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晚期喉咽癌术后辅助综合治疗的疗效,探讨提高喉咽癌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的方法。方法:76例男性Ⅲ~IV期喉咽癌患者接受术后辅助治疗,其中44例进行术后单纯放疗,32例接受术后同步放化疗。结果:通过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其中术后单纯放疗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25.9%,术后同步放化疗组为2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单纯放疗组3年和5年的肿瘤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36.0%和22.5%,而术后同步放化疗组分别为68.0%和4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NCI.CTC3.0版标准评价,两组的毒性反应主要有疲乏、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局部皮肤发红脱屑、脱发等,C3/4级的毒副反应共有14例,其中9例肺部感染,2例为放射性头痛,3例为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术后单纯放疗组及术后同步放化疗组的C3/4级毒副反应分别为6例和8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晚期喉咽癌,术后同步放化疗相比于术后单纯放疗可以提高患者无复发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同时并没有增加患者治疗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艾灸神阙穴联合耳穴压豆对鼻咽癌放化疗患者毒副反应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鼻咽癌放化疗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艾灸神阙穴联合耳穴压豆,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10.00%,较对照组27.50%低(P<0.05);干预前,两组各领域生存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领域生存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艾灸神阙穴联合耳穴压豆在鼻咽癌放化疗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利于减少毒副反应,改善生存质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口腔癌用下颌骨舌侧松解进路与传统下唇裂开进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2016年3月~2018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口腔癌5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了手术入路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样本25例。对照组行传统下唇裂开进路治疗,观察组行下颌骨舌侧松解进路治疗,对比肿瘤控制率与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进食及语言功能恢复率。结果肿瘤控制率与生存率2组相比无差异、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相比无差异、进食及语言功能恢复率两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在口腔癌治疗中,下颌骨舌侧松解进路与传统下唇裂开进路治疗效果相当,且下颌骨舌侧松解进路治疗不会增加并发症,可以改善患者的进食与语言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析口腔癌采取术前诱导化疗协同术后放疗的临床效果及运用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区间于本院就诊的口腔癌患者研究,统计5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2组,一组常规组(n=27),一组治疗组(n=27),常规组仅采取手术配合单一放疗治疗,治疗组采取术前诱导化疗配合手术及术后放疗,对比两组效果,如有效率、不良反应及近期生存率等。结果 (1)有效率:治疗组较常规组高P<0.05;(2)不良反应:治疗组不良反应,如放射性皮疹、恶心呕吐等高于常规组P<0.05;(3)近期生存率:治疗组1年、2年生存率与常规组比较高P<0.05;(4)Annexin A1、ING4:相比于常规组,治疗组Annexin A1明显降低,ING4升高P<0.05。结论 口腔癌采取术前诱导化疗协同术后放疗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近期生存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益气解毒方对鼻咽癌患者疗效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6月到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鼻咽癌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42)和对照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解毒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缓解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ORR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vs60.4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血清CYFRA21-1、SCCAg及CEA水平更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益气解毒方治疗可有效提高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诱导化疗筛选的综合治疗对于中晚期下咽癌患者生存率、喉功能保留的意义。方法:前瞻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符合入组标准的中晚期下咽癌的患者,均接受2~3周期TPF方案(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诱导化疗,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患者接受根治性放疗,本研究初步将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影像学评估肿瘤体积缩小达到70%及以上称大PR,行同期放化疗,小于此标准PR患者称小PR。(CR+大PR)组为TPF诱导化疗有效组,未达CR及大PR患者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即为TPF诱导化疗无效组,术后视情况接受辅助放疗。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喉器官功能保全生存时间(larynx dysfunction-free survival,LDFS)。χ^2检验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Cox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者进一步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共纳入260例患者,随访时间为24.7(5~83)个月,诱导化疗有效组和诱导化疗无效组患者的3年和5年生存率为46.0%、32.6%;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1.0%、26.6%;喉器官功能保全生存率分别为37.9%、24.8%。诱导化疗疗效差、N分期高、Ki-67免疫组化强阳性是预后不良因素(P值均<0.001)。临床分期越高,诱导化疗疗效越差(P=0.015)。大、小PR患者间OS及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对于中晚期下咽癌患者进行TPF诱导化疗筛选综合治疗,可在获得较高生存率情况下尽可能保留患者有效喉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对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并发症的探究。方法 采取抽签法将我院58例慢性中耳炎患者列为本次项目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29例)、试验组(29例),信息采集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参照组行常规手术治疗,试验组行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对比2组骨导听阈、气导听阈、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2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组间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55%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9.31%;(2)试验组骨导听阈、气导听阈等均低于参照组骨导听阈、气导听阈,组间对比具备显著差异P<0.05;(3)试验组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具备显著差异性P<0.05,试验组总发生率3.45%低于参照组总发生率24.14%。结论 治疗慢性中耳炎选取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可有效降低临床并发症,整体治疗效果显著,可全面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诱导性区域动脉灌注化学治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病理确诊的121例晚期(Ⅲ~Ⅳ期)初治NPC患者于放射治疗前随机分成两组,61例进行区域性动脉灌注化学治疗(intra-arterialchemotherapy,IACT),60例采用全身化学治疗(systemicchemotherapy,SCT),对比化学治疗完全缓解率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放射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结果IACT组化学治疗的全身性毒副反应发生率较SCT组低,口腔炎的发生率较高(P值分别为<0.05或<0.005).IACT组有6例因血管闭塞不能进行第2疗程的化学治疗.IACT组化学治疗完全缓解率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27.9%(17/61)和63.9%(39/61),而SCT组分别为11.7%(7/60)和45.0%(27/60),两组相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两组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以IACT行诱导化学治疗对Ⅲ~Ⅳ期局部晚期NPC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凉血止衄汤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鼻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鼻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分别予以鼻内镜手术治疗、凉血止衄汤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结束2个月内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两组干预后FIB、APTT、TT、PT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IL-B4、IL-6、hs-CRP、TNF-α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诱导化疗加放射治疗和单纯放疗治疗Ⅳ(N3M0)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病理证实的34例Ⅳ(N3M0)期鼻咽癌34例随机分为诱导化疗加放疗组(Ⅰ)和单纯放疗组(Ⅱ).Ⅰ组放疗前应用PF方案(DDP+5-FU)化疗2周期,2组放疗方法相同.结果Ⅰ组和Ⅱ组鼻咽部肿瘤完全消退率分别为88.2%和82.4%,颈部转移淋巴结完全消退率分别为94.1%和88.2%,差异无显著性(P>0.05);Ⅰ组和Ⅱ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70.6%和47.1%,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组和Ⅱ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3.5%和41.2%,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组治疗毒副反应比Ⅱ组重.结论诱导化疗加放射治疗Ⅳ(N3M0)期鼻咽癌,可以提高3年生存率,减少远处转移率,毒副反应比单纯放疗大,但不影响治疗进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调强放射治疗(IMRT)未分化型鼻咽癌(NPC)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上皮型钙黏蛋白(sE-cad)、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84例未分化型NP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观察组采用IMRT治疗。治疗7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7周后肿瘤标志物水平[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血清sE-cad、PDGF水平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7周后,观察组疾病控制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观察组血清CEA、SCC-Ag、CYFRA21-1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QLQ-C30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血清HA、LN、PCⅢ水平较对照组低(P...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解毒方干预疗法对初诊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后康复过程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初诊鼻咽癌放疗化疗后患者65例作为观察组,予以益气解毒养阴方干预治疗;1:1配对法平行设置放化疗后常规对症治疗的初诊鼻咽癌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社会人口学信息、治疗前后临床资料;随访患者康复过程,包括病灶愈合、复发或转移情况,生存时间,生活质量QOL评分,评价益气养阴解毒方干预疗法对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后康复过程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QOL评分(50.25±8.60,40.80±5.63)、肿瘤复发时间(7.36±2.12,5.86±1.59)年、5年复发率(18.46%,33.85%)、10年及以上生存率(67%,43.77%)的差异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解毒方干预疗法能够有效改善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后的QOL,延长生存期,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中miR-1181表达水平与鼻咽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9月因鼻咽癌到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我院体检正常体检,一般资料与观察组均衡的72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集血清,检测两组的血清miR-1181水平。用卡方检验miR-1181表达与多种临床病理资料间的相关;采用Kaplan-Meier对鼻咽癌患者5年生存率(疾病特异性生存率、无转移生存率、局部无复发生存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3.56±1.04)与对照组(6.57±2.21)对比,miR-118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181低表达与鼻咽癌患者淋巴结转移(P=0.002)、肿瘤分期(P=0.009)以及临床分期(P=0.001)密切相关;miR-1181的表达水平与鼻咽癌患者5年DSS(r=0.854,P=0.003)、Me FS(r=0.851,P=0.005)及LRFS(r=0.862,P=0.002)呈正相关;多变量生存分析结果显示,miR-1181低表达是鼻咽癌的一个独立的预测因子,预示着咽癌患者的DSS(P=0.031,HR=2.154)、Me FS(P=0.027,HR=2.365)及LRFS(P=0.033,HR=2.368)较差。结论 miR-1181低表达与鼻咽癌患者预后优劣呈正相关,可能为影响鼻咽癌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开胸食管拔脱切除颈段食管癌及胃上提、结肠上徙代食管的治疗经验及喉功能保留的适应证,对比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的综合治疗与单纯放疗的3、5年生存率。方法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的综合治疗组29例,其中T2N0期3例,T2N1期3例,T3N0期6例,T3N1期7例,T4N0期5例,T4N1期5例,行非开胸食管拔脱切除颈段食管癌。清扫颈部(24例)及上纵隔气管食管旁(14例)淋巴结,甲状腺叶切除术15例,重建食管用胃上提(22例)或结肠上徙(7例),21例保留喉功能。术前或术后肿瘤患者给予放疗10例同时行化疗,方案为DF方案;单纯放疗组23例,T2N0期2例,T2N1期1例,T3N0期7例,T3N1期4例,T4N0期5例,T4N1期4例。结果综合治疗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51.85%、37.50%,其中T2级分别为4/4、2/3,T3、T4级分别为10/23、1/5,喉功能保留率72.41%,术后拔管率76.19%,并发症发生率为27.59%;单纯放疗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23.81%、20.00%,其中T2级分别为3/3、1/3,T3、4级分别为2/18、0/2。综合治疗组3年生存率、T3~4级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结论颈段食管癌可以行非开胸食管拔脱一期切除肿瘤及周围受侵组织,利用胃上提、结肠上徙重建食管,并尽可能保留喉功能。联合放化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在颈段食管癌治疗方式的选择上,除有手术禁忌的少数患者外,应首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妊娠期耳鼻喉疾病的治疗方式和效果。方法 本研究自2019年1月开始,至2021年1月结束,收集该时间段内妊娠期耳鼻喉疾病患者90例,每组45例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物理射频治疗,不同治疗方法对比指标:治疗有效率、机体炎症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P<0.05。治疗前两组机体炎症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1kHz、IL-6、IL-8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发生率13.33%,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复发率为4.44%低于对照组复发率17.78%,P<0.05。结论 妊娠期耳鼻喉疾病使用物理射频治疗可显著提升疾病的治疗效果,可对机体炎症进行有效控制,降低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提升疾病的综合干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预防鼻咽癌(NPC)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和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鼻咽癌患者(Ⅱ期5例,Ⅲ期32例,Ⅳa期1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26)和对照组(n=24),两组全程均给予调强放射治疗,放疗周期6周,对照组同时采用顺铂单药化疗,每7 d为一周期,化疗周期为5~6周期;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同期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口腔喷雾和颈部皮肤涂抹凝胶)进行治疗。以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评价两组近期疗效,并采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常规毒性判定标准对不良反应进行评定。 结果 两组近期疗效基本相当(P>0.05);两组未出现因不良反应致死的情况;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率基本相当,均以消化道毒性、骨髓抑制、肝功异常为主;两组患者均发生Ⅰ级以上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和颈部急性放射性皮炎,试验组中Ⅱ级以上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和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42.31%和11.5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0.83%和4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2,0.035)。 结论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同期联合放化疗治疗鼻咽癌可以有效降低放化疗所致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和颈部急性放射性皮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健脾通窍汤在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就诊的75例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儿采用的治疗方案分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7),检测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hsCRP、IL-6、TNF-α平均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3.68%、91.89%,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自拟健脾通窍汤应用于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当中,有助于改善患儿的炎性反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小儿急性喉炎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的100例小儿急性喉炎患者,给予回顾性研究,将采用地塞米松雾化吸入的5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将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的50例患儿设为研究组。组间对比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的(94%)高于对照组(74%),症状的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低于对照组(10%)但不明显,统计学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相近,统计学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 小儿急性喉炎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不仅可以获得显著疗效,安全性也比较高,并且患儿症状可以更快得到改善,炎症反应将会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9.
康莱特联合放射治疗老年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KLT)联合放疗治疗老年鼻咽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放疗毒副反应、免疫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老年鼻咽癌患者75例,分为治疗组(KLT 放疗)39例和对照组(单纯放疗)36例.对两组的疗效、放疗反应和生活质量予以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94.9%、97.4%和91.7%、94.4%,P>0.05;两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79.5%和69.4%,P<0.05;放射性口腔炎对照组明显重于治疗组,P<0.05;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治疗组好于对照组,P<0.05;T淋巴细胞免疫活性(Ag-NORs)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放射治疗老年鼻咽癌,不但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患者的放疗反应,而且能提高生存率,延长生存期,确为配合放疗的一种理想药物,值得在临床上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总结经口机器人手术(transoral robotic surgery,TORS)在口咽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中的治疗效果和相关复发生存情况,探索TORS对口咽鳞癌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头颈外科2017年4月至2021年5月期间共99例经TORS的口咽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4例,女15例,年龄35~85岁。分析病例的临床分期、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术后辅助治疗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总结TORS对口咽鳞癌患者的影响。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结果本研究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5.3±2.9)d,术后鼻胃管留置时间为(15.2±10.8)d,气管切开率为21.2%(21/99),气管套管留置时间为(11.9±11.4)d。随访满2年的口咽鳞癌患者的2年总生存率为94.0%,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7.7%;随访满3年的总生存率为94.0%,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8.9%。Ⅰ-Ⅱ期口咽鳞癌患者的2年总生存率为97.4%,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8.9%;Ⅲ-Ⅳ期口咽鳞癌患者的2年总生存率为86.8%,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8.9%。HPV阳性组的2年总生存率为100.0%,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8.9%;HPV阴性组2年总生存率为91.5%,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7.2%。是否行术后辅助放疗对患者预后影响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2.6%和90.5%,HR=0.52,95%CI:0.12~2.23,P=0.400)。结论TORS更适合用于早期(Ⅰ-Ⅱ)或HPV阳性口咽鳞癌患者的治疗,且TORS术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