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筛选蛹虫草口服液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四因素对蛹虫草口服液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100℃、提取时间为2 h、料液比为1:10(g/mL)、提取次数为3次。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蛹虫草口服液多糖的提取率为2.781%。结论: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可为蛹虫草口服液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金毛狗脊多糖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为影响因素,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然后,测定精制多糖对OH·、ABTS·~+、DPPH·的清除效果。结果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50 min,料液比1∶50。在精制多糖质量浓度为2 mg/mL时,对OH·、ABTS·~+、DPPH·的清除率分别为36.4%、70.0%、65.4%。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金毛狗脊多糖有一定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鱼腥草抗补体活性多糖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娟娟  卢燕  陈道峰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4):2071-2075
目的:建立鱼腥草中抗补体活性多糖的整套制备工艺。方法:以多糖得率和经典抗补体活性为综合指标,利用正交试验确定鱼腥草活性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和最佳醇沉条件;以蛋白清除率和多糖保留率为综合指标,进行三氯乙酸法除蛋白工艺优化;以色素去除率和多糖损失率为综合指标,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最佳脱色工艺。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于50倍水、90℃下煎煮3次、每次2 h;将提取液浓缩至相当于每毫升0.12 g生药,加入4倍体积的90%乙醇,静置24 h;离心去上清液,沉淀依次用无水乙醇、丙醇、无水乙醚洗涤,再用水复溶,于复溶液中加入三氯乙酸至终浓度为20%除蛋白;于50℃,pH 3.0,3%活性炭下吸附50 min脱色。采用该工艺制备三批鱼腥草抗补体活性多糖,多糖得率平均为4.03%(RSD 0.96%),糖质量分数平均为80.97%(RSD 1.5%),蛋白质量分数平均为2.02%(RSD 2.3%),补体抑制活性的CH50平均为0.079 g.L-1(RSD 3.6%)。结论:本实验系统建立的工艺稳定可靠,所得多糖的糖含量高、活性强,适合鱼腥草抗补体活性多糖的大量制备。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白牛肝菌多糖脱色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脱色温度、树脂量、多糖质量浓度、脱色时间为影响因素,脱色率、多糖回收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脱色工艺。再通过Fe2+螯合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还原能力试验测定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佳条件为脱色温度30℃,S8树脂量7.5 g/100 mg多糖,多糖质量浓度1 g/L,脱色时间2 h,脱色率89.34%,多糖回收率49.26%。多糖具有较强的Fe2+螯合能力与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但其还原Fe3+能力较弱。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脱色白牛肝菌多糖,并且该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提取银杏叶中多糖的差异并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研究银杏叶多糖相关活性。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闪式提取法、纤维素酶解辅助法制备银杏叶多糖,并使用响应面法优化银杏叶多糖提取工艺,同时通过测定银杏叶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和亚硝酸盐的能力及小鼠免疫活性试验,对银杏叶多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热水浸提法、闪式提取法、酶解辅助法提取银杏叶多糖的提取率分别为(7.38±1.47)mg/g、(14.53±1.35)mg/g、(21.99±2.64)mg/g,存在明显差异。经优化,酶解辅助法提取银杏叶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32 mL/g、酶用量1.9%、酶解温度51℃、酶解时间90 min、酶解pH=5.0,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25.08±0.33)mg/g。当银杏叶多糖浓度范围为0.1~1.0 mg/mL时,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92.76%,亚硝酸盐清除率最高为90.03%。银杏叶多糖具有免疫增强作用,且存在浓度依赖性;银杏叶多糖高剂量组小鼠各免疫指标均优于模型组。结论:纤维素酶解辅助法能够有效提升银杏叶多糖的提取率,其响应面法优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靠;银杏叶多糖具...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复合酶提取半夏多糖的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半夏多糖得率为响应值,以液料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复合酶(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的质量比为2∶2∶1)添加量为试验因素,采用响应面法建立数学模型,优化提取条件;体外抗氧化活性考察半夏多糖对DPPH和O_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通过二次回归模型响应面分析,酶解温度、时间、复合酶添加量、液料比4因素对半夏多糖得率的影响依次减弱;酶解温度与时间优化为54℃和57分钟,复合酶添加量为7.2 mg/mL,液料比例为27∶1 mL/g,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半夏多糖得率为27.98%,模型方程理论预测值为28.32%,两者相对误差小于5%。半夏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DPPH和O_2~-·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0.987 mg/m L、1.309mg/m L,但与维生素C比较,抗氧化活性较弱。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了半夏多糖的最佳复合酶提取条件,且半夏多糖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成药》2019,(9)
目的优化杨桃Averrhoa carambola L.根多糖提取工艺,并评价其体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为影响因素,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然后,酶标板法考察多糖抗氧化活性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结果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30 min,料液比1∶30,多糖提取率1.93%。多糖对ABTS~(·+)、DPPH·的EC_(50)值分别为0.10、0.33 mg/mL,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高于阿卡波糖。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提取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作用的杨桃根多糖。  相似文献   

8.
罐组式动态逆流提取蛹虫草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罐组式动态逆流提取蛹虫草多糖的方法.方法 通过单罐单因素实验,正交设计分析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蛹虫草多糖提取的影响;设计罐组式动态逆流提取装置,重点探讨料液比和提取级数对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 罐组式动态逆流提取虫草多糖的条件为:提取时间150 min,温度90℃,料液比1:15和级数为5级,提取率88.8%,显著高于单罐提取率79.5%.结论 蛹虫草多糖的罐组式动态逆流提取工艺节省能源,缩短生产时间,提取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藏药蔓菁抗氧化活性多糖的提取及纯化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优化藏药蔓菁中抗氧化活性多糖的提取、纯化工艺。 方法: 以粗多糖得率、总多糖质量分数和抗氧化活性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浸提次数、料液比及浸提时间对蔓菁多糖提取工艺的影响;以色素去除率和多糖损失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脱色温度、吸附时间、活性炭用量对脱色工艺的影响。 结果: 蔓菁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0,于90 ℃水浴浸提3次,每次2 h;最佳脱色工艺为加3%活性炭于60 ℃吸附40 min。蔓菁多糖纯度达4.66%,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6.71 g·L-1结论: 优选的提取、纯化工艺稳定可靠,所得多糖的含量高、杂质少,适合于蔓菁多糖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2018,(11)
目的:研究纤维素酶提取牛大力多糖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探讨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牛大力多糖得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酶解时间、液料比、酶解pH值、酶添加量为影响因素,采用响应面法建立数学模型,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使用DPPH和·OH自由基清除能力试剂盒检测其抗氧化活性。结果:纤维素酶酶解法提取牛大力多糖最佳条件为:酶解时间:76.0 min,液料比:14∶1(mL/g),酶解pH值:5.4,酶添加量:9.5 mg/mL,酶解温度:45℃,在此条件下牛大力多糖得率为(4.43±0.67)%,与预测值4.48%的相对误差小于5%。液料比对多糖得率影响最显著,酶添加量、酶解时间次之,酶解pH值影响最小。牛大力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DPPH和·OH自由基清除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0.974、1.894 mg/mL,但与维生素C比较,其抗氧化活性较弱。结论:优化的工艺条件方便可行,提取到的多糖具有一定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桂花多糖的酶法提取工艺,并评价桂花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液料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为试验因素,以桂花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筛选酶法提取最佳工艺条件;采用自由基清除能力体系评价桂花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确定纤维素酶酶解桂花多糖的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12.0 mg/L、液料比12:1(m L/g)、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60分钟,在此条件下桂花多糖得率为13.21%。桂花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DPPH和O-2·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0.812 g/L、1.364 g/L,但与维生素C比较,抗氧化活性较弱。结论:桂花多糖提取工艺方便可行,得到的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中成药》2016,(10)
目的优化泰山紫草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并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方法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MTT法检测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25 min,提取温度60℃,料液比1∶25,提取两次,提取率3.261%。多糖对人宫颈癌He La细胞、人肝癌Hep G2细胞、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9.17±0.07)、(3.89±0.09)、(6.79±0.04)mg/m L。结论该方法简便,提取率高,泰山紫草多糖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中成药》2020,(8)
目的优化桑叶多糖超声-微波协同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液料比、超声功率、微波功率、协同时间为影响因素,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考察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最佳条件为液料比25∶1,超声功率139 W,微波功率250 W,协同时间14 min,多糖得率为5.19%。多糖对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清除能力,IC_(50)为0.513 2 mg/mL。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抗氧化活性较强的桑叶多糖。  相似文献   

14.
《中成药》2017,(12)
目的优化新鲜银杏Ginkgo biloba L.外种皮多糖的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菌和抗氧化活性。方法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其含有量。以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多糖含有量为评价指标,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微孔-平板法测定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DPPH、氧自由基清除、比色法检测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抗红细胞氧化活性。结果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0,提取温度100℃,提取3次,每次4 h,粗多糖提取率3.820%,总糖含有量44.06%。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563 mg/m L,20 mg/m L质量浓度下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论该方法可为新鲜银杏外种皮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成药》2021,(9)
目的优化艾灰黄酮超声提取工艺,并考察其抑菌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水浴温度、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艾灰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采用滤纸片法,测定粗提液、发酵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最佳条件为水浴温度85℃,液料比50∶1,乙醇体积分数30%,艾灰黄酮提取率为1.092%。粗提液对3种细菌的MIC分别为3.130、6.250、3.130 mg/mL,而发酵液为1.560、1.250、1.560 mg/mL。粗提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弱;高质量浓度(10.00 mg/mL)发酵液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而在低质量浓度(2.50~5.00 mg/mL)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强。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超声提取艾灰黄酮。该成分发酵液抑菌活性强于粗提液。  相似文献   

16.
《中成药》2020,(9)
目的优化石榴瓤多糖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抑制透明质酸酶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为影响因素,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设计优化提取工艺。Elson-Morgan法检测多糖对透明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2,超声时间35 min,超声温度48.5℃,多糖得率7.13%。多糖对透明质酸酶的最大抑制率为67.2%,IC_(50)为1.723 mg/mL,其抑制机理属于可逆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提取抑制透明质酸酶活性较强的石榴瓤多糖。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头花蓼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菌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然后,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考察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最佳条件为料液比25∶1,乙醇体积分数79%,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5 h,提取率12.7%。在质量浓度为20 mg/mL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3 mm;在50 mg/mL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1.5 mm。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提取头花蓼,并且该药材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响应面法优化蛹虫草菌丝体多糖超声波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单因素及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蛹虫草菌丝体多糖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选取实验因素与水平,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液料比、超声功率、提取时间为响应因子,进行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实验,并与传统水提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超声提取蛹虫草菌丝体中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504S,提取功率466w,液料比104:1(ml:g),提取率预测值为7.47%,验证值为7.45%,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27%。结论经响应面法优化蛹虫草菌丝体多糖超声波提取工艺后,多糖得率比传统水提法有所提高,且提取时间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陕西法制天南星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总多糖和总黄酮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料液比(X1)、浸提时间(X2)和提取温度(X3)为考察对象,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陕西法制天南星提取工艺,同时观察提取物对体外抗肿瘤作用。结果:优化后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25.0,提取时间144 min,提取温度89.5℃,陕西法制天南星水提物对A549的抑制率IC50为1.126mg/mL,《中国药典》方法制天南星水提物对A549的抑制率IC50为1.925 mg/mL。结论: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陕西法制天南星提取工艺方法可行,制天南星水提物能抑制体外培养肺癌A549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选丹参茎叶总酚酸为底物转化丹酚酸A的工艺参数,并进一步评价其转化前后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丹酚酸A转化率为指标,考察不同酸、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底物浓度(以丹酚酸B计)等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结合正交试验结果,优选丹参茎叶酚酸部位化学转化工艺,对转化前后总酚酸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优选的转化工艺为:盐酸调节pH值为3,底物浓度(以丹酚酸B计)15 mg/mL,反应温度135℃,反应时间2 h,转化率可达89%,转化后其化学构成发生改变,丹酚酸A、丹参素、原儿茶醛含量显著提高。丹参茎叶总酚酸转化后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3.00±0.16)mg/mL、(16.88±0.32)mg/mL,FRAP法为(1.15±0.03)mmol FeSO4,较转化前表现出更优的抗氧化能力。结论:采用化学转化方法可有效实现丹参茎叶总酚酸高效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丹酚酸A,提升其资源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