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壮药龙脷叶Sauropus rostratus Miq.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MCI、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龙脷叶中分离鉴定12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三十烷醇(1)、β-谷甾醇(2)、(Z)-10-Eicosenoic acid(3)、1,3-十四烷酸甘油二酯(4)、亚油酸(5)、硫代乙酸酐(6)、胡萝卜苷(7)、月桂酸(8)、3-羟基-2-羟甲基-吡喃-4-酮(9)、β-谷甾醇油酸酯(10)、3-乙酰氧基咖啡酸(11),异槲皮苷(12)。结论化合物1、3、5、6、9、10、11、12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委陵菜三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委陵菜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及凝胶柱色谱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经波谱方法鉴定为3-羟基-11-烯-11,12-脱氢-28,13-乌苏酸内酯(1),3-O-乙酰坡模醇酸(2),白桦酸(3),3-氧代-12-烯-28-乌苏酸(4),乌苏酸(5),齐墩果酸(6)。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2,4为首次从该属中分得。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2016,(2)
目的:研究龙脷叶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聚酰胺、Sephadex LH-20柱等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分离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龙脷叶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共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0-二十碳烯酸(Ⅰ)、十六烷酸(Ⅱ)、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Ⅲ)、2-乙酰基吡咯(Ⅳ)、β-谷甾醇(Ⅴ)、山柰酚(Ⅵ)、leucoceramides A(Ⅶ)。结论:其中,化合物Ⅰ~Ⅳ、Ⅵ、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广西中医药》2015,(5):70-72
目的:研究龙脷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及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龙脷叶挥发油,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16个化合物,占总量的94.86%,主要成分为油酸酰胺、叶绿醇和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17个化合物,占总量的81.49%,主要成分为棕榈酸和亚麻酸。结论: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挥发油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和含量有较大差别,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的成分主要为油酸酰胺、叶绿醇和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而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的成分主要为棕榈酸和亚麻酸。  相似文献   

5.
壮药龙脷叶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建华  莫惠雯  蒙秋艳  赵惠玲  卢汝梅 《中草药》2016,47(20):3560-3564
目的研究壮药龙脷叶Sauropus rostratus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聚酰胺、MCI、凝胶等柱色谱及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龙脷叶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三十烷醇(1)、2,4-二叔丁基苯酚(2)、β-谷甾醇(3)、胡萝卜苷(4)、3,6-anhydro-2-deoxy-D-arabino-hexono-1,4-lactone(5)、烟酰胺(6)、东莨菪亭(7)、3β-hydroxy-26α,27β-arbor-13(18)-ene-24-carboxylic acid(8)、2R*,3R*,5S*-trihydroxy-6R*-nonadecyltetrahydropyran-4-one(9)、大黄素(10)、原儿茶酸(11)、2,3-dideoxy-D-erythro-hex-2-enono-1,4-lactone(12)、咖啡酸(13)、3-乙酰氧基咖啡酸(14)、槲皮素(15)、D-半乳糖(16)、甘露醇(17)、橙黄胡椒酰胺(18)、山柰酚(19)。结论化合物8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龙脷叶酸;化合物2、5~14、16~18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糙叶五加茎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基于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和小胶质细胞BV2为生物活性导向模型研究糙叶五加Acanthopanax henryi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薄层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分析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糙叶五加茎甲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1)、反式对羟基肉桂酸(2)、反式咖啡酸甲酯(3)、咖啡酸(4)、反式松柏醛(5)、丁香醛(6)、香草醛(7)、6-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8)、反式芥子醛(9)、十一烷二酸单甲酯(10)、(-)-芝麻素(11)、3-O-咖啡酰奎宁酸(12)、5-O-咖啡酰奎宁酸(13)、1,3-双咖啡酰奎宁酸(14)、1,4-双咖啡酰奎宁酸(15)、1,5-双咖啡酰奎宁酸(16)、豆甾醇(17)、β-谷甾醇(18)。结论化合物10为首次从五加科植物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12、14、17、18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2019,(2)
目的:研究独子藤茎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反相硅胶和凝胶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化合物的波谱学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独子藤茎乙酸乙酯部位中共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甲氧基苯甲酸(1)、大子五层龙酸(2)、2-氧代-3-羟基-木栓烷-3-烯-29-酸(3)、3β-羟基-27-乙酰氧基-木栓烷-28-酸(4)、3,4-开环-木栓烷-3,28-二酸(5)、3β,22α-二羟基齐墩果烷-12-烯-29-酸(6)、wilforol B(7)、3-氧代-木栓烷-27,28-二酸(8)、直楔草酸(9)、wilforol A(10)、21-O-β-D-吡喃葡萄糖基-2α,3β,21β,23-四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11)。结论:其中,化合物1、3、4、5、7、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5、7、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秦岭岩白菜的化学成分(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秦岭岩白菜Bergenia scopulos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秦岭岩白菜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儿茶素(3)、没食子酸(4)、熊果苷(5)、岩白菜素(6)、4-O-没食子酰岩白菜素(7)、11-O-没食子酰岩白菜素(8)、邻苯二酚(9)、丁香酸(10)、槲皮素(11)和芦丁(12).结论:化合物8~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HPLC法测定龙脷叶中咖啡酸的含量,为龙脷叶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ODS Hypersil C_(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3∶87),检测波长为323nm。结果:咖啡酸在0.024~0.600mg·m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方法学验证结果均符合相关要求。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为建立龙脷叶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沼生忍冬藤的化学成分并建立HPLC同时测定沼生忍冬不同药用部位中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4,5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硅胶、反相硅胶、大孔树脂和LH-20羟丙基葡聚糖凝胶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HPLC-UV法测定含量,色谱条件:Phenomenex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A)-0.2%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3 min,12%A;13~25 min,12%~22%A;25~45 min,22%A),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从沼生忍冬藤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7-二甲基槲皮素(1),3,3'-二甲基槲皮素(2),槲皮素(3),乌苏酸(4),马钱子苷(5),绿原酸(6),槲皮素5-O-β-D-葡萄糖苷(7),3,4-二咖啡酰奎宁酸(8),3,5-二咖啡酰奎宁酸(9)和4,5-二咖啡酰奎宁酸(10)。6,9和10三种成分均能达到基线分离,且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15%,99.68%和99.52%。沼生忍冬中3种成分的含量为花最高(3.99%,1.77%,2.33%),叶次之(2.62%,1.73%,0.90%),藤最低(0.74%,0.25%,0.15%)。结论:化合物1,2和7为首次从忍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简便,分离效果好,可用于沼生忍冬中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4,5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复方依山红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乙醇渗漉提取,利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LH-20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从复方依山红中分离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为2,2'-氧代双(1,4-二叔丁苯)(1)、棕榈酸(2)、白桦脂酸(3)、硬脂酸(4)、8-甲雷杜辛(5)、芒柄花素(6)、香草酸(7)、槲皮素(8)、木犀草素(9)、没食子酸(10)、二十二烷酸(11)、1,6-己内酰胺(12)、齐墩果酸(13)、相思子碱(14)。结论:化合物1~14主要是黄酮类和酚酸类成分,其中化合物1、5、11、12为首次从该复方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ODS柱色谱方法进行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南蛇藤茎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3β-hydroxy-2-oxoolean-12-ene-22,29-lactone(1),2,6-二甲氧基苯醌(2),3-氧代齐墩果酸(3),24-去甲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3-酮(4),白头翁酸(5),香草酸(6),23-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3-酮(7),丁香酸(8),齐墩果酸(9),β-谷甾醇(10),β-胡萝卜苷(11)。结论:化合物1为新三萜化合物,化合物2-5和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和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山楂叶悬钩子根抗氧化活性成分.方法:综合利用硅胶减压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分离方法分离纯化山楂叶悬钩子根中化学成分,运用多种波谱技术(UV,1 H-NMR,13C-NMR,MS)鉴定化合物结构,进一步通过DPPH法评价各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从山楂叶悬钩子根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蔷薇酸(1),山柰酚-3-O-β-D-吡喃半乳糖苷(2),吐曼酸(3),2α,19α,24-三羟基乌苏-12-烯-3-氧-28-酸(4),2α-羟基齐墩果酸(5),乌苏酸(6),胡萝卜苷(7),β-谷甾醇(8),白藜芦醇苷(9).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2和9在50 mg·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95.60%,75.23%.结论:化合物1~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和9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闫静  杨秀伟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4):1923-1926
目的:研究毛草龙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法和波谱法对毛草龙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新鲜全草95%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环己烷、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用硅胶等柱色谱分离。结果:从毛草龙全草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β-谷甾醇(1),齐墩果酸(2),2α-羟基熊果酸(3),委陵菜酸(4),胡萝卜苷(5),麦芽酚(6),木犀草素(7),槲皮素(8),芹菜素(9),短叶苏木酚酸甲酯(10),没食子酸(11),3,4,8,9,10-五羟基二苯并[b,d]吡喃-6-酮(12)和鞣花酸(13)。结论:化合物3,4,6~1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3,4,6,10,12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灯盏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李菁  于德泉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1):1458-1462
目的:研究灯盏花Erigeron breviscapu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成分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1)、5,7-二羟基色原酮(2)、3-O-咖啡酰-γ-奎尼内酯(3)、柚皮素(4)、3,5-二-O-咖啡酰奎尼酸(5)、3,4-二-O-咖啡酰奎尼酸(6)、4,5-二-O-咖啡酰奎尼酸(7)、1,3-二-O-咖啡酰奎尼酸(8)、1,5-二-O-咖啡酰奎尼酸(9)、3-O-咖啡酰奎尼酸(10)、4-O-咖啡酰奎尼酸(11)和绿原酸(12).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灯盏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陈铭祥  关睿  廖泽纯  宋晶晶  胡爱娣  郑明彬 《中草药》2020,51(11):2895-2899
目的研究独子藤Celastrusmonospermus根皮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反相硅胶和凝胶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独子藤根皮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美登木酸(1)、对羟基苯甲酸(2)、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3)、大子五层龙酸(4)、3-氧代-2β-羟基木栓烷-29-酸(5)、雷公藤红素(6)、3α,22β-二羟基齐墩果烷-12-烯-29-酸(7)、直楔草酸(8)、21-氧代-2α,3α,22β-三羟基-29-降-木栓烷-24,2β-内酯(9)、2,3-二氧代-6α,10-二羟基-24-降-木栓烷-4,7-二烯-29-酸(10)、2α,3β,19α,23-四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11)、2α,3β-二羟基-齐墩果烷-12-烯-23,28,30-三酸(12)。结论化合物1、3、7、10~12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3、11、12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金银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倪付勇  温建辉  李明  赵祎武  王振中  萧伟 《中草药》2017,48(18):3689-3692
目的研究金银花(忍冬Lonicera japonica干燥花蕾)的化学成分。方法反复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中压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MS、1H-NMR及13C-NMR等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金银花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1)、香草酸(2)、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3)、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4)、3′,4′,7-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5)、异鼠李素(6)、金丝桃苷(7)、槲皮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8)、环裂马钱子酸(9)、断氧马钱子苷半缩醛内酯(10)、5-O-咖啡酰奎宁酸甲酯(11)、豆甾醇(12)。结论化合物5首次从忍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6、11、12首次从金银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陈艳  黄滔  苑春茂  顾玮  郝小江  黄烈军  穆淑珍  张建新 《中草药》2015,46(21):3146-3150
目的研究小花清风藤Sabia parviflora茎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硅胶、MCI等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NMR、MS等波谱学方法以及结合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小花清风藤茎叶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包括7个五环三萜类化合物,4个生物碱类化合物,3个其他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木栓酮(2)、(20S)-3-oxo-20-hydroxytaraxastane(3)、9-芴酮(4)、N-formyldehydroanonain(5)、桦木酸(6)、dehydroformouregine(7)、棕榈酸(8)、20-hydroxy-lupan-3-one(9)、3-氧代齐墩果酸(10)、古柯三萜二醇(11)、桦木酸甲酯(12)、N-formyl-annonain(Z)(13)、N-formyl-O-methylisopiline(14)。结论化合物3~10、12~14为首次从该植物以及该属植物中得到,首次报道了化合物5、7、14的~(13)C-NMR谱归属。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华中五味子果实的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安五脂素(1),五味子甲素(2),interiotherin A(3),五味子酸甲(4),β-谷甾醇(5),五味子酯丁(6),4-羟基苯甲醛(7),6-O-苯甲酰戈米辛O(8),schizandronic acid(9),schisanlactone D(10),schisanlactone B(11),kadsulac-tone A(12)。结论:化合物3,7,10~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海南裂叶山龙眼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海南裂叶山龙眼[Heliciopsis lobata(Merr.)Sleum]叶的化学成分,寻找其天然活性物质。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LH-20柱色谱分离化合物,运用理化性质和渡谱技术确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海南裂叶山龙眼叶的水提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鉴定为:银桦酸(1)、熊果苷(2)、银桦内酯(3)、4.羟基-反式桂皮酸(4)和胡萝卜苷(5)。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银桦酸可能为海南裂叶山龙眼抗菌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