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学龄前儿童食物过敏的发生现状,探讨影响儿童食物过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儿童食物过敏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使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法,于2019年8—12月在乌鲁木齐市对2~7岁儿童展开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儿童食物过敏的发生情况、个体、饮食及室内环境因素,分析不同因素对儿童食物过敏的影响。结果共调查8 153名儿童,既往出现过食物过敏939例(11.52%),其中因食用鱼、虾及海鲜,鸡蛋,牛奶或奶制品,水果导致儿童发生食物过敏的较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其中家庭平均年收入(10~<20万及≥20万)(OR=1.25,95%CI:1.00~1.57; OR=1.47,95%CI:1.11~1.94)、住所内饲养宠物(OR=1.45,95%CI:1.09~1.93)、住所内有蟑螂(OR=1.23,95%CI:1.06~1.44)、住所内有蚊子或苍蝇(OR=1.26,95%CI:1.09~1.54),孩子1岁前接受过抗生素治疗(OR=1.34,95%CI:1.16~1.65)、父亲患鼻炎(OR=1.75, 95%CI:1.51~2.04)、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性分析武汉地区4~14岁儿童过敏性鼻炎的相关因素,以期为儿童过敏性鼻炎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因过敏性鼻炎症状在湖北大学医院和解放军武汉总医院门诊或住院治疗并采用敏筛过敏原体外半定量免疫试验检测方法而确诊的236名儿童纳入病例组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同期门诊体检健康的儿童60例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儿童过敏性鼻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2016年来院就诊儿童过敏性鼻炎排名前五位的过敏原依次为:粉尘螨135例(57.2%)、屋尘螨92例(38.9%)、霉菌混合65例(27.5%)、狗猫毛皮屑59例(25%)、牛奶45例(19%)。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家族史(OR=2.87, 95%CI: 1.47~3.02)、过敏史(OR=2.67, 95%CI:1.72~8.37 )、剖宫产(OR=3.51, 95%CI:1.39~6.7 )、合并哮喘(OR=2.93, 95%CI:1.52~4.08 )、饲养宠物(OR=1.67, 95%CI:1.39~4.70 )、病程≥24个月(OR=1.09, 95%CI: 1.03~1.15)、食用海鲜(OR=1.78, 95%CI:1.06~4.81 )、处于吸烟环境(OR=2.23,95%CI:1.64~3.03 )等可能会增加儿童过敏性鼻炎的发病风险,而母乳喂养史为过敏性鼻炎的保护因素(OR=0.68,95%CI: 0.53~0.89)。结论 明确过敏原,减少或避免过敏原的接触,对儿童过敏性鼻炎的防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浙江嘉善儿童的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和对生活学习的影响进行调查,探讨儿童过敏性鼻炎的发病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对浙江嘉善地区10所学校5000名儿童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过敏性鼻炎患病情况、相关症状、学习成绩,并从年龄、季节因素、过敏史等方面对儿童过敏性鼻炎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4816份,4816例儿童中共有过敏性鼻炎患儿300例,患病率6.23%。男性162例,患病率6.42%,女性138例,患病率5.99%,男女儿童过敏性鼻炎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过敏性鼻炎患儿学习成绩优级率显著低于无过敏性鼻炎和轻度过敏性鼻炎患儿(P<0.05);中-重度过敏性鼻炎患儿白天注意力不集中、症状令人烦恼、入睡困难、睡眠打鼾率显著高于无过敏性鼻炎和轻度过敏性鼻炎患儿(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9~12岁(OR=1.031)、经常使用空调(OR=1.264)、食物过敏(OR=1.912)、母亲孕期过敏史(OR=2.143)、父亲过敏史(OR=1.521)、过敏性鼻炎家族史(OR=1.425)是过敏性鼻炎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浙江嘉善儿童的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较高,对学习生活的影响较大,高龄儿童、经常使用空调、食物过敏、母亲孕期过敏史、父亲过敏史、过敏性鼻炎家族史是儿童过敏性鼻炎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父亲教养方式对学龄前儿童口腔不良习惯的影响,为学龄前儿童口腔不良习惯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应用自编调查问卷、父母行为量表(PBI)及儿童口腔不良习惯问卷对芜湖市2 201名学龄前儿童的父母或主要监护人进行调查,应用卡方分割法进行不同组别学龄前儿童口腔不良习惯问题的比较,应用 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父亲不同的教养方式与学龄前儿童口腔不良习惯的相关性。结果 芜湖市学龄前儿童口腔不良习惯总检出率为35.4%,男童的检出率(37.7%)高于女童的检出率(32.9%),差异具有显著性(χ2 = 5.45,P = 0.0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亲敌意强制程度高的教养方式能显著增加学龄前儿童吸吮手指(OR = 2.73 95%CI = 1.39~533)、喜爱吐舌、伸舌(OR = 4.25 95%CI = 1.54~11.71)、咬嘴唇(OR = 2.45 95%CI = 1.22~4.96)、咬指甲、玩具(OR = 1.75 95%CI = 1.03~2.96)、侧边咀嚼(OR = 3.93 95%CI = 1.57~9.86 )、夜间磨牙(OR = 3.93 95%CI = 1.57~9.86 )、不良姿势(OR = 4.23 95%CI = 1.69~10.63)等口腔不良习惯的发生风险。结论 父亲教养方式与学龄前儿童口腔不良习惯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市儿童哮喘及过敏性疾病与住宅室内潮湿的关系,为进一步提出有效预防儿童哮喘及过敏性疾病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10—12月,采取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乌鲁木齐市7个行政区的5 650名1~8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基本信息,儿童及家长的健康情况,住宅和建筑特征以及室内潮湿表征4个部分。应用卡方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估计室内潮湿表征与儿童哮喘及过敏性疾病的关联。[结果]有效问卷共4 618份,应答率81.7%,男童占53.7%。共有20.8%的住户报告"窗户凝结水",其次是"水损"(15.1%),"湿斑"(14.1%)和"霉点"(8.6%)。在所调查的疾病中,46.4%的儿童报告曾经出现鼻炎;近12个月里,42.7%的儿童出现鼻炎,25.3%出现喘息;医生诊断哮喘和鼻炎的报告率分别为3.7%和8.7%。室内潮湿与儿童哮喘及过敏性疾病显著相关,其中,"湿斑"与近12个月喘息症状显著相关[OR=1.57;95%置信区间(CI):1.27~1.95];"霉点"与医生诊断哮喘(OR=2.18;95%CI:1.30~3.67);"窗户凝结水"(OR=1.62;95%CI:1.09~2.40)和"水损"(OR=1.93;95%CI:1.35~2.76)与近12个月湿疹等均呈现正相关;且近12个月里出现的喘息、鼻炎和湿疹症状,其OR值随着潮湿表征评分的升高而增大。[结论]乌鲁木齐市住宅室内潮湿可能是儿童哮喘及过敏性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河南城市学龄前儿童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该地区学龄前儿童保持合理睡眠时间和睡眠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5—6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河南对4 226名3~6岁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儿童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并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河南城市学龄前儿童平均睡眠时长为(9.46±1.98)h,睡眠不足的比例为56.60%。在体力活动时间、视屏时间、抚养者、父亲学历、母亲学历等方面睡眠不足的比例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46.853、48.424、27.763、19.654、20.063,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河南城市>4~4.5岁(OR = 1.313,95%CI:1.064~1.567)、>4.5~5岁(OR = 1.982,95%CI:1.627~2.355)、>5~5.5岁(OR = 2.052,95%CI:1.674~2.435)、>5.5~6岁(OR = 2.374,95%CI:1.812~2.944)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时间<60 min/d(OR = 1.745,95%CI:1.483~2.011)、体力活动时间60~120 min/d(OR = 1.481,95%CI:1.251~1.722)、外祖父母等抚养(OR = 1.222,95%CI:1.061~1.381)、母亲学历初中及以下(OR = 1.364,95%CI:1.147~1.595)、母亲学历高中(OR = 1.171,95%CI:1.024~1.321)者其学龄前儿童的睡眠不足发生率较高,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河南学龄前儿童睡眠不足问题凸显,年龄、体力活动、视屏时间、抚养者、母亲学历等是导致睡眠不足的影响因素,应针对影响因素给予干预和改善。  相似文献   

7.
了解儿童湿疹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7年5月随机选取沈阳市某区2所小学,对全部学生2 240名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判定儿童是否患过湿疹需要经过医生诊断).结果 既往发生过湿疹的有838人,报告率为37.4%,其中男童为38.7%,女童为36.1%.6~<12月龄是儿童首发湿疹的高峰时期,1岁内发生湿疹的比例达70.1%.以往发生过湿疹的儿童现阶段经常发生感冒的频率明显增高,并且过敏性鼻炎、哮喘、食物过敏的报告率也明显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孕期心情不好(OR=1.32,95%CI=1.03~1.69)、父母文化程度越高(OR=1.60,95%CI=1.19~2.16)、父母亲为过敏体质(父亲OR=1.58,95%CI=1.07~2.33;母亲OR=1.41,95%CI=1.02~1.94)、有糖尿病家族史(OR=1.95,95%CI=1.41~2.68)、剖腹产(OR=1.33,95%CI=1.07~1.65)与儿童湿疹发生呈正相关.结论 儿童湿疹发生受母孕期心情和家庭因素、分娩方式的影响,发育早期预防儿童湿疹发生对将来降低其他过敏性疾病发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风险与睡眠问题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以合肥市5896名3~5岁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利用家长问卷收集人口学特征和生活方式、儿童睡眠习惯问卷评价睡眠问题、全球饮食质量评分评估营养不良风险。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营养不良风险、食物摄入频率与睡眠问题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中营养不良中、高风险的儿童占目标人群的49.2%、25.0%,平均睡眠时长不达标、总体睡眠质量不良的发生率为56.5%、8.9%。与营养不良风险高风险组比,中风险组和低风险组的睡眠质量不良(中风险组:OR=0.60,95%CI:0.49~0.74;低风险组:OR=0.44,95%CI:0.34~0.58)、睡眠时长不达标(中风险组:OR=0.83,95%CI:0.73~0.94;低风险组:OR=0.61,95%CI:0.52~0.70)发生风险均显著降低。动物血制品(OR=0.79,95%CI:0.64~0.98)、红黄色蔬菜(OR=0.91,95%CI:0.85~0.98)、奶及奶制品(OR=0.91,95%CI:0.86~0.97)摄入频率增加,糖类(OR=1.28,95%CI:1.14~1.44)和含糖饮料(OR=1.27,95%CI:1.12~1.45)摄入频率降低与睡眠问题发生率减少有关。结论 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风险更低与睡眠质量更好相关,提示改善饮食质量可能促进学龄前儿童睡眠。  相似文献   

9.
成人过敏性鼻炎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成人过敏性鼻炎的环境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流行病学研究设计,选择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确诊的1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为病例;同时选择该院耳鼻喉科确诊的非过敏性鼻炎患者,以年龄(相差3岁以内)、性别(同性别)为配比变量,与病例1:1相匹配者为对照.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两组人群的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疾病健康状况、吸烟史、职业接触史、室内环境状况及家族史等信息.问卷的分析和统计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的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病例组有花粉过敏史者患过敏性鼻炎的危险性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OR=2.04,95%CI:1.31~3.20),母亲有过敏性鼻炎增加其子女过敏性鼻炎发生的可能性(OR=2.05,95%CI:1.03~4.07),病例组职业接触粉尘率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OR=1.46,95%CI:0.83~2.57),成人过敏性鼻炎患者居室内开窗频率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OR=0.70,95%CI:0.34~1.18).结论 职业接触粉尘、母亲有过敏性鼻炎、花粉过敏史、开窗频率低可能是成人过敏性鼻炎的主要危险因素,与成人过敏性鼻炎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泰安市儿童变应性鼻炎发病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儿童变应性鼻炎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来院就诊的变应性鼻炎患儿331例作为病例组,331例未患变应性鼻炎的儿童331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儿童遗传史、过敏史及家庭居住环境等信息。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利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变应性鼻炎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父亲有过敏史(OR=1.863,95%CI:1.107~3.135)、母亲有过敏史(OR=2.198,95%CI:1.230~3.927)、父亲有吸烟史(OR=2.579,95%CI:1.386~4.799)、居住环境内有吸烟(OR=8.396,95%CI:4.447~15.849)、出生6个月内有过敏史(OR=5.687,95%CI:3.141~10.296)以及出现过哮喘(OR=3.345,95%CI:1.842~6.072)是儿童变应性鼻炎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母乳喂养月龄≥6个月(OR=0.170,95%CI:0.105~0.275)、人均住房面积≥25 m~2(OR=0.521,95%CI:0.334~0.814)、住房朝南(OR=0.449,95%CI:0.246~0.818)以及住宅与最近马路街道的距离≥300 m(OR=0.413,95%CI:0.260~0.656)是变应性鼻炎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儿童变应性鼻炎的发生受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影响,避免儿童过多接触相关危险因素,有利于降低儿童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凉山彝族自治州学龄前儿童过敏性湿疹的环境影响因素,为后期进行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四川省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患过敏性湿疹的1~6岁学龄前儿童470例和没有湿疹患病史的儿童486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采用SPSS 17. 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儿童年龄越小,湿疹发病风险越低(OR=0. 67,95%CI=0. 50~0. 91)。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OR=2. 80,95%CI=1. 90~4. 14)、房屋通风不良(OR=3. 75,95%CI=2. 82~5. 00)、房屋类型为公寓(OR=1. 50,95%CI=1. 12~1. 99)、衣物或被褥受潮(OR=1. 69,95%CI=1. 21~2. 3)、住所发现蟑螂(OR=2. 26,95%CI=1. 69~3. 01)、孩子出生前后房屋进行过装修(OR=1. 49,95%CI=1. 09~2. 0)和家里有时/从不打扫(OR=2. 37,95%CI=1. 60~3. 51)是患过敏性湿疹的危险因素。结论有过敏性湿疹家族史、房屋通风不良、住宅类型为公寓、衣物或被褥受潮、发现蟑螂和家里有时/从不打扫、孩子出生前后房屋进行过装修都是儿童患过敏性湿疹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不明原因一般中枢神经系统(CNS)症状发生现状及其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问卷对青岛市黄岛区主要幼儿园720名3~6岁儿童进行调查,主要收集不良建筑物综合征(SBS)样症状、儿童个人信息、家庭住宅室内环境、幼儿园环境及室外环境等信息。结果被调查儿童不明原因CNS症状发生率为26.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三合板(OR=2.10,95%CI=1.30~3.41)、模压板家具(OR=2.45,95%CI=1.51~4.00)、靠近交通干道(OR=1.63,95%CI=1.04~2.54)、经常使用抗生素(OR=2.53,95%CI=1.47~4.35)及化学物质过敏(OR=1.14,95%CI=1.07~1.21)是不明原因CNS症状的危险因素,而湿拖把拖地(OR=0.45,95%CI=0.22~0.92)则是保护因素。结论学龄前儿童不明原因CNS症状发生率较高,家庭居室内家具材质、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质、交通污染、儿童自身疾病及过敏性体质是其可能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南京市3~6岁健康儿童及患过敏性疾病儿童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发生状况及相互关系,为预防和干预儿童睡眠问题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应用自制学龄前儿童睡眠状况调查问卷,对1 432名3~6岁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南京市学龄前儿童平均每天睡眠时间(10.74±0.85)h,明显低于国内外同年龄段儿童基本需求标准,患过敏性鼻炎及哮喘儿童睡眠时间明显比健康儿童短(P<0.05);儿童睡眠障碍总发生率为52.7%,患哮喘及过敏性鼻炎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68.3%和66.5%。结论 南京市学龄前儿童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差,睡眠问题的发生率较高,过敏性疾病可能是睡眠障碍发生的高危因素,应引起社会及家长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父母情绪症状与学龄前儿童自闭症行为问题的关联,为儿童自闭症行为问题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1年10月—2022年1月分层整群抽取合肥市12所幼儿园3 575名儿童,由父母分别填写情绪自评量表,由母亲填写家庭一般情况和儿童自闭症行为问卷,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父母情绪症状与学龄前儿童自闭症行为的关联。探讨父母情绪症状与学龄前儿童自闭症行为问题之间是否存在关联。结果 学龄前儿童自闭症行为异常检出率为6.13%,男童自闭症行为(7.57%)检出率高于女童(4.53%)(χ2=14.366,P<0.001)。以父亲无焦虑母亲无焦虑为参照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父亲有焦虑母亲无焦虑(OR=1.817,95%CI:1.053~3.135)、父亲无焦虑母亲有焦虑(OR=4.834,95%CI:3.519~6.641)、父亲有焦虑母亲有焦虑(OR=6.740,95%CI:3.902~11.640)均与学龄前儿童自闭症行为风险的增加相关(P<0.05);以父亲无抑郁母亲无抑郁为参照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父亲无抑郁母亲有抑郁(OR=5.148,95%C...  相似文献   

15.
黄海燕  刘金祥 《实用预防医学》2022,29(10):1233-1236
目的 了解家长对学龄前儿童体重水平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学龄前儿童科学化管理体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0年9—10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57名学龄前儿童及其家长,调查基本情况、家长对儿童体重的认知情况、营养知识了解情况、儿童喂养情况、儿童进食行为情况等方面,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家长对体重认知偏差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家长对儿童体重认知偏差发生率为32.14%(179/557),认知偏差一致性强度为中等(Kappa值=0.4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长的营养知识不达标(OR=2.856,95%CI:1.792~4.553)、逼迫进食喂养方式(OR=2.465,95%CI:1.379~4.406)、限制进食喂养方式(OR=3.244,95%CI:1.741~6.048)、父母过度关心儿童进食行为(OR=3.491,95%CI:2.207~5.522)以及儿童食欲缺乏(OR=4.148,95%CI:2.600~6.618)、偏食挑食(OR=2.653,95%CI:1.692~4.160)、不良进食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与日常生活状况之间的关系,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抽取的2 032名来自儿保门诊和托幼机构的6月龄~6周岁儿童进行视力筛查,同时对儿童日常生活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接受调查的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率为31.1%;单因素分析发现儿童视力发育与每天累计看电视时间,户外活动时间,睡眠时间,家庭采光情况,饮食习惯,体内微量元素含量,家长是否经常教孩子做眼保健操及家长是否注重保护孩子视力等因素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光线强(OR=3.011,95%CI∶1.114~7.827)和家长十分注重保护孩子视力(OR=1.500,95%CI∶1.028~2.190)是儿童视力发育的危险因素,而经常吃鱼(OR=0.687,95%CI∶0.437~0.978),经常喝鲜牛奶(OR=0.593,95%CI∶0.417~0.844)是儿童视力发育的保护因素。结论日常生活状况与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密切相关,应针对这些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保护儿童视力发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随访数据探讨学龄前儿童园外户外活动不足、视屏时间过长及睡眠时间不充分的可变决定因素,为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9月—2021年9月对4所幼儿园的819名学龄前儿童(3~6岁)父母/监护人进行了1年随访调查,调查了学龄前儿童的园外户外活动时间、视屏时间、睡眠时长及母亲/家庭相关因素等,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当调整了相关因素之后,学龄前儿童随访户外活动、视屏时间及睡眠时间都与其自身的基线水平密切相关(χ2=4.68、19.74、8.74,P<0.05);并且,基线母亲视屏时间(OR=2.01,95%CI:1.36~2.99)、屏幕可及性好(OR=1.62,95%CI:1.14~2.31)与学龄前儿童随访视屏时间超标有关;基线母亲户外活动不足(OR=2.17,95%CI:1.48~3.18)、户外活动场所较少(OR=1.55,95%CI:1.11~2.17)与学龄前儿童随访户外活动不足有关;基线学龄前儿童户外活动不足(OR=1.42,95%CI:1.01~1.99)、非母亲照护者(OR=...  相似文献   

18.
了解学龄前儿童口腔不良习惯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镇江市市区及郊县共10所幼儿园2 928名3~6岁学龄前儿童,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家庭基本情况、儿童父母和儿童自身基本情况、儿童进食情况和儿童口腔不良习惯的流行情况.结果 359(12.3%)名学龄前儿童有口腔不良习惯.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妊娠期糖尿病(OR=1.50)、儿童健康状况差(OR=1.46)、过敏性鼻炎(OR=1.77)、儿童喜欢的口味偏油腻(OR=1.83)、儿童喜欢的口味偏咸(OR=1.88)、儿童吸到二手烟(OR=1.49)与儿童口腔不良习惯呈正相关;儿童能独立进餐(OR=0.53)、儿童有时能独立进餐(OR=0.54)、儿童能愉快进餐(OR=0.42)、儿童有时能愉快进餐(OR=0.54)、最近1个月儿童在外就餐的频率:从不(OR=0.30)、1~2次/周(OR=0.34)与口腔不良习惯呈负相关.结论 学龄前儿童口腔不良习惯与母亲妊娠期患病情况、儿童健康状况、过敏性鼻炎、口味偏好、是否能独立进食、进食时的心情、在外就餐频率、是否吸到二手烟等因素相关.防治儿童口腔不良习惯应重视相关因素的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过敏性鼻炎患儿发生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为鼻炎患儿发生哮喘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方法  纳入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变态反应科门诊就诊的单纯过敏性鼻炎患儿(117例)和过敏性鼻炎继发哮喘患儿(111例),采集病史,检测过敏原,对其临床特征、过敏原种类及危险因素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鼻炎病程、鼻炎严重度、鼻炎类型、季节特征、宠物接触史、过敏性疾病家族史、霉菌、豚草、粉尘螨和户尘螨致敏与过敏性鼻炎患儿哮喘的发生相关(χ2值分别为6.15,8.79,3.99,9.44,5.17,4.43,8.48,10.38,6.18,5.31,P值均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鼻炎严重度(OR=7.03)、过敏性疾病家族史(OR=8.24)、霉菌(OR=5.19)、粉尘螨(OR=25.25)与过敏性鼻炎患儿哮喘的发生呈正相关(P值均 < 0.05),粉尘螨致敏患儿的风险最高。  结论  儿童过敏性鼻炎继发哮喘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鼻炎严重度、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尘螨致敏是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抚养人对儿童体重认知现状并分析其与喂养行为的关系。方法 于2020年10月—2021年6月在徐州市城区方便整群抽取4所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对其抚养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儿童身高和体重。结果 正确认知儿童体重的抚养人共507人(55.23%),低估学龄前儿童体重的抚养人共400人(43.57%),高估学龄前儿童体重的抚养人共11人(1.20%)。抚养人对儿童体重的认知与实际体重的一致性较差(Kappa=0.1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较于正确认知儿童体重的抚养人,低估儿童体重的抚养人更可能存在不合理的喂养观念(OR=0.410,95%CI:0.262~0.642)和鼓励型喂养行为(OR=0.139,95%CI:0.084~0.230);女童的抚养人更可能存在鼓励型喂养行为(OR=0.699,95%CI:0.503~0.971);相对于体重正常儿童的抚养人,超重肥胖儿童的抚养人更容易存在合理的喂养观念(OR=3.212,95%CI:1.857~5.555)和非鼓励型喂养行为(OR=12.865,95%CI:7.868~21.036),消瘦儿童的抚养人可能存在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