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目前手术是UTUC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效果并不理想,超过50%患者术后局部或远处复发。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对UTUC术后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化疗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进行探索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就UTUC术后辅助治疗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转移性尿路上皮癌(metastatic urothelial carcinoma,mUC)预后差,中位总生存时间约为14个月。近年来免疫治疗快速发展,治疗有效的患者可长久获益,极大地改善m UC患者的预后。此外,Ⅰ/Ⅱ期试验公布的数据更是突出显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FGFR)抑制剂和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令人印象深刻的治疗效果。本文将对目前mUC的治疗进展作一全面总结,并对近期临床试验进展作简要介绍,以助于更好地了解尿路上皮癌。  相似文献   

3.
尿路上皮癌(UC)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几十年来,标准的治疗方案仍是基于顺铂的化学疗法,但是不良反应较大且疗效不佳.目前越来越多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治疗UC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在精密医学时代,UC的未来在于使用疗效更确切、不良反应更小、更有针对性的治疗.同样,开发可靠的预测生物标志...  相似文献   

4.
尚义超  尚攀峰 《中国肿瘤临床》2020,47(24):1293-1296
上尿路上皮癌(upper urinary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是泌尿系统较少见的肿瘤,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联合膀胱袖状切除是治疗的金标准。淋巴结转移作为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愈发引起泌尿外科临床医师的重视,但对UTUC患者行淋巴结清扫术(lymph node dissection,LND)的治疗价值及清扫范围和数量的标准化尚存争议。本文将就LND在UTUC患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食管癌的治疗越来越倾向于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多项研究已证明在手术的基础上加入放疗、化疗或免疫治疗可提高食管癌的生存获益。对于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新辅助联合手术治疗效果明显,新辅助放化疗以及新辅助化疗均能够提高生存获益,但目前这两种治疗模式孰优孰劣尚存在争议。随着诱导化疗和新辅助免疫的加入,新辅助治疗模式更加多样化,进一步提高了病理完全缓解率,为局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因此,本文旨在对近年来局晚期食管癌的新辅助治疗模式进行探讨,为进一步优化综合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UC)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膀胱、前列腺、输尿管、肾盂、肾盏等部位。其中膀胱最常见,肾实质浸润为主的尿路上皮癌临床罕见[1],且与肾肿瘤、炎症占位鉴别困难,易出现诊治的贻误。本例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患者发病后即出现皮下、肺部多发转移,靶向联合化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手术治疗是可切除食管癌患者首选的治疗手段,但对于部分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新辅助治疗使得肿瘤切除成为可能,同时可以降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风险,基于几项随机临床试验的结果,新辅助治疗能够提高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因此新辅助治疗被推荐作为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癌患者的标准治疗。然而,针对不同组织学类型的食管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具体的方案仍然存在争议。此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食管癌治疗的重要策略之一,其与传统的新辅助治疗方案相结合,为食管癌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在这篇综述中,将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指发生于肾盂及输尿管的尿路上皮恶性肿瘤,约占全部尿路上皮癌的 5%~10%。目前,UTUC淋巴引流的解剖范围暂不明确,一些研究表明淋巴结清扫范围对患者生存的影响可能大于清扫淋巴结数量的影响,但这一观点尚未得到证实。近年来,由于微创手术的快速发展,虽然在技术操作方面和标准化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对于淋巴结清扫的意义和范围仍缺乏共识。本文就UTUC淋巴结清扫的意义、范围、适应证、并发症及微创手术地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Ⅰb2~Ⅱb期子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84例Ⅰb2~Ⅱb期子宫颈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患者术前均行1~3次静脉或动脉化疗,通过比较和分析化疗前后病灶进展情况、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值以及术后的总生存率和3年无病生存率,进而评价新辅助化疗的疗效.结果 84例患者化疗有效率为82.1%,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64例,病情稳定13例,疾病进展2例;化疗效果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均无关(P﹥0.05);新辅助化疗后患者SCC-Ag水平明显下降(P﹤0.001);随访患者3年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均为93%.结论 子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安全有效,可以有效缩小病灶,提高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收治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术前新辅助化疗+根治术)和对照组(宫颈癌根治术),每组28例。平均随访3年,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淋巴结转移率、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1±0.5)h,术中出血量为(560±200)ml,术后宫旁淋巴结转移率为3.6%,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7.1%,治疗总有效率为57.1%,术后3年生存率为64.3%。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5±0.8)h,术中出血量为(820±250)ml,术后宫旁淋巴结转移率为21.4%,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28.6%,治疗总有效率为28.6%,术后3年生存率为35.7%。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能够明显提高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8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新辅助化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手术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予PBV方案化疗1~2个疗程后进行根治手术,对照组患者直接进行根治手术。比较化疗前后观察组患者肿瘤变化情况及两组患者的术后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宫颈浸润、出血量、手术时间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化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大小明显小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进展1例,稳定8例,部分缓解25例,完全缓解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7.50%;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88.56±32.14)min和(279.28±45.27)min(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68.96±206.33)ml和(816.55±229.85)ml(P<0.05),宫颈深层间质浸润发生率分别为57.50%和65.00%(P>0.05),脉管癌栓发生率分别为25.00%和27.50%(P>0.05),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7.50%和35.00%(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能提高近期疗效,减少淋巴结转移率和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减小肿瘤大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间河南省内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局部晚期乳腺癌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手术治疗前后分别行3个周期化疗的8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手术治疗后行6个周期化疗的7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53(CA-15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化疗后,两组患者CEA和CA-153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CEA和CA-153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 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2. 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总体健康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半年和1年的总体健康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半年和1年的总体健康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能够有效提高近期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对远期疗效的改善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放射治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分析35例Ⅰb2期~Ⅱb2期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放射治疗(观察组)与32例单纯手术(对照组)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病理特征与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9%,高于对照组的9.3%(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脉管受侵以及阴道切缘癌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宫旁浸润率及淋巴结转移率低于手术组(P〈0.05)。结论手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放射治疗可以缩小局部肿瘤,使宫旁浸润消退,可提高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Ⅰb2、Ⅱa、Ⅱb期宫颈癌患者38例,进行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的新辅助化疗2~3个疗程,对患者病灶肿瘤直径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和化疗效果和手术情况等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新辅助化疗后,患者肿瘤直径有不同程度的减小(P<0.05)。化疗总有效率为84.21%(32/38),Ⅰb2、Ⅱa、Ⅱb期有效率分别为94.74%(18/19)、87.50%(7/8)、63.64%(7/11)(P<0.05)。化疗有效的32例均可进行手术,术后发现3例患者组织学检查结果为完全缓解,25例患者检测发现癌旁组织化疗反应明显,2例患者闭孔淋巴结阳性,1例患者出现宫旁浸润,1例患者出现脉管癌栓浸润。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良好,可较大程度减小病灶肿瘤直径,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新辅助化疗加后装放疗治愈局部晚期子宫颈癌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继红  黄鹤 《癌症》2005,24(7):F003-F003
患者49岁,因“阴道接触性出血3年,阴道排液3个月”,于2004年11月24日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就诊。体查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7.
韩敬茹  邓红彬 《中国肿瘤临床》2021,48(19):1019-1022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占乳腺癌的15%~20%,具有侵袭性强,预后差的特点,且以紫杉烷类、蒽环类及环磷酰胺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方案疗效与患者长期生存获益仍不尽人意。TNBC因免疫原性较强,免疫治疗可使其有较大的疗效获益。近年来,早期TNBC患者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研究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本文将就早期TNBC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治疗策略、疗效与安全性,及影响其疗效因素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鼻咽癌的治疗手段是以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随着调强放疗等精确放疗技术和放化综合治疗的广泛应用,初治鼻咽的局部控制率已经提高到90%以上。为了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治愈率、降低复发或远处转移,放疗与化疗的结合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热点。由于同步放化疗已成为局部晚期鼻咽的标准治疗,新辅助化疗是鼻咽癌综合治疗研究的热点,新辅助联合同步放化疗是否获益一直存在争议。同时调强放疗的大量应用,同步化疗的地位受到怀疑,新辅助化疗在调强时代能否替代同步化疗及新辅助化疗后靶区应如何勾画值得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就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前化疗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 对6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采用新辅助化疗CAF(或CEF)方案,共3 ~ 4个周期,分别测量化疗前、后肿瘤大小的变化,评价疗效。择期行根治手术或保乳手术、局部根治性放疗,术后个体化综合治疗。结果 新辅助化疗后66例中临床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43例,无效(NC)18例,进展(PD)1例,总有效(CR+PR)率71.06 %。未发生严重毒副反应。结论 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具有降低肿瘤分期,增加根治和保乳手术机会,指导术后化疗方案选择,消灭全身亚临床转移病灶,提示病情预后,提高5年生存率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邢艳  吴玉梅 《肿瘤学杂志》2014,20(12):967-971
宫颈癌发病率位居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第2位,全球最常见恶性肿瘤第5位。超过35%的宫颈癌诊断时已达局部晚期,即Ⅰb2~Ⅱb期,5年总生存率约为60%。在欧洲、亚洲及拉丁美洲一些国家,新辅助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已成为一线治疗方案。新辅助化疗作为一项新的治疗方法,其具体治疗方案、适应证及疗效评价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将针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目的、方案、适应证、疗效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