄酮含量差异悬殊,其基因组研究资源十分缺乏。课题组经过10余年对转录组、代谢组及其网络药理学的研究积累,有助于探索头花蓼不同入药部位总黄酮代谢模式。本文从头花蓼黄酮类成分药效研究、药效成分、基因表达等研究层次方面进行介绍,为头花蓼黄酮类成分最佳临床入药部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不同产地栽培银杏叶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银杏叶样品中黄酮类成分含量。方法 :HPLC法测定 35个产地银杏叶中 3种主要黄酮甙元即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的含量 ,并以此换算出总黄酮含量。结果与结论 :各产地银杏叶中黄酮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 ,其中产量大的江苏邳州、广西兴安、贵州正安、湖北安陆等地的银杏叶总黄酮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热淋清颗粒生产原料药头花蓼提取后的药渣为研究对象,探索头花蓼药渣回收利用的方式。方法:分析头花蓼药渣中的营养成分,并将药渣制成基质,用于头花蓼药材栽培,并对栽培的头花蓼药材进行质量检测。结果:药渣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且pH适中。药渣基质栽培的头花蓼药材与头花蓼GAP基地土壤栽培的头花蓼药材在外观性状、定性、定量分析结果上相差不大,且符合药用要求。结论:将药渣作为基质栽培头花蓼药材,避免了土壤中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污染,为制药企业开辟了一条绿色中药材生产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地高辛对心肌酶类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地高辛的应用对心肌酶类的影响。方法:用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测定血清地高辛浓度,用连续监测法测定心肌酶类,对地高辛使用组与未使用组进行分组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地高辛使用组与对照组间心肌酶类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且各酶类活力随血清地高辛浓度(SDCs)的升高而上升,与SDCs的相关系数在0.2328~0.5837之间。结论:地高辛的应用可使心肌酶类活力增高。  相似文献   

12.
头花蓼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头花蓼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 进行优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乙醇浓度对总黄酮的提取有显著影响.结论 结合正交实验结果 和方差分析,确定12倍量55%乙醇提取3次,1h/次为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3.
头花蓼种子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头花蓼种子育苗技术。方法头花蓼种子育苗选用肥沃疏松的沙质壤土或疏松肥沃的人工混合土做育苗基质,采用种子拌细土(1∶200)撒播,播种后厢面盖地膜再起塑料拱棚进行保温、保湿,并加强揭膜、浇水等田间管理。结果通过对育苗基质、覆土厚度、播种方法、播种后保温保湿措施等影响头花蓼种子育苗的因素进行系列试验研究,提出了头花蓼种子育苗的可行方法,并研究制订了种苗质量标准。结论头花蓼种子育苗技术可在头花蓼GAP基地建设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头花蓼开花结果与授粉特性。方法采用固定植株跟踪观察法,观察研究头花蓼开花习性及授粉特性。结果头花蓼4~6月形成头状花序,并边开花边结果,盛花期为8~10月,盛果期为9~11月;异花授粉为头花蓼的主要授粉方式,其中自然授粉的结实率最高。结论异花自然授粉为头花蓼的主要授粉方式,头花蓼的果实采收时间以9~11月为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HPLC测定云南不同产地的野生与栽培黄草乌中滇乌碱、黄草乌碱甲及黄草乌碱丙的含量。方法采用Extend-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B为40 mmol/L乙酸铵缓冲液(用氨水调pH值至9.00),两相梯度洗脱(0~35 min,35%→55%A;35~40 min,55%A),流速1.0 mL/min,柱温30℃,波长260nm。结果7个产地野生与栽培黄草乌中滇乌碱含量为510.29~1837.44μg/g,新平产野生黄草乌最高,建水栽培者最低;黄草乌碱甲含量为583.92~4105.45μg/g,个旧栽培黄草乌(黄皮)最高,建水栽培者最低;黄草乌碱丙含量为79.93~2281.68μg/g,嵩明产野生黄草乌最高,建水栽培者最低。3种双酯型二萜生物碱总含量为1240.32~5732.09μg/g。HPLC对比图显示,黄草乌栽培品与野生品成分存在较大差异。结论黄草乌野生品与栽培品存在明显成分差异,3种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差异很大,不同产地的栽培品之间也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头花蓼的质量标准。方法显微鉴别法、TLC法定性鉴别头花蓼;《中国药典》方法检查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HPLC法测定没食子酸和槲皮苷的含有量。结果显微鉴别特征性强,多见腺毛、不定时气孔、草酸钙簇晶等;TLC图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专属性强;23批样品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50%乙醇浸出物含有量分别为7.75%~11.63%、4.04%~18.79%、0.14%~8.62%、15.49%~25.26%;没食子酸、槲皮苷含有量分别为0.470~1.856、0.160~4.199 mg/g。结论该方法合理可行,可用于头花蓼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不同生境和加工方法对半夏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不同生境和加工方法的半夏化学成分进行测定 ,比较其质量差异 ;方法 以三种化学成分为检测指标 ,分别采用比色法、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半夏样品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栽培半夏和野生半夏的总生物碱含量差异较大 ;但 β-谷甾醇含量较为一致 ,以南充片区所产半夏为高 ;栽培半夏的鸟苷含量明显高于野生半夏。半夏皮中 3种化学成分含量均高于去皮和带皮的半夏 ,且硫熏会导致半夏中总生物碱含量明显降低。结论 不同生境的半夏化学成分有一定差异 ,而不同加工方法会对半夏质量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