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车琴  刘琦  彭湃澜 《疑难病杂志》2023,(2):212-214+219
外泌体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囊性小泡,其内包含多种物质,如脂质、蛋白质、环状RNA(circRNA)、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微小RNA(miRNA)等物质。而多种外泌体源性环状RNA在胃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量与正常人血浆中的表达量具有明显差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肿瘤的代谢、转移及预后。较多研究表明,外泌体源性环状RNA在胃癌的发展及向远处转移等事件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重点从外泌体源性环状RNA在胃癌中的诊断、转移及预后等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马晴晴 《医学综述》2014,20(17):3133-3135
微小RNA(miRNA)是一类进化保守、长度为1925 nt的短序列非编码单链小RNA分子,它的发现揭示了一种新的基因表达调控方式。它们通过抑制靶信使RNA(mRNA)的翻译特异性调节基因的表达水平。近年来研究已发现miRNA在正常组织与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不同,其作用于胃癌形成的多条信号通路,与胃癌的发生、进展、转移、诊断、耐药性、治疗等密切相关。随着研究的深入,胃癌的发病机制将获进一步得到阐明,胃癌的诊断和治疗也将获益。  相似文献   

3.
胃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涉及多步骤、多基因的相互作用过程。上皮间质转化(EMT)是上皮细胞通过特定程序转化为有间质表型细胞的过程。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可以通过与靶蛋白结合、作为竞争性内源RNA竞争微RNA等方式促进或抑制EMT过程,且许多特异表达的EMT相关lncRNA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就EMT相关lncRNA在胃癌侵袭和转移中的调控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和转移与很多参与细胞生长、增殖、分化等生物过程的基因有关,其中,微RNA(miRNA)可以通过调控胃癌的相关原癌基因及抑癌基因,从而影响胃癌细胞的生长、代谢和凋亡,并影响胃癌的发生、转移及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和预后。对这些基因及miRNA的研究有助于为胃癌诊断、治疗、评估预后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进而针对不同患者制订个体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人胃癌细胞株RNA转染的树突状细胞(DC)所诱导的行异性抗肿瘤免疫效应,探讨肿瘤细胞RNA直接转染DC进行胃癌生物治疗的可能性。方法:胃癌细胞株AGS体外培养,提取RNA;正常人外周血,进行体外DC的培养扩增;胃癌RNA直接转染DC,MTT法检测胃癌RNA活化DC所诱生的淋巴细胞对胃癌AGS、视网膜母细胞瘤SoRb-70的体外杀伤效应。结果:正常人外周血来源的DC,经胃癌AGS细胞株RNA直接转染后,成功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AGS RNA组CTL在靶效比为20:1时对AGS、SoRb-70的杀伤率分别为84.54%、1.53%,而对照组对这两种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1.34%和1.70%。结论:肿瘤RNA转染DC可以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是一种有前景的胃癌治疗手段,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微小RNA(miRNAs)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单链核苷酸小分子RNA,能在转录后水平对靶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这种特异的基因表达调控方式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研究发现miRNAs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密切相关,而且miRNAs内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其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因此miRNAs的SNP与肿瘤发生的相关性成为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近年来与胃癌相关的miRNAs及SNP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韩晓娜  唐勇 《医学综述》2014,(14):2539-2541
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多步骤的过程,涉及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遗传失调,最近研究较多的微RNA(miRNA)起着重要作用。miRNA是一种长为2123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分子,参与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以及恶性肿瘤的发生,是重要的调节器。近些年来,人们针对miR-21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研究最为广泛深入,该文就miR-21与胃癌的关系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β-咔啉类生物碱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的凋亡作用及PTEN、ERK 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用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不同时间β-咔啉类生物碱对胃癌细胞株的生长抑制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的凋亡;RT-PCR法检测PTEN、ERK m RNA表达的变化。结果β-咔啉类生物碱体外能抑制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的增殖,促进了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不同浓度的对β-咔啉类生物碱作用于人胃癌SGC-7901细胞24、48 h后,PTEN m RNA的表达增高,ERK m RNA的表达减少,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P<0.05)。结论人胃癌SGC-7901细胞对β-咔啉类生物碱具有药物敏感性,β-咔啉类生物碱能诱导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β-咔啉类生物碱诱导胃癌细胞中PTEN-m RNA的表达增高和ERK m RNA的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9.
胃癌是发生于胃黏膜上皮的一种恶性肿瘤,是全世界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胃癌的诊断、预后、远期生存预测、转移及复发与一些生物学标志物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寻找一种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强的生物学标志物显得尤为重要。临床广泛使用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可协助胃癌的诊断,以早期发现胃癌,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目前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上皮钙黏素、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微RNA均为热门胃癌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曹萱  张徐 《重庆医学》2021,50(5):850-854
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无5'帽子结构或3'末端poly(A)尾巴的单链共价闭合的非编码RNA,其丰富多样,还具有保守性、稳定性和特异性.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目前大量研究发现环状RNA通过作为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分子海绵,发挥与RNA结合蛋白(RBP)相互作用或翻译蛋白等功能,从而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其中就包括胃癌.环状RNA在胃癌中的特异表达展现了其成为新的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对胃癌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侵袭均有影响,这为胃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将从环状RNA的生物特性、功能及其与胃癌的关系,存在的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曹萱  张徐 《重庆医学》2021,50(5):850-854
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无5'帽子结构或3'末端poly(A)尾巴的单链共价闭合的非编码RNA,其丰富多样,还具有保守性、稳定性和特异性.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目前大量研究发现环状RNA通过作为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分子海绵,发挥与RNA结合蛋白(RBP)相互作用或翻译蛋白等功能,从而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其中就包括胃癌.环状RNA在胃癌中的特异表达展现了其成为新的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对胃癌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侵袭均有影响,这为胃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将从环状RNA的生物特性、功能及其与胃癌的关系,存在的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液微转移发生的情况,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胃癌细胞血循环微转移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FQ-PCR技术,以细胞角蛋白(CK19)mRNA为标志物,以51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腹腔镜组(14例)及开腹组(37例),分别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及开腹胃癌根治术;在手术前后采取静脉血,提取RNA,检测其血液微转移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K1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术前Ⅲ期CK19mRNA表达阳性率为53.85%,Ⅰ期+Ⅱ期阳性率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97);术后Ⅲ期CK19mRNA表达阳性率为60.71%,Ⅰ期+Ⅱ期阳性率为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73)。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并不增加静脉血CK19mRNA的阳性率,不增加术后肿瘤血循微转移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胃癌和相应癌旁组织中 u PA和 u PAR m RNA表达水平 ,并探讨它们与胃癌的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 c DNA- m RNA Northern印迹杂交方法定性和定量地检测了 2 0例胃癌和相应癌旁组织中u PA和 u PAR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检测的 2 0例胃癌组织中分别有 13例 u PA和 15例 u PAR m RNA表达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 ( P<0 .0 1) ,其中 12例 u PA和 u PAR m RNA协同高于相应癌旁组织 ;11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 u PA和 u PAR m 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 9例无淋巴结转移者。结论 :u PA、u PAR m RN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增强 ,并且与胃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回顾近年来与胃癌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研究进展,进一步了解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调控过程中的作用,对认识lncRNA在胃癌的生物学行为、胃癌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lncRNA有希望成为胃癌重要的生物标记物以及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微小RNA(miRNA)是一类通过与mRNA结合从而调控众多编码基因的非编码小RNA。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不同程度上调控基因的表达,包括染色质修饰、转录和转录后处理等,其转录本长度大于200bp。miRNA和lncRNA的相互调控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在介绍lncRNA与miRNA相互调控及机制的基础上,总结其对胃癌(gastric cancer,GC)发生、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胃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占第四位,死亡率居第二位,且胃癌发病率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有较大的差异,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RNA干扰技术(RNA interference,RNAi)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是利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诱导特异性基因表达抑制,具有基因抑制效果确切、抑制具有严格的序列特异性、作用迅速等特点,已被广泛用于胃癌相关基因功能、胃癌化疗的多药耐药、胃癌的治疗方面的研究和探索。随着对RNAi机制的深入研究,相信不久的将来RNAi技术能在肿瘤的基因治疗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环状RNA是一种以闭合共价环结构为特征的非编码RNA,广泛存在于各种真核生物中。近年研究表明,环状RNA并非简单的剪接副产物,其具有丰富的生物学作用,在多种肿瘤和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胃癌是世界范围内普遍的癌症之一,尽管近年来胃癌的病死率有所下降,但仍是发病率居第4的恶性肿瘤以及癌症相关死亡的第3大原因。有研究表明,环状RNA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文就环状RNA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作为胃癌诊断与预后的新型标志物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由于缺乏早期的生物学标志物及筛选或检测胃癌的有效手段,胃癌常至晚期才被确诊。降低胃癌患者对化疗药物的多药耐药性,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微RNA(miRNA)在肿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可通过改变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来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miRNA在组织、血清、血浆和其他体液中的呈现稳定性表达,同时近年来许多异常表达的miRNA已被鉴定并用于胃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因此,miRNA可作为一个新型靶点,对胃癌的各阶段进行严密监控,为临床医师提供更为全面的判断,改善患者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7):152-158+164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是影响全球健康的一个主要问题。胃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特别是微小RNA(microRNA,mi 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因在人类各种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包括癌症,而受到广泛关注。无疑,竞争性内源性RNA(competitive endogenous RNA,ceRNA)假说的提出为疾病中的基因调控作用提供了新思路。根据最新发现,本文描述了ceRNA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并探讨了ceRNA在胃癌中的相互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20.
刘金明  赵挺 《浙江实用医学》2004,9(6):385-386,395
目的通过外周血CEA mRNA的检测,探讨其与胃癌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巢式RT-PCR技术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CEA mRNA)为胃癌微转移的靶RNA,检测外周血CEA mRNA.结果阳性外周血CEA mRNA与胃癌细胞株CEA cDNA序列完全符合,正常人血中均未检出,有远处转移组外周血CEA mRNA的阳性率(86.7%),显著高于无远处转移组(45.9%).结论外周血CEA mRNA是反映胃癌血源性播散的灵敏指标,使肿瘤微转移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为判断病情、指导治疗提供了较可靠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