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出血预后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使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有关指标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登记102例连续的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院时临床资料,并随访患者1、3、6个月的生存质量(作MRS,BI评分),对患者的有关指标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血肿体积、意识障碍、年龄、并发症是脑出血患者1、3、6个月死亡的预测因素;(2)NIHSS评分是脑出血患者3个月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血肿体积、继发性脑室出血、康复治疗、年龄和NIHSS评分是脑出血患者6个月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结论(1)血肿体积、意识障碍、年龄、并发症可用于预测脑出血后1、3、6个月死亡风险;(2)NIHSS评分可用于预测脑出血后3个月预后不良的风险;血肿体积、继发脑室出血、康复治疗、年龄和NIHSS评分可用于预测脑出血后6个月预后不良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影响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功能预后的相关因素,提出脑出血预后判断模型,协助临床医师进行脑出血预后判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65例脑出血患者的病史、入院时生命体征、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随访30 d后的Rankin指数(mRs),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预后好组(mRs≤2分)、预后差组(mRs 3~6分);应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探讨自发性脑出血功能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下列因素与预后不良显著相关:年龄、糖尿病病史及入院时血糖水平、是否合并肺部感染、Glasgow昏迷指数、NIHSS评分、入院时ADL、入院时饮水试验评分、出血部位、出血体积、是否中线移位.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入院时ADL、NIHSS评分、出血体积与脑出血30 d后预后不良相关;以此构建脑出血功能预后预测模型,该模型预测脑出血预后不良转归的阳性预测率为86.7%,阴性预测率为78.1%,预测准确率为83.3%.结论 年龄、出血体积、幕上出血体积、入院时ADL、NIHSS评分可用于预测脑出血的预后,该预测模型对于脑出血起病后30 d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E-selectin基因多态性与3D-slicer辅助下神经内镜治疗老年性中等量丘脑出血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邢台市第三医院于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老年性中等量丘脑出血患者268例,均接受3D-slicer辅助下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片段多态性(PCR-RFLP)对E-selectin基因rs2076059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分为GG、GA、AA基因型。记录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包括血肿清除率、穿刺到预设位置成功情况以及术后再出血等并发症情况,术后3个月评价患者预后并比较相关基线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是否破入脑室、分型、GCS评分及E-selectin基因多态性。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E-selectin基因rs2076059位点3种基因型(GG、GA、AA)的期望值和观测值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χ2=4.166,P=0.125)。268例患者术中穿刺至预设位置均成功,术后第1天和第3天血肿清除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丘脑出血的临床特点、相关危险因素与预后。方法:对34例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头颅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丘脑出血患者多为高血压丘脑出血,少量而局限的丘脑出血预后好、量大且破入脑室的预后差。结论:高龄和高血压是丘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丘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预后与出血量及是否破入脑室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全脑室型丘脑出血患者的手术处理及其效果的机制。方法 分析21例继发性全脑室型丘脑出血患者的手术处理,根据头颅CT结果分为A、B两组,A组为全脑室铸型的全脑室型丘脑出血(TH)患者,脑室内血肿CT值大于40亨氏单位;B组为全脑室出血的全脑室型TH患者,脑室内高密度CT值在40亨氏单位以下。结果 A组住院期间死亡2例,1例作脑室腹腔分流手术;B组住院期间死亡1例。发病后6个月ADL分级:A组Ⅰ级3例。Ⅱ级1例,Ⅲ级1例。B组Ⅰ级5例,Ⅱ级2例,Ⅲ级2例。结论 开颅手术迅速清除脑室内血肿特别是Ⅲ脑室、导水管内血肿是打通脑脊液循环通路、降低全脑室铸型的全脑室型TH病例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丘脑出血患者的记忆测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丘脑出血患者记忆障碍的特点。方法对丘脑出血患者20例进行记忆测验。结果:丘脑出血患者的记忆商数MQ(47.65&;#177;18.64),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92.45&;#177;14.23)(P<0.01)。结论:丘脑出血记忆障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可能与患者出血范围较大,累及多数与记忆有关的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丘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预后。方法54例丘脑出血患者,均经CT或MRI确诊,对其病因、意识障碍程度、血肿大小进行分析。结果54例患者均按脑出血常规处理,给予脱水及给予神经营养剂,防治并发症等对症治疗,存活48例,死亡6例,病死率为11.1%。结论早期密切观察丘脑出血患者的生命体征对判定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病死率以及严重并发症的产生与年龄、血肿大小、是否破入脑室、下丘脑及脑干是否受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钙浓度与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在我院入住的HICH患者220例,根据入院时测得的血钙浓度将患者分为正常血钙组145例,低血钙组45例,高血钙组30例,同时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和头部CT/MRI扫描等结果,随访预后情况使用格拉斯预后量表(Grasse Prognosis Scale, GCS)进行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入院时血钙浓度对HICH预后的影响。结果 低血钙组血肿量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评分低、血肿破入脑室和再出血的风险高、需要手术治疗的比例高,预后不良的比例(71.1%)显著高于正常组(35.1%)和高血钙组(33.3%)(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钙血症是影响HICH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入院时伴有低钙血症的HICH患者病情危重、预后不良的风险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平扫CT征象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预后评估中的效能。方法:选取歙县人民医院2020年8月—2023年7月间收治的急性HICH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检查,基线血肿<30 mL采用保守治疗,随访3个月并依据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分情况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平扫CT征象参数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ICH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基于CT征象参数构建HICH患者预后质量的评估模型。结果:78例HICH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为42.31%。基线血肿体积、血清hs-CRP、糖尿病、CT平扫征象是HICH患者不良预后的单因素(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黑洞征、岛征、旋涡征及混合征均是HICH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基于CT平扫征象构建联合预测模型Logit(P)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AUC)为0.843(0.758~0.928),显著优于各单一征象的AUC。结论:基于CT平扫影像学征象构建的模型可以有效预测HICH患者不良预后情况,能够帮助筛查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MIS)引流结束时(EOT)颅内残留血肿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自发性脑出血患者256例纳入研究,以患者出院预后为标准,经ROC曲线分析后得到EOT时颅内血肿残留量预测患者出院预后好的截断值为11.288 mL;据此将患者分EOT低残留组(EOT颅内血肿残留量<11.288 mL)191例和EOT高残留组(EOT颅内血肿残留量≥11.288 mL)55例。收集并比较2组人口学资料、既往史、本次发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结果:EOT低残留组较EOT高残留组的预后更好、3个月死亡率更低、m R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及COX回归结果提示EOT时颅内血肿残留<11.288 mL是患者出院预后好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脑出血患者MIS治疗EOT时颅内血肿残留<11.288 mL可能是患者出院预后好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1.
81例丘脑出血急性期血肿定量与临床症状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凌勤 《新医学》1998,29(6):291-292
目的:研究丘脑血肿与急性期主要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对原发性丘脑出血81例患者的意识水平,头痛,失语症状与血肿CT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有(1)继发性脑室出血与单纯丘脑出血的昏迷发生率和头痛发生率;(2)不同意识水平病人组的丘脑出血量;(3)失语组与非失语组的血肿直径。结论:继发性脑室出血患者容易发生昏迷,而单纯组患者丘脑出血量17 ̄22mL者即可引起昏迷;血肿直径大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丘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丘脑出血患者为治疗组,3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根据CT片三维立体定位,确定穿刺点,应用微创技术,采用YL-1型血肿穿刺针进行定位钻孔抽吸冲洗引流术;其中昏迷伴脑脊液循环阻塞11例患者,同时行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6.67%,病死率为23.33%,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差值为20.2±0.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00%,病死率为50.00%,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差值为9.2±0.98.两组相比,总有效率和病死率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差值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丘脑出血操作简便、费用低、疗效好、安全性高、病人恢复快和生存质量提高,在广大基层医院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发性丘脑出血(简称SHOT)的CT、临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19例做头颅CT平扫结合临床及治疗追踪而确诊本病,其中8例行CT追踪观察。结果:(1)本组病人中以老年人多见,60岁以上占73.6%,且多数有高血压病史(78.9%)。(2)眼球运动障碍是丘脑出血重要临床表现。(3)CT平扫能做出本病的定位、定性、定量及范围诊断,本病的CT表现可分成4型,并与临床表现密切相关。结论:CT的分型有助于估计病情和预后以及疗效监测,因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影响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速度相关因素,提出脑出血血肿吸收速度模型,协助临床医师进行脑出血患者住院时间的判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脑出血患者的病史、入院时生命体征、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血肿吸收的速度将患者分为两组:血肿吸收慢组(R〈0.67 ml/d)、血肿吸收快组(R≥0.67 ml/d),应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自发性脑出血血肿吸收速度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下列因素与血肿吸收速度显著相关:年龄、糖尿病病史、入院时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及胆固醇水平、出血体积、出血部位、破入脑室、中线移位、Glasgow 昏迷指数、NIHSS评分。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血体积、Glasgow昏迷指数、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肿吸收速度明显相关。进而,构建血肿吸收速度预测模型,该模型预测吸收慢(R〈0.67 ml/d)敏感性88.2%,特异性89.8%。结论出血体积、Glasgow昏迷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可用于预测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快慢,该预测模型对于急性脑出血血肿吸收速度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丘脑出血30例临床与CT分析孙秀卿,周国平临床资料本组30例丘脑出血占同期脑出血的25.4%(30/118)。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44~77岁,平均64.7岁。30例病人既往均有高血压病史。所有病人均行CT证实为原发性丘脑出血。30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神经内镜辅助3D-slicer导航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及预后分析。方法:高血压脑出 血患者6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导航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导航组则采用神 经内镜辅助3D-slicer导航术式治疗。比较2组各项手术指标水平,手术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术后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将所有患者按照GOS评分 分成预后良好组(GOS评分=5分)和预后不良组(GOS评分<5分),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导航组手术 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均P<0.05)。2组的NIHSS评分低于同组治疗前(P< 0.05),且导航组低于对照组(P<0.05);2 组的 ADL 评分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导航组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导航组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经单因素分析可得:年龄、入院时GCS评分、 继发脑室出血、肺部感染均与高血压脑出血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年龄≥ 60岁、继发脑室出血、肺部感染均是高血压脑出血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神经内镜辅助3D-slicer导航 术式、入院时GCS评分均是保护性因素(均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3D-slicer导航应用于高血压脑出 血手术中的效果明显,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年龄、继发脑室出血、肺部感染、入院时GCS评分以及治疗术 式均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的自发性小脑出血(SCH)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接受非手术治疗的SCH患者10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3个月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3分)和预后不良组(m RS评分4~6分);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和分析。结果: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72例(68.4%),纳入预后不良组33例(31.3%),其中死亡25例(23.8%)。入院GCS评分、入院后血肿扩大、入院血肿直径、后颅窝紧缩征和合并糖尿病是SCH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入院GCS评分的时间依赖性ROC曲线下面积为0.929,入院GCS评分12分为最佳截断值;入院血肿直径的时间依赖性ROC曲线下面积为0.820,入院血肿直径3.6 cm为最佳截断值。结论:入院GCS评分<12分、入院血肿直径>3.6 cm、入院后血肿扩大、出现后颅窝紧缩征及合并糖尿病,是影响非手术治疗SCH患者3个月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和总结高血压性丘脑出血在CT引导下使用微创穿刺术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4-08-2012-08期间使用的微创穿刺血肿抽吸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影像学检查资料,分析其临床治疗过程,进一步总结出微创穿刺技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治疗经验。结果:本组病例中,患者以偏瘫(76例)、意识障碍(64例)、偏身感觉障碍(55例)、语言障碍(47例)、发热(42例)为主要症状。根据CT影像学表现分型:Ⅰa型12例,Ⅰb型例20例,Ⅱa型17例,Ⅱb型25例,Ⅲ型8例。结合CT计算出血量10ml≤V〈30ml45例,V≥30ml37例。全部病例均在CT引导下行微创穿刺血肿抽吸术,其中死亡10例(12.2%),存活者术后三月内复查随访,经ADL(ActivityofDailyLiving)日常生活活动分级:Ⅰ级(恢复社会活动)12例(14.6%)、Ⅱ级(恢复家庭活动)21例(25.6%)、Ⅲ级(生活需照顾,辅助行走)30例(36.6%)、Ⅳ级(长期卧床)9例(11.0%)。结论:CT引导微创穿刺血肿抽吸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微创、快速,临床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微创技术治疗脑出血再出血风险的预测指标。方法:纳入发病72 h内入院并行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295例,根据有无术后再出血分为再出血组68例及非再出血组227例;以有无再出血为因变量,以入院头颅CT值、血肿形态不规则、高血压病史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入院时CT平扫血肿形态及高血压病史与术后再出血之间的关系。结果:再出血组血肿形态不规则47例(69.1%),而非再出血组血肿不规则者仅69例(30.39%)。再出血组出院时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非再出血组,拔管时残余血肿量也高于非再出血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CT血肿形态不规则、入院CT值和高血压病史是术后再出血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入院CT值、血肿边界不规则、高血压病史是微创技术治疗脑出血后再出血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实质内出血时,血液走向与预后的关系。方法:304例高血压性脑实质出血患者均予入院当天行颅脑CT检查;并随访至发病后6个月,观察其预后情况。结果:脑实质出血后血肿破入脑室组预后较血肿未破入脑室组差;血肿延及脑干者预后差。结论:高血压性脑实质出血时,血肿破入脑室及血肿延及脑干两者均是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