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武  刘兰兰 《中国校医》2022,36(9):673-677
目的 分析中国澳门居民2007—2020年期望寿命、主要死因的变化趋势,为医疗资源配置和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澳门政府官网搜集相关数据并整理,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对2007—2020年中国澳门居民的出生期望寿命、标化总死亡率、死因标化死亡率进行趋势分析,并根据各主要死因的拟合方程预测2025年中国澳门居民主要死因的死亡率。结果 2007—2020年,中国澳门居民期望寿命从81.9岁增至84.1岁,AAPC=0.202%(t=20.160,P<0.001),标化死亡率从290.5/10万降至226.0/10万,AAPC=-1.752%(t=-2.698,P=0.007);恶性肿瘤、肺炎、心脏病和高血压一直居死因顺位的前四位,除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无明显下降外,其余死因均出现显著下降(P<0.05);预测2025年,死因顺位前五位分别为恶性肿瘤、高血压、心脏病、疾病和死亡的外因、脑血管病。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中国澳门居民的主要死因,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是未来干预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09—2020年上海市宝山区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09—2020年宝山区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资料,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进行死因编码分类,应用R 4.2.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运用Joinpoint 4.9.0.0软件计算各类呼吸系统疾病标化死亡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2009—2020宝山区居民呼吸系统疾病年均粗死亡率为58.86/10万,标化死亡率为35.62/10万,居全死因顺位第3位。男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高于女性(χ2=46.70,P<0.00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居2009—2020年呼吸系统疾病粗死亡率的首位,其他依次是肺炎、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和尘肺。慢阻肺标化死亡率从2009年的38.66/10万降至2020年的19.88/10万,AAPC=-6.6%(95%CI:-8.2%~-4.9%),P<0.001。哮喘标化死亡率从2009年的2.86/10万降至2020年的1.43/10万,AAPC=-5.8%(95%CI:-8.8%~-...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8—2021年西藏自治区常住居民脑血管病死亡趋势及寿命损失,为西藏自治区脑血管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2018—2021年西藏自治区常住居民脑血管病死因监测数据,采用Excel 2010软件分别计算脑血管病的粗死亡率、漏报调整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所致寿命损失年(YLL)等指标,采用Joinpoint 4.9.1.0回归模型分析变化趋势,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 2018—2021年,西藏自治区男性脑血管病粗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藏自治区常住居民脑血管病标化死亡率从2018年的295.33/10万下降至2021年的188.44/10万,女性标化死亡率从2018年的256.44/10万下降至2021年的151.93/10万,趋势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AAPC分别为-14.42%、-15.46%,P<0.05);男性脑血管病标化死亡率范围为243.20/10万~344.86/10万,趋势变化无统计学意义(AAPC=-12.66%,P>0.05)。2018—2021年,西藏自治区常住居民的脑血管病漏报...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04—2020年我国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死亡趋势及其特征。方法从《中国死因监测数据集》中获取2004—2020年我国居民COPD死因监测数据, 从城乡、性别、地区和年龄四个维度, 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2004—2020年我国居民COPD死亡率变化趋势。结果 2004—2020年我国居民COPD死亡率(AAPC=-3.68%, P<0.001), 年龄调整死亡率(AAPC=-7.27%, P<0.001)均呈下降趋势;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COPD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AAPC=-3.62%, P=0.009;AAPC=-3.23%, P=0.014), 年龄调整死亡率也均呈下降趋势(AAPC=-7.26%, P<0.001;AAPC=-6.78%, P<0.001), 且农村居民总体高于城市居民(P<0.001);男性和女性COPD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AAPC=-3.00%, P<0.001;AAPC=-4.37%, P<0.001), 年龄调整死亡率也均呈下降趋势(AAPC=-6.73%, P<0.001...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4—2020年杭州市居民脑卒中发病及死亡变化趋势,为脑卒中综合防治决策的制定和效果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4—2020年杭州市慢性病监测管理系统收集的脑卒中发病与死亡监测数据,对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人群特征及年度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以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为标准人口计算脑卒中的标化发病率、死亡率。应用Joinpoint软件对脑卒中发病、死亡的变化进行趋势性检验。结果 2014—2020年杭州市居民脑卒中的年均粗发病率为335.47/10万,标化发病率为209.15/10万;脑卒中年均粗死亡率为68.16/10万,标化死亡率为36.86/10万。脑卒中男女标化发病比为1.22∶1,标化死亡比为1.04∶1。2014—2020年杭州市脑卒中标化发病率无明显年度变化趋势,年度平均变化百分比(annual avearge percentage change,AAPC)为-0.88%(t=-0.96,P=0.381);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APC为-10.94%(t=-15.37,P=0.001)。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随年龄增长增加。但2014—2...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中国居民1990—2019年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和死亡趋势,为我国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9)数据库中1990—2019年中国居民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和死亡相关数据,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趋势,并应用年龄–时期–队列(APC)模型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和死亡风险的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效应。结果 中国总体居民、男性居民和女性居民缺血性脑卒中粗发病率分别从1990年的74.26/10万、64.58/10万和84.55/10万上升至2019年的201.74/10万、183.60/10万和220.59/10万,标化发病率分别从1990年的107.49/10万、 101.14/10万和113.72/10万上升至2019年的144.78/10万、141.10/10万和149.44/10万,标化发病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别为1.04%、1.16%和0.94%(均P <0.001);中国总体居民、男性居民和女性居民缺血性脑卒中粗死亡率分别从1990年的32.08/10万、32.09...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内蒙古自治区2012—2021年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的变化趋势。方法 本文死因数据和人口数据分别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的内蒙古自治区20个死因监测点数据和中国疾控中心基本信息系统常住人口数据,用ICD-10编码筛选出死于道路交通伤害的病例,并进一步计算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道路交通死亡构成比、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和过早死亡概率。最后用joinpoint回归分析2012—2021年内蒙古道路交通伤害死亡变化趋势,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 2012—2021年,内蒙古道路交通伤害粗死亡率在12.87/10万到23.04/10万之间,标化死亡率在9.42/10万到19.84/10万之间,2012—2021年道路交通伤害过早死亡概率在0.67%到1.23%之间。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AAPC分别为-5.30%、-7.00%;过早死亡概率总体也呈下降趋势,其中2012—2015年间APC为-12.40%,2015—2018年间APC为5.50%,2018—2021年间APC为-11.90%。男性标化死亡率在1...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09—2017年凤城市居民伤害死亡趋势并预测2018—2021年情况,为伤害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7年凤城市全死因监测资料和人口学资料,统计伤害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建立GM (1,1)灰色模型预测2018—2021年凤城市伤害死亡率。结果 2009—2017年凤城市居民伤害死亡率为52.68/10万,标化死亡率为46.50/10万,标化死亡率的APC为-5.10%,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男性伤害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P0.05)。65岁~组居民伤害死亡率最高,为108.13/10万。伤害前五位死因依次为交通事故、自杀、中毒、跌落和溺水,死亡率分别为27.03/10万、7.84/10万、5.62/10万、5.08/10万和2.36/10万。男性交通事故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女性自杀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总跌落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GM (1,1)模型预测2018—2021年凤城市居民伤害死亡率将逐年下降,分别为48.00/10万、44.15/10万、40.61/10万和37.35/10万。结论 2009—2017年凤城市居民伤害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18—2021年仍可能继续下降。男性和65岁以上老年人是高危人群,交通事故和跌落为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国居民2000—2019年因饮酒导致的死亡及寿命年损失情况,为我国控酒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和政策依据。方法收集2019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9)中2000—2019年中国不同性别和年龄居民归因于饮酒的疾病别死亡及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情况,采用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我国居民2000—2019年因饮酒导致的死亡及YLL变化趋势。结果中国居民因饮酒导致的死亡标化率和YLL标化率分别从2000年的35.30/10万和955.84/10万下降到2019年的26.98/10万和715.84/10万,我国居民2000—2019年因饮酒导致的死亡标化率和YLL标化率总体均呈下降趋势(均P 0.001);其中男性和女性居民因饮酒导致的死亡标化率分别从2000年的67.62/10万和7.52/10万下降到2019年的54.72/10万和4.44/10万,YLL标化率分别从2000年的1 759.04/10万和166.69/10万下降到2019年的1 370.77/10万和95.07/10万,我国男性和女性居民2000—2019年因饮酒导致的死亡标化率和YLL标化率总体均呈下降趋势(均P 0.001)。15~49岁居民因饮酒导致的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分别从2000年的1.06/10万和9.17/10万下降到2019年的0.35/10万和8.38/10万,YLL率分别从2000年的53.15/10万和438.82/10万下降到2019年的17.02/10万和395.73/10万,我国15~49岁居民2000—2019年因饮酒导致的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和YLL率总体均呈下降趋势(均P 0.001);50~69岁居民因饮酒导致的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死亡率分别从2000年的6.10/10万、73.75/10万和5.49/10万下降到2019年的1.80/10万、52.61/10万和3.96/10万,YLL率分别从2000年的176.83/10万、2 190.40/10万和171.03/10万下降到2019年的52.12/10万、1 545.58/10万和122.00/10万,我国50~69岁居民2000—2019年因饮酒导致的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死亡率和YLL率总体均呈下降趋势(均P 0.001);≥70岁居民因饮酒导致的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分别从2000年的23.03/10万和195.45/10万下降到2019年的10.48/10万和174.27/10万,YLL率分别从2000年的346.01/10万和3 004.96/10万下降到2019年的139.03/10万和2 514.83/10万,我国≥70岁居民2000—2019年因饮酒导致的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和YLL率总体均呈下降趋势(均P 0.001)。结论中国居民2000—2019年因饮酒导致的死亡标化率和YLL标化率总体均呈下降趋势,但15~49岁和≥70岁居民因饮酒导致的伤害死亡率和YLL率未见显著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09—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水平及变化趋势,并预测2021—2025年城乡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方法 从死因监测数据集中选择城乡居民恶性肿瘤的相关数据,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等指标;利用Joinpoint软件分析死亡率时间变化趋势;建立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城乡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进行预测。结果 城市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59.00/10万,标化死亡率为129.77/10万,农村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53.78/10万,标化死亡率为131.50/10万。城乡间恶性肿瘤死亡率差距逐渐缩小,但恶性肿瘤死因顺位不同。2009—2020年城市和农村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预测显示2021—2025年城市和农村恶性肿瘤死亡率呈继续上升趋势。结论 城市肺癌和结直肠癌死亡率较高,农村肝癌、胃癌和结直肠癌死亡率相对较高,城乡间应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降低恶性肿瘤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中国居民2000 — 2019年因饮酒导致的死亡及寿命年损失情况,为我国控酒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和政策依据。  方法  收集2019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9)中2000 — 2019年中国不同性别和年龄居民归因于饮酒的疾病别死亡及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情况,采用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我国居民2000 — 2019年因饮酒导致的死亡及YLL变化趋势。  结果  中国居民因饮酒导致的死亡标化率和YLL标化率分别从2000年的35.30/10万和955.84/10万下降到2019年的26.98/10万和715.84/10万,我国居民2000 — 2019年因饮酒导致的死亡标化率和YLL标化率总体均呈下降趋势(均P < 0.001);其中男性和女性居民因饮酒导致的死亡标化率分别从2000年的67.62/10万和7.52/10万下降到2019年的54.72/10万和4.44/10万,YLL 标化率分别从2000年的1759.04/10万和166.69/10万下降到2019年的1370.77/10万和95.07/10万,我国男性和女性居民2000 — 2019年因饮酒导致的死亡标化率和YLL标化率总体均呈下降趋势(均P < 0.001)。15~49岁居民因饮 酒导致的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分别从2000年的1.06/10万和9.17/10万下降到2019年的0.35/10万和8.38/10万,YLL率分别从2000年的53.15/10万和438.82/10万下降到2019年的17.02/10万和395.73/10万,我国15~49岁 居民2000 — 2019年因饮酒导致的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和YLL率总体均呈下降趋势(均P < 0.001);50~69岁居民因饮酒导致的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死亡率分别从2000年的6.10/10万、73.75/10万和5.49/10万下降到2019年的1.80/10万、52.61/10万和3.96/10万,YLL率分别从2000年的176.83/10万、2190.40/10万和171.03/10万下降到2019年的52.12/10万、1545.58/10万和122.00/10万,我国50~69岁居民2000 — 2019年因饮酒导致的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死亡率和YLL率总体均呈下降趋势(均P < 0.001);≥ 70岁居民因饮酒导致的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分别从2000年的23.03/10万和195.45/10万下降到2019年的10.48/10万和174.27/10万,YLL率分别从2000年的346.01/10万和3004.96/10万下降到2019年的139.03/10万和2514.83/10万,我国 ≥ 70岁居民2000 — 2019年因饮酒导致的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和YLL率总体均呈下降趋势(均P < 0.001)。  结论  中国居民2000 — 2019年因饮酒导致的死亡标化率和YLL标化率总体均呈下降趋势,但15~49岁和 ≥ 70岁居民因饮酒导致的伤害死亡率和YLL率未见显著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04—2021年中国与支气管扩张相关的死亡特征,为制定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数据来源于2004—2012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以及2013—2021年全国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纳入死因链中死亡原因包括支气管扩张的所有死亡个案。采用SAS 9.4软件进行χ2检验,采用Joinpoint 4.8.0.1软件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 2004—2021年支气管扩张相关的年均死亡率为0.85/10万,标化后死亡率呈波动趋势,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AAPC=0.84%,P>0.05)。男性支气管扩张相关的年均死亡率(0.96/10万)高于女性(0.73/10万),城市人群支气管扩张相关的年均死亡率(1.15/10万)高于农村人群(0.64/10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城市人群支气管扩张相关标化死亡率随年份呈上升趋势(AAPC=2.60%,P<0.05)。东部和西部地区年均死亡率显著高于中部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西部地区标化死亡率上升较快(AAPC=3.20%,P&l...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19—2020年深圳市坪山区居民死亡特征和疾病负担,为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收集当地死亡监测数据和人口学数据资料。根据ICD-10进行死因分类和编码。计算居民各类疾病的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等指标。结果 2019—2020年坪山区死亡共910人,平均死亡年龄64.94(47.06~82.34)岁,粗死亡率为102.04/10万,标化死亡率为263.97/10万;人均期望寿命是86.00岁。男性与女性分别死亡558人和352人,粗死亡率分别为113.72/10万和87.76/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313.05/10万和211.97/10万;人均期望寿命分别是84.66岁和87.55岁。男性粗死亡率高于女性,χ2=14.594,P<0.001,男性标化死亡率也高于女性。死因顺位占前3位的疾病由高到低依次都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伤害;标化潜在减寿年数和标化潜在减寿率占前3位的疾病由高到低依为伤害、循环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结论 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伤害是坪山区的主要死因和疾病负担最重的三类疾病,男性是重点防控人群,应做...  相似文献   

14.
方法

收集2014—2021年余姚市户籍居民死亡监测数据,计算恶性肿瘤粗死亡率(CMR)、标化死亡率(SMR)、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潜在减寿年数率(PYLLR),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

结果

2014—2021年余姚市恶性肿瘤死亡13 754例,占同期全部死亡人数的26.54%,年均死亡率为205.63/10万,SMR为115.62/10万,8年间SMR呈下降趋势(AAPC=-4.76%,t=-2.296,P=0.061)。男性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为274.15/10万,SMR为149.83/10万;女性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为139.03/10万,SMR为81.01/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χ2=1 487.389,P<0.001)。恶性肿瘤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AAPC=54.94%,t=27.678,P<0.001)。8年间不同年龄组恶性肿瘤死亡率均呈现下降趋势(0~岁组AAPC=-5.74%,15~岁组AAPC=-8.49%,45~岁组AAPC=-6.02%,≥65岁组AAPC=-3.49%)。居民恶性肿瘤前5位死因分别是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68.15%,肺癌位居男、女性恶性肿瘤死亡原因首位。恶性肿瘤死亡所致PYLL为96 585.50人年,AYLL为7.02年·人-1,PYLLR为16.42‰。

结论

余姚市户籍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仍是威胁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肺癌是造成寿命损失最大的恶性肿瘤。建设起以男性、中老年人为重点对象,以健康生活方式为主,早期筛查、合理治疗阻断疾病进展相结合的恶性肿瘤综合干预体系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04-2018年中国≥65岁老年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死亡水平及变化趋势,预测2019-2023年慢性病年龄标化死亡率。方法利用2004-2018年中国死因监测数据集中老年居民死亡数据,分析不同性别、城乡、地区的慢性病粗死亡率、年龄标化死亡率、构成比及变化趋势。采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构成计算年龄标化死亡率;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拟合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全时间段内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及95%可信区间;采用对数线性模型预测年龄标化死亡率。结果2004-2018年我国老年居民慢性病年龄标化死亡率从4697.05/10万降至3555.35/10万,平均每年下降2.0%(95%CI:-2.7%~-1.3%)。不同性别、城乡、地区间年龄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东部地区(AAPC=-2.1%,95%CI:-2.8%~-1.3%)、中部地区(AAPC=-2.8%,95%CI:-3.4%~-2.1%)下降速度均快于西部地区(AAPC=-0.8%,95%CI:-1.8%~0.2%)。慢性病死亡构成比从89.82%上升至91.41%,平均每年上升0.1%(95%CI:0.1%~0.2%)。预计至2023年,男性年龄标化死亡率(3906.23/10万)仍高于女性(2708.43/10万);农村年龄标化死亡率(3283.20/10万)与城市(3250.01/10万)相接近;西部地区(3782.48/10万)与东部地区(3037.01/10万)、中部地区(3249.24/10万)的年龄标化死亡率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结论2004-2018年我国老年居民慢性病年龄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死亡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建议以老年人群中男性居民和西部地区居民作为今后慢病防控关注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赤水市居民死亡率和早死损失寿命年变化趋势,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和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9年赤水市死因监测资料,计算赤水市居民期望寿命、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过早死亡损失寿命(YLL)率和标化YLL率,并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2015—2019年赤水市居民期望寿命从74.86岁增至75.81岁,粗死亡率呈稳态趋势(AAPC=-0.98%,t=1.996,P=0.067);标化死亡率从739.62/10万下降到680.81/10万(AAPC=-1.79%, t=-4.153,P=0.025),YLL率从185.65‰下降到174.14‰(AAPC=-2.07%, t=-3.344,P=0.044),标化YLL率从159.92‰下降到145.67‰(AAPC=-2.72%, t=-3.839,P=0.031),男性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YLL率和标化YLL率均高于女性。各年龄组中,5~14岁、30~44岁和60~74岁组粗死亡率和YLL率下降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年间,前五位死因均是: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和意外跌落,其变化趋势呈稳定状态。结论 赤水市期望寿命呈上升趋势,标化死亡率、YLL率和标化YLL率均呈下降趋势,应重点加强慢性非传性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意外跌落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天津市河西区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死亡率及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为疾病的综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河西区户籍居民2006—2019年COPD死因监测数据,分析死亡率、标化死亡率、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YLL率以及过早死亡率等变化趋势。结果 2006—2019年河西区人群COPD死亡率为39.50/10万~15.65/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APC=-6.81%,t=-13.49,P<0.01),标化死亡率由24.95/10万下降到6.19/10万(APC=-10.05%,t=-14.74,P<0.01);男性死亡率和和标化死亡率为40.58/10万~17.93/10万和23.96/10万~6.74/10万,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5.11%和-8.71%;女性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为43.93/10万~13.51/10万和27.53/10万~5.56/10万,也呈明显下降趋势(P值均<0.01),APC分别为-8.02%和-11.57%。除<45岁和45~54岁组外,其他各年龄组COPD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P值均P<0.01)。Y...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河北省死因监测点居民2014 — 2019年心脏病死亡趋势,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河北省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平台中监测点居民2014年1月1日 — 2019年12月31日上报的心脏病死亡数据,分析河北省死因监测点不同性别和年龄居民2014 — 2019年心脏病的死亡趋势。  结果  河北省死因监测点居民2014、2015、2016、2017、2018和2019年心脏病死亡率分别为186.85/10万、180.18/10万、184.17/10万、192.98/10万、214.01/10万和207.06/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91.26/10万、185.50/10万、172.31/10万、173.83/10万、178.89/10万和170.56/10万,2014 — 2019年心脏病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χ2趋势 = 171.553,P < 0.001),男性和女性心脏病标化死亡率亦均呈下降趋势(χ2趋势 = 51.327和119.630,均P < 0.01);2014 — 2019年河北省死因监测点35岁~和85岁~年龄组居民心脏病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均P < 0.05),20岁~、40岁~、60岁~、65岁~、70岁~、75岁~和80岁~年龄组居民心脏病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均P < 0.01);心脏病死亡比例从高到低的类型依次为缺血性心脏病(69.17 %)、高血压性心脏病(19.79 %)、其他类型心脏病(8.95 %)、风湿性心脏病(1.66 %)和炎性心脏病(0.44 %)。  结论  河北省死因监测点居民2014 — 2019年心脏病总体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缺血性心脏病是最主要的死亡类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2012—2021年北京市朝阳区居民脑卒中死亡特征及变化趋势,为脑卒中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2—2021年北京市朝阳区居民脑卒中死亡登记资料和人口资料,计算脑卒中的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减寿年数、早死概率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来分析脑卒中的死亡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 2012—2021年北京市朝阳区居民脑卒中粗死亡率55.01/105,标化死亡率25.15/105,男性高于女性(χ2=269.18,P<0.001),2012—2021年脑卒中标化死亡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APC=-4.78%,P<0.001),60~79岁组脑卒中死亡率逐年降低(APC=-7.50%,P<0.001);80岁及以上年龄组有2个拐点,2013年比2012年脑卒中死亡率明显增高,2013—2016年脑卒中死亡率逐年下降(APC=-25.92%,P=0.026),2017—2021年逐年上升(APC=4.81%,P=0.019);缺血性脑卒中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出血性脑卒中,P<0.00...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江苏省1990—2019年归因于全谷物摄入量不足的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为合理膳食预防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江苏省数据,通过死亡人数、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早死损失寿命年(YLL)和伤残损失寿命年(YLD)等指标分析1990年与2019年15岁及以上人群归因于全谷物摄入量不足的疾病负担,并根据世界人口的年龄结构进行率的标化。数据整理和分析采用Excel 2021,采用Joinpoint 4.9.1.0计算各指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 1990—2019年江苏省全谷物摄入量不足所致的死亡人数从6 024例增加至15 280例,标化死亡率从13.82/10万下降至12.35/10万(AAPC=-0.43%,P<0.05);2019年标化DALY率、标化YLD率和标化YLL率分别为252.90/10万、44.13/10万和208.76/10万,与1990年相比,标化DALY率和标化YLL率均呈下降趋势(AAPC分别为-0.56%、-0.73%,P<0.01),标化YLD率呈上升趋势(AAPC=0.65%,P&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