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乌梅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的方法造模,以大鼠粪便含水率、粪便性状评分及腹壁撤退反射(AWR)评分判断造模是否成功。评价乌梅丸对大鼠粪便含水率、粪便性状评分、AWR评分、双歧杆菌/乳杆菌(B/E)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影响。结果:(1)大鼠IBS-D模型制备成功;(2)乌梅丸可以降低大鼠粪便含水率、粪便性状评分、AWR评分(P 0. 05),对大鼠腹泻症状有缓解作用;(3)乌梅丸可以升高大鼠B/E值(P 0. 05),对大鼠肠道菌群有调节作用;(4)乌梅丸可以降低大鼠血清TNF-α、IL-6含量(P 0. 05),减轻炎症反应。结论:乌梅丸对IBS-D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和降低血清TNF-α、IL-6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肠道菌群角度探索淫羊藿水提液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去卵巢(OVX)法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将21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去卵巢组(OVX组)、淫羊藿水提液给药组(EF组,0.81 g·kg-1·d-1),连续灌胃给药12周,收集大鼠股骨、新鲜粪便。双能X线骨密度分析仪检测大鼠股骨骨密度变化,Masson染色观察股骨骨微结构与胶原纤维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股骨中RUNX2的表达;16S rDNA高通量测序检测分析粪便中V3-V4区菌群基因。结果:与Sham组比较,OVX组大鼠股骨骨密度显著降低(P<0.05),股骨骨小梁稀疏、断裂,RUNX2含量显著下降(P<0.05);肠道菌群多样性无显著变化,厚壁菌门丰度增加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丰度减少。与OVX组比较,EF组明显改善OVX大鼠股骨骨微结构及胶原纤维数量(P<0.01),显著增加RUNX2含量(P<0.01);肠道菌群中厚壁菌门丰度减少,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丰度增加,髌骨细菌门、瘤胃菌科_UCG-014菌属和Candidatu...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针灸对克罗恩病(CD)大鼠肠道菌群物种相对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探讨针灸对克罗恩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电针组和西药组,每组8只。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溶液灌肠4周构建CD大鼠模型,隔药饼灸组和电针组选取天枢(双侧)、气海穴进行干预,西药组采用柳氮磺吡啶溶液灌胃干预。干预结束后取结肠组织进行HE染色,收取大鼠粪便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并对进行物种相对丰度、alpha多样性和基因功能代谢预测分析等。结果:隔药饼灸组和电针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拟杆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纲、拟杆菌目、紫单胞菌科、普雷沃菌科、拟杆菌科、普雷沃菌属等的相对丰度升高,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梭菌纲、梭菌目、毛螺菌科、瘤胃菌科、乳酸杆菌属等的相对丰度降低;在经过隔药饼灸和电针治疗后,上述大多数微生物相对丰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肠道菌群的Chao1、Observed species、Shannon、Simpson等alpha多样性指数均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和电针组上述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功能预测分析发现隔药饼灸和电针均能调节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等的功能基因。结论:CD与肠道菌群结构变化有关,针灸能够调节CD大鼠肠道菌群物种相对丰度和菌群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及艾灸“足三里”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尿酸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56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采用氧嗪酸钾联合次黄嘌呤灌胃构建高尿酸血症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每组14只。选择“足三里”穴进行针刺或艾灸治疗,治疗2周后检测小鼠血清尿酸,16SrD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变化。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SUA水平显著升高(P<0.01),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升高,Lachnoclostridium菌属丰度升高,颤杆菌克属、罗斯氏菌属丰度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艾灸组SUA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下调,针刺组另枝菌属丰度升高,Lachnoclostridium丰度下降(P<0.05),艾灸组副拟杆菌属丰度升高,Lachnoclostridium、肠杆菌属丰度下降(P<0.05),其中Lachnoclostridium菌属与SUA含量呈正相关(r=0.388,P=0.037),另枝菌属与SUA含量呈负相关(r=-0.387,P=0.038)...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杜仲叶提取物最大耐受量,研究其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降脂作用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以SPF级昆明种小鼠为受试动物采用MTD法测定最大耐受量。以SD大鼠为受试动物,采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猪油灌胃进行高脂血症造模,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杜仲叶提取物3.2、5.8、10.6 g/kg组。灌胃给予杜仲叶提取物连续4 w,测定大鼠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大鼠粪便DNA进行测序。结果:杜仲叶提取物最大耐受量为44.8 g/kg,折合成杜仲叶生药为213.3 g/kg。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血清TG、TC及LDL-C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杜仲叶提取物5.8、10.6 g/kg组血清TG含量明显降低(P<0.05),3.2 g/kg组血清TC含量明显降低(P<0.05)。模型对照组大鼠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呈现降低趋势,与正常对照组菌群结构明显分开(P<0.05),在门、属分类水平上存在菌群结构失调;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药组肠道菌群丰富度升高,菌群结构呈现向正常对照组靠近的趋势;在门分类水平上,杜仲叶提取物10.6 g/kg组显著升高厚壁菌门丰度(P<0.01),3.2、5.8 g/kg组明显降低unidentified_Bacteria丰度(P<0.05);在属分类水平上,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乳酸杆菌属、Prevotellaceae_NK3B31_group丰度明显降低(P<0.05),阿克曼氏菌属丰度呈现降低趋势;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杜仲叶提取物10.6 g/kg组乳酸杆菌属丰度明显升高(P<0.05),5.8 g/kg组阿克曼氏菌属丰度显著升高(P<0.01),各给药组Prevotellaceae_NK3B31_group丰度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杜仲叶提取物具有降血脂作用,能够调节高脂血症所致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失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穿山龙总皂苷对高尿酸血症(HUA)大鼠肠道菌群及短链脂肪酸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组(Control)、模型组(Model)、穿山龙总皂苷组(TSRDN),每组10只。空白组正常饲养,其余组连续35 d给予10%酵母饲料和5%氧嗪酸钾溶液进行HUA模型复制,从第15~35天,穿山龙总皂苷组按照480 mg/kg的剂量灌胃给予穿山龙总皂苷溶液。结果:连续造模14 d即可复制HUA模型,SUA、SBUN水平升高(P<0.01)。连续给药干预21 d,穿山龙总皂苷能够显著降低SUA、SBUN水平(P<0.01)。HUA大鼠肠道菌群中的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的丰度相对较高(P<0.01)。穿山龙总皂苷能显著升高HUA大鼠肠道菌群厚壁菌门、乳酸杆菌属、梭菌属、瘤胃菌属、鼠李糖乳杆菌种、约氏乳杆菌种、罗伊氏乳杆菌种的丰度(P<0.05,P<0.01)。利用GC-MS技术检测大鼠粪便中SCFA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穿山龙总皂苷能显著提升HUA大鼠粪便中丙酸、丁酸的含量(P<0.01)。结论:穿山龙总皂苷可以调控菌群代谢产物SCFA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助阳通便膏对功能性便秘大鼠肠道酶活性的影响,进一步阐明功能性便秘的发生机制,以便为其有效防治提供新靶点。方法:将100只昆明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模型组、助阳通便膏组、助阳通便汤组、麻仁软胶囊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外均予复方地芬诺酯进行大鼠便秘模型造模。造模成功后,各组均予2周治疗后,对大鼠肠道碳末推进率进行检测,并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探讨助阳通便膏方对便秘模型大鼠肠道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道碳末推进率较正常组明显减低(P0.05),24 h排便量明显降低(P0.01)。助阳通便膏组肠道碳末推进率较模型组显著延长(P0.01),24 h排便量接近正常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助阳通便汤组肠道碳末推进率及24 h排便量介于助阳通便膏组与麻仁软胶囊组之间。麻仁软胶囊组肠道碳末推进率较模型组延长(P0.05),24 h排便量小于助阳通便汤组(P0.05),高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助阳通便膏组、助阳通便汤组、麻仁软胶囊组均能升高大鼠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降低木聚糖酶活性,且助阳通便膏组更明显。结论:助阳通便膏可通过调节肠道酶活性,增加粪便含水量,改善肠道功能,治疗效果优于汤剂,并且在治疗便秘的过程中,与麻仁软胶囊比较,有更好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畅  王潇  刘芳  张芮苑  傅超美  付贤华  周奇 《中成药》2023,(9):3067-3072
目的 探讨厚朴酚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大鼠5-HT通路与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厚朴酚组(40 mg/kg),采用冰水灌胃法建立IBS-C大鼠模型,造模14 d后灌胃给药12 d。给药结束后观察大鼠体质量、粪便数、粪便含水率,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反应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结肠组织5-羟色胺(5-HT)及P物质(SP)水平,RT-qPCR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5-HT转运蛋白(SERT)、5-HT合成限速酶(TPH-1)表达,采用16S rRNA测序检测大鼠粪便肠道菌群的结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厚朴酚组大鼠粪便颗数及含水率、结肠组织5-HT和SP水平、结肠组织SERT mRNA表达升高(P<0.05),且对IBS-C大鼠肠道菌群失调具有调节作用。结论 厚朴酚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结构、调节5-HT通路而发挥治疗IBS-C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七味通痹口服液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七味通痹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2.7、5.4、10.8 mL/kg),采用牛Ⅱ型胶原和弗氏佐剂诱导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给药21 d后,评估各组大鼠关节炎评分、足肿胀度、关节腔滑膜组织TNF-α、IL-17F、IL-6及IL-1β水平,同时通过16S rRNA高通量检测对大鼠肠道菌群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七味通痹口服液各剂量均能有效地降低模型大鼠足肿胀(P<0.05),抑制炎症反应(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七味通痹口服液组大鼠肠道菌群的结构和组成更接近正常大鼠;粪便中厚壁菌门丰度下降,拟杆菌门、变形菌门丰度升高;拟杆菌属及异拟杆菌属丰度升高,毛螺菌属、普雷沃氏菌属及梭状芽孢杆菌丰度水平降低。结论 七味通痹口服液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丰度及组成,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发挥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胡黄连对便秘模型小鼠肠道菌群和代谢产物的影响。将ICR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以及胡黄连高、中、低剂量组,应用盐酸洛哌丁胺对模型组和胡黄连各组造模,造模成功后,胡黄连高、中、低剂量组给予相应剂量药物灌胃给药7 d,测量各组小鼠首次黑便时间、3 h粪便总量、粪便含水率及肠道推进率;HE染色观察肠道黏膜情况;16S rDNA检测结肠内容物菌群变化;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检测粪便代谢物变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首次黑便时间显著延长,3 h粪便质量、粪便含水率及肠道推进率均显著减少,结肠组织可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肠道菌群及粪便代谢物呈现显著变化。胡黄连干预可显著改善便秘症状,修复肠道黏膜,部分恢复便秘小鼠肠道菌群及代谢物的组成。肠道菌群测序显示,胡黄连可以显著降低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降低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增加肠道Muribaculaceae、Enterorhabdus、Eggerthellaceae相对丰度,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effect size, LEfSe)软件测得胡黄连组优势菌种包括Muribacu...  相似文献   

11.
探讨葛根芩连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 IBS-D)大鼠肠道菌群的干预效果。将36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利福昔明组(150 mg·kg^(-1)),葛根芩连汤高(8.125 g·kg^(-1))、中(4.062 5 g·kg^(-1))、低剂量组(2.031 3 g·kg^(-1)),每组6只。构建IBS-D大鼠模型,干预治疗8 d,观察大鼠一般状态和粪便性状评分、腹部收缩最小容量阈值;行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利用16S rRNA测序观察肠道菌群变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利福昔明组、葛根芩连汤高剂量组、葛根芩连汤中剂量组粪便性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腹部抬起最小容量阈值均显著升高(P<0.05)。HE染色显示葛根芩连汤干预后可以减轻肠道炎症。16S rRNA测序分析发现,IBS-D大鼠肠道菌群发生明显改变;葛根芩连汤干预后显著提高肠道菌群的丰富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调节菌群物种数量,改善alpha多样性与beta多样性。肠道菌群物种组成及LEfSe分析显示,葛根芩连汤可以显著提高拟杆菌门Bacteroidota与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比值,增加梭菌纲Clostridia、毛螺菌目Lachnospirales等益生菌丰度,减少拟杆菌目Bacteroidales、普雷沃菌科Prevotellaceae等条件致病菌丰度。PICRUSt2功能预测分析显示,葛根芩连汤主要与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等多种代谢途径有关。综上所述,葛根芩连汤能够显著降低IBS-D大鼠内脏高敏性,减轻肠道炎症,改善腹泻等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组成结构并改善其代谢途径而发挥功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肠道菌群结构特征,初步探讨中药黄连解毒汤(HLJDD)干预作用影响。方法 12周龄雄性SHR随机分模型组(M组)、HLJDD组(H组),同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为正常对照组(W组),每组各4只。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常规饲养,HLJDD组按0.027 g/(kg·d)灌胃给药,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6周。干预结束后,取出盲肠内容物(新鲜粪便),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3组大鼠肠道微生物测序覆盖度在0.997以上,从属水平分析3组大鼠物种丰度聚类分布于4个优势的细菌门:27个属于厚壁菌门类(Firmicutes)、4个属于拟杆菌门类(Bacteroidetes)、3个属于变形菌门类(Proteobacteria)和1个属于疣微菌门类(Verrucomicrobia)门类细菌;Simpson指数表明,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HLJDD组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高于模型组;3组大鼠肠道菌群微生物群落结构在门水平上主要由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组成,其中模型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增加,HLJDD组大鼠肠道菌群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低于模型组;3组大鼠肠道菌群微生物群落结构在属水平上主要由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大肠志贺氏杆菌属(Escherichia Shigella)组成,其中益生菌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在模型组明显降低,HLJDD组大鼠肠道菌群乳酸杆菌属相对丰度高于模型组。结论 SHR肠道菌群结构失于平衡状态,菌群多样性有一定程度下降,HLJDD可能通过增加SHR菌群多样性、降低SHR致病菌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升高SHR益生菌乳酸杆菌属相对丰度达到对抗高血压的作用,尚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从肠道微生态的角度探讨电针治疗UC的机制。方法:39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3只)和UC造模组(26只),造模组饮用4%的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7d复制UC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电针"天枢""足三里""上巨虚"穴,每日1次,每次10min,治疗5d。观察实验过程中大鼠疾病活动指数的变化;收集各组大鼠粪便排泄物,用多聚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分析肠道菌群的多样性、相似性及丰度值,对优势条带进行回收测序,采用Quantity one等软件对所得结果图谱进行分析,对优势条带进行菌种鉴定及含量分析。结果: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丰度值及多样性指数明显降低,疾病活动指数明显增高(P0.05,P0.01)。电针能降低UC模型大鼠疾病活动指数,提高肠道菌群的丰度值及多样性指数(P0.05,P0.01);菌种鉴定表明电针能提高UC模型大鼠肠道菌群中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sp.)和毛螺科菌(Lachnospiraceae bacterium)含量,降低双酶梭菌(Clostridium bifermentans)的含量(P0.05)。结论:电针能明显改善UC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以及有益菌群的含量,对UC模型大鼠肠道微生态发挥的保护作用很可能是电针治疗UC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赵映霞  许腾  田俊生  秦雪梅 《中草药》2021,52(3):736-743
目的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柴归颗粒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ed mild stress,CUMS)抑郁大鼠模型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探讨柴归颗粒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柴归颗粒(8.3 g/kg)组,给药1 h后造模,持续28 d。收集大鼠肠道内容物,提取总DNA,根据细菌16S rRNA V3~V4区设计引物进行扩增,利用Illumina Miseq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栖热菌门(Thermi)、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水平显著降低(P<0.05),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水平显著升高(P<0.05),栖热菌属Thermu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青枯菌Ralstonia、纤毛菌属Leptothrix、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和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相对丰度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柴归颗粒可调节CUMS大鼠肠道菌群的构成,显著回调栖热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水平(P<0.05、0.01),显著降低乳酸杆菌属相对丰度水平(P<0.01),显著升高栖热菌属、不动杆菌属、甲基杆菌属、青枯菌属、纤毛菌属和苍白杆菌属相对丰度水平(P<0.01)。结论柴归颗粒可能通过调节参与精氨酸代谢途径的肠道菌群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硝菔通结方对功能性便秘大鼠肠道水液代谢的影响。方法:成年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硝菔通结方高、中、低剂量组各10只。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建立SD大鼠功能性便秘模型,造模成功后各治疗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硝菔通结方灌胃3周。观察各组大鼠首粒黑便的排出时间、粪便含水率、结肠含水率、免疫组化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VIP及AQP3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粪便量少、质地干硬,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明显延长,粪便含水率和结肠含水率减少,结肠组织中VIP表达降低、AQP3的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硝菔通结方各剂量组大鼠粪便量增加,质地稀软,首粒黑便时间缩短,大便含水率增多,结肠含水率增多,结肠组织中VIP表达升高,AQP3的表达降低。结论:大鼠功能性便秘的发生与肠道水液代谢障碍有关,硝菔通结方可通过调节肠道水液代谢治疗功能性便秘。  相似文献   

16.
张智彬  刘芳  王邦林  唐学贵 《中成药》2023,(4):1132-1136
目的 探讨便塞通合剂对气阴两虚证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芪黄通秘软胶囊,观察组采用便塞通合剂,疗程6周。检测临床疗效、CSBM、便秘症状评分、气阴两虚证评分、PAC-QOL评分、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类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和代谢物(SCFAs、胆汁酸)、血清脑肠肽(5-HT、NPY、MTL、SP、VIP)、复发率、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SBM及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类杆菌数量增加(P<0.05),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减少(P<0.05),便秘症状评分、气阴两虚证评分、PAC-QOL评分、NPY、VIP降低(P<0.05),肠道菌群代谢物、5-HT、MTL、SP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随访3个月,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便塞通合剂可安全有效地调节气阴两虚证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脑-肠-菌”轴,改善胃肠动力,减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发汗前后厚朴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冰水灌胃法建立IBS-C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莫沙必利组(1 mg·kg-1)、未发汗厚朴组(以下简称“厚朴组”,10 g·kg-1)及发汗厚朴组(10 g·kg-1)。观察大鼠体质量、粪便含水量、粪便数量变化;采用16S rRNA测序检测大鼠粪便肠道菌群的结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大鼠结肠组织中5-羟色胺(5-HT)及P物质(SP)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后莫沙必利组、厚朴组、发汗厚朴组的粪便含水量和粪便数量明显升高(P<0.05)。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菌群门水平丰度前4种分别为厚壁菌门、拟杆菌门、螺旋体门、变形菌门,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明显降低(P<0.05),螺旋体门相对丰度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厚朴组及发汗厚朴组的厚壁菌门、螺旋体门比例趋近于空白组,且发汗厚朴组螺旋体门相对丰度低于厚朴组;在科水平上,菌群丰度前4种分别为乳酸菌科、S24_7、瘤胃球菌科、拟杆菌科,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乳酸...  相似文献   

18.
从肺肠微生态变化研究肺与大肠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微生态角度探索"肺与大肠相表里"的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肺病组(过敏性哮喘)、肠病组(便秘)和肺肠同病组(过敏性哮喘合便秘),每组10只,收集各组大鼠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粪便样本,进行肺部和肠道菌群主要微生物种类与含量检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肺病组、肺肠同病组大鼠的肺部菌群及3组大鼠的肠道菌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肠病组大鼠的肺部菌群与肺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肺肠同病组大鼠肺部菌群与肺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肠道菌群与肠病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肺病状态下可导致肠道菌群变化,肠病也可影响肺部菌群的变化,为"肺与大肠相表里"提供部分微生态学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药膳糊对功能性腹泻脾虚证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参苓白术药膳糊治疗功能性腹泻脾虚证的机制。方法 将30只SPF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蒙脱石散组、参苓白术汤剂组、参苓白术药膳糊组,每组6只,正常组大鼠正常饲养,余鼠以高乳糖联合水平台站立方法制作功能性腹泻脾虚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对应给药治疗7d。治疗结束后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分析大鼠粪便菌群变化。结果 造模后正常组大鼠体重显著重于其他组(P<0.05)且造模大鼠腹泻率为100%。治疗7d后,参苓白术药膳糊组大鼠体重显著重于其他造模组(P<0.05)。在门水平,参苓白术药膳糊可以显著增加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丰度,降低疣微菌门、拟杆菌门丰度;在属水平,参苓白术药膳糊可以增加乳杆菌属、异杆菌属、双歧杆菌属,降低拟杆菌属、瘤胃球菌属、阿克曼菌属、螺杆菌属、颤螺菌属、副拟杆菌。结论 参苓白术药膳糊可以改善功能性腹泻脾虚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肠道中有益菌丰度,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腹部推拿调节“菌群-脑-肠轴”通路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的作用。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推拿组、西药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咯哌丁胺胶囊粉末制成的混悬液灌胃建立STC大鼠模型,推拿组进行腹部推拿,西药组大鼠给予西沙比利3 mg/kg灌胃,各组干预方式每日1次,连续14 d。实验结束后比较各组大鼠粪便含水率、血浆P物质(SP)、5-羟色胺(5-HT)及血管活性肽(VIP)水平、肠推动率,Western-blot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5-HT3R、5-HT4R蛋白表达水平,肠道微生物的Shannon指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粪便含水率显著降低(P<0.05),血浆SP、5-HT水平显著降低,VI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肠推动率显著降低(P<0.05),结肠组织中5-HT3R、5-HT4R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西药组大鼠粪便含水率显著增加(P<0.05),血浆SP、5-HT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