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目的总结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从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损伤机制、临床类型、治疗特点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属于过伸型膝关节损伤的一种,是膝关节在过伸位(<0°)遭受暴力导致的特殊骨折类型。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可分为 4 种类型,即胫骨平台边缘撕脱骨折、前内侧平台压缩骨折、前外侧平台压缩骨折和双髁骨折。损伤结构遵从对角线机制,即前侧压缩、后侧牵张。胫骨平台前侧的骨折范围越小,则伴发后侧韧带损伤的可能性就越大。过伸型胫骨平台单髁骨折以前内侧面压缩(边缘小片骨折或大块骨折)和后外侧角牵张破裂为特征,治疗上需同时兼顾骨折和韧带损伤。过伸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以后侧干骺端皮质的张力性破裂及胫骨平台关节面的反屈和压缩为特征,恢复正常的后倾角是手术治疗关键。结论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尚无统一公认的治疗模式,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失败原因。方法回顾分析 2015 年 5 月—2017 年 6 月采用 PFNA 内固定治疗的 136 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 106 例,女 30 例;年龄 60~80 岁,平均 75.5 岁。骨折按 Evans-Jensen 分型,Ⅰ型 45 例,Ⅱ型 50 例,Ⅲ型 23 例,Ⅳ型 13 例,Ⅴ型 5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 2~4 d,平均 3 d。根据手术前后 X 线片,总结 PFNA 内固定失败患者的骨折类型(稳定型和不稳定型)、骨折复位质量(根据 Baumgaertner 等的标准评定)、外侧壁及后内侧骨皮质完整性,分析失败原因。结果136 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7~18 个月,平均 13.6 个月。术后发生 PFNA 内固定失败 17 例(12.5%),其中稳定型骨折 3 例、不稳定型骨折 14 例;骨折复位质量优 2 例、良 5 例、差 10 例;外侧壁完整 10 例、缺损 7 例;后内侧骨皮质完整 9 例、缺损 8 例。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① 股骨转子间后内侧骨皮质缺失致术后 12 周出现髋内翻 8 例,其中 7 例继续非负重观察,术后 6 个月骨折愈合;1 例术后发生螺旋刀片切出,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② 外侧壁缺损致内固定失败 7 例,其中 2 例术后发生螺旋刀片退钉,非负重观察,于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物;2 例发生旋转畸形,旋转均不超过 15°,未作特殊治疗,术后 6 个月骨折端愈合;3 例术中致股骨转子间外侧壁破裂,非负重观察,术后 6 个月骨折愈合。③ 术中主钉远端螺钉锁偏 2 例,其中 1 例为术中及时发现并重新植钉,1 例于术后 3 d 摄片发现并伴股骨干裂隙骨折,均非负重观察,术后 1 年后骨折端愈合。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类型(尤其是不稳定型骨折)、股骨近端外侧壁完整性、后内侧骨皮质是否缺损是 PFNA 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成败的内在危险因素,术中对外侧壁有效保护及良好的骨折复位质量是术者必须重视的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与传统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MIPO)比较,探讨 3D 打印辅助 MIPO 治疗不同类型胫骨骨折其抗胫骨旋转不良的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 2016 年 1 月—2018 年 10 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 120 例单侧胫骨骨折患者( AO 分型 A、B、C 型各 40 例),同类型骨折患者以 1∶1 比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0 例,3D 打印辅助 MIPO)与对照组(20 例,传统 MIPO)。相同骨折分型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周内行 CT 扫描并测量双侧胫骨旋转角,计算患侧与健侧的差值,以差值绝对值超过 10° 者定义为胫骨旋转不良。比较各型胫骨骨折患者经两种技术治疗后胫骨旋转程度和胫骨旋转不良发生率。 结果术后 1 例发生感染,经换药抗炎治疗后好转;均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移位等并发症。术后 A 型患者双侧胫骨旋转角差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9,P=0.580),B、C 型患者对照组双侧胫骨旋转角差值均显著大于研究组(P<0.05)。相同类型骨折患者中两组胫骨旋转类型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 型患者两组均无胫骨旋转不良发生,B 型患者胫骨旋转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C 型患者对照组胫骨旋转不良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44)。 结论对于 A 型胫骨骨折,3D 打印辅助 MIPO 与传统 MIPO 抗胫骨旋转不良效果相当;对于 B、C 型胫骨骨折,3D 打印辅助 MIPO 抗胫骨旋转不良效果明显优于传统 MIPO,且骨折类型越复杂,优势越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筛网状筋膜包裹松质骨植骨治疗四肢骨折后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 2011 年 6 月–2016 年 12 月,采用筛网状筋膜包裹松质骨植骨治疗的 21 例外伤性四肢骨折后骨缺损患者临床资料。男 13 例,女 8 例;年龄 14~64 岁,平均 40.1 岁。骨缺损部位:肱骨 3 例,桡骨 5 例,尺骨 4 例,股骨 2 例,胫骨 7 例。原发骨折 AO 分型:A 型 2 例,B 型 7 例,C 型 12 例。开放性骨折 14 例,闭合性骨折骨不连伴骨缺损 7 例。受伤至骨缺损修复时间为 5~165 d,平均 21.3 d。扩创后骨缺损长度 2.5~6.5 cm,平均 4.5 cm。结果手术时间 86~130 min,平均 101 min;术中出血量 185~647 mL,平均 316 mL。术后发生切口浅表感染 1 例,延期愈合 2 例;无神经血管损伤发生。21 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36 个月,平均 19 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 2.5~7.0 个月,平均 5.4 个月,无延迟愈合和骨不连发生,愈合率为 100%。无深部感染或感染复发,无内固定物断裂和再骨折发生。末次随访时,骨缺损愈合分级均为优;患肢功能恢复分级为优 12 例、良 7 例、可 2 例,优良率 90.5%。结论筛网状筋膜包裹松质骨植骨治疗四肢骨折后骨缺损具有筋膜取材及手术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费用低、效果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高位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 年 1 月—2019 年 6 月,采用闭合复位 PFNA 内固定治疗 33 例高位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 12 例,女 21 例;年龄 47~89 岁,平均 75.1 岁。致伤原因:跌倒伤 21 例,交通事故伤 7 例,其他伤 5 例。骨折分型:根据自定骨折分型标准,高位 A 型 14 例、高位 B 型 19 例;根据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标准,31-A1.2 型 14 例、31-A2.2 型 19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 2~5 d,平均 2.7 d。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评估骨折复位质量,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有无内固定失败发生;末次随访时行 Parker-Palmer 行走功能评分。结果手术时间 40~75 min,平均 55 min;术中失血量 50~150 mL,平均 64 mL;住院时间 5~15 d,平均 8.7 d。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28 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 12~18 个月,平均 13.6 个月。骨折复位质量参照 Chang 等的评价标准,获优 9 例(32.1%)、良 17 例(60.7%)、差 2 例(7.1%)。术后 1 例因跌倒导致 PFNA 内固定失败;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 3~5 个月,平均 3.4 个月。3 例主诉髋外侧疼痛。末次随访时,Parker-Palmer 行走功能评分为 6~9 分,平均 7.9 分。结论高位股骨转子间骨折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采用闭合复位 PFNA 内固定可以获得满意疗效,能有效预防术后内固定失败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袖全层破裂时,同期和延期修复肩袖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分析 2015 年 1 月—2017 年 1 月收治的 44 例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袖全层破裂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4 例同期行骨折复位内固定和肩袖损伤修复(同期手术组);20 例行骨折复位内固定后延期(>90 d)行肩袖损伤修复(延期手术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损伤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复查 X 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术后 3、6、12 个月采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评价肩关节疼痛及功能。 结果两组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24 个月,平均 17 个月。同期手术组术后 3 个月随访时骨折均愈合。术后 3、6、12 个月同期手术组 UCLA 评分中功能、主动前屈活动度、前屈力量、主观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延期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袖全层破裂患者,同期手术修复肩袖损伤疗效优于延期修复,能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ïê &#x;        Ï ®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22,36(9):1056
目的 介绍一种股骨转子间骨折新的综合分类法,以适应老龄化社会髋部骨折病例数量爆发和手术量剧增的临床需求。方法 在回顾股骨转子间骨折分类历史,并深刻分析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不同时期分类版本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广泛开展术前CT扫描及三维重建和普遍使用头髓钉内固定治疗的现状,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老年髋部骨折”研究小组针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提出了新的综合分类法,重点关注内固定手术中获得骨折稳定性重建的结构。结果 该股骨转子间骨折新的综合分类法纳入了骨折分类的多重指标,包括骨折线走向、骨折碎裂程度、小转子骨块及其向下延伸长度(>2 cm)、后侧冠状面骨块及其向前扩展宽度(累及头颈内植物入钉点的外侧皮质)、外侧壁前壁横贯骨折及其与头颈内植物入钉点的关系、前内下角皮质能否直接砥住等。共将股骨转子间骨折分为4型(A1型为简单的二部分骨折,A2型为含有小转子骨块和后壁冠状面骨折,A3型为反斜、横断骨折,A4型为内侧壁粉碎、压力负荷传导结构缺失),每型又分为4个亚型,并可继续分为更细的亚组。根据55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三维CT总结,A1型占20.0%、A2型占62.5%、A3型占15.5%、A4型占2.0%。在亚型上,A2.2是后壁“香蕉样”骨块;A2.4是后壁骨折向小转子下延伸超过2 cm、向前在外侧皮质扩展至头颈内植物的入钉通道;A3.4是原发性全转子区骨折;A4.4是同时累及同侧股骨颈与转子间的节段性股骨颈骨折。结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新的综合分类法能更细致地描绘骨折形态学特征,包含更多罕见和复杂类型,提供更多个性化亚型选择,适应骨折和手术数量双双增长的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网格定位器辅助植入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 2014 年 8 月—2017 年 7 月收治的 94 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8 例)和对照组(46 例)。试验组骨折闭合复位后,采用网格定位器辅助植入 PFNA;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植入 PFNA。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入院时间、骨折侧别及分型以及合并内科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 3 d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术前及术后 3、6、9 个月采用 Harris 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手术时间及切口长度均缩短,术中出血量及透视次数均减少,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9~12 个月,平均 10.6 个月。X 线片复查示,两组骨折均愈合;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1.2±3.2)周,试验组为(11.6±2.9)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2,P=0.120)。术前及术后 3、6、9 个月,两组髋关节 Harri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出现切口感染 1 例、髋内翻 2 例、压疮 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 8.3%,对照组出现髋内翻 1 例、压疮 2 例、内固定丢失 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 8.7%;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3,P=0.112)。 结论网格定位器辅助植入 PFNA 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可行,与传统术式相比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小手术切口、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空心螺钉加内侧支撑钢板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伴后内侧粉碎的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7月—2020年3月采用空心螺钉加内侧支撑钢板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的18例伴后内侧粉碎的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 12 例,女 6 例;年龄22~64岁,中位年龄43岁。致伤原因:摔伤11例,交通事故伤3例,高处坠落伤4例。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为Ⅲ型3例、Ⅳ型15例,Pauwels分型均为Ⅲ型。受伤至手术时间1~5 d,平均2.3 d。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即刻采用Garden指数评定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参照Zlowodzki方法判定股骨颈短缩程度,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62~98 min,平均75 min;术中出血量101~220 mL,平均153 mL;术中空心钉导针置入次数3~5次,平均4次;术中透视次数9~21次,平均15次;住院时间5~11 d,平均7.2 d。1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40个月,平均 17.3个月。未出现术后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头钉切割、退钉、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术后即刻评价骨折复位质量:Ⅰ级 15例,Ⅱ级 3例。随访期间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骨折愈合时间7~15周,平均12.1周。末次随访时股骨颈短缩≤5 mm 2例,5~10 mm 1例,股骨颈短缩发生率为16.7%。髋关节Harris评分为73~97分,平均93.5分;其中优12例、良3例、中3例,优良率83.3%。结论对于伴后内侧粉碎的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加内侧支撑钢板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疗效肯定,具有术后患肢负重早、骨折愈合快、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难复性Pipkin Ⅰ、Ⅱ型股骨头骨折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筛选2010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4例难复性Pipkin Ⅰ、Ⅱ型股骨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2例,女2例;年龄24~41岁,平均33.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例,摔伤1例。Pipkin分型:Ⅰ型2例,Ⅱ型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2 d。临床特征为患肢髋关节呈锁定状态,被动活动度差,髋关节轻度屈曲,患肢明显缩短,呈中立位或仅存在轻度内收、内旋。影像学表现为股骨头向后上方脱位,髋臼后缘的坚硬皮质嵌入股骨头松质骨,二者互相挤压嵌顿。病例1~3分别于伤后3、1、3 h行髋关节闭合复位1~2次后,发生股骨颈骨折,损伤类型转变为PipkinⅢ型,遂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病例4未行闭合复位,直接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病例1~3分别获随访14、17、12个月,分别于术后9、5、10个月发生股骨头坏死,均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例4获随访24个月,无髋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影像学检查示内固定物位置良好,骨折愈合,股骨头未见塌陷变形,未发现股骨头坏死迹象。结论临床医生需要提高对难复性Pipkin Ⅰ、Ⅱ型股骨头骨折独特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建议对此类损伤直接采取切开复位并同期固定股骨头骨折治疗,以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股骨转子间冠状位骨折形态,并探讨其对复位内固定技术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 2017 年 8 月—2018 年 10 月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 46 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男 15 例,女 31 例;年龄 62~91 岁,平均 72.8 岁。致伤原因:行走摔伤 35 例,坠床致伤 4 例,交通事故伤 7 例。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为 31-A1 型 11 例,31-A2 型 35 例。所有患者均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中根据术前评估结果进行骨折复位与固定。根据患者术前 X 线片和 CT 三维重建图像,观察股骨转子间冠状位骨折线的走向和骨折块形态特征;并对不同 AO/OTA 分型的骨折进行冠状位骨折鉴别分析。分别计算经术前 X 线片和 CT 三维重建确诊冠状位骨折的百分比,并进行统计分析。术后观察骨折复位情况、内固定位置 [测量尖顶距(tip-apex distance TAD)] 与内固定可靠程度。结果X 线片不易识别冠状位骨折,CT 三维重建图像可清楚显示冠状位骨折线的走向和骨折块形态。冠状位骨折块的形态特点:AO/OTA 31-A1 型,骨折线从大转子顶端偏前部斜向后下延伸,在小转子以上,伴或不伴小转子骨折;AO/OTA 31-A2 型,骨折线从大转子顶端偏前部斜向后下延伸到小转子以下。术前 X 线片上确诊 13 例(28.3%)冠状位骨折,CT 三维重建确诊 35 例(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83,P=0.000)。AO/OTA 31-A1 型患者中,X 线片和 CT 三维重建确诊的冠状位骨折比例分别为 18.2%(2/11)和 54.5%(6/11),AO/OTA 31-A2 型患者分别为 31.4%(11/35)和 82.9%(29/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143,P=0.000;χ2=20.902,P=0.000)。在 35 例冠状位骨折患者中 AO/OTA 31-A1 型 6 例(17.1%),AO/OTA 31-A2 型 29 例(82.9%)。患者手术时间为 80~112 min,平均 95 min;术中出血量为 180~450 mL,平均 360 mL。术后无感染、坠积性肺炎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术后 3 d 复查内固定物均在合适位置,TAD 为 0.9~1.8 cm,平均 1.4 cm。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4~18 个月,平均 16 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无骨不连、内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CT 三维重建较 X 线片能更好识别股骨转子间冠状位骨折;准确认识和分析冠状位骨折的发生率和形态学特征,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手术策略,以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同时累及同侧股骨颈与转子间两个解剖区域骨折的相关研究进展,归纳骨折分型。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经验,从股骨颈与转子间的解剖分界、股骨转子间线及关节囊附着、临床分型、治疗方法选择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同时累及同侧股骨颈与转子间两个解剖区域的股骨近端粉碎骨折,在老年髋部骨折人群中比例有逐渐增高趋势,但其概念和含义并不明确。按股骨颈骨折的部位、骨折中心位置和骨折复位后股骨距或前内下角皮质能否直接接触砥住,可以将其分为 3 种亚型:① 节段性股骨颈骨折(股骨颈为头下型骨折,同时具有两个独立的骨折中心);② 股骨颈骨折向转子间外上方延伸(股骨颈为经颈型骨折,一个骨折中心);③ 股骨转子间粉碎骨折向股骨颈内下方延伸(粉碎的股骨颈基底型骨折,转子间骨折变异类型,一个骨折中心)。在治疗上需兼顾两个解剖部位特征,通常需结合多种内固定方法或采用关节置换辅助内固定技术,才能获得较好效果。结论同时累及同侧股骨颈与转子间两个解剖区域的骨折,在临床诊断、骨折分型和治疗方法上尚缺乏共识,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物取出后,在日常活动撞击力作用下股骨头内部骨质变化情况以及微骨折发生风险。方法取 21 具成人新鲜尸体骨盆标本,共获得 42 个骨质及软组织完整的髋关节标本。首先测量标本股骨颈处骨密度、CE 角、股骨头直径、颈干角及前倾角。然后参照 AO 推荐方法植入 3 枚空心钉后取出,模拟股骨颈骨折完全解剖愈合空心钉取出后状态,CT 扫描观察股骨头内钉道形态。最后,模拟直立情况下股骨头受到撞击情况,分别用 200、600、1 980 N 力量撞击标本 20 次。CT 扫描观察撞击后股骨头内钉道形态变化情况,统计分析微骨折发生危险因素。结果CT 扫描观察撞击力量为 200、600 N 时,股骨头钉道形态无明显变化,提示股骨头内无微骨折发生;撞击力量达 1 980 N 时,11 具标本 22 个股骨头的钉道形态与撞击前相比有明显变化,钉道内有凸起及钉道狭窄,提示股骨头内发生微骨折,微骨折发生率为 52.38%(11/21)。多因素分析显示,骨密度是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物取出后发生股骨头内部微骨折的危险因素(P=0.039),CE 角、股骨头直径、颈干角、前倾角与股骨头内部微骨折发生无相关性(P>0.05)。 结论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物取出后,股骨头受到日常活动撞击力可能出现微骨折,并且微骨折的发生与股骨头骨密度下降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内植物周围再骨折的发生情况、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4 年 4 月—2019 年 11 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 16 例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内植物周围再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 7 例,女 9 例;年龄 65~93 岁,平均 78.4 岁。初次单纯股骨转子间骨折 14 例,按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为 A1 型 5 例,A2 型 7 例,A3 型 2 例;股骨转子间合并转子下骨折 2 例,均为 Seinsheimer Ⅴ型。根据 Chan 等提出的非假体内植物周围再骨折分型标准,1 型 10 例(1A 型 6 例、1B 型 3 例、1C 型 1 例),2 型 6 例(2A 型 4 例、2B 型 2 例)。再骨折距初次手术时间为 1~52 个月,平均 14.6 个月。其中短钉组(髓内钉长度≤240 mm)再骨折发生率为 1.92%(11/573),长钉组(髓内钉长度≥340 mm)为 1.66%(5/30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3,P=0.786)。分别予以加长髓内钉翻修(5 例)或增加微创内固定系统固定(11 例)。 结果患者手术时间 78~168 min,平均 115.8 min;术中出血量 120~500 mL,平均 283.1 mL。1 例患者术后 3 个月发生心肌梗死而死亡;余 15 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9~46 个月,平均 16.8 个月。内植物周围再骨折于术后 14~20 周,平均 16.4 周达临床愈合。随访期间无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内植物松动断裂、螺钉切出等并发症发生,内植物周围未发生再次骨折。末次随访时,患肢均恢复行走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为 56~92 分,平均 80.2 分,其中优 2 例、良 10 例、可 2 例、差 1 例,优良率 80%。结论髓内钉尖端及远端交锁螺钉周围应力集中是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内植物周围再骨折的主要原因,根据初次手术髓内钉长度及再骨折类型采用加长髓内钉翻修或增加微创内固定系统手术治疗,有望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前牵引对股骨颈骨折术后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影响。方法以 2013 年 2 月—2016 年 5 月行空心螺钉固定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120 例符合选择标准纳入研究。60 例 Garden Ⅰ、Ⅱ型患者为骨折无移位组,60 例 Garden Ⅲ、Ⅳ型为骨折移位组;两组患者均随机分为牵引、非牵引亚组,各亚组 30 例。骨折移位及无移位组中,两亚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损伤侧别、受伤至手术时间以及骨折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前记录患髋关节囊内压;术中复位固定后,评价骨折复位质量及螺钉植入满意率;术后 6 个月、1 年、2 年记录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关节功能 Harris 评分、关节活动度,以及 ONFH 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 2 年。骨折无移位及移位组中,牵引亚组囊内压均高于非牵引亚组(P<0.05);骨折复位质量及螺钉植入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6 个月、1 年及 2 年,牵引亚组患髋 VAS 评分高于非牵引亚组,关节活动度、Harris 评分低于非牵引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X 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除骨折无移位组术后 6 个月无 ONFH 发生外,其余时间点两组中牵引亚组 ONFH 发生率均高于非牵引亚组(P<0.05)。 结论术前牵引可能增加 ONFH 发生风险,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牵引增加髋关节囊内压,影响股骨头血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髓内钉联合选择性钢缆环扎固定同侧股骨颈骨折合并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方法2012 年 6 月—2015 年 12 月,通过闭合复位股骨颈骨折,应用微创切口髓内钉联合选择性钢缆环扎固定同侧股骨颈骨折合并转子下骨折 19 例。男 5 例,女 14 例;年龄 35~77 岁,中位年龄 52 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 17 例,摔伤 2 例。股骨颈骨折根据 Garden 分型:Ⅱ 型 7 例,Ⅲ 型 8 例,Ⅳ 型 4 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根据 Seinsheimer 分型:Ⅱ 型 9 例,Ⅲ 型 5 例,Ⅳ 型 3 例,Ⅴ 型 2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 2~7 d,平均 3.7 d。结果手术时间 58~125 min,平均 82.4 min;术中出血量 225~725 mL,平均 289.5 mL。术后切口均 Ⅰ 期愈合,无感染等早期并发症发生。19 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18 个月,平均 13.9 个月。术后 1 个月患者尖顶距为 9~23 mm,平均 15.2 mm。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 18~42 周,平均 27.4 周;其中 1 例术后 3 个月出现轻度髋内翻,股骨颈出现轻度移位,颈干角约 122°,术后 42 周骨折愈合。5 例患者主诉骨折处轻微疼痛,不影响正常生活,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 1~3 分,平均 1.8 分;其余患者 VAS 评分均为 0 分。16 例患者逐渐恢复至术前行走水平。随访期间无骨不连、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内固定失败、螺钉切出及钢缆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 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HHS)为 72~92 分,平均 82.8 分;15 例患者(78.9%)髋关节功能良好。结论髓内钉联合选择性钢缆环扎固定同侧股骨颈骨折合并转子下骨折,能够通过提供良好的稳定性恢复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搬运联合锁定钢板(bone transport with a locking plate,BTLP)与Ilizarov支架或Orthofix支架行传统骨搬运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20年9月符合选择标准的60例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分别采用BTLP(BTLP组,n=20)、Ilizarov支架(Ilizarov组,n=23)、Orthofix支架(Orthofix组,n=17)进行骨搬运治疗。3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入院时间、胫骨骨折分型、骨缺损长度以及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3组截骨延长术手术时间、骨搬运支架带架时间、外固定指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骨重建完成(拆除支架)后,采用Ilizarov方法应用研究学会(ASAMI)评价标准评定骨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3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45个月,平均20.4个月。BTLP组截骨延长术手术时间短于Ilizarov组,骨搬运支架带架时间及外固定指数均低于Ilizarov组和Orthofix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izarov组骨折愈合22例、延迟愈合1例,Orthofix组分别为16、1例,BTLP组分别为18、2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4)。骨重建完成后根据ASAMI 评价标准,BTLP组骨愈合评价优于Orthofix组,功能评价优于Ilizaro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LTP组4例(20%)、Ilizarov组18例(78%)、Orthofix组12例(70%)发生并发症,BTLP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Ilizarov组和Orthofix组(P<0.05)。 结论BTLP治疗胫骨骨缺损安全、有效,并且在截骨延长术手术时间、外固定指数、患肢功能恢复方面较传统骨搬运术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与传统牵引床复位比较,探讨下肢骨牵引器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 2016 年 10 月—2018 年 3 月经闭合复位 PFNA 内固定治疗且符合选择标准的 86 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4 例术中采用骨牵引器辅助复位(试验组),42 例采用牵引床辅助复位(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侧别、AO 分型以及骨质疏松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 Harris 评分。 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均缩短,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试验组随访时间 12~21 个月,平均 14.2 个月;对照组 12~22 个月,平均 14.3 个月。术后 8 例(试验组 3 例、对照组 5 例)发生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5 例(试验组 2 例、对照组 3 例)术后 1 年内发生内固定失效。除内固定失效患者外,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1.6±2.9)周,对照组为(12.4±3.6)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0,P=0.214)。术后 1 年,试验组 Harris 评分为(86.2±5.9)分,对照组为(84.1±6.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8,P=0.080)。 结论与牵引床相比,骨牵引器辅助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 PFNA 内固定能明显缩短术前体位摆放时间及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提高手术效率且获得相似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近年来股骨转子间骨折在稳定性重建方面的概念演化与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经验,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解剖特点、稳定型骨折与不稳定型骨折分类、稳定性复位与不稳定性复位、术中加压初始稳定与术后滑动二次稳定、内固定术后稳定性评估、早期下地站立负重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于股骨颈干骺端转换区,具有天然的内翻不稳定倾向。骨折复位质量是影响后续内固定物安放的最重要前提因素。判断骨折复位质量有对线和对位两方面,对线采用 Garden 指数;在对位方面,随着皮质对位理念(正性、中性、负性)的提出,特别强调前内侧皮质的相互砥住支撑(解剖、正性),是获得骨折稳定性复位的关键,而不再强调后内侧小转子骨块的作用。术后影像学的稳定性评分为早期下地站立负重提供了量化指标。但术中的前内侧皮质支撑复位,在术后头颈骨块滑动获得二次稳定的过程中,仍有皮质对位丢失现象,需研究其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在取得良好对线的基础上,只要获得了前内侧皮质的相互砥住和支撑,并用内固定器械维持住,就获得了术后稳定性。术后稳定性评分优良者,可以安全地早期下地负重、站立行走活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股骨粗隆外侧壁的一般概念、外侧壁损伤的原因及治疗进展,以期提高对外侧壁的认识,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查阅国内外股骨粗隆外侧壁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外侧壁的上界是股骨外侧肌嵴,下界是股外侧皮质与下股骨颈切线的交点。外侧壁的完整性对于防止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固定失败和再手术非常重要。损伤原因主要是无合适的分型标准作为指导、X 线片显示的骨折模式与骨折实际情况不符、骨折类型特殊、术中操作不当等。治疗方法主要是重建外侧壁,根据不同骨折模式选择不同的重建方法。结论外侧壁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至关重要,外侧壁破裂应一期固定,最大限度减少再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