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空心螺钉加内侧支撑钢板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伴后内侧粉碎的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7月—2020年3月采用空心螺钉加内侧支撑钢板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的18例伴后内侧粉碎的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 12 例,女 6 例;年龄22~64岁,中位年龄43岁。致伤原因:摔伤11例,交通事故伤3例,高处坠落伤4例。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为Ⅲ型3例、Ⅳ型15例,Pauwels分型均为Ⅲ型。受伤至手术时间1~5 d,平均2.3 d。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即刻采用Garden指数评定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参照Zlowodzki方法判定股骨颈短缩程度,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62~98 min,平均75 min;术中出血量101~220 mL,平均153 mL;术中空心钉导针置入次数3~5次,平均4次;术中透视次数9~21次,平均15次;住院时间5~11 d,平均7.2 d。1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40个月,平均 17.3个月。未出现术后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头钉切割、退钉、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术后即刻评价骨折复位质量:Ⅰ级 15例,Ⅱ级 3例。随访期间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骨折愈合时间7~15周,平均12.1周。末次随访时股骨颈短缩≤5 mm 2例,5~10 mm 1例,股骨颈短缩发生率为16.7%。髋关节Harris评分为73~97分,平均93.5分;其中优12例、良3例、中3例,优良率83.3%。结论对于伴后内侧粉碎的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加内侧支撑钢板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疗效肯定,具有术后患肢负重早、骨折愈合快、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植骨 Ilizarov 外固定技术治疗股骨萎缩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0 年 10 月—2017 年 1 月收治的 12 例股骨萎缩性骨不连患者临床资料,男 8 例,女 4 例;年龄 24~61 岁,平均 41.7 岁。7 例骨不连位于股骨中上段,5 例位于股骨远端或髁上。病程 1~9 年,平均 3.7 年。既往手术 1~9 次,平均 2.8 次。手术取出原固定物,清理骨不连骨折端,安装 Ilizarov 环形外固定器,骨缺损长度<4 cm 者术中直接加压固定;患侧肢体较健侧短缩>2.5 cm 者术中行股骨近端闭合截骨加装骨延长组件,备术后肢体延长;所有患者未植骨。记录患者外固定器佩戴时间、骨不连临床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 Paley 等的骨不连评价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24~50 个月,平均 30 个月。12 例骨不连均达临床愈合,愈合时间 6.0~23.5 个月,平均 11.5 个月。外固定器佩戴时间为 7~25 个月,平均 13.5 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 Paley 等的骨不连评价标准,优 6 例、良 4 例、可 2 例,优良率 83.3%。4 例股骨成角畸形>7°,伸膝功能无明显影响,未再行截骨手术等特殊处理。2 例术后患侧肢体短缩>2.5 cm,通过穿补高鞋替代;4 例跨膝关节固定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丢失 10~30°;10 例发生针道感染,其中 4 例感染并固定针松动者给予拔针后更换位置重新固定,余 6 例感染但固定针未松动者通过局部换药、针道护理及口服抗炎药物感染控制。无深部感染和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Ilizarov 外固定技术治疗股骨萎缩性骨不连骨愈合率较高,相对微创、无需植骨,初步临床效果确切,对于多次手术失败的患者同样有效。治疗时需要重视术后外固定器护理及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骨盆 CT 三维重建,建立骨盆三维立体坐标系,分析骨盆骨折的三轴移位方式并建立复位原则。方法纳入 2015 年 6 月-2016 年 5 月正常骨盆 CT 数据 21 例,建立均值骨盆三维模型,以髂前下棘中点为原点建立骨盆三维立体坐标轴,并基于此坐标系统建立一种骨盆骨折三轴移位方式分类。对临床中 2012 年 1 月—2016 年 5 月收治的 55 例骨盆骨折患者(男 29 例,女 26 例;年龄 11~66 岁,平均 35.6 岁),根据上述三轴移位方式分类方法,按逆向复位原则行闭合或切开复位,运用空心螺钉、钢板或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评估骨盆骨折三轴移位方式分类的临床指导价值。结果根据三轴原理,将骨盆骨折移位分为 x 轴正移位/负移位、旋正/旋负移位,y 轴正移位/负移位、旋正/旋负移位,z 轴正移位/负移位、旋正/旋负移位。纳入骨盆骨折患者的手术切口平均 7.1 cm;复位时间平均 12.2 min;受辐射时间平均 55.3 s;螺钉植入时间平均 27.2 min,术后骨盆 X 线片或三维 CT 显示所有骨盆骨折复位良好,螺钉钢板植入无误;术中失血量平均 96.5 mL;手术时间平均 2.1 h;住院时间平均 18.7 d。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53 个月,平均 16.7 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据 Matta 评分标准,获优 39 例,良 13 例,可 3 例,优良率 94.55%。结论基于骨盆三轴立体坐标轴的骨盆骨折三轴移位方式分类,能简便、精确表示患者骨折的移位方式,并可为患者术中复位进行精确指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后外侧入路有限切开、撬拨复位、简单内固定治疗胫骨后外侧平台塌陷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 年 10 月—2016 年 1 月,采用后外侧入路、撬拨复位、克氏针或螺钉等简单内固定治疗 16 例胫骨后外侧平台塌陷性骨折患者。男 10 例,女 6 例;年龄 22~63 岁,平均 43.5 岁。致伤原因:跌伤 5 例,交通事故伤 7 例,高处坠落伤 4 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左膝 9 例,右膝 7 例。伤后至入院时间为 2 h~3 d,平均 10 h。X 线片示关节面塌陷>2 mm;根据 Schatzker 分型标准:Ⅱ 型 6 例,Ⅲ 型 10 例;其中 12 例合并腓骨头骨折。观察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愈合情况;X 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测量胫骨平台内翻角和后倾角;CT 复查关节面复位及再次塌陷情况。膝关节功能根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手术切口长度为 7~10 cm,平均 8.6 cm;手术时间 35~55 min,平均 46 min;术中出血量 10~35 mL,平均 28 mL。术后切口均 Ⅰ 期愈合。1 例术后 2 个月发生克氏针退针导致的针尾刺激皮肤疼痛。术后 15 例获随访,随访时间 8~21 个月,平均 13.5 个月。X 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 3~6 个月,平均 4.8 个月;术后即刻及 1 年时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00,P=0.156;t=–1.781,P=0.097)。CT 复查示术后即刻关节面解剖复位率为 93.8%(15/16);末次随访时测量关节再次塌陷高度为 0.1~1.2 mm,平均 0.36 mm。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按 HSS 评分标准,获优 12 例、良 2 例、可 1 例,优良率为 93.3%。 结论经后外侧入路有限切开、撬拨复位、简单内固定治疗胫骨后外侧平台塌陷性骨折具有损伤小、暴露充分、手术操作简便、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植骨支撑、简单内固定可防止术后关节面再塌陷。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medial opening-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MOWHTO)中发生铰链断裂者与无铰链断裂者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资料,以评估铰链断裂对 MOWHTO 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2015 年 9 月—2018 年 7 月,采用 MOWHTO 治疗 84 例(97 膝)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其中男 10 例(10 膝),女 74 例(87 膝);年龄 45~65 岁,平均 57.7 岁。依据术中透视影像和术后即刻 X 线片判定是否并发有外侧铰链断裂,依照 Takeuchi 分型对铰链断裂分型。手术前后通过 X 线片测量比较铰链未断裂组(A 组)和铰链断裂组(B 组)的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股胫角(femur tibia angle,FTA)、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及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5~48 个月,平均 24.8 个月。97 膝中 78 膝(80.41%)未发生铰链断裂(A 组),19 膝(19.59%)发生外侧铰链断裂(B 组),其中Ⅰ型 13 膝(13.40%)、Ⅲ型 6 膝(6.19%),未见Ⅱ型铰链断裂。Ⅰ型断裂未予以进一步处理;Ⅲ型术中将外侧平台骨折解剖复位后,自外侧平台下方辅助 2 枚螺钉固定。随访复查 X 线片及 CT 提示,术后 3 个月患者截骨处均达骨性愈合,无延迟愈合及不愈合。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接骨板及螺钉松动、断裂发生。A、B 组(Ⅰ、Ⅲ型)患者术后各时间点 HKA、FTA、MPTA 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手术前后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或缓解,关节功能得到改善。末次随访时,A、B 组 KSS 评分及 HSS 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MOWHTO 术中可能会并发外侧铰链断裂,只要根据铰链断裂分型选择恰当的治疗和康复方案,术后可以取得与铰链未断裂者相似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侧腘窝 S 形切口双窗口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5 年 5 月—2017 年 7 月收治 13 例同时累及后内侧柱和后外侧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其中男 9 例,女 4 例;年龄 33~64 岁,平均 46.5 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 5 例,高处坠落伤 2 例,骑电动车摔伤 4 例,滑雪摔伤 2 例。术前膝关节活动度(35.1±9.2)°。受伤至手术时间 7~19 d,平均 13.3 d。采用后侧腘窝 S 形切口,分别经腓肠肌内侧头内侧(内侧窗)及腓肠肌内外侧头之间(腘窝窗)进入,直视下复位骨折并接骨板内固定。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下肢力线、关节面复位情况及膝关节活动度;术后 12 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 1 例患者出现切口脂肪液化开裂,给予扩创后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18 个月,平均 16 个月。X 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 14~22 周,平均 18 周。术后 12 个月随访关节面平整,无塌陷;膝关节活动度(109.5±13.6)°,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879,P=0.000)。随访期间均未发生感染、骨折再次移位及继发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等并发症。术后 12 个月膝关节 HSS 评分为 82~96 分,平均 89.6 分;获优 10 例,良 3 例。 结论采用后侧腘窝 S 形切口双窗口入路治疗同时累及后内侧柱及后外侧柱的胫骨平台后柱骨折安全有效,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后外侧倒 L 形入路 3.5 mm T 形支撑钢板治疗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 年 3 月—2016 年 1 月,采用后外侧倒 L 形入路 3.5 mm T 形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 13 例。男 6 例,女 7 例;年龄 28~52 岁,平均 43 岁。左侧 5 例,右侧 8 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 6 例,摔伤 3 例,高处坠落伤 4 例。术前行 X 线片、CT 三维重建和 MRI 检查,均为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 分型:Ⅱ型 4 例,Ⅲ型 9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 5~9 d,平均 7 d。结果术后 1 例患者切口皮肤坏死,给予清创植皮后创面愈合;余均Ⅰ期愈合。13 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0~16 个月,平均 13 个月。所有患者术后 3 个月 X 线片示骨折线均模糊,术后 12 个月骨折线均消失。无切口感染、重要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以及关节面再次移位塌陷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按改良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获 89~97 分,平均 94 分;均达优。结论后外侧倒 L 形入路 3.5 mm T 形支撑钢板内固定可作为治疗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首选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一种三维捆扎复位技术,探讨其用于髌骨骨折治疗的疗效。方法将 2015 年 1 月—6 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 32 例髌骨骨折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巾钳复位组(对照组)和三维捆扎复位组(试验组),每组 16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损伤侧别、致伤原因、骨折类型以及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 结果术后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0~14 个月,平均 12.4 个月。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12,P=0.000;t=6.585,P=0.000)。X 线片复查示,两组骨折均顺利愈合,均未出现骨不连、感染和断钉等并发症。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73,P=0.058)。术后 6 个月试验组膝关节 HSS 评分为(91.6±3.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4±5.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5,P=0.004)。 结论与传统巾钳复位技术相比,三维捆扎复位技术治疗髌骨骨折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及术中透视时间,在不影响骨折愈合情况下,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评估三角稳定固定系统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4 年 12 月—2019 年 12 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 30 例股骨颈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临床资料。男 21 例,女 9 例;年龄 15~65 岁,平均 40.7 岁。受伤时 Pauwels 角为 51°~79°,平均 63.6°;按 Pauwels 分型均为Ⅲ型。初次术后至此次骨不连翻修手术时间为 5~24 个月,平均 9.7 个月。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4.2±1.3)分,Harris 评分为(31.2±5.3)分,颈干角为(116.3±7.9)°,下肢短缩(1.73±0.53)cm。采用三角稳定固定系统,即动力髁螺钉+股骨颈内侧解剖支撑钢板组成类三角形结构,联合骨折部位开窗植骨技术行骨不连翻修手术。记录患者术后下肢短缩长度、颈干角、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采用 Harris 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VAS 评分评价疼痛改善情况。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60 个月,平均 27.7 个月。术后未见明确股骨头坏死塌陷迹象;1 例患者术后 4 个月出现切口感染,行清创取出内固定物后切口愈合良好。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 2.8~6.0 个月,平均 3.9 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下肢短缩(0.30±0.53)cm,短缩得到不同程度纠正,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21,P=0.000);颈干角为(133.9±5.7)°,较术前显著恢复(t=−11.239,P=0.000)。患者 VAS 评分为(0.7±0.9)分,Harris 评分为(88.3±5.9)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t=16.705,P=0.000;t=−40.138,P=0.000)。 结论三角稳定固定系统联合骨折部位开窗植骨技术可提供稳定、平衡的力学环境,促进骨折愈合,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骨不连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骨缝合术在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双束重建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75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MPFL双束重建术治疗,根据术中固定技术分为研究组(39例,新型经骨缝合术)和对照组(36例,传统缝合锚钉固定)。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患膝侧别以及术前胫骨结节-滑车沟距离、Insall-Salvati比值、膝关节活动度、Kujala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适合角、倾斜角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手术前后采用Kujala评分、IKDC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评价患者功能改善情况;于X线片上测量适合角、倾斜角。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9.4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脂肪液化,髌骨再脱位及髌前疼痛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Kujala评分、IKDC评分、膝关节活动度、适合角和倾斜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缝合锚钉固定或经骨缝合术完成MPFL双束重建均可恢复髌骨稳定性,二者术后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4 年 1 月—2017 年 1 月采用双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的 65 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男 28 例,女 37 例;年龄 46~75 岁,平均 53.2 岁。左膝 30 例,右膝 35 例。病程 3~7 年,平均 4.0 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膝关节内侧疼痛,行走困难。膝关节内侧挤压试验阳性。术后采用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以及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临床及功能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随访期间摄 X 线片,观察截骨愈合情况;测量股胫角(femur tibia angle,FTA)、胫骨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以及膝关节内翻角(knee varus angle,KVA)。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仅 1 例出现ル趾麻木,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3~18 个月,平均 15.4 个月。X 线片复查示,术后 12 周时截骨处均达骨性愈合。术后各时间点 MPTA、FTA、PTS 及 KVA 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周、6 个月及 12 个月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内固定物无松动及断裂现象发生。术后 12 个月 HSS 评分以及 KSS 临床及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 1 周、6 个月及 12 个月 VAS 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 结论双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可吸收缝合线捆扎骨折块结合髌骨爪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 年 9 月—2019 年 1 月,收治 22 例髌骨下极骨折患者。其中男 12 例,女 10 例;年龄 32~67 岁,平均 49.1 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 8 例,跌伤 12 例,其他伤 2 例。根据 Rockwood 分型均为Ⅲ型。受伤至手术时间 3~7 d,平均 4.4 d。手术以克氏针由髌骨近侧骨折块表面向后下钻取 3~4 个骨道;在腰椎穿刺针及钢丝引导下,以不可吸收缝合线纵向穿过髌骨骨道并环绕下极骨折块捆扎复位;最后再以髌骨爪纵向环抱髌骨加强固定。术后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测量膝关节最大活动度,行 X 线片检查并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按照 Böstman 髌骨骨折功能评分评估患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2 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36 个月,平均 19.4 个月。随访期间无感染、关节僵直、骨不连、复位丢失及内固定物移位等并发症发生。骨折均获临床愈合,愈合时间为 2~3 个月,平均 2.6 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最大活动度为 130°~135°,平均 132.6°。患膝 Böstman 髌骨骨折功能评分为 28~30 分,平均 29.2 分;功能评价均获优。结论不可吸收缝合线捆扎结合髌骨爪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的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强度缝线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的疗效。方法2014 年 6 月–2016 年 6 月,采用高强度缝线内固定治疗 38 例髌骨横形骨折患者。男 24 例,女 14 例;年龄 26~64 岁,平均 45 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 6 例,摔伤 32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 2~8 d,平均 5 d。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84.3±8.4)分,Lysholm 评分为(44.5±7.2)分,膝关节活动度为(62±12)°。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局部异物刺激反应等并发症发生。术后 2 d X 线片检查示,髌骨骨折均达满意复位与稳定固定。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18 个月,平均 16 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 2~4 个月,平均 3 个月。末次随访,参照 Böstman 评分标准评定:优 36 例、良 2 例,优良率达 100%。VAS 评分为(10.2±6.6)分、Lysholm 评分为(93.1±6.4)分、膝关节活动度为(124±14)°,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759,P=0.000;t=31.099,P=0.000;t=20.727,P=0.000)。 结论高强度缝线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等优点,术后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和功能均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胫骨外侧平台后倾角(lateral posterior tibial slope,LPTS)对单束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术后胫骨隧道扩张影响,以及隧道扩张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 2018 年 11 月—2019 年 12 月 52 例因 ACL 断裂行关节镜下单束解剖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男 32 例,女 20 例;年龄 14~64 岁,平均 34.3 岁。左膝 22 例,右膝 30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 7~30 d,平均 15.9 d。术前及术后 3、6 个月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及 Lysholm 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术后 3、6 个月基于 MRI 测量 LPTS 及胫骨隧道出口、中段、入口、距关节面出口 2 cm 处宽度;计算隧道绝对及相对扩张量,并根据绝对扩张量对隧道扩张程度进行分度(0~3 度)比较。同时将患者根据 LPTS 分为<6.0° 组(A 组)、6°~12° 组(B 组)、>12° 组(C 组),比较组间胫骨隧道扩张程度差异。结果52 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12 个月,平均 7.1 个月。术后 3、6 个月 IKDC 评分和 Lysholm 评分与术前比较,术后 3、6 个月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胫骨隧道均发生扩张,其中出口和中段相对扩张量术后 3、6 个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个月胫骨隧道扩张程度达 0 度 5 例、1 度 28 例、2 度 16 例、3 度 3 例,6 个月时分别为 5、20、25、2 例。不同胫骨隧道扩张程度患者术后同时间点 IKDC 评分和 Lysholm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2 例患者 LPTS 为−0.8°~18.7°,平均 10.6°;其中 A 组 7 例、B 组 24 例、C 组 21 例。3 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 IKDC 评分及 Lysholm 评分、胫骨隧道初始宽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 组胫骨隧道出口和中段相对扩张量比较,术后 3 个月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 个月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单束解剖重建 ACL 术后,胫骨隧道在早期均会发生一定程度扩张。LPTS 对胫骨隧道扩张有显著影响,该角度越大,胫骨隧道近端扩张越明显,但是患者早期膝关节功能未受隧道扩张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镍钛记忆合金两脚固定器联合自体松质骨移植治疗舟骨陈旧性骨折并骨不连疗效。方法2013 年 1 月—2017 年 1 月,应用镍钛记忆合金两脚固定器联合自体松质骨移植治疗 11 例舟骨陈旧性骨折并骨不连患者。患者均为男性;年龄 18~42 岁,平均 26.1 岁。致伤原因:运动伤 3 例,摔伤 7 例,重物砸伤 1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 6~18 个月,平均 8.9 个月。通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握力、腕关节活动度(屈曲、背伸、尺偏、桡偏),以及 Mayo 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上臂、肩、手功能障碍评分(DASH)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 35~63 min,平均 48 min。术后切口均 Ⅰ 期愈合,无感染、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30 个月,平均 20.7 个月。X 线片检查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 12~25 周,平均 15 周。所有患者内固定物于术后 10~12 个月取出,平均 11.2 个月。末次随访时,患侧握力以及腕关节屈曲、桡偏、尺偏活动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背伸活动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9,P=0.824);上述指标与健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Mayo 评分、VAS 评分、DASH 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镍钛记忆合金两脚固定器联合松质骨移植治疗舟骨陈旧性骨折并骨不连可获得较好疗效,可作为一种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与双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比较,探讨采用弯角弥散导针行单侧穿刺PV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行PVP治疗的9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7例采用弯角弥散导针行单侧穿刺PVP(单侧组),46例行双侧穿刺PVP(双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骨密度T值、骨折AO分型、伤椎分布以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相对高度、Cobb角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渗漏率、骨水泥弥散分布情况以及VAS评分、ODI、伤椎相对高度及Cobb角。 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单侧组手术时间较双侧组缩短(t=−13.936,P=0.000),骨水泥注射量较双侧组减少(t=−13.237,P=0.000)。术中单侧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19.14%,低于双侧组的3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5,P=0.034)。单侧组骨水泥分布评分为(7.0±1.3)分,其中优41例、良6例;双侧组评分为(7.4±0.8)分,其中优43例、良3例;两组骨水泥评分以及等级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630,P=0.107;Z=−1.013,P=0.311)。两组患者均获随访,单侧组随访时间3~10个月,平均6.5个月;双侧组为3~10个月,平均6.1个月。组内术后24 h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以及伤椎相对高度、Cobb角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术后24 h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两时间点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伤椎对侧塌陷、再骨折、邻椎骨折及局部后凸畸形等并发症。 结论单侧穿刺PVP治疗OVCF术中采用弯角弥散导针,有利于骨水泥分布,不仅能获得与双侧穿刺PVP相似疗效,且手术时间更短、骨水泥注射量更少、骨水泥渗漏发生风险更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包含胫骨结节下移的联合手术治疗合并高位髌骨的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技术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 年 4 月—2016 年 5 月,采用包含胫骨结节下移的联合手术治疗 14 例合并高位髌骨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男 5 例,女 9 例;年龄 13~26 岁,平均 18.5 岁。左膝 9 例,右膝 5 例。髌骨脱位 2~5 次,平均 3.3 次;首次脱位至该次就诊时间为 4~60 个月,平均 19.7 个月。患者主要症状为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术前膝关节 X 线片、CT、MRI 检查示骺板均已闭合;3 例存在髌骨内缘撕脱性骨折,2 例关节腔内有游离体。比较手术前后胫骨结节-股骨滑车沟(tibial tuberosity-trochlear groove,TT-TG)间距、髌骨滑车沟间距、Caton-Deschamps 指数以及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 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Kujala 评分、Tegner 评分。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24~72 个月,平均 34.6 个月。术后复查 X 线片及 CT 提示髌骨脱位均纠正;胫骨结节截骨移位处均愈合,愈合时间 3~5 个月,平均 3.8 个月。术后 1 d 及 1 年时 TT-TG 间距、髌骨滑车沟间距、Caton-Deschamps 指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d 及 1 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年及 2 年时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 评分、IKDC 评分、Kujala 评分、Tegner 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术后 1 年及 2 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包含胫骨结节下移的联合手术治疗合并高位髌骨的复发性髌骨脱位,安全可靠,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前皮下内固定支架(anterior subcutaneous internal fixator,INFIX)和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前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4 年 6 月—2019 年 12 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 48 例不稳定型骨盆前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 INFIX 内固定 21 例(INFIX 组),钢板内固定 27 例(钢板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以及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患者部分负重、完全负重时间。采用 Matta 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Majeed 评分系统评价骨盆骨折术后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16 个月,平均 12.5 个月。INFIX 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钢板组(t=−11.965,P=0.000;t=−20.105,P=0.000)。术后两组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部分负重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4 周,INFIX 组与钢板组 Majeed 评分中疼痛、工作、立位及行走、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坐位及性生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0,P=0.003;t=−6.135,P=0.006)。INFIX 组股外侧皮神经损伤、股神经损伤及异位骨化发生率明显高于钢板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钢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INFIX 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前环骨折可获得较好疗效,与钢板内固定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感染风险较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关节盘复位锚固术治疗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伴关节盘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6月—2021年6月,采用关节盘复位锚固术联合骨折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伴关节盘移位20例(27侧)。男15例,女5例;年龄8~65岁,中位年龄40岁。致伤原因:高空坠落伤3例,交通事故伤 3例,摔伤14例。其中,单侧骨折13例,双侧骨折7 例;骨折分型:A型5侧,B型22侧。单纯髁突囊内骨折14侧,髁突囊内骨折伴下颌颏部骨折12侧、下颌角骨折1例。最大开口度5~20 mm,平均9.7 mm。受伤至手术时间4~20 d,平均11.6 d。术后影像学检查评价骨折复位及关节盘复位情况。记录患者术后6个月最大开口度,通过Helkimo指数中的临床功能障碍指数(clinical dysfunction index,Di)评价颞下颌关节功能。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2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0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影像学复查示26侧骨折达解剖复位、1侧达基本复位;关节盘复位达优25侧、良1侧、差1侧,关节盘复位锚固术有效率达96.3%。患者咬合关系稳定程度基本达到伤前水平,切口瘢痕隐蔽。开口度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最大开口度达32~40 mm,平均36.8 mm;17例最大开口度≥35 mm。末次随访时,关节功能评价Di 0级 8侧、DiⅠ级18侧、DiⅡ级1侧。术后出现2例开口偏斜、1例关节弹响、2例暂时性患侧额纹消失,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对于伴有关节盘移位的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骨折复位内固定同时采用关节盘复位锚固术,可获得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与传统牵引床复位比较,探讨下肢骨牵引器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 2016 年 10 月—2018 年 3 月经闭合复位 PFNA 内固定治疗且符合选择标准的 86 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4 例术中采用骨牵引器辅助复位(试验组),42 例采用牵引床辅助复位(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侧别、AO 分型以及骨质疏松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 Harris 评分。 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均缩短,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试验组随访时间 12~21 个月,平均 14.2 个月;对照组 12~22 个月,平均 14.3 个月。术后 8 例(试验组 3 例、对照组 5 例)发生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5 例(试验组 2 例、对照组 3 例)术后 1 年内发生内固定失效。除内固定失效患者外,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1.6±2.9)周,对照组为(12.4±3.6)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0,P=0.214)。术后 1 年,试验组 Harris 评分为(86.2±5.9)分,对照组为(84.1±6.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8,P=0.080)。 结论与牵引床相比,骨牵引器辅助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 PFNA 内固定能明显缩短术前体位摆放时间及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提高手术效率且获得相似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