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态增强MRA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3  
目的与常规MRA比较,并以手术或DSA作为金标准,评估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DCEMRA)的图像质量和应用价值。方法40例共132条体部血管同时作了常规MRA和DCEMRA检查,前者以二维时间飞跃法(2DTOF)MRA为主,后者以三维(3D)DCEMRA为主,部分病例屏气扫描(20~30秒),快速注射GdDTPA20ml(0.15~0.2mmol/kg),造影剂注射速度和扫描时间依据靶血管的性质、部位、范围而定。结果40例中35例发现有血管病变,与手术或其他影像学方法检查结果一致。30例主动脉弓及弓上分支、腹主动脉、腔静脉及门静脉的显示满意率,2DTOFMRA为40%,DCEMRA为96%,颈动脉及下肢血管则分别为90%、70%。利用配对计数资料χ2检验,前者两种方法有显著性差异(χ2=16.65,P<0.001),后者无显著性差异(精确卡方检验:χ2=0.58,P>0.05)。结论DCEMRA为新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克服了常规MRA的许多缺点,尤其对胸腹部血管,两种方法血管显示满意率有极显著性差异。屏气薄层3DDCEMRA技术,几乎达到与DSA相仿的结果,其临床应用潜能极大。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成像在主动脉疾病中的应用(附2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MRISE序列,梯度回波(GRE)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主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29例主动脉疾患,其中主动脉夹层21例,胸、腹主动脉瘤8例。全部病例采用MRISE常规序列及GRE技术,4例行MRA检查。结果:在SE及GRE序列上21例胸、腹主动脉夹层均显示真假两腔,其内膜片分别为19和21例。破口分别为5和8例。MRI及MRA能清晰地显示主动脉瘤和瘤体内结构。结论:MRI对主动脉疾患具有肯定的诊断价值。以常规SE序列为基础,辅以GRE及MRA技术将能对主动脉疾病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3.
胆管磁共振仿真内窥镜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胆管磁共振仿真内窥镜(MRVE)加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的临床应用,探讨其在胆道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 14个月44例有梗阴性黄疸和有胆道症状的患者行胆管MRVE检查。用呼吸门控快速自旋回波(FSE)和屏气多层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获得的二维重度T2WI传输到计算机工作站,用导航软件显示利用表面应答技术的胰胆管内表面的状态。结果 恶性肿瘤18例,胆结石17例、术后胆道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术后随访的金标准,但因其有创性使之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磁共振成像(MRI)作为无创检查手段之一,用自旋回波(SE)或梯度回波(GRE)系列可显示搭桥血管的横断面或部分长轴像,用磁共振相位速度图(MR)可测定搭桥血管的血流速度,据此可评价搭桥血管的通畅性及其功能状态。与其它无创方法相比,MRI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和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烟雾病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分析8例烟雾病的磁共振成像表现,探讨磁共振成像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8例烟雾病中男女各4例。年龄4~49岁,平均20.4岁。磁共振成像应用Siemens1.0TMR系统和头表面线圈。均有SE序列T1WI和T2WI,7例有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3D-TOFMRA),1例有DSA。结果:SE序列MRI均见丘脑-基底节区(单侧2例,双侧6例)有扩张的烟雾血管,其中以T1WI显示更为清楚直观。7例3D-TOFMRA和1例DSA均见ICA上端、MCA和ACA近端闭塞以及丘脑-基底节区的烟雾血管。这些病理血管分布侧别与SE序列磁共振成像所见一致。结论:SE序列磁共振成像和3D-TOFMRA是诊断烟雾病的有效方法。T1WI显示丘脑-基底节区烟雾血管优于T2WI。3D-TOFMRA尚适用于烟雾病血管旁路术后随诊及其高危人群普查。  相似文献   

6.
应用MTC和TONE技术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MTC和TONE技术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张挽时李立伟鲁晓燕王东近年,随着磁共振的成像技术和硬件的改善,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分辨率明显提高。其临床应用愈加广泛[1]。本研究应用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结合磁化量转移...  相似文献   

7.
肺栓塞的磁共振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肺栓塞的磁共振诊断研究宋云龙刘玉清李坤成荆宝莲刘蕴忠程显声笔者分析22例肺栓塞(PE)的MRI所见,并与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V/Q)扫描对比研究,着重讨论MRI的自旋回波(SE)和梯度回波(GRE)两种技术综合应用在PE诊断中的作用和限度。作者单...  相似文献   

8.
DCE-MRA在腹部大血管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 angiograplhy,DCE-MRA)在腹部大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槽糕与方法 肾性高血压或大动脉炎患者7例,均行MRI平行及DCE-MRA检查中,其中4例行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结果 DCE-RMA可显示肾动脉变细6处,肾动脉受压1处  相似文献   

9.
中场强磁共振尿路水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评价中场强(0.5T)磁共振单激发快速自旋回波9SSFSE0尿路水成像(MRU)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42例正常和悄路梗阻患者,在GE 0.5T超导MR成像仪上采用SSFSE进行MRU成像;38例加作2D FSE重T2WI,经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重建MRU图像。结果 采用SSFSE所得MRU图像可清晰显示正常尿路,效果比2D FSE重T2WI经MIP重建所得MRU钉佳,尿路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食管运动障碍的发生机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HN-Envision法)结合IMS型彩色图像分析综合系统,对39例RE患者及14例正常人食管壁内一氧化氮(NO)能及血管活性肠肽(VIP)能神经进行了定位、定量研究。结果发现,RE组食管粘膜内一氧化氮合酶(NOS)和VIP阳性产物与正常组相比显著增多(P〈0.01),RE组NOS及VIP阳性区域的面积比和阳性强度均值与正常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近年〔^31P〕磁共振波谱(^31P)MRS在癫痫动物模型和癫痫病人研究的现状。(^31P)MRS可根据磷酸单酯(PME)、磷酸二酯(PDE),磷酸肌酸(PCr),无机磷(Pi)和三磷酸腺苷(ATP)峰值改变来判断致痫灶,并进行定侧,但pH的研究结果有差异。本文分析了(^31P)MRS的优越性及目前尚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磁共振成像在主动脉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评价MRISE序列,梯度回波及磁共振血管成像对主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29例主动脉疾患,其中主动脉夹层21例,胸,腹主动脉瘤8例。全部病例采用MRI SE常规序隐及GRE技术,4例行MRA检查。结果;在SE及GRE序列上21例胸,腹主动脉夹层均显示真假两腔,其内膜分别为19和21例。  相似文献   

13.
磁共振技术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传统的血管造影术创伤重 ,并发症多 ,亦有死亡报道。随着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 ,常规MRA ,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dynamiccontrast -enhanced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DCEMRA) ,MR数字减影血管成像 (MRdigtalsubtractionangiographMRDSA)等无创性或微创性检查手段先后应用于临床 ,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现将磁共振技术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1 成像原理与方法1.1 常规的MRA血液的流动相关增强效应和相位效应是MRA的两个基…  相似文献   

14.
直接放射成像:DR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直接放射成像:DR杜洛山,高元桂,纵坚平,李立人1背景工业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与医学影像学结合,相继产生了X线计算机断层(CT)、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数字化超声及多普勒、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及正电子发射断...  相似文献   

15.
磁共振泌尿系造影的相关技术和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燕飞  王焱  赵昕 《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32(11):732-735
目的评价磁共振泌尿系造影(MRU)的成像技术对揭示尿路梗阻部位及原因的价值和限度,并推广应用半傅立叶转换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ASE)行MRU检查的技术方法。方法18例尿路梗阻、8例非尿路梗阻性疾患及5例健康志愿者,应用FASE技术行MRU检查。无尿路梗阻者13例检查前口服速尿20mg。所有图像后处理均采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技术。结果尿路梗阻病人均能显示梗阻部位和程度,诊断敏感率达100%,诊断正确率为83%(15/18)。口服速尿增强MRU提供了良好的肾脏形态和尿路解剖结构。结论MRU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技术,可提供高分辨尿路图像  相似文献   

16.
1 H磁共振波谱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结合MRI探讨^1H磁共振波谱(^1H MRS)在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9HI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38例经临床确诊为HIE的足月新生儿进行MRI及^1H MRS检查。年龄5-17天,平均8.2天,对其中的26例必于6个月以后分别进行随访和(或)复查MRI。同时选择8例无窒息史的健康足月新生儿做对照研究。MRI检查采用Elscint2.0超导型磁共振扫描系统,应用SE序列进行常规扫描,^1  相似文献   

17.
Budd-Chiari综合征的磁共振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柏一查氏综合征(Budd-Chiarisyndrome)的磁共振(MR)表现,分析比较各种检查方法。方法:8例本病患者的磁共振成像检查,采用SE、FSE和GR序列,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扫描,其中2例做了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结果:MR表现为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IVC)狭窄、阻塞和栓塞及“逗点样”肝内侧支循环;肝脏充血肿大或尾叶代偿性增大;脾大;门脉增粗;腹水和肝外侧支循环。结论:Budd-Chiari综合征在MR上有较为典型的表现,MR是目前诊断该病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8.
磁共振尿路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附60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的检查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快速自旋回波(FSE)、重T2WI技术以及口服利尿剂、钆喷酸葡胺稀释液、腹部加压等方法对55例病人和5例健康志愿者行磁共振尿路成像(MRurography,MRU)。结果检查60例,MRU+MRI阳性56例,MRU对尿路梗阻的显示,尤其对静脉尿路造影(IVU)不能显影者效果良好,与常规MRI结合在揭示病变和尿路梗阻之间的关系方面有独到之处。结论MRU能显示尿路梗阻部位、程度,与MRI结合能更清晰地诊断尿路梗阻的病因。MRU将成为诊断泌尿系疾病的一种新型无创性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19.
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 (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 ,MRA)是一种精确的、非损伤性血管成像检查方法[1] 。既往MRA主要应用于颈动脉和脑动脉等血管成像。由于X线血管造影显示静脉常常不能令人满意 ,因此静脉磁共振血管造影越来越受到影像工作者的关注 ,尤其对于腹部静脉成像[2 ] 。笔者拟对门静脉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原理及其临床应用的进展作一综述。1 门静脉磁共振成像技术原理流动的血液在MR图像上的表现与静止组织有显著的差别。根据成像技术的不同 ,在MR图像上 ,血液信号可以表现为“白”血 ,也…  相似文献   

20.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张宗军许健李苏健陈君坤笔者对25例动脉瘤的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资料和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IADSA)作了对照分析。一、材料和方法25例患者平均年龄47.6岁,均做了常规磁共振成像(MRI)、MRA和IA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