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总结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理念的变化与内固定器械的发展历程。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以时间轴的顺序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理念、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式经历了保守治疗到手术治疗的转变,手术治疗分为髓外固定和髓内固定两种方式,髓内固定因微创和生物力学的优势而逐渐成为主要治疗方式。但目前的髓内固定系统仍不能实现重建股骨近端内侧皮质支撑,所以在不稳定型骨折治疗方面仍有失败风险。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的变革与发展,是临床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认识不断深入以及生物力学理论不断深化的结果。内固定器械将依据完善股骨粗隆间骨折内侧支撑和二次稳定的治疗原则更新迭代,最终实现提高骨折治疗成功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股骨转子间骨折 CT 三维重建技术,研究前内侧角骨皮质的形态特征,为进一步研究皮质支撑复位理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 2016 年 1 月—2019 年 1 月收治的 75 例影像资料完整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 CT 数据,其中男 32 例,女 43 例;年龄 65~98 岁,平均 79.8 岁。根据 2018 版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31-A2.2 型 46 型,31-A2.3 型 29 例。对 CT 数据进行分割建模、模拟复位等影像处理技术,测量其前内侧角处骨皮质的厚度,前壁骨折线与冠状位水平线成角,内侧壁骨折线与矢状位水平线成角,内侧壁可获支撑的皮质宽度,并观察前内侧角处骨折近端的骨皮质断面形态。结果前壁骨折线与冠状位水平线成角为 51.8~72.6°,平均 62.4°;内侧壁骨折线与矢状位水平线成角为 17.6~−47.3°,平均−15.8°;前内侧角处骨皮质厚度为 3.6~6.1 mm,平均 4.4 mm;内侧壁可获支撑的皮质宽度为 14.3~21.2 mm,平均 16.8 mm。前内侧角处骨折近端的骨皮质断面有 3 种形态:① 与股骨颈轴线成角>90°,57 例(76.0%);② 与股骨颈轴线相垂直,7 例(9.3%);③ 与股骨颈轴线成角<90°(包括反向成角),11 例(14.7%)。结论CT 三维重建能清晰显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皮质形态和骨折线的走向,能提示股骨转子间骨折复位后的稳定性,对手术选择皮质支撑复位的形式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阐述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临床研究现状及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研究及临床经验,总结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临床研究现状及进展。结果股骨远端骨折好发于高能量损伤的年轻人及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损伤程度严重,多为粉碎性、不稳定骨折,常累及关节面并合并较严重的软组织损伤,治疗有一定难度。外固定支架多作为控制损伤的临时手段,绝大多数患者可行内固定治疗。用于股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系统主要有钢板固定系统与髓内钉固定系统,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各具特点,其中双钢板加强股骨内侧的支撑、微创固定系统保护骨折端血供、远端皮质锁定板理论上更符合骨愈合对固定力学的要求,逆行髓内钉可有效对抗膝内、外翻等。结论目前临床研究表明,股骨远端骨折治疗选择应根据骨折类型和内固定系统特点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近年股骨颈骨折常用内固定方式的特点及其生物力学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此类骨折选择恰当内固定方式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生物力学研究相关文献,总结研究进展。结果目前股骨颈骨折治疗采用的内固定方式中,3枚空心螺钉固定可以提供骨折断端滑动加压,但抗剪切力较弱,远期易出现内固定失效;动力髋螺钉及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具有良好的角稳定性及整体强度;内侧支撑钢板可将垂直剪切力转变为促进骨折愈合的压应力,并产生一定抗旋作用;股骨颈内固定系统可进行多轴向支撑,抗旋及抗短缩性能优异;髓内钉整体强度及失效载荷高。不同内固定方法因结构和生物力学差异,各有其适应证。结论目前对于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方式的选择尚无详细的规范指导,临床上应根据患者骨折类型来选择合适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物取出后,在日常活动撞击力作用下股骨头内部骨质变化情况以及微骨折发生风险。方法取 21 具成人新鲜尸体骨盆标本,共获得 42 个骨质及软组织完整的髋关节标本。首先测量标本股骨颈处骨密度、CE 角、股骨头直径、颈干角及前倾角。然后参照 AO 推荐方法植入 3 枚空心钉后取出,模拟股骨颈骨折完全解剖愈合空心钉取出后状态,CT 扫描观察股骨头内钉道形态。最后,模拟直立情况下股骨头受到撞击情况,分别用 200、600、1 980 N 力量撞击标本 20 次。CT 扫描观察撞击后股骨头内钉道形态变化情况,统计分析微骨折发生危险因素。结果CT 扫描观察撞击力量为 200、600 N 时,股骨头钉道形态无明显变化,提示股骨头内无微骨折发生;撞击力量达 1 980 N 时,11 具标本 22 个股骨头的钉道形态与撞击前相比有明显变化,钉道内有凸起及钉道狭窄,提示股骨头内发生微骨折,微骨折发生率为 52.38%(11/21)。多因素分析显示,骨密度是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物取出后发生股骨头内部微骨折的危险因素(P=0.039),CE 角、股骨头直径、颈干角、前倾角与股骨头内部微骨折发生无相关性(P>0.05)。 结论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物取出后,股骨头受到日常活动撞击力可能出现微骨折,并且微骨折的发生与股骨头骨密度下降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述髌骨骨折手术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髌骨骨折治疗相关文献,对各种手术治疗方式的优缺点及适应证进行总结。结果髌骨在膝关节屈伸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骨折后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手术方式有切开复位内固定以及髌骨切除,内固定方式包括环(捆)扎固定、张力带及其改良技术、张力带联合其他技术、螺钉(包括可吸收螺钉)固定、钢板以及髌骨复位固定器固定。各手术方式的适应证、优缺点不尽相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结论髌骨骨折有多种手术治疗方式,为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需针对骨折类型选择最合适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从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损伤机制、临床类型、治疗特点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属于过伸型膝关节损伤的一种,是膝关节在过伸位(<0°)遭受暴力导致的特殊骨折类型。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可分为 4 种类型,即胫骨平台边缘撕脱骨折、前内侧平台压缩骨折、前外侧平台压缩骨折和双髁骨折。损伤结构遵从对角线机制,即前侧压缩、后侧牵张。胫骨平台前侧的骨折范围越小,则伴发后侧韧带损伤的可能性就越大。过伸型胫骨平台单髁骨折以前内侧面压缩(边缘小片骨折或大块骨折)和后外侧角牵张破裂为特征,治疗上需同时兼顾骨折和韧带损伤。过伸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以后侧干骺端皮质的张力性破裂及胫骨平台关节面的反屈和压缩为特征,恢复正常的后倾角是手术治疗关键。结论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尚无统一公认的治疗模式,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近年来股骨转子间骨折在稳定性重建方面的概念演化与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经验,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解剖特点、稳定型骨折与不稳定型骨折分类、稳定性复位与不稳定性复位、术中加压初始稳定与术后滑动二次稳定、内固定术后稳定性评估、早期下地站立负重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于股骨颈干骺端转换区,具有天然的内翻不稳定倾向。骨折复位质量是影响后续内固定物安放的最重要前提因素。判断骨折复位质量有对线和对位两方面,对线采用 Garden 指数;在对位方面,随着皮质对位理念(正性、中性、负性)的提出,特别强调前内侧皮质的相互砥住支撑(解剖、正性),是获得骨折稳定性复位的关键,而不再强调后内侧小转子骨块的作用。术后影像学的稳定性评分为早期下地站立负重提供了量化指标。但术中的前内侧皮质支撑复位,在术后头颈骨块滑动获得二次稳定的过程中,仍有皮质对位丢失现象,需研究其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在取得良好对线的基础上,只要获得了前内侧皮质的相互砥住和支撑,并用内固定器械维持住,就获得了术后稳定性。术后稳定性评分优良者,可以安全地早期下地负重、站立行走活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钛制弹性髓内钉微创内固定与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成人盖氏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将 2012 年 1 月—2015 年 11 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 97 例盖氏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其中 59 例采用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接骨板组),38 例采用微创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微创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部位、骨折类型及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 Anderson 评分标准评估前臂功能。 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23 个月,平均 17 个月。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接骨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骨板组发生骨折不愈合 1 例、伤口感染 1 例,微创组发生钉尾处轻微感染 1 例,均经相应处理后治愈;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失败、深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 12 个月根据 Anderson 评分评价前臂功能,接骨板组获优 46 例,良 12 例,差 1 例,优良率 98.3%;微创组获优 26 例,良 11 例,可 1 例,优良率 97.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P=0.75)。 结论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盖氏骨折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无切口瘢痕等优点,在适应证选择正确的基础上,可获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骨盆骨折闭合复位智能监视系统辅助闭合复位微创治疗复杂骨盆骨折的经验。方法2019 年 12 月收治 1 例高处坠落伤致复杂骨盆骨折的 30 岁男性患者。X 线片及 CT 三维重建诊断为骨盆骨折,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为 61-C3.3 型(骶骨 H 型骨折合并耻骨联合分离)。伤后 48 h 生命体征平稳后手术,通过骨盆外架、骨牵引、智能监视系统辅助闭合复位、通道螺钉固定治疗。结果术中出血量 50 mL,手术时间 180 min,透视时间 45 s。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术后次日摄骨盆 X 线片,根据 Matta 标准评价骨折复位为解剖复位;CT 三维重建示固定螺钉均位于骨皮质内,未穿出骨皮质。结论骨盆骨折闭合复位智能监视系统辅助闭合复位微创治疗复杂骨盆骨折可行,能获得较好疗效,减少术中透视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股骨粗隆外侧壁的一般概念、外侧壁损伤的原因及治疗进展,以期提高对外侧壁的认识,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查阅国内外股骨粗隆外侧壁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外侧壁的上界是股骨外侧肌嵴,下界是股外侧皮质与下股骨颈切线的交点。外侧壁的完整性对于防止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固定失败和再手术非常重要。损伤原因主要是无合适的分型标准作为指导、X 线片显示的骨折模式与骨折实际情况不符、骨折类型特殊、术中操作不当等。治疗方法主要是重建外侧壁,根据不同骨折模式选择不同的重建方法。结论外侧壁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至关重要,外侧壁破裂应一期固定,最大限度减少再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陈旧性跟骨骨折的治疗及进展进行综述。方法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陈旧性跟骨骨折治疗的相关文献,从病理解剖、分型、手术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陈旧性跟骨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解剖改变是多方面的,因此其手术治疗方法呈多样性。除经典的切开复位内固定、关节融合及截骨矫形术式外,微创技术、外固定支架、3-D 打印等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陈旧性跟骨骨折不愈合的治疗也得到越来越多关注。结论陈旧性跟骨骨折的最佳治疗策略尚无定论,但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个体化治疗仍值得更深入研究,对于早期陈旧性跟骨骨折以及陈旧性跟骨骨折不愈合的治疗也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不稳定性寰椎骨折的治疗进展,提出存在问题并展望研究方向。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不稳定性寰椎骨折治疗的相关文献,就寰椎骨折稳定性评价及治疗方法、手术入路以及内固定器械选择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目前,临床上认为除横韧带完整的寰椎前弓单处骨折或单纯后弓骨折外的所有寰椎骨折,均为不稳定性骨折。不稳定性寰椎骨折的治疗从传统非手术治疗、融合术,逐渐发展至单节段固定治疗。非手术治疗效果欠佳,融合术牺牲了上颈椎活动度,而单节段固定不仅能复位固定骨折,同时保留了上颈椎运动功能。单节段固定手术入路分为后路及经口入路,术中采用的内固定器械也在不断改良,主要包括钉棒系统、钉板系统以及钢板系统等。结论对于不稳定性寰椎骨折,单节段固定较非手术及传统融合术更具优势,是理想的手术方式。其中,经口入路单节段固定复位寰椎前弓骨折更直接,但存在感染风险;后路单节段固定对寰椎前弓骨折的复位效果欠佳,有待进一步探究更加有效的复位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方法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从锁定钢板的治疗现状、锁定钢板的不足与对策、锁定技术的进展、锁定钢板与数字骨科技术 4 个方面,总结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现状与进展。结果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较为棘手,外侧锁定钢板作为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最常用固定方式,仍面临着较高治疗失败率。双钢板可改善粉碎性骨折的力学稳定性,但何时选择双钢板固定仍缺乏具体量化标准。远皮质锁定螺钉可改善骨折断端间的微动、促进骨痂生长,显示了较好的应用价值。双相钢板是对传统锁定钢板的优化,但有待临床进一步验证其效果。数字骨科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显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结论锁定钢板内在缺陷是影响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预后的因素,通过对锁定技术的优化结合数字骨科技术,有望降低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失败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内植物周围再骨折的发生情况、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4 年 4 月—2019 年 11 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 16 例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内植物周围再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 7 例,女 9 例;年龄 65~93 岁,平均 78.4 岁。初次单纯股骨转子间骨折 14 例,按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为 A1 型 5 例,A2 型 7 例,A3 型 2 例;股骨转子间合并转子下骨折 2 例,均为 Seinsheimer Ⅴ型。根据 Chan 等提出的非假体内植物周围再骨折分型标准,1 型 10 例(1A 型 6 例、1B 型 3 例、1C 型 1 例),2 型 6 例(2A 型 4 例、2B 型 2 例)。再骨折距初次手术时间为 1~52 个月,平均 14.6 个月。其中短钉组(髓内钉长度≤240 mm)再骨折发生率为 1.92%(11/573),长钉组(髓内钉长度≥340 mm)为 1.66%(5/30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3,P=0.786)。分别予以加长髓内钉翻修(5 例)或增加微创内固定系统固定(11 例)。 结果患者手术时间 78~168 min,平均 115.8 min;术中出血量 120~500 mL,平均 283.1 mL。1 例患者术后 3 个月发生心肌梗死而死亡;余 15 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9~46 个月,平均 16.8 个月。内植物周围再骨折于术后 14~20 周,平均 16.4 周达临床愈合。随访期间无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内植物松动断裂、螺钉切出等并发症发生,内植物周围未发生再次骨折。末次随访时,患肢均恢复行走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为 56~92 分,平均 80.2 分,其中优 2 例、良 10 例、可 2 例、差 1 例,优良率 80%。结论髓内钉尖端及远端交锁螺钉周围应力集中是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内植物周围再骨折的主要原因,根据初次手术髓内钉长度及再骨折类型采用加长髓内钉翻修或增加微创内固定系统手术治疗,有望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动本质并提出骨折愈合生物力学分期。方法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通过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以微动研究的差异性为切入点,探讨微动作用和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力学工作模式。结果骨折愈合过程即骨痂产生和连接过程,微动是启动骨痂生长的关键,骨痂总量需和骨折间隙大小相匹配。骨折端的应变是决定骨痂连接的关键,在骨折愈合过程中不同组织所能耐受的应变会限制微动大小,据此可将骨折愈合过程分为启动期、灌注期、矛盾期、连接期和生理期,即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分期。结论骨折愈合生物力学分期纳入了影响骨折愈合的重要机械参数,引入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有助于理解生物力学作用,其意义尚待临床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根钛缆环扎结合“8”字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 年 6 月—2014 年 11 月,收治 46 例髌骨骨折患者。男 30 例,女 16 例;年龄 20~86 岁,平均 54 岁。骨折原因:摔伤 27 例,交通事故伤 16 例,击打伤 3 例。闭合性损伤 41 例,开放性损伤 5 例。左侧 24 例,右侧 22 例。骨折 AO 分型:34-A 型 3 例,34-B 型 1 例,34-C1 型 7 例,34-C2 型 13 例,34-C3 型 22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 1~12 d,平均 3.7 d。采用单根钛缆环扎加“8”字张力带内固定,在髌骨表面形成几何学“球冠”形状的张力带结构。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 Ⅰ 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24 个月,平均 20.6 个月。术后 1 例出现软组织刺激,2 例出现 1 枚克氏针移位、钛缆部分松动。术后 3 个月复查 X 线示骨折均已愈合,期间无钛缆断裂发生;38 例术后 12 个月时取出内固定物。术后 12 个月,按 Böstman 髌骨骨折疗效评分标准评价为 24~30 分,平均 28.34 分;优 42 例、良 4 例,优良率 100%。结论单根钛缆环扎结合“8”字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具有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的优点,术后允许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骨盆 CT 三维重建,建立骨盆三维立体坐标系,分析骨盆骨折的三轴移位方式并建立复位原则。方法纳入 2015 年 6 月-2016 年 5 月正常骨盆 CT 数据 21 例,建立均值骨盆三维模型,以髂前下棘中点为原点建立骨盆三维立体坐标轴,并基于此坐标系统建立一种骨盆骨折三轴移位方式分类。对临床中 2012 年 1 月—2016 年 5 月收治的 55 例骨盆骨折患者(男 29 例,女 26 例;年龄 11~66 岁,平均 35.6 岁),根据上述三轴移位方式分类方法,按逆向复位原则行闭合或切开复位,运用空心螺钉、钢板或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评估骨盆骨折三轴移位方式分类的临床指导价值。结果根据三轴原理,将骨盆骨折移位分为 x 轴正移位/负移位、旋正/旋负移位,y 轴正移位/负移位、旋正/旋负移位,z 轴正移位/负移位、旋正/旋负移位。纳入骨盆骨折患者的手术切口平均 7.1 cm;复位时间平均 12.2 min;受辐射时间平均 55.3 s;螺钉植入时间平均 27.2 min,术后骨盆 X 线片或三维 CT 显示所有骨盆骨折复位良好,螺钉钢板植入无误;术中失血量平均 96.5 mL;手术时间平均 2.1 h;住院时间平均 18.7 d。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53 个月,平均 16.7 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据 Matta 评分标准,获优 39 例,良 13 例,可 3 例,优良率 94.55%。结论基于骨盆三轴立体坐标轴的骨盆骨折三轴移位方式分类,能简便、精确表示患者骨折的移位方式,并可为患者术中复位进行精确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花瓣状多轴锁定内固定板与张力带钢丝环扎固定星形 6 部分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差异,为花瓣状多轴锁定内固定板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 6 具尸体标本的双侧膝关节制备星形 6 部分髌骨骨折模型后,左右配对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标本称重后分别采用花瓣状多轴锁定内固定板和张力带钢丝环扎法固定髌骨骨折。然后,将两组膝关节标本使用定制夹具固定至 CMT5105 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前测量髌骨各骨折块间总骨折间隙;行伸膝负荷试验,记录标本从屈膝 90° 至伸直位时的伸膝负荷;并按伸膝负荷对标本模拟屈膝 90° 生理抗重力伸膝过程,记录内固定失败时的循环负荷次数和各骨折块间总骨折间隙。结果生物力学测试前,两组标本质量、各骨折块间总骨折间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10,P=0.690;t=0.650,P=0.530)。生物力学试验结果显示,两组伸膝负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0,P=0.638);试验组内固定失败时各骨折块间总骨折间隙小于对照组,循环负荷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26,P=0.013;t=2.277,P=0.046)。其中对照组失败原因均为钢丝结松动后从克氏针上滑脱;试验组 5 例(83.3%)螺钉从正上极骨折块脱出,1 例(16.7%)螺钉从正下极骨折块滑脱 。 结论对于星形 6 部分髌骨骨折,花瓣状多轴锁定内固定板固定后力学性能较张力带钢丝环扎方法固定更佳。但该类型骨折属严重粉碎型,内固定后早期过度活动仍存在移位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皮下前环内固定支架联合后环骑跨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2015 年 1 月—2019 年 1 月,对 26 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行皮下前环内固定支架联合后环骑跨钢板固定治疗。其中男 16 例,女 10 例;年龄 25~66 岁,平均 42.8 岁。骨折根据 Tile 分型:B2 型 9 例,B3 型 6 例,C1 型 7 例,C2 型 3 例,C3 型 1 例。创伤严重度评分(ISS)为 6~43 分,平均 18.3 分。合并脑外伤 4 例,四肢骨折 7 例,血气胸 3 例,坐骨神经损伤 1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 4~12 d,平均 6.4 d。记录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观察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有无并发症发生,以及骨盆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26 个月,平均 16.8 个月。手术时间为 65~142 min,平均 72.5 min;术中出血量为 42~124 mL,平均 64.2 mL。术后出现 2 例单侧股外侧皮神经激惹、1 例股神经麻痹、1 例切口浅表感染,均经相应处理后治愈或症状消失。术后 3 个月 X 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时,骨折复位质量根据 Matta 评价标准评定:优 8 例、良 15 例、可 2 例、差 1 例,优良率为 88.5%;骨盆功能根据 Majeed 评分系统评定:优 10 例、良 12 例、可 4 例,优良率为 84.6%。结论应用皮下前环内固定支架联合后环骑跨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