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基于IBM SPSS Statistics 21.0及IBM SPSS Modeler 18.0数据处理软件,探究近五年中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收录的文章,收集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文章102篇,通过精读文章,将联合其他药物组方、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及对照组组方与治疗组组方疗效无明显差异的文章剔除,筛选出其中的62篇,将文章中的治疗组组方提取出来,绘制成Excel表对相关药物进行初步整理,然后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21.0及IBM SPSS Modeler 18.0分析相关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间的关联规则以及药物的核心组合。结果:对62首中药方中的102味中药进行频数统计,频数大于10的中药共计18味,其中前5味药分别是生甘草、葛根、白芍、桂枝、川芎,主要功效为祛风胜湿止痛、行气活血。对102味中药进行复杂网络图展示,共得出24对药物组合,对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9个药对。对18味高频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共得到6个药物核心组合。结论:目前在临床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药以...  相似文献   

2.
中药熏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 ,按其临床表现可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及脊髓型 ,其中以神经根型最为多见。我院自 1 996年以来采用中药熏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89例中男性 40例 ,女性 49例 ;年龄 2 6~ 68岁 ;病程 1周~ 2 0年。诊断标准 :颈肌僵硬 ,活动受限 ,上肢放射性麻痛 ,肌力减弱 ,椎旁压痛 ,颈神经根牵拉试验阳性 ,压顶试验阳性 ,肱二头肌及三头肌肌腱反射异常。重者有上肢肌肉萎缩。颈椎 X光片示颈椎骨质增生 ,生理曲度改变 ,椎间隙狭窄 ,椎间孔变小或韧带钙化 ,颈椎 CT…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正骨手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蒸治疗,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0.0%,治疗组有效率为84.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及颈椎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正骨手法可以快速、有效地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我科自1995—2004年采用补肾壮骨活血汤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8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关于中药熏蒸治疗LDH的处方,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药物的频次、性味、归经,基于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核心药物组合等遣方规律。结果:共纳入处方150首,涉及中药171味。使用频次≥30次的药物有18味,排前10位的分别为红花、伸筋草、透骨草、川芎、当归、威灵仙、独活、牛膝、桂枝和川乌。药性以温、平、寒为主;药味以辛、苦、甘、咸为主;归经主要归肝、心、肾、脾和膀胱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药物组合19组。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得到核心药物组合12组与新处方6首。结论:中药熏蒸治疗LDH多采用祛风湿、活血化瘀之药,兼以补益肝肾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收集近10年发表的有关单纯口服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文献,分析其用药特点和规律。方法选择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2004年1月至2013年3月发表的以单纯口服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关文献,对其中的方剂和药物进行统计、归类、分析。结果最终纳入以口服中药为唯一干预手段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报告31篇,从中筛选出32首方剂(均为自拟方),涉及111味中药,用药累计频次444次;补气药、发散风寒药、活血止痛药、补血药等使用频次较高;葛根、白芍、黄芪、当归、桂枝等药物使用频次较高。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药治法为扶正祛邪;扶正法主要为补气、补血,常用药为黄芪、白芍、当归;祛邪法主要为发散风寒、活血止痛,常用药为葛根、桂枝。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文献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用药规律.方法:检索CNKI,建立椎动脉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用药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统计描述.结果: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药共计99味,使用频次479味次;所用药物种类依次以补益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运用最多,占总体用药的88.93%;其中药味以辛、苦为主,累积频率达61.02%;药性以温、寒为主,累积频率达74.42%;归经以肝、脾、心为主,累积频率达58.56%.结论:本病以肝肾亏虚,气血瘀滞为主,临床以补益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等中药运用最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配合牵引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熏蒸配合牵引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64例。结果:根据疗效评价标准,总有效率98.17%。结论:中药熏蒸配合牵引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有效,值得临床采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微波联合手法和中药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6月,作者采用微波联合手法和中药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6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龙氏手法联合针刺及中药颈椎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用龙氏手法治疗,观察组用龙氏手法、针刺、中药颈椎熏蒸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颈椎曲度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颈椎曲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颈椎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颈椎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龙氏手法联合针刺及中药颈椎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改善颈椎曲度及颈椎活动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总结近5年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相关文献,总结临床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选穴规律,为临床针刺治疗本病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5年12月至2021年2月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所收录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报道,经过筛选后将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出选穴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53篇,涉及45个穴位,9条经脉。数据处理后得出,神经根型颈椎病取穴主要以手三阳、胆经、督脉为主。取穴主要为颈夹脊、风池、曲池、外关、合谷、后溪、肩井等穴。结论: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穴是在循经取穴的基础上,遵循局部取穴的原则,重视局部取穴与远端取穴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1 中药治疗以自拟白芍木瓜汤为基础方。药用:白芍30g,木瓜15g,鸡血藤12g,威灵仙30g,甘草6g。疼痛甚者加全蝎6g,地龙10g,蜈蚣2条,土鳖虫10g,痰多者加南星 10g,头晕者加天麻 15g(冲服),颈部活动受限者加葛根 30g,手指麻木较甚加桑枝 30g(去皮), 蔹草30g,肩胛痛加姜黄 10g。每日 1剂,水煎 2次,共500ml,分 2次服,12次为 1疗程。2 颈椎牵引采用坐位或仰卧位牵引,重量从 2~3kg开始,逐渐增加至患者体重的十分之一。每日2次,每次30min。颈部肌肉痉挛明…  相似文献   

13.
李贞 《新中医》2019,51(12):262-264
简版:目的:探讨中药穴位熏蒸联合护理干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2例,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方法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熏蒸,对2组干预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进行比较。比较2纽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前,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VAS评分均出现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765,P< 0.05)。结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取中药穴位熏蒸联合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疼痛,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摘 要目的:观察精针刀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寒湿凝滞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 2021–2022 年 云浮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寒湿凝滞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55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7 例,给予精针刀配合中药熏蒸)和 对照组(28 例,单纯给予精针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肩颈部症状评分、上肢、手指症状 评分、椎间孔挤压试验评分以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肩颈部症状、上肢及手指症状、椎间孔挤压试验、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 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肩颈部症状、上肢及手指症状、椎间孔挤压试验、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精针刀配合中药熏蒸比单纯精针刀治疗寒湿凝滞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谭涛  王金贵  高晖 《四川中医》2011,(1):123-124
目的:探讨电针加中药熏蒸湿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合并阻滞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32例在治疗前后测量颈椎活动度和颈椎曲度。结果:治愈16例,好转11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85.7%。复合颈椎后凸畸形患者纠正率达92%。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治疗前颈椎生理曲度-8.12±2.05mm,治疗后9.86±1.63mm,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电针加中药熏蒸湿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合并阻滞椎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药配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病可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副交感神经型,临床上神经根型的病人较为多见.  相似文献   

17.
胡萍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11):666-667
近年来,笔者用中药结合理疗的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00例,疗效较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神经根型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1998~2001年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本病65例,疗效满意,现将其治疗与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 65例中男性34例,女性31例;年龄25~69岁;病程2周~15年;有外伤史者6例,经常落枕者15例,慢性劳损及其它原因者44例. 治疗方法 患者取坐位,双手重叠放于靠背椅或桌子上,低头俯于手背上,暴露颈部.针刺取穴风池,天柱,颈4、颈5、颈6夹脊任选1对,另取阿是穴.皮肤常规消毒后选用1.5~2.5寸毫针,刺风池时针尖朝向鼻尖部,以使局部酸胀为度;刺天柱及夹脊穴,以有麻木或酸胀向上下传导为佳;刺阿是穴(多在颈部棘突旁)行针时选用提插法,使局部有较强之酸胀感后再捻动针柄,以加强针感,持续约1min.留针30min,每隔10min捻转1次.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2日再行下1个疗程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现代中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收集自建库至2021年6月1日中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相关文献,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处方,建立中药治疗颈型颈椎病数据库,并将相关数据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利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复杂网络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现代中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用药规律及组方特点。结果 最终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357篇,共388首方剂,合计183味药。高频用药中排名前9的分别为白芍、葛根、桂枝、当归、川芎、甘草、黄芪、羌活、威灵仙,药性以性温占多数,药味则以味辛居多,归经多以入肝、脾、肺经为主;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推导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新处方4个;由关联规则分析出葛根-白芍,葛根-桂枝,桂枝-白芍,当归-川芎等22个常用药对组合;通过复杂网络获得1个核心处方。结论 现代中药治疗颈型颈椎病遵循了祛风散寒、舒筋活血,通络止痛的治疗原则,注重行气、舒筋、活血、祛风,尤其重视解表药、补虚药以及活血化瘀药的应用,用药多以归经肝、脾、肺经,味辛性温的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2009年7月15日至2019年7月15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 ed)、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收录的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建立数据库,对高频腧穴、经脉和腧穴组合进行频数、总有效率统计,并运用Apriori算法对腧穴、经脉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87篇文献,涉及腧穴104个,总频次为921次。其中,累计应用频次较高的腧穴为颈夹脊(87次)、风池(70次)、后溪(54次)等;常用腧穴主要分布于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阳胆经和手太阳小肠经;腧穴配伍以风池-颈夹脊最为常见,且多为近端取穴及远近配穴相结合;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了15组腧穴关联规则和15组经脉关联规则。结论:运用数据挖掘探析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选穴、配伍规律是可行的,本研究可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