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择VBI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5例,对照组37例,试验组采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照组采用尼群地平。检测下列指标:(1)临床疗效改变和眩晕等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2)血液流变学的全血黏度;(3)血浆黏度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平均峰血流速度(Vm),动脉搏动指数(PI)等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3例,有效10例,好转8例,无效4例,对照组治愈7例,有效7例,好转13例,无效10例,两组疗效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TCD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Vm和PI均有提高,治疗组改善的程度比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参芎葡萄糖疗效确切,是一种治疗VBI性眩晕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强力天麻杜仲胶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方法11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病人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40例,口服强力天麻杜仲胶囊;对照组40例,口服通心络胶囊;基础组30例,静滴金络通。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联合基础治疗。采用TCD和放射免疫学方法观察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浆ET、TXB2、6-Keto-PGF1α、AngⅡ的变化。结果强力天麻杜仲胶囊对VBI的症状改善有效率达92.5%,与通心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能有效加快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同时能显著降低血浆中ET、TXB2、AngⅡ水平,升高6-Keto-PGF1α的含量。结论强力天麻杜仲胶囊治疗VBI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礤脉灵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75例VB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碟脉灵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速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血液流速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碟脉灵注射液是治疗VBI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纤溶酶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血流动力学影响及其疗效。方法65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使用倍他西汀(西其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纤溶酶100U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输注。统计分析治疗1周后两组在临床症状、血浆纤维蛋白原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等方面变化情况,评估其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及加快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收缩期血流速度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87.5%(P<0.05)。结论加用纤溶酶治疗VBI可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眩晕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眩晕宁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96例VBI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予眩晕宁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连服15 d。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每次5mg,每晚1次口服,疗程15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眩晕宁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且无副反应。  相似文献   

6.
《内科》2017,(2)
目的探讨定眩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定眩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0%,研究组为90.0%,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LVA、RVA、BA水平均显著提高,研究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等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与单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比较,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定眩颗粒治疗VBI眩晕患者,能更显著地降低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等水平,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碟脉灵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观察碟脉灵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采用随机、对照、开放试验,将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低分子肝素钙组(n=34)、碟脉灵注射液组(n=36)和低分子肝素钙加碟脉灵注射液组(n=40),观察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心电图,头颅计算机断层成像测定脑梗死最大面积、。结果发现,治疗14天、28天时,低分子肝素钙组和碟脉灵注射液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接近(P>0.05),低分子肝素钙加碟脉灵注射液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低分子肝素钙组和碟脉灵注射液组降低更明显(P<0.05和P<0.01)。治疗14天,低分子肝素钙组、碟脉灵注射液组和低分子肝素钙加碟脉灵注射液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0%、52.7%和67.5%;治疗28天分别为70.6%、72%和87.5%。低分子肝素钙加碟脉灵注射液组疗效优于低分子肝素钙组和碟脉灵注射液组(P<0.01),而低分子肝素钙组与碟脉灵注射液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低分子肝素钙加碟脉灵注射液组基本痊愈率、显著进步率均高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和碟脉灵注射液治疗组。碟脉灵注射液组和低分子肝素钙加碟脉灵注射液组缺血性心电图的改善优于低分子肝素钙组(P<0.01)。治疗前后三组纤维蛋白原和最大梗死面积无明显改变。用药过程中,患者耐受性好,未发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碟脉灵注射液结合管石复位法治疗以眩晕症状为主的后循环缺血合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9例后循环缺血合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人分为治疗组(67例)与对照组(52例),治疗组予碟脉灵注射液结合管石复位法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眩晕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44.2%,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碟脉灵注射液结合管石复位法治疗后循环缺血合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卡托普利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立位肾素(PRA)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含量及尿微量蛋白的影响,探讨疏血通注射液的降压机制及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卡托普利片治疗,对照组单用卡托普利片治疗,14d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血浆PRA、ET、AngⅡ、NO,尿微量蛋白及其他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各时段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血浆ET、AngⅡ水平降低,PRA、NO水平升高(P<0.05),血浆ET、NO、PRA水平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AngⅡ水平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排出量显著降低,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活性物质有明显改善作用,可降低血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肾脏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步复迈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VBI眩晕病人随机分组,观察组每日静脉输注步复迈和利多卡因,对照组每日静脉输注复方丹参注射液、维脑路通和胞二磷胆碱,疗程均为2周.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结果观察组在起效时间、临床疗效及TCD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0.01). 结论步复迈联合利多卡因治疗VBI眩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5年2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收治的VBI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舒血宁注射液,观察组患者静脉注射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注射液;两组患治疗时间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双侧椎-基底动脉血流平均流速(Vm)及收缩期峰值流速(Vs)。结果 (1)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NO、ET、ADM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NO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ET、ADM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清NO、ET、ADM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O水平高于治疗前,血清ET、ADM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均低于治疗前(P0.05)。(4)治疗前两组患者左椎动脉Vm、左椎动脉Vs、右椎动脉Vm、右椎动脉Vs、基底动脉Vm、基底动脉V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椎动脉Vm、左椎动脉Vs、右椎动脉Vm、右椎动脉Vs、基底动脉Vm、基底动脉Vs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左椎动脉Vm、左椎动脉Vs、右椎动脉Vm、右椎动脉Vs、基底动脉Vm、基底动脉V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椎动脉Vm、左椎动脉Vs、右椎动脉Vm、右椎动脉Vs、基底动脉Vm、基底动脉Vs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VBI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schemia,VBI)之痰浊内阻型眩晕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VBI痰浊内阻型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常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尼莫地平注射液+盐酸培他啶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增加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眩晕和痰浊内阻型症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胸闷呕恶、脘痞胀满、形体肥胖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治疗VBI痰浊内阻型眩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恒清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其效应机制。方法将126例VBI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恒清汤。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前后两组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分别检测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收缩峰血流速度(Vp)、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并检测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38%、70.9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病人Vp、Vd和Vm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治疗后病人仅Vd、Vm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Vp、Vd、Vm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恒清汤对VBI性眩晕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其效应机制可能与提高Vp、Vd和Vm,改善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脑血疏口服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的44例VBI病人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治疗组采用脑血疏口服液,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西比灵)治疗,观察治疗开始后每周两组病人的椎-基底动脉(VBA)直流速度、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症状疗效、VBA血流速度,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疏口服液治疗VBI病人有显著促进作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灯盏花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VBI性眩晕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29例),观察组给予灯盏花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43%,对照组总有效率72.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治疗VBI性眩晕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碟脉灵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碟脉灵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 急性脑梗死病人 6 2例分为碟脉灵组 ( 32例 ,男 2 1例 ,女 11例 ,年龄 6 3岁± 9岁 )和丹参组 ( 30例 ,男 2 0例 ,女 10例 ,年龄 6 3岁± 10岁 )。分别给予碟脉灵注射液 2 0ml,复方丹参注射液 2 0ml,静脉滴入 ,共 14天。 结果  2组均能提高疗效 ,降低血流变学指标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总有效率碟脉灵组为 87 5 % ,丹参组为 73 3% ,两组差异亦有显著意义 ( P <0 0 5 ) ;碟脉灵组降低血液流变学作用较丹参组尤为明显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 P <0 0 1)。 结论 碟脉灵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脑梗死病人血液微循环。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含量的变化及非洛地平对其的影响。方法观察72例EH患者(EH组)非洛地平治疗前后血浆NO和ET水平的变化,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非洛地平治疗前EH组血浆NO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浆E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非洛地平治疗6周后,EH组血压和血浆ET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增高(P<0.01)。结论非洛地平在有效降血压的同时,能使EH患者血浆NO水平升高,ET水平降低,因此对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研究天麻素联合前列地尔以及单纯天麻素治疗后循环缺血导致的中枢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由于后循环缺血导致眩晕的患者95例,随机分为天麻素联合前列地尔组(治疗组)及天麻素治疗组(对照组),观察患者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组对眩晕的治疗都有明显疗效,但治疗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完全缓解时间明显缩短(P<0.05),2组治疗前后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流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能明显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能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银蒺胶囊对心绞痛(血瘀证)患者内皮素的影响及其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银蒺胶囊对心绞痛(血瘀证)患者外周静脉血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43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银蒺胶囊45mg,3次/日;对照组,阿斯匹林75mg,1次/日;两组均予以常规扩冠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85.7%,心电图改善有效率53.7%,外周静脉血ET含量由治疗前的95.59±10.58pg/ml降至77.44±9.35pg/ml,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且其降低幅度18.51±6.75pg/ml,较对照组显著(P<0.01)。结论:银蒺胶囊可以改善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患者的症状,降低血浆ET含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商品名:波依定,阿斯特拉(无锡)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对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血浆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40例EH患者,用非洛地平5~10mg,每日一次,连服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浆ET、NO水平,并与30例健康者血浆ET、NO对照。结果:EH患者ET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NO显著降低(P<0.01)。经非洛地平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都有显著下降(P<0.01),ET显著下降(P<0.01),NO显著升高(P<0.05)。结论:非洛地平不仅具有很好的降压作用,还能逆转内皮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