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基于ERK1/2和p38 MAPK信号通路探讨驴食草酚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3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驴食草酚组和柳氮磺吡啶组,每组8只。模型组、驴食草酚组和柳氮磺吡啶组小鼠均采用饮水中添加3%葡聚糖硫酸钠溶液方法构建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连续7 d。从实验第1天起,驴食草酚组给予驴食草酚10 mg/kg灌胃,柳氮磺吡啶组给予柳氮磺吡啶0.5 g/kg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灌喂等量生理盐水,均连续7 d。干预期间观察各组小鼠体重、粪便性状及便血情况,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末次灌胃后处死小鼠,测量结肠长度,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A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结肠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比例,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中ERK1/2、p-ERK1/2、p38 MAPK、p-p38 MAP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小鼠体重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DAI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肠长度明显短于正常组(P<0.05),驴食草酚组和柳氮磺吡啶组各指标均较模型组明显改...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对结肠炎小鼠外周血CD40/CD40L表达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灌肠、灌胃组及柳氮磺吡啶组,除正常组外,其它动物予TNBS/乙醇法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雷公藤多苷灌肠、灌胃组均给予20mg/kg,柳氮磺吡啶60mg/kg,正常组及模型对照组均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肠。通过观察小鼠体重、结肠湿重、结肠重量指数及病理变化和病理损伤评分评价雷公藤多苷治疗小鼠结肠炎的疗效,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CD40/CD40L表达,酶联免疫法检测结肠组织匀浆IL-1β和IL-4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20mg/kg雷公藤多苷灌肠、灌胃组小鼠结肠湿重和结肠重量指数结肠病理损伤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且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且治疗组形态学可见黏膜上皮完整或少量受损,炎细胞散在性分布,基底层可见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溃疡修复。灌肠、灌胃及柳氮磺吡啶组则明显降低外周血CD40,升高CD40L表达(P<0.01),同时降低结肠组织匀浆中IL-1β表达、和升高IL-4表达水平(P<0.05或P<0.01),但灌胃、灌肠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雷公藤多苷可能通过调节CD40/CD40L表达水平,抑制促炎因子表达,升高抗炎因子水平而有效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粘膜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苦参总碱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核因子-κB、下游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TNBS(2,4,6-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法制备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苦参总碱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 mg/kg)、阳性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等5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大鼠10只。留取结肠组织标本,观察结肠大体形态变化,并做病理组织学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观察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和白介素-1(IL-1)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苦参总碱100 mg/kg组能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大体形态评分,减轻肠道炎性反应和粘膜损伤;苦参总碱(100、200、400 mg/kg)干预后能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和IL-8的水平。苦参总碱治疗组均能下调结肠组织中NF-κB的蛋白表达,呈现的剂量依赖性。结论:苦参总碱能够抑制NF-κB的活化,减少炎性因子表达,对溃疡性结肠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oll样受体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49只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其余39只大鼠采用TNBS/乙醇联合建模法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39只大鼠再随机平分为模型对照组(B组),柳氮磺吡啶组(C组)、复方甘草酸苷组(D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柳氮磺吡啶与复方甘草酸苷干预处理。结果:肉眼与病理学观察发现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成功。复方甘草酸苷组的血清TLR4与NF-κB p65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与柳氮磺吡啶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的NF-κB p65与TLR4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与柳氮磺吡啶组与复方甘草酸苷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F-κB p65与TLR4在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Toll样受体介导的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复方甘草酸苷可阻断该通路中TLR与NF-κB p65的表达,进而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K基因结合核转录因子(NF-κB)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活化的影响,探讨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的治疗该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3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22例使用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治疗,西药组12例使用柳氮磺吡啶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大便常规、结肠镜和病理检查,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NF-κBp65及STAT6的表达情况.结果 中药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100 %,西药组为75 %(P<0.05);中药组结肠黏膜病变疗效总有效率为90.9 %,西药组为75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F-κBp65及STAT6的表达均降低,且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 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抑制NF-κBp65及STAT6的活化及表达可能是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泄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溶液灌肠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中药泄浊解毒方小、大剂量组;观察大鼠结肠病理形态学改变(DAI评分及CMDI评分),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因子IL-10、TNF-α,运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NF-κBp65表达。结果:泄浊解毒方可明显降低大鼠结肠DAI及CMDI评分,减少NF-κBp65表达,增加IL-10含量,降低TNF-α的含量。结论:泄浊解毒方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NF-κBp65表达,增加IL-10含量,降低TNF-α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杜强  毛刚  何玲  龚枚 《四川中医》2012,(4):68-69
目的:观察溃愈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62例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口服柳氮磺吡啶治疗,同时溃愈汤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31例(口服柳氮磺吡啶治疗)。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治疗组(加用溃愈汤保留灌肠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总有效率5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溃愈汤保留灌肠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复方溃结康灌肠液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均等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复方溃结康灌肠液低剂量组(787.5 mg/kg)、复方溃结康灌肠液中剂量组(1575 mg/kg)、复方溃结康灌肠液高剂量组(3150 mg/kg)、美沙拉嗪组(5 mL/kg),除正常组外,自由饮用4.5%DSS溶液7 d制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各治疗组给予相应药物行灌肠干预,每日称取大鼠体质量,检测便潜血,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AI);干预结束后,处死大鼠,取结肠组织,观察大鼠病理损伤及进行结肠组织病理学(HS)评价,同时应用化学比色法来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结果与正常组相比,DSS诱导的UC大鼠毛色、活动度、潜血、大便性状等一般情况较差,体质量下降明显,DAI指数最大,病理损伤明显,HS评分最重,MPO活性较正常组更高(P0.01),经过7 d的干预后,各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能够降低DAI指数和HS评分,下调MPO活性水平(P0.01)。结论复方溃结康灌肠液对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够明显改善腹痛腹泻、脓血等临床症状,还能降低结肠炎症细胞的浸润,保护结肠黏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平溃灌肠剂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选取SPF级SD大鼠60只,随机抽取8只作为正常组,剩余52只采用三硝基苯磺酸+乙醇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剩余5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0.32g/kg)及平溃灌肠剂高(17.25g/kg)、中(8.64g/kg)、低(4.32 g/kg)剂量组,每组10只。给予相应药物进行治疗,连续给药10 d。观察大鼠病变活动指数(DAI)变化,进行损伤程度评分、病理组织学评分,检测血清D-乳酸(D-LA)、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及脱氧胆酸(UDCA)、牛磺熊脱氧胆酸(TUDCA)、甘氨熊脱氧胆酸(GUDCA)水平。结果:各给药组大鼠体质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各给药组DAI、结肠黏膜组织损伤程度评分、病理组织学评分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表现为D-LA、DAO和DCA降低,UDCA、TUDCA和GUDCA升高,其中柳氮磺吡啶组、平溃灌肠剂高剂量组各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溃灌肠剂可能通过促进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损伤修复,降低D-LA、DAO和DCA,升高UDCA、TUDCA和GUDCA水平发挥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结肠宁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结肠宁和柳氮磺吡啶通过改良保留灌肠给药方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46例给予结肠宁5.0 g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保留灌肠,1次/d;对照组44例以柳氮磺吡啶片1.0 g粉碎后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保留灌肠,1次/d。2组均用药4周。观察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2周、4周时大便次数、血便情况,并于4周后进行内镜检查。结果治疗2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7%和66%(P<0.05),治疗4周后分别为91%和73%,4周后内镜缓解率为89%和68%(P<0.05)。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和73%(P<0.05)。结论结肠宁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早期缓解率高,短期内治疗效果优于柳氮磺吡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敛疮生肌灌肠疗法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黏膜修复及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10只SD大鼠作为正常组,另取20只SD大鼠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敛疮生肌组,每组10只。敛疮生肌组给予0.45 g/mL的敛疮生肌方浓缩水煎液2 mL灌肠,模型组、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肠,均1次/d,连续灌肠7 d。根据大鼠体重、大便性状、便血情况计算DAI评分;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计算结肠组织病理评分;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中IL-6、IL-10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p65蛋白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ICAM-1 mRNA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DAI评分、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及结肠组织中IL-6含量、NF-κBp65蛋白表达光密度值、ICAM-1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结肠组织中IL-10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敛疮生肌组DAI评分、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及结肠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调控SIRT1/NF-κB信号通路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大鼠炎症反应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Sprague Dawley (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和穴位埋线组,每组10只。采用3%葡聚糖硫酸钠自由饮用建立UC大鼠模型。药物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每千克体质量0.5 g连续灌胃;穴位埋线组予穴位简易埋线治疗。比较4组大鼠疾病活动度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和黏膜损伤指数(colon mucosa damage index, CMDI)的改变,观察4组结肠组织的病理变化,比较血清和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活性、结肠组织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κB, NF-κB) p65的阳性表达、结肠组织SIRT1/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肠组织黏膜屏障保护因子上皮钙黏附素(epithelial calcium-dependent cell adhesion molecule, E-cadherin)和紧密连接蛋白的闭合蛋...  相似文献   

13.
《中成药》2021,(6)
目的观察党参多糖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对结肠上皮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嘧啶(SASP)阳性对照组(0.3 g/kg)、党参多糖高剂量组(9 g/kg)、党参多糖低剂量组(3 g/kg),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联合灌肠制作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给药21 d后,观察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及结肠组织形态,生化法及ELISA法分别检测结肠组织中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MDA(丙二醛)、白介素IL-6、IL-10和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RT-PCR检测结肠组织中IL-6、IL-10、TNF-α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测定结肠组织中NF-κB蛋白表达。结果党参多糖高低剂量组均能降低UC大鼠DAI评分、CMDI评分,改善结肠黏膜形态,降低结肠组织中MDA、IL-6、TNF-α水平,提高结肠组织中SOD活性和IL-10水平(P0.01),抑制IL-6、TNF-α mRNA表达,促进IL-10 mRNA表达(P0.01),抑制NF-κB蛋白表达(P0.01)。结论党参多糖具有保护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少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白及苦参汤保留灌肠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治疗组予白及苦参汤保留灌肠并同时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对照组仅给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白及苦参汤保留灌肠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左金丸阻断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核因子-κB(NF-κB)激活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2.4.6-三硝基苯磺酸复制UC模型,用左金丸水煎液(3.0和6.0g/kg)和柳氮磺吡啶肠溶片(0.1g/kg)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3周,观察实验小鼠一般状况。3周后检测,眼球取血,进行血液中TNF-α、IL-1β和IL-6含量分析;取结肠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学分析;实时定量PCR检测结肠组织中MIF及对应的受体CD74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左金丸(3.0和6.0g/kg)和柳氮磺吡啶肠溶片(0.1g/kg)可显著改善UC模型小鼠的一般状况,降低血液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含量及结肠组织中MIF、CD74和NF-κBp65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减轻促炎因子对结肠造成的损伤,其中以左金丸6.0g/kg剂量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结论:左金丸对UC结肠中各细胞因子的表达具有重要的抑制效应,阻断NF-κB信号通路可能对于UC具有潜在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p-PERK通路蛋白、C/EBP 同源蛋白的表达及结肠杯状细胞数量,探讨芍药汤对UC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84只SD大鼠中随机抽取14只作为空白组,余下70只大鼠通过三硝基苯磺酸建立UC大鼠模型,除去死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2只、柳氮磺吡啶组13只、芍药汤低剂量组12只、芍药汤中剂量组13只、芍药汤高剂量组13只。空白组、模型组用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灌胃,柳氮磺吡啶组采用柳氮磺吡啶灌胃,芍药汤高、中、低剂量组按照芍药汤不同剂量灌胃。第14天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随后将大鼠处死并解剖,进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并检测大鼠结肠p-PERK通路蛋白、C/EBP 同源蛋白的表达及结肠杯状细胞数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柳氮磺吡啶组及芍药汤不同剂量组大鼠DAI、CMDI评分均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柳氮磺吡啶组和芍药汤高、中、低剂量组DAI、CMDA评分均降低(P<0.05),柳氮磺吡啶组与芍药汤高、中、低剂量组DAI、CMD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和芍药汤高、中、低剂量组p-PERK、CHOP蛋白表达均上升(P<0.05); 与模型组比较,柳氮磺吡啶组和芍药汤高、中、低剂量组p-PERK、CHOP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 与芍药汤低剂量组比较,柳氮磺吡啶组和芍药汤高、中剂量组p-PERK、CHOP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 柳氮磺吡啶组和芍药汤高、中剂量组p-PERK、CHOP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 与空白组比较,其他各组杯状细胞数量均下降(P<0.05); 与模型组比较,柳氮磺吡啶组和芍药汤高、中、低剂量组杯状细胞数量均明显增加(P<0.05); 与芍药汤低剂量组比较,柳氮磺吡啶组和芍药汤高、中剂量组杯状细胞数量均增加(P<0.05); 柳氮磺吡啶组和芍药汤高、中剂量组杯状细胞数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芍药汤能抑制内质网应激PERK信号通路被激活,降低CHOP表达活性,减少细胞凋亡,抑制杯状细胞被破坏,保护肠黏膜屏障,改善UC大鼠的症状和体征,这可能是芍药汤治疗UC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观察木瓜总三萜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小鼠PPARγ/SIRT1/NF-κBp65信号通路及结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木瓜总三萜(50,100 mg·kg~(-1))组和柳氮磺吡啶(250 mg·kg~(-1))组。实验小鼠通过自由饮用2.5%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在自由饮用2.5%DSS前3 d,各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每天1次,连续10 d。每天观察实验小鼠一般状况、记录疾病活动指数(DAI)。末次给药次日,取血,进行血液中TNF-α,IL-1β,IL-6,IFN-γ,IL-4,IL-10含量检测;取结肠进行长度测量、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计算、MPO活性检测和组织形态学分析;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结肠组织中E-cadherin,occludin,MUC2,TFF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中SIRT1,IKKβ,p-IKKβ,IκBα,p-IκBα及胞浆和胞核中PPARγ,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显示,木瓜总三萜(50,100 mg·kg~(-1))可显著改善DSS诱导的UC模型小鼠一般状况,降低DAI,CMDI和组织病理学评分,增加结肠长度,减轻结肠黏膜溃疡、糜烂及炎性浸润,恢复黏膜屏障的正常功能,降低血液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IFN-γ含量,升高抗炎因子IL-4,IL-10含量,抑制结肠组织中MPO活性,上调结肠组织中黏膜屏障保护因子E-cadherin,occludin,MUC2,TFF3 mRNA表达,下调结肠组织胞浆中PPARγ,组织中p-IKKβ,p-IκBα和胞核中NF-κBp65蛋白表达,降低p-IKKβ/IKKβ和p-IκBα/IκBα的比值,上调胞核中PPARγ,组织中SIRT1和胞浆中NF-κBp65蛋白表达(P0.05或P0.01),且随着剂量的增加,其作用效果更加明显。表明木瓜总三萜对DSS诱导的小鼠UC有显著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PPARγ/SIRT1/NF-κBp65信号通路、抑制促炎因子生成、上调肠黏膜屏障保护因子的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愈肠栓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栓组、愈肠栓组。治疗2周后,观察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组织病理改变及血清TNF-α、IL-1β、IL-4、IL-10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DAI评分、血清中TNF-α、IL-1β水平明显升高,IL-4、IL-10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模型组比较,柳氮磺吡啶栓组、愈肠栓组DAI评分、TNF-α、IL-1β明显降低,IL-4、及IL-10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柳氮磺吡啶栓组与愈肠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愈肠栓能有效改善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症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β含量,上调抑炎因子IL-4、IL-10的水平,从而达到缓解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皓月  梁浩 《新中医》2018,50(12):20-24
目的:探讨电针天枢穴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tive colitis,UC)大鼠的疗效及其对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7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假电针组和柳氮磺胺吡啶组(SASP组),除空白组外均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溶液灌肠复制UC大鼠模型。电针组给予电针双侧天枢穴,假电针组给予电针假天枢穴(天枢穴旁开1寸),SASP组给予10 mL/kg柳氮磺胺吡啶悬浊液灌胃治疗。连续治疗14天后观察各组大鼠DAI评分,光镜下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1,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及白细胞介素-10 (Interleuki-10,IL-10)的含量,Western-blot及RT-PCR检测结肠组织中Toll样受体4 (Toll-like receptors,TLR4)、髓样分化初级反应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sponse 88,MyD88)、核因子κB p65 (Nuclear factor kappa-light-chain-enhancer of activated B cells p65,NF-κB p65)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DAI评分及血清IL-1β、TNF-α含量显著增高,IL-10含量显著降低,结肠组织中TLR4、MyD88、NF-κB p65的表达均显著增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DAI评分显著降低,血清IL-1β、TNF-α含量显著降低,IL-10含量显著增高,结肠组织中TLR4、MyD88、NF-κB p65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与SASP组比较,电针组DAI评分及血清IL-1β含量较低、IL-10含量较高,结肠组织中TLR4、MyD88、NF-κB p65蛋白均较低(P 0.05)。结论:电针天枢穴能够明显改善UC大鼠的结肠组织病理学形态,降低DAI评分,治疗UC,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隔姜灸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血管活性肠肽(VIP)、白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TNBS/乙醇溶液灌肠加束缚法制备大鼠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进行隔姜灸实验性治疗,于第3周测定结肠VIP、IL-1β的变化。结果:模型组结肠VIP、IL-1β明显增高,隔姜灸组较模型组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柳氮磺吡啶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隔姜灸可能通过降低大鼠结肠VIP、IL-1β而达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