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全程助产责任制与产科质量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全程助产责任制对提高产科质量的作用。方法将2003年实施全程助产责任制分娩的产妇3709例与1997年传统模式分娩的产妇3789例进行阴道手术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产伤率、会阴伤口感染率等产科质量指标的对比。结果剖宫产率对比有增高,其他各项指标发生率全程责任制组均低于传统组。结论全程助产责任制对提高产科质量、保证母婴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一种新的阴道助产技术——阴道助产掌术并评估其在阴道助产中的价值。方法:介绍阴道助产掌并对2008年1月~2009年6月应用阴道助产掌分娩的50例与同期间应用产钳助产及胎头吸引助产各50例进行比较分析,比较阴道助产掌与自然分娩及其他阴道助产方法对母儿损伤的情况。结果:阴道助产掌组产后出血量及软产道损伤例数较产钳组显著减少(P<0.05),但助产掌组的单次助产成功率90%低于产钳组的100%,而与胎头吸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助产掌组的新生儿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产钳组及胎头吸引组(P<0.05)。结论:阴道助产掌助产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助产快、母婴损伤小的新的助产技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代替产钳术,但单次助产成功率低于产钳术,可取代胎头吸引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阴道助产掌临床应用指征及其对减少母婴损伤的效果。方法:2013年6~12月对60例行阴道分娩的产妇应用阴道助产掌,并与同期60例行胎头吸引助产、60例应用产钳助产的产妇进行对比,分析3种助产方式的母婴损伤情况。结果:阴道助产掌组操作时间、总产程、产妇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出血量显著少于胎头吸引组及产钳助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钳助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出血量高于胎头吸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助产掌组软产道损伤、阴道壁裂伤、宫颈裂伤、会阴Ⅲ度裂伤、产后出血、会阴水肿及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胎头吸引组及产钳助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钳助产组软产道损伤、阴道壁裂伤、宫颈裂伤、会阴Ⅲ度裂伤及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胎头吸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助产掌组新生儿头部挫伤、重度窒息、头颅血肿、吸入性肺炎、臂丛神经损伤及锁骨骨折发生率显著低于胎头吸引组及产钳助产组,而单次助产成功率低于产钳助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钳助产组新生儿头部挫伤、臂丛神经损伤及锁骨骨折发生率高于胎头吸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助产掌是一种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安全有效、对母婴损伤小、助产快的新型助产技术,在一定条件下可替代产钳助产术及胎头吸引术,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曾文鸿 《中国卫生产业》2013,(11):135-135,137
目的总结阴道助产掌在45例的临床应用以及手术配合经验。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1年10月期间在该院应用阴道助产掌进行分娩的45例患者与2006年1月—2011年10月期间应用产钳助产的随机抽取的45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分别设为助产掌组和产钳组,比较应用助产掌和产钳进行分娩时对母儿的影响。结果助产掌组致产妇会阴水肿,软产道裂伤以及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的发生率比产钳组明显减少(P<0.05),且助产掌组的新生婴儿损伤的发生率也明显的低于产钳组(P<0.05)。结论阴道助产掌术不仅对母儿的损伤小,而且简便、安全、快捷、有效。但是必须要有良好的手术配合,这是助产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我国助产专业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历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助产人员,她们为广大孕妇及家庭提供着高质量的专业服务,为不断促进母婴健康,提高国民基本素质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我国助产服务仍以产科医生为主导,助产学仍从属于护理专业,既非独立科学,也无专业体系,和国际水平相去甚远,现从助产专业发展现况阐述,从中获取一定的启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创助产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52例拟行经阴道自然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无创助产法)和对照组(传统助产法),记录两组产妇分娩时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评分、新生儿体重,分析并比较两种方法会阴裂伤的程度、会阴水肿发生率、产后伤口恢复情况、对助产士劳动强度的影响。结果:试验组产妇会阴水肿发生率(17.10%)低于对照组(3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产后伤口疼痛时间最多7天低于对照组的最多15天(P<0.05);两组会阴裂伤情况、产时出血、产后2 h出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无创助产更符合分娩的自然原理,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减少产道损伤,降低助产士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8.
为每位分娩者提供专业助产服务是持续有效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的关键。为全面了解陕西省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助产技术的现状,对调查的68份问卷进行整理分析。数据显示:助产专职人员在职教育的缺失。阻碍了其专业水平的提高;产房内医生、助产专职人员职责划分不清,存在安全隐患;助产专职人员工作量大、职业风险高,得到与付出不相匹配。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尽快制定助产专职人员管理法律法规,用法律保证“母婴安全”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使用阴道助产掌50例的临床应用及护理配合经验。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期间应用阴道助产掌助产与应用产钳助产各50例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助产方式对母儿的影响。结果阴道助产掌组所致母体软产道裂伤、会阴水肿及产后出血等并发症较产钳组显著减少(均P〈0.05);阴道助产掌组的新生儿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产钳组(P〈0.05)。结论阴道助产掌术是一种快捷、有效、安全、简单、母儿损伤小的新型助产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而助产士积极又良好的手术及护理配合是助产成功的基础与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式助产对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初产妇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在自然分娩过程中采用传统助产法,研究组产妇采用改良助产法。结果:两组产妇均无会阴Ⅳ度裂伤,虽然研究组的正中切率与Ⅰ度裂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其侧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会阴完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Ⅱ度裂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与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舒适度与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助产在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方面效果确定,具有临床实用性,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调查研究(调研)了解助产职业岗位对助产士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为合理设置助产专业课程,制定课程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助产职业岗位能力调查表对29所医院的产房护士长和助产士进行调查,被调查者对助产职业岗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具体要求项目的重要性进行勾选。结果:岗位能力需求中“专科助产及护理基本操作技能”满分比最高,重要性赋值最高;其次是“护理学科专科知识”、“护理学科基础知识”。结论:助产教育决策者和教师要充分考虑临床一线的需求,合理设置课程,制定课程标准,才能培养出专科技能水平高,人文素质修养好,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实用性人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自然分娩中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的助产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产妇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分娩,观察组产妇增加气囊仿生助产技术,观察两组的分娩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平均产程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自然分娩过程中使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可以有效的缩短长产生时间,降低产妇的会阴侧切、剖宫产的概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张贤  陆虹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9):1462-1465
目的:了解北京市助产士的核心胜任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助产士核心胜任力量表对北京市24家二级以上医院的283名助产士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助产士核心胜任力总均分为4.02±0.47。其中分娩期保健能力、孕期保健能力和产后保健能力3个方面能力较好,而孕前保健能力、公共卫生保健能力和新生儿保健能力三个方面相对薄弱。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助产工作年限、职务、编制是助产士核心胜任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北京市助产士核心胜任力水平总体较好,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以满足孕产妇及家属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以及助产士工作范畴拓展和助产专业发展的需要。管理者应根据医院自身情况,对不同特征的助产士实施针对性的培训和管理策略,提高助产士的核心胜任力水平。  相似文献   

14.
表1气袋助产器使用前孕妇的基本情况组别年龄≥35岁初产经产孕周骨盆出口狭窄妊高症无合并症<3737~42>42轻中ⅠⅡ11404055234140224498233030表2临产时间的分布组别I产程(h)Ⅱ产程(h)<1010~20>20<11~2>2ⅠⅡ1814201871330329964表3气袋助产器使用前胎儿情况组别胎心(次/min)  相似文献   

15.
一次性单腔乳胶导尿管改良水囊助产应用于产科临床,促进宫颈成熟,使软产道扩张减少了胎儿下降时软产道的阻力,方便、经剂、简捷、以缩短产程使产妇的体力消耗减少,降低了会阴裂伤率和会阴侧切率,缩短胎头受压时间,有利优生,减轻分娩痛苦。我科自2008年元月至今在正常足月妊娠产妇中应用水囊助产法300例,效果确切、安全无副作用,是易受产妇接受的助产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福建省助产机构剖官产率现状,探讨减少剖官产的措施.方法 对2014年省内536所助产机构的产科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剖宫产占33.9%(214 414/632 457),阴道顺产占65.2%,阴道手术产占0.9%;3种剖宫产指征中,非难产因素占49.4%,难产因素占37.9%,社会因素占12.7%.不同级别医院分娩方式比较,机构级别越高剖官产与阴道手术产占比越高,乡镇剖宫产占19.4%最低,部队医院阴道手术产占比最低(0.2%);经济文化水平较高的沿海,社会因素造成的剖宫产比例比山区低.结论 福建省剖官产控制成效较好,但仍有下降空间.应加强基层机构剖官产术指征的把控,提高阴道手术产比例,减少社会因素造成的剖宫产.  相似文献   

17.
本文较全面地描述了全球助产士的现状:(1)数量极度缺乏且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城市与乡村间分布不均;(2)助产士职能不清;(3)缺乏培养和正规教育,提出了孕产妇保健工作中各类人员的职责分工以及助产学内含,说明助产士是联系服务对象、保健工作人员、管理人员之间的纽带。从而表明:改革、加强助产士的职责,充分发挥助产士的重要作用是母亲安全活动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不同助产技术(气囊仿生、分娩球)联合使用为产妇助产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孕妇采用临床常规助产,观察组孕妇使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助产,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的剖宫产率、产后大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会阴侧切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气囊仿生助产术联合分娩球助产术是较为理想的产妇助产方式,可以有效的缩短产妇的产程,改善孕产妇的分娩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中国健康月刊》2007,(7):12-12
全球首届“国际助产论坛”在突尼斯开幕。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说,全世界产妇中,有一半在分娩时得不到训练有素人员的助产。  相似文献   

20.
张毅  闫晓曼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1):1457-1459
目的:探讨全程陪伴责任制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03年12月在传统助娩下的2584例产妇为第一阶段分析对象。2004年1月~2005年12月实行全程陪伴责任制助产4138例产妇为第二阶段分析对象。将两个阶段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妇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第二阶段剖宫产数、剖宫率虽有所增加,但经χ2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第二阶段的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较第一阶段显著降低(P>0.01),产妇满意度提高。结论:全程陪伴责任制助产这种模式,有利于产科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