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5岁女性因“咳嗽、气短”行胸部CT显示双肺弥漫网格影,小叶间隔明显增厚,双侧胸腔积液。住院后发现患者贫血、血癌胚抗原明显升高和低氧血症,进一步行胃镜证实为胃印戒细胞癌。综合临床、影像和病理,考虑肺内病变为胃癌伴肺淋巴管癌病。小叶间隔增厚是一个有特征性的HRCT征象,肺淋巴管癌病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鉴别诊断,掌握其特征,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以肺淋巴管癌病(PLC)为首诊的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增强对PLC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2016年以PLC为首诊的胃癌患者,总结其临床资料、实验室和胸部CT表现。结果 15例患者纳入分析,男女性别比例为1:2.75;平均年龄42±13岁(20~67岁);大部分患者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咳嗽、气短、进行性呼吸困难;13例患者行肿瘤标记物检查,其中100%的患者CA724升高(13/13),53.8%的患者CA199升高(7/13),53.8%的患者CA242升高(7/13);胸部高分辨CT表现以结节样小叶间隔增厚最常见(100%),其他病变包括支气管血管束增粗(66.67%),双侧胸腔积液(60%)和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86.67%);胃镜活检病理提示12例为低分化腺癌,3例为胃印戒细胞癌。结论胃癌伴PLC多发于中年女性,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尤其缺乏消化道症状,胸部影像学具有一定特征性,原发胃癌病理多见于低分化腺癌,结合CA724等血清肿瘤标记物,有助于尽快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肺淋巴管癌病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癌病(PLC)的临床特征,分析相关诊断方法的特点,提高对PLC的认识及其诊断水平。方法结合文献资料回顾分析4例临床病例。结果PLC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气短;肺功能呈正常或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X线胸片常见双肺弥漫性网状、网状结节状或结节状等间质纤维样改变,并合并胸腔积液、高分辨CT可发现小叶间隔的不均匀增厚,不均一的支气管血管束结节状增厚,胸膜不规则增厚,纵隔淋巴结肿大等;胸膜肺组织病理可见胸膜下、肺内淋巴管内癌细胞生长。结论对双肺呈类间质纤维化改变,同时合并胸腔积液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应进一步行高分辨CT及胸膜肺组织病理活检,以期排除PLC之诊断。  相似文献   

4.
2019年4月17日,武汉市肺科医院呼吸科收治1例69岁男性因外院结核分子生物学阳性诊断为肺结核的肺癌性淋巴管炎患者。该患者因“发现肺部阴影3个月,间断咳嗽2个月”入院。既往有结肠癌病史。胸部CT扫描显示双肺弥漫性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结节伴磨玻璃影,伴小叶间隔增厚,双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双侧胸腔积液,在外院行肺泡灌洗液(BALF)GeneXpert MTB/RIF(简称“ GeneXpert”)检出MTB(极低)及TB-PCR检出MTB,诊断为肺结核,转诊至武汉市肺科医院。入院后完善结核相关检查,PPD皮肤试验阴性,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阴性,胸部CT影像学特征不符合肺结核改变,临床怀疑BALF结核病病原分子生物学检测假阳性,建议患者复查BALF、GeneXpert及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患者拒绝。给予诊断性胸腔穿刺,抽出胸腔积液20ml,送检显示,癌胚抗原(118.4μg/L)明显升高,提示恶性胸腔积液;最后行内科胸腔镜胸膜活检,提示转移性低分化腺癌,结合胸部CT表现,诊断为肺癌性淋巴管炎。患者后因病情恶化死亡。笔者认为,影像学表现为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结节伴小叶间隔增厚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时需鉴别肺癌性淋巴管炎。影像学表现与肺结核不相符时,分子生物学阳性诊断肺结核需谨慎,以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5.
肺癌性淋巴管炎(pulmonary lymphangitic carcinomatosis,PLC)是一种少见的肺内转移癌,诊断困难,预后较差。本文就1例胃印戒细胞癌并PLC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分析,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降低该病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两肺弥漫性粟粒型结节阴影,以粟粒型肺结核、肺泡癌、肺转移癌较常见,其中不典型病例的 X 线鉴别诊断比较困难。任何导致肺小叶间隔增厚的病理过程是形成 Ker-ley 氏线影像的 X 线解剖基础。弥漫型肺泡癌、肺转移癌均可能产生淋巴管网癌性郁积、扩张、小叶间隔增厚,而粟粒型肺结核则无产生以上病理和 X 线变化  相似文献   

7.
胃印戒细胞癌是胃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较高的侵袭性,进展期预后较差,因此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内镜切除技术的飞速发展,适应证的扩大,使更多的胃印戒细胞癌得到早期诊断,符合内镜黏膜切除扩大适应证的胃早期印戒细胞癌患者可行内镜治疗。本文系统综述了近年来胃早期印戒细胞癌有关的内镜诊治进展。  相似文献   

8.
胃印戒细胞癌是一种进展迅速、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多数患者的首发症状为腹部包块、腹腔积液。本文报道了1例以急性无菌性腹膜炎为首要表现的胃印戒细胞癌伴腹膜转移的少见病例,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9.
遗传性弥漫型胃癌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胃弥漫型印戒细胞癌和乳腺小叶癌为特征。该综合征的遗传基础是编码E-钙黏蛋白的钙黏蛋白1( CDH1)基因的胚系突变。该患者为年轻女性,胃体后壁、胃体前壁见印戒细胞癌,外周血行基因二代测序检测显示 CDH1基因第10外显子存在杂合性突变,经多学科协作讨论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部癌性淋巴管炎高分辨扫描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35例病理诊断癌性淋巴管炎患者HRCT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病例HRCT表现:支气管血管束增粗27例,小叶间隔增厚29例,小叶核心结节15例,片状磨玻璃影12例,周围线样及索条影5例,叶间裂及胸膜结节样增厚9例。结论 HRCT对癌性淋巴管炎具有相对特征性表现,并有助于和其它弥漫性间质性肺部病变的鉴别。  相似文献   

11.
正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排名第二~([1])。胃印戒细胞癌是胃癌的特殊类型,具有发病率低、分化差、侵袭力强、进展快等特点,早期选用手术治疗,由于该病对放疗及大多数化疗药物均不敏感,术后复发及晚期印戒细胞癌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通过介入化疗联合细胞免疫的方法成功治疗1例晚期胃印戒细胞癌患者,现报道如下。1病历资料患者女,42岁,2013年8月份出现反酸嗳气伴吞咽困难就诊外院,腹部CT提示:食管下段、贲门  相似文献   

12.
正肺外癌性淋巴管炎为呼吸科少见病例,其临床表现可有咳嗽、咳痰、气短、喘息,体征可伴有双肺呼吸音降低、弥散干啰音。典型的CT表现为:(1)小叶间隔不均匀增厚;(2)支气管血管束增粗;(3)胸膜增厚/病变多见;(4)肺外癌性淋巴管炎多不伴有肺门淋巴结肿大。由于该病通常易被误诊为肺间质感染、心源性肺水肿、淋巴管结核等[1],因此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肺外癌性淋巴管炎患者治疗情况报道如下,以加强呼吸科同仁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 26岁, 因"干咳2个月"入院。因外院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多发结节影, 以间质性肺疾病查因进行筛查, 以"贫血"作为线索, 完善腹部相关检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及胃镜、骨髓穿刺、气管镜病理, 最终病理证实均为胃腺癌, 印戒细胞癌, 并伴有骨质破坏、血行转移、淋巴结转移。患者出院当月去世。  相似文献   

14.
胃印戒细胞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癌.近年来胃癌的发病率有所降低,但胃印戒细胞癌的发病率仍不断上升.尽管大量的研究报道了胃印戒细胞癌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肿瘤分子特征,但结果却不一致.这篇文章我们主要阐述胃印戒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早期与进展期胃癌的预后及肿瘤形成的分子特征.以便为后续胃印戒细胞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与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胃印戒细胞癌癌前病变及癌变形态发生.方法全切除胃印戒细胞癌标本68例,常规固定,包埋制片,光镜检查.结果腺管增殖带延长35例,颈粘液细胞依次变为小立方形细胞(Ⅰ型细胞)、中等大小组织细胞样细胞(Ⅱ型细胞)及典型印戒细胞(Ⅲ型细胞);见到球样异型增生灶16例;癌细胞始发为Ⅱ型细胞6例;管状腺癌演变为印戒细胞2例.结论胃印戒细胞癌的形态发生可能有数种途径.印戒细胞癌与肠化关系应进一步探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胃印戒细胞癌的病理学及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的表达特点,进一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 分析32例胃印戒细胞癌(胃镜活检标本21例,大部切除胃标本11例)的临床病理及GST-π、P-gp、TopoⅡ的表达特点.结果 胃镜下以经典型印戒细胞数量最多,弥漫性生长;相关基因检测结果显示,GST-π、P-gp、TopoⅡ阳性表达率与同期32例高一中分化腺癌比较,GST-π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gp阳性率明显升高,TopoⅡ阳性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胃印戒细胞癌以典型印戒细胞数量最多,且呈弥漫性生长;GST-π、P-gp、TopoⅡ的表达检测有助于胃印戒细胞癌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源性肺间质水肿的CT表现,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分析19例经临床证实的心源性肺间质水肿的CT表现。结果 19例心源性肺间质水肿均可见心影增大和肺血增多、支气管血管周围间质增厚、小叶间隔增厚,其中合并肺泡渗出6例,合并胸腔积液15例,心包积液9例。结论心源性肺间质水肿有其典型的CT表现,HRCT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肺间质改变,结合临床能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孙勇  蒋捍东 《山东医药》2006,46(34):32-33
分析51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及6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CT影像特点。结果显示,胸膜结节状增厚、大量胸液、纵隔移位、肺内团块或结节影、支气管狭窄或堵塞是恶性胸腔积液的影像特点;包裹性胸液、肺内片状或条索状影以结核性胸腔积液多见。提示CT检查可作为鉴别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的首选方法,指导进一步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道胃黏膜内类癌合并印戒细胞癌和胃壁内胰腺组织异位1例,并结合文献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问题.方法:患者,男,63岁,主因“上腹部烧灼样不适2 a余,加重2 mo”行胃镜检查,见胃体大弯前壁黏膜结节状扁平隆起,直径0.7 cm,镜下为类癌.遂行胃大部切除,常规取材病理送检发现上述3个不同部位的病变,对此进行组织病理学、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胃体黏膜固有层内多灶内分泌细胞增生并于胃体大弯侧形成类癌,局灶浸润黏膜肌层,病变呈嗜铬颗粒蛋白A和突触素强阳性; 胃体小弯黏膜固有层内查见印戒细胞癌;胃窦小弯侧肌壁内查见异位胰腺组织伴内分泌细胞成分显著增生,后者由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和胃泌素阳性细胞构成.结论:胃体大弯黏膜内类癌与小弯黏膜内印戒细胞癌是各自独立的病变;肌层和浆膜层内分泌细胞团是增生的胰腺内分泌组织而非类癌浸润.  相似文献   

20.
淋巴瘤累及心脏罕见。作者报告1例爱滋病(AIDS)伴弥漫性大细胞淋巴瘤累及右房、房室结,经细胞毒性药物治疗有效的病例。 44岁,同性恋男性。因呼吸困难,左侧胸痛入院。查体:呼吸30次/分,紫绀,心律失常,颈静脉怒张,右肺底叩呈浊音,呼吸音减弱。腋窝及腹股沟弥漫性淋巴结肿大。胸片示左肺门淋巴结肿大及右侧胸腔积液。心电图为莫氏Ⅰ型AVB。胸部CT证实纵隔淋巴结广泛肿大,心包积液及右侧房间隔肿块。超声心动图显示右房肿块使房间隔增厚,累及到右室游离壁。三尖瓣血流图谱提示血流受阻在瓣口水平。胸腔液细胞学检查发现很多异常淋巴细胞,符合诊断大细胞淋巴瘤。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