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降钙素原(PCT)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学龄前儿童早期细菌感染性腹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0月就诊于福建省泉州市儿童医院的203例学龄前腹泻患儿,依据感染的病原体不同分为细菌性腹泻组(97例)、病毒性腹泻组(106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60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64指数,酶联免疫荧光法(ELFA)和胶体金法测定PCT和SAA水平,比较分析各组患儿3项指标水平变化及对细菌性腹泻的诊断效率。结果细菌性腹泻组治疗前CD64、PCT和SAA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性腹泻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三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细菌性腹泻CD64和PCT的阳性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90.0%,SAA的阳性率、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90.0%,但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欠佳,分别为75.5%和78.5%。细菌性腹泻治疗前CD64与PCT水平呈正相关(r=0.796,P<0.01)。结论联合检测CD64、PCT和SAA对学龄前儿童细菌性腹泻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预后判断和疗效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程蓉  吴成 《安徽医学》2014,(5):613-615
目的探讨CD64及CRP在儿童感染性腹泻中的意义。方法收集96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细菌性腹泻组(40例),病毒性腹泻组(36例)及非感染性腹泻组(20例);细菌性腹泻组分为轻度腹泻组(27例)和重度腹泻组(13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的表达,免疫比浊法检测外周血中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结果治疗前细菌性腹泻组CD64和CRP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性腹泻组及非感染性腹泻组(P<0.01);重度细菌性腹泻组CD64较轻度组高(P<0.05);细菌性腹泻患儿治疗后,CD64及CRP表达水平下降(P<0.01);治疗前CD64与CRP水平呈正相关(r=0.784,P<0.01)。结论联合检测CD64和CRP水平对儿童细菌性腹泻的早期诊断、判断病情及观察疗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监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以及白细胞(WBC)在诊断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归性分析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3 000例细菌或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按出院时的诊断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n=1 953)和病毒感染组(n=1 047),同时选取500例在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SAA、CRP以及WBC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SAA、CRP以及WBC诊断诊断细菌感染组儿童发生细菌感染的价值。结果 SAA、CRP和WBC检测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感染组患儿SAA、CRP和WBC水平显均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P0.01);病毒感染组患儿SAA、CRP和WBC水平均著高于对照组(P0.01);3组研究对象SAA、CRP和WBC检测结果与感染呈正相关(r=0.735,0.701,0.674,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通过SAA、CRP和WBC联合诊断细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7,灵敏度为93.5%,特异度为83.3%,均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和两两联合诊断(P0.05)。结论 SAA、CRP以及WBC检测结果在细菌和病毒感染性患儿中的水平显著升高,尤以细菌感染性患儿升高最明显;通过SAA、CRP以及WBC联合检测对于诊断细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捷  吴素玲 《中华全科医学》2020,18(11):1872-1874
目的 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在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于疾病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 筛选杭州市儿童医院儿科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诊治的7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纳入研究组,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A组(细菌感染组)与B组(病毒感染组)各35例;另选出同期接受常规体检的35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研究组患儿于入院初(急性期)与恢复期空腹采集上肢静脉血,对照组儿童一次性采集空腹上肢静脉血,2组均离心处理标本后取血清进行SAA和hs-CRP检测。比较3组儿童SAA和hs-CRP水平,以病原体检测结果为准,分析SAA和hs-CRP早期诊断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结果 A组与B组患儿入院初的SAA和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A组入院初的SAA和hs-CRP水平与恢复期的SAA水平均高于B组(均P<0.05);A组与B组恢复期的SAA和hs-CRP水平均低于本组入院初(均P<0.05)。SAA和hs-CRP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97.14%、97.14%、97.14%、94.28%)高于SAA单项检测(87.14%、80.00%、89.71%、75.68%)和hs-CRP单项检测(45.71%、68.57%、74.42%、38.71%),均P<0.05。 结论 SAA联合hs-CRP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儿童感染性腹泻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确诊为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细菌感染组)36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组)36例及健康体检儿童60名(健康对照组)进行血清PCT的测定,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和健康对照组血清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血清PCT水平均明显高于轮状病毒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PCT是鉴别儿童细菌或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敏感指标,值得在临床鉴别诊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医学》2017,(4):352-353
目的探讨早期CD64和降钙素原检测在小儿腹泻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2013-01—2015-12间600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原体不同分为细菌性腹泻组、病毒性腹泻组、非感染性腹泻组,每组患儿各200例,观察3组外周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降钙素原阳性检测率、CD64指数及降钙素原水平。结果细菌性腹泻组CD64指数、降钙素原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性腹泻组和非感染性腹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腹泻组和非感染性腹泻组相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CD64和降钙素原水平可作为小儿腹泻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者血前白蛋白(PA)、血清胰石蛋白(PSP)、免疫球蛋白G Fc段受体I(CD64)、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的变化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3月眉山市四所医院收治的498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组,根据咽拭子细菌培养结果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232例和非细菌感染组266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50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儿童的血清PA、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比较三组儿童的临床资料,同时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以及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患儿的血清PA、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PA、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血清P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清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的血清PA水平明显低于非细菌感染组,而血清PSP、外周血sCD...  相似文献   

8.
许鑫松  朱焰△  路攀 《广东医学》2021,42(7):792-795
目的 观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在病毒及细菌感染性腹泻中的分布及锌剂在治疗中的疗效分析,探讨锌剂治疗与感染性腹泻及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之间联系。方法随机选取住院的轻中度感染性腹泻患儿138例,其中病毒感染75例,细菌感染63例,另随机选取健康儿童60例。分为病毒感染组(n=75)、细菌感染组(n=63)、健康对照组(n=60)。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比例、CD8+比例、CD4+/CD8+值),比较各组间变化及意义。其中病毒感染组中有33例予锌剂治疗,42例未予锌剂治疗,分为病毒补锌组(n=33)、病毒对照组(n=42);细菌感染组中有27例予锌剂治疗,36例未予锌剂治疗,分为细菌补锌组(n=27)、细菌对照组(n=36),分析锌剂治疗在病毒及细菌感染性腹泻中的疗效。病情恢复后随访病例中补锌组及对照组各随机抽取病例15例,比较T淋巴细胞亚群各数值的变化。结果病毒感染组及细菌感染组CD4+比例、CD4+/CD8+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CD8+比例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病毒感染组与细菌感染组之间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中补锌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随访病例CD4+比例、CD4+/CD8+值明显升高,CD8+比例明显下降,且补锌组恢复更明显(P<0.05)。结论病毒及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值较正常患儿有明显变化,补锌在病毒及细菌感染性腹泻治疗中均有助于症状及T淋巴细胞亚群值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清SAA、IL-6联合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例疑似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并依据病原体检测结果不同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n=100)和病毒感染组(n=100),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与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差异。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SAA、IL-6、CRP水平与阳性率高于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病毒感染组患儿SAA、IL-6、CRP水平与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研究对象SAA、IL-6、CRP含量与阳性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结果可以得出,SAA联合IL-6检测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AUC=0.890,高于SAA检测的0.759、IL-6检测的0.727、CRP检测的0.730;血清SAA联合IL-6检测儿童病毒感染性疾病的AUC=0.831,高于SAA检测的0.673、IL-6检测的0.626、CRP检测的0.618。结论:血清SAA、IL-6联合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独SAA、IL-6、CRP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小儿感染性疾病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检测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21年3—5月婺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感染性疾病患儿80例,疑似细菌感染纳入A组(n=39),疑似病毒感染纳入B组(n=41),并抽取健康儿童作为C组(n=40)。均进行SAA、CRP指标检验,比较3组SAA、CRP水平,并计算SAA、CRP、SAA+CRP对病毒感染及细菌感染的阳性符合率、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SAA水平,A组最高,B组次之,C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水平,A组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A+CRP联合诊断小儿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的阳性符合率明显高于SAA、CRP单独诊断(P<0.05),SAA、CRP单独诊断阳性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A+CRP诊断小儿细菌性感染及病毒性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均明显高于SAA、CRP单独诊断(P<0.05),SAA、CRP单独诊断的敏感度无统计学差异(P>0.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讨论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 ELISA法检测2015年—2016年期间360例儿童SAA、hs-CRP、CRP水平,其中儿科住院感染患儿310例(病毒感染组212例,细菌感染组98例)为研究对象,5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病毒感染组212例患儿血清SAA显著高于体检对照组(P<0.01);急性期细菌感染组98例患儿血清SAA、CRP,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病毒感染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病毒感染组212例患儿血清CRP及hs-CRP水平与体检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小儿急性感染时SAA、hs-CRP、CRP联合监测在诊断中有互补作用,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方悦之  孙幸  倪军 《安徽医学》2023,44(6):686-688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64指数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恶性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4月苏北人民医院收入院的恶性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5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入院的46例恶性血液病无细菌感染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D64指数和CRP水平;以细菌培养诊断细菌感染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CD64指数、CRP及两者联合检测诊断恶性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外周血CD64指数及CR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64指数联合CRP水平检测诊断恶性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的灵敏度(88.00%)及阴性预测值(86.96%)均高于传统的CRP检测(72.00%、73.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诊断的阳性预测值、特异度低于CD64指数,而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均高于CD64指数,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CD64指数联合CRP检测对恶性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其优于传统的CRP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文珺  范晓晨 《安徽医学》2018,39(4):442-444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在川崎病(KD)患儿体内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63例初诊KD患儿,根据诊断标准分为典型KD组38例和不典型KD组25例,选取同期正常健康儿童15例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研究对象体内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各组对象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CD64的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 治疗前,KD组CD64、WBC、Neu%、CRP、PC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典型KD组和不典型KD组CD64、WBC、Neu%、CRP、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64水平与WBC、Neu%、CRP无相关性(P>0.05),与PCT呈正相关(r=0.445,P<0.05);根据ROC曲线可知,CD64辅助诊断KD合并细菌感染的截断值为37.5%,敏感度为86%,特异度为100%.结论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的水平变化可作为KD患儿合并细菌感染的指标,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WBC)、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婴幼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8年2月至2018年6月在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发热婴幼儿188例,选取经实验室检查证实的细菌感染组患儿48例与病毒感染组患儿56例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婴幼儿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上述患儿及体检健康婴幼儿WBC、SAA、PCT和CRP水平,比较三组间指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在婴幼儿细菌和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效能。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PCT、CRP、WBC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A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毒感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患儿SAA、WBC、PCT、CRP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SAA、PCT与CRP联合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1,其灵敏度为87.50%,特异度为93.40%,准确度为91.56%,均高于单一指标;SAA与CRP联合诊断病毒感染性疾病AUC为0.821,其灵敏度为89.29%,特异度为91.83%,准确度为90.91%,均高于单一指标。结论 WBC、SAA、PCT与CRP联合诊断婴幼儿细菌和病毒感染性疾病价值较高,有助于婴幼儿感染性疾病早期快速诊断和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CD64和降钙素原检测在小儿腹泻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75例腹泻患儿(细菌性腹泻患儿25例纳入观察组,病毒性腹泻患儿25例均纳入对照A组,非感染性腹泻患者25例纳入对照B组),分析3组患儿CD64和降钙素原阳性率。结果观察组CD64指数、降钙素原阳性率高于对照A组(χ2=28.8800、15.9091,P<0.0001)、对照B组(χ2=32.0513、18.1159,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CD64和降钙素原检测可快速鉴别小儿细菌性腹泻和非细菌性腹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联合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小儿支原体感染早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支原体感染患儿、60例细菌感染患儿以及60例病毒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支原体感染组、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另筛选出同时期进行常规体检的60例健康儿童,设为健康对照组,运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和免疫荧光法对四组儿童进行血清SAA和hs-CRP检测,对比其检测结果,评价血清SAA和hs-CRP水平联合检测在小儿支原体感染早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包括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支原体感染组、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的血清SAA检测水平与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感染组、细菌感染组的血清hs-CRP检测水平与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的血清hs-CRP检测水平与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与健康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的血清SAA和hs-CRP检测水平与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均高于支原体感染组,病毒感染组的血清SAA和hs-CRP检测水平与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均低于支原体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血清SAA和hs-CRP水平在小儿支原体感染早期鉴别诊断中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依次为66.3%、41.3%、91.6%、83.3%、60.6%。结论:联合检测血清SAA和hs-CRP水平在小儿支原体感染早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高,临床诊断该病时将其作为辅助指标,可进一步提高鉴别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季孝  刘思宇  史杨  王伟文 《浙江医学》2018,40(12):1351-135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联合检测对儿童化脓性扁桃体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23例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根据感染病原体不同分为细菌感染组74例,肺炎支原体(MP)感染组29例,病毒感染组20例。比较各组基本资料及PCT、CRP、SAA水平差异,绘制ROC曲线,计算AUC,评价PCT、CRP、SAA对儿童化脓性扁桃体炎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病毒感染组患儿住院天数最长,MP感染组患儿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最高。细菌感染组PCT水平高于MP感染组及病毒感染组(均P<0.01);细菌感染组及MP感染组CRP、SAA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均P<0.01);PCT、CRP、SAA、PCT+CRP+SAA诊断细菌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的AUC分别为0.780、0.731、0.705、0.871;CRP、SAA诊断MP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的AUC分别为0.933、0.990。结论PCT+CRP+SAA联合检测可以快速、有效的鉴别诊断儿童化脓性扁桃体炎;CRP、SAA在鉴别MP感染与病毒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时均具有较好的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CD64及降钙素原(PC)检测对小儿腹泻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腹泻患儿病例资料,其中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60例(A组)、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60例(B组)、非感染性腹泻患儿60例(C组),所有患儿均进行hs-CRP、CD64、PC检测,对3种诊断方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清hs-CRP、CD64及PC对A组阳性率均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CD64及PC对A组、B组、C组阳性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CD64及PC在小儿腹泻检测中均可对细菌感染性腹泻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但3种检测方式在细菌感染性腹泻、病毒感染性腹泻及非感染性腹泻3种腹泻类型中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能够为小儿腹泻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儿感染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感染类型将300例脓毒症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n=138)和病毒感染组(n=162),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脓毒症组(n=159)和重度脓毒症组(n=141).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SAA和hs-CR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SAA联合hs-CRP对脓毒症患儿感染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细菌感染组SAA、hs-CRP水平均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重度脓毒症组SAA、hs-CRP水平均高于一般脓毒症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以SAA联合hs-CRP诊断脓毒症患儿感染类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973,敏感度为90.28%,特异度为93.59%;以SAA联合hs-CRP诊断脓毒症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为0.976,敏感度为93.08%,特异度为92.20%.结论:SAA联合hs-CRP检测对脓毒症患儿感染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中性粒细胞CD64在儿童获得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科2年内细菌感染和支原体感染的患儿血液资料进行诊断分析,记录患儿CD64指数和CRP水平。结果细菌组患者CD64指数与支原体组相比(F=8.825,P-0.013);细菌组患者CRP水平与支原体组相比(F=8.097,P-0.016)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细菌感染后,体内中性粒细胞表面标志物CD64能够显著升高,可以作为小儿细菌感染的诊断依据,同时CRP也能够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