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磁共振认知融合下前列腺穿刺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前列腺癌早期活检穿刺的阳性率.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7月-2018年12月期间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可疑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根据穿刺前是否行磁共振检查分为两组.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患者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直肠超声引导下认知融合磁共振经会阴途径前列腺穿刺活检(CFTPB)的学习曲线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分析2021年3月—2021年9月同一名泌尿外科医师进行前列腺穿刺理论培训后,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直肠超声引导下CFTPB的临床资料。将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的50例患者分为5组,每组10例作为一个阶段进行学习进展情况的对比。比较这名医师对于5组患者进行的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操作时间、组织取材长度、穿刺有效率、并发症等资料的组间差异,进一步验证结果。结果:学习医生按照既定培训计划完成理论培训后并进行穿刺活检操作。对第1~5组的组间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第1、2、3组的组间比较穿刺操作时间、标本平均长度、有效穿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第3、4、5组的组间的相关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学员操作例数的增加,平均操作时间、并发症等逐渐减少并稳定;穿刺标本的平均长度和有效穿刺率逐渐增加并稳定。结论:直肠超声引导下CFTPB的掌握,应该包括理论及实际操作学习2个阶段。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学员在经过理论学习和20例左右的穿刺操作后能够越过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局部麻醉下经会阴磁共振成像-超声融合前列腺靶向穿刺用于既往活检阴性,但是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持续升高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3月在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泌尿外科已行前列腺穿刺的56例患者,56例患者均行经会阴系统穿刺,52... 相似文献
4.
特异性抗原密度联合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前列腺移行带特异性抗原密度 (PSAT)与前列腺穿刺活检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 (PC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4 9例血清PSA >10 μg/L患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后 ,部分给予重复穿刺及手术治疗 ,综合比较PSAT。结果 :4 9例中 ,前列腺活检病理检查诊断为PCa 2 4例 (4 8.98% ) ,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 2 5例 (5 1.0 2 % ) ,其PSAT平均值分别为 (0 .6 1± 0 .11)、(0 .38± 0 .13) μg/L ,两者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后者行手术治疗后病理检查诊断为PCa 6例 (2 4 % ) ,BPH 19例 (76 % ) ,其PSAT平均值分别为 (0 .4 0± 0 .11)、(0 .32± 0 .0 7) μg/L ,两者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PSAT对PCa ,特别是早中期PCa的诊断 ,比前列腺穿刺活检更为敏感 ,二者联合检测对临床诊治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穿刺活检研究近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前列腺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PCa)的金标准。20世纪80年代,随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以及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及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PCa检出率大大提高。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安全简便,穿刺准确性和成功率高,因而得到广泛应用。我们对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的适应证、穿刺技术及并发症等方面的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直肠多普勒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超声引导穿刺活检)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诊断前列腺癌(PCA)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宝丰县人民医院2020-01—2020-12手术治疗的73例疑似PCA的患者。术前均行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和血清PSA检测。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和血清PSA检测与术后病理诊断PCA的一致性及诊断价值。结果 超声引导穿刺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性Kappa值为0.933,血清PSA检测结果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一致性Kappa值为0.506。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血清PSA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血清PSA检测比较,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诊断PCA的准确度高,具有较高的PCA诊断价值。但由于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属于有创检查,而且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故在PCA的筛查中仍以血清PSA检测为主。对血清PSA水平持续异常升高的患者,应常规行超声引导穿刺活检,以排除PCA。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分析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前列腺癌阳性率的预测因素。方法:总结2006年1月至2014年4月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资料,包括年龄(age)、体质指数(BMI)、症状(syptoms)、直肠指检(DRE)、血清总PSA(t PSA)、游离PSA(f PSA)、游离PSA与总PSA比值(f/t PSA)、前列腺体积(PV)、PSA密度(PSAD)。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回归模型,筛选与活检阳性率相关的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评分系统作为在活检前预测前列腺癌阳性率的工具,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假阳性率,以检测评分系统的敏感性。结果:在385例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患者中,共139例患者被诊断为前列腺癌,阳性率36.1%。单因素分析显示,在活检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年龄(P<0.01)、DRE(P<0.01)、t PSA(P<0.01)、f PSA(P<0.01)、f/t PSA(P<0.01)、PV(P<0.01)和PSAD(P<0.01)在前列腺癌患者中比例均高于活检阴性人群。将单因素回归有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逐步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 PSA、f/t PSA、PV和PSAD是经直肠反复前列腺活检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其比值比(ORs)及其相应的95%可信区间(95%CIs)分别为1.07(1.05~1.16)、1.05(1.02~1.15)、0.97(0.86~0.99)、0.98(0.87~0.96)和1.79(1.48~2.06)。根据其OR值,设定年龄>71岁(中位数)、t PSA>14.1μg/L(中位数)、f/t PSA<14.07(中位数)、PV<42.8 ml(中位数)、PSAD>0.31μg/L/ml(中位数)分别各计1分,总分为5分。将385例患者的资料通过评分系统计算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发现评分为0、1、2、3、4、5分的患者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分别为7.69%、8.98%、15.19%、39.39%、54.55%和72.15%。ROC曲线提示曲线下面积为0.82(95%CI:0.80~0.84,P<0.01)。另外,评分3~5分的患者比0~2分的患者前列腺癌的检出率高50%以上(64%vs 11%,P<0.01)。结论:该评分系统可以帮助泌尿科医师确定需要行前列腺活检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徒手"12+X"法TRUS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活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对74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18G自动穿刺活检针行双侧外周带12点法系统穿刺,其中直肠指诊(DRE)触及结节24例,超声提示异常回声14例,前列腺核磁提示异常信号30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ng/ml者14例,PSA 4~10ng/ml 25例,PSA>10ng/ml者35例。同时对每个可疑病灶进行1~2针靶向穿刺。回顾性分析穿刺的阳性率和并发症。结果:成功对74例患者进行徒手"12+X"法TRUS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活检术。年龄43~81岁,中位年龄72岁;PSA 1.9~500ng/ml,中位PSA17.8ng/ml。经病理诊断,前列腺癌23例,阳性率31.1%,穿刺阴性病例中3例TURP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前列腺癌;2例首次穿刺阴性,6个月后重复穿刺时发现前列腺癌。低危前列腺癌(Gleason≤6分)、中危前列腺癌(Gleason=7分)和高危前列腺癌(Gleason≥8分)分别为13.1%、30.4%和56.5%。其余51例为良性前列腺增生或合并前列腺炎症。术后短暂和轻度的肉眼血尿6例(8.1%),均在1~3d后缓解,5例(6.8%)轻度发热,2例(2.7%)会阴部轻度不适。无脓毒症、急性尿潴留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徒手"12+X"法TRUS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活检安全可行,阳性率稳定,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可以预测国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重复穿刺活检阳性的数学模型。方法:170例在首次穿刺活检诊断为前列腺良性病变的患者行重复穿刺。记录并分析患者的年龄、前列腺体积、血清PSA、游离PSA(f-PSA)/总PSA(t-PSA)、PSA上升速度、PSA密度(PSAD)、直肠指检(DRE)、首次穿刺病理结果等相关因素。将变量通过逐步回归建立回归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重复穿刺活检阳性的危险评分数学模型。该模型的预测价值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来评估。结果:170例前列腺重复穿刺活检的患者中,前列腺癌的穿刺检出率为31.8%(54/170)。建立的数学模型影响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前列腺体积、PSA、f-PSA/t-PSA、PSA上升速度、PSAD、DRE、首次穿刺结果是否为上皮内瘤变。该模型预测价值较高,曲线下面积为82.4%,大于患者PSAD、前列腺体积、PSA上升速度、f-PSA/t-PSA、DRE等单因素的66.9%、72.6%、69.6%、69.3%、58.5%。结论:该数学模型是临床多因素综合分析基础上建立的,可以很好地预测前列腺重复穿刺活检阳性的概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分组对12针穿刺活检前列腺癌检出率及肿瘤特征的影响。方法:临床表现怀疑前列腺癌患者210例,按照患者的年龄分为≤59岁组、60~69岁组、70~79岁组、≥80岁组,按照PSA水平分为0~4μg/L组、4.1~10μg/L组、10.1~20μg/L组、20.1~50μg/L组、>50μg/L组,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及活检结果。提出不同的穿刺方案并计算其检出率。结果:210例怀疑为前列腺癌患者,检出前列腺癌91例,总的前列腺癌检出率为43.3%,随着年龄的增长,PSA水平的提高,检出率逐渐提高。年龄的增长、PSA水平的提高与体积较大、分级较高的肿瘤密切相关。外周带穿刺与旁正中矢状尖部穿刺有较高的前列腺癌检出率。当患者年龄<60岁,PSA水平<20μg/L时,12针穿刺活检为较佳方案。结论:12针穿刺活检可以弥补6针穿刺活检的缺陷,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PSA水平的提高,肿瘤的体积增大、病理分级较差。传统6针穿刺法与12针相比,受患者年龄、PSA水平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指标,建立能够预测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的数学模型.方法收集2009年7月至2015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年龄、前列腺体积、游离PSA(fPSA)和总PSA(tPSA)等临床资料.所有研究对象中随机选择80%为建模组,其余20%为验证组.在建模组中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筛选出预测前列腺癌的独立性影响因素,构建回归方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预测前列腺穿刺结果的数学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该模型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并与临床常用的 PSA 及其相关参数比较诊断价值的差异.结果选取资料完整且 tPSA 100 ng/ml以下的患者纳入研究,共958例.其中建模组767例(tPSA 4~20 ng/ml者587例),验证组191例.在建模组中,将所有指标纳入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年龄、tPSA 和前列腺体积是前列腺癌独立的预测因素.将所有指标(包括 fPSA)纳入回归方程,构建数学模型Y=-4.765+0.074×(年龄)+0.057×(tPSA)+0.052×(fPSA)-0.029×(前列腺体积).在建模组和验证组中, ROC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预测前列腺癌的 ROC 曲线下面积高于 tPSA、f/tPSA 和 PSA 密度.取Y=-0.076,即约登指数最大值作为本模型最佳临界值,预测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76.2%、特异度为76.6%、阳性预测值76.5%、阴性预测值76.3%.结论本预测模型与单独应用PSA及其相关参数相比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并且可以在不增加患者检查项目的前提下提高预测前列腺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8点及12点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分析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及前列腺体积(PV)对前列腺癌检出率(PCDR)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60例因PSA异常增高而接受首次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相关资料,其中132例患者接受8点穿刺,128例患者接受12点穿刺。结果依据PSA、PV、PSA与PV及PSAD,患者被进一步分组。8点及12点的总的PCDR没有显著的差异,在PV≥45mL、PSA≥10ng/mL且PV≥45mL及0.15ng/(mL·cm3)≤PSAD≤0.25ng/(mL·cm3)组中,12点的PCDR明显高于8点。结论 8点及12点前列腺穿刺总的PCDR没有显著区别(P0.05),但在PV较大同时PSA较高或者PSAD处于中等大小时(0.15~0.25)ng/(mL·cm3),12点的PCDR明显高于8点(P均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结果.方法 选取作者单位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需行前列腺穿刺以及后续手术治疗患者共404例,其中符合研究价值的患者共385例,作为研究组,实施经直肠超声引导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并选取以往住院的385例侧卧位经直肠穿刺活检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 相似文献
15.
9+X法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4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9+X法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行9+X法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可疑前列腺癌患者420例临床资料。结果:穿刺确诊前列腺癌160例(阳性率38.1%)。PSA<4μg/L、4~10μg/L、>10μg/L、直肠指检(DRE)异常、经直肠或经腹部超声检查有异常者阳性率分别为7.4%、17.8%、65.4%、25.0%、22.2%。穿刺术后79例出现血尿(18.8%),急性尿潴留13例(3.1%),发热9例(2.1%),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9+X法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阳性率高,并发症少,是诊断前列腺癌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血清PSA密度在前列腺活检中的意义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探讨血清PSA密度(PSAD)在前列腺活检中的意义。方法 对173例血清PSA升高,有阳性直肠指诊或异常直肠B超发现者,进行了前列腺活检。对血清PSAD与前列腺活检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73例活检的前列腺肿瘤阳性率为50.3%(87/173),其中前列腺癌84例,肉瘤2例,移行细胞癌1例,当血清PSA为4~20ng/ml,PSAD〈0.15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0%和0.0%;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15例PSA〉4ng/ml、直肠指检异常或B超发现异常回声的患者行经会阴的6点系统加异常回声处活检。年龄43~91岁,平均72岁。PSA〈4ng/ml者66例,4~10ng/ml者96例,10~20ng/ml者90例,〉20ng/ml者63例。结果 穿刺活检证实为前列腺癌111例,阳性率35.2%。PSA〉4ng/ml、指检异常、B超发现异常回声及PSAD〉0.15者穿刺阳性率分别为43.4%(108/249)、42.9%(75/175)、32.8%(63/192)及52.1%(75/144)。以PSAD〉0.15时的阳性率为最高,与其余3种标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RUS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准确率高,并发症少而轻,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结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结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PSA)在前列腺癌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前列腺癌(Pca)25例,前列腺增生(BPH)30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的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c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的浓度;计算f/tPSA比值并对tPSA、f/tPSA、cPSA进行统计学比较和ROC曲线分析。结果cPSA、tPSA在BPH组、Pca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5),若以cPSA15.75ng/ml作为截断点诊断Pca,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实验有效率各参数均比较理想,分别为79.17%,92.86%,90.48%,88.46%。另tPSA,cPSA,fPSA三者在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tPSA>cPSA>f/tPSA。结论cPSA在鉴别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建议临床以cPSA15.75ng/ml作为截断点,这能大幅度地提高cPSA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前列腺活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参数磁共振(mpMRI)图像引导下,认知融合及影像融合的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术及传统系统性穿刺活检术对前列腺癌检出能力的对比。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8月1日~2019年3月31日我院mpMRI提示前列腺癌的初次穿刺活检患者,按照所行的靶向穿刺方法分为认知融合组(COG组)及影像融合组(FUS组),两组分别行认知融合靶向穿刺(COG-TB)及影像融合靶向穿刺(FUS-TB)后,再行常规系统性穿刺活检(TRUS-SB)。对比两组组内与组间靶向穿刺及系统性穿刺的结果。对于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RP)的患者,以根治标本作为金标准与两组穿刺结果进行对比。结果:COG组纳入78例患者,FUS组纳入24例患者,比较COG组、FUS组的靶向穿刺及系统性穿刺发现,COG组COG-TB vs.COG组TRUS-SB vs.FUS组FUS-TB vs.FUS组TRUS-SB的前列腺癌检出率(60.3%vs.61.5%vs.58.3%vs.62.5%,P=0.99),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检出率(55.1%vs.55.1%vs.58.3%vs.58.3%,P=0.97)、Gleason评分[(7.8±1.1) vs.(7.6±0.8) vs.(7.7±1.1) vs.(7.6±1.0),P=0.93]及ISUP分级[(3.5±1.2) vs.(3.4±1.3) vs.(3.5±1.0) vs.(3.3±1.3),P=0.9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以根治标本作为金标准,COG组COG-TB vs.TRUS-SB vs.RP的Gleason评分[(7.5±1.0) vs.(7.4±1.0) vs.(7.6±1.2),P=0.73]及ISUP分级[(3.1±1.1) vs.(3.1±1.3) vs.(3.4±1.4),P=0.6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US组FUS-TB vs.TRUS-SB vs.RP的Gleason评分[(7.6±0.8) vs.(7.6±1.0) vs.(7.6±0.9),P=0.98]及ISUP分级[(3.5±1.0) vs.(3.4±1.2) vs.(3.6±0.9),P=0.92]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前列腺初次穿刺活检患者中,认知融合、影像融合及常规系统性穿刺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以根治标本作为金标准,靶向融合未明显低估前列腺癌的Gleason评分及ISUP分级。mpMRI影像引导下的靶向穿刺是临床有效、可行的穿刺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