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诊疗体系是根植于中医学理论,经过数千年医疗实践经验总结而逐步形成的智慧结晶。诊疗体系的构建对于中医药规范化参与疾病全程、提升中医诊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今中西医并行的时代背景下,现代医学在诊疗过程中仍发挥着主体作用。传统的中医诊疗体系如何更好地与现代诊疗体系融洽互鉴,如何找准中西医诊疗之间的契合点,使二者达到良好的共性融合是时代留给中西医的历史拐点性难题。中医学已然进入到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现有中医诊疗体系的革新重构,对于提高中医诊疗水平、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文章回顾性梳理中医诊疗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围绕着“病、证、治”中医诊疗体系三大核心构成要素,总结各历史时期中医诊疗体系特点,结合新时代背景分析现代中医诊疗体系研究现状与发展路径,为日后体系的革新重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中医传统诊疗不能精准改善临床理化指标的难题,需大力推动现代中医本草体系重构工作。现代药理学为中医传统本草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在遵循中医传统本草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借鉴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丰富传统本草的现代认知,让现代中药药理成果“为中医所用”,可促进中医临床诊疗靶向性和精准性的提高。本文对“现代中医本草体系”重构的背景、设想以及重构工作的路径、方法和指导原则进行了系统阐释,希望能为现代中医本草体系重构工作提供一条清晰的研究脉络,并借此抛砖引玉,引发学术界的共鸣,推动中医诊疗体系的创新及发展。  相似文献   

3.
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在诊治疾病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由于诊疗手段局限,传统中医辨证论治注重对疾病某一阶段及状态的诊治,缺乏对疾病全程的整体认知,直接套用传统理论治疗现代疾病疗效欠佳,尤其一些新认知疾病,更是缺乏相应的中医理论指导.这需要我们在充分了解现代医学诊疗体系基础上,挖掘中医经典理论,重新对疾病进行中医命名、分期及分证,从中医角度对疾病的动态时空演变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筛选有效古方,将传统辨证论治与现代辨病治疗有机结合,实现中医经典理论的传承与发展.本文以《内经》脾瘅理论的发展、创新,以及其对现代疾病代谢综合征的辨证指导为例,简述仝小林院士如何针对现代疾病,在传承中医经典理论基础上,重新构建现代疾病中医理论体系,实现中西医诊疗体系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医学背景下重构中医诊疗体系,形成一个闭环的模式,可切实提高中医疗效,使中医经验得以传承。总的策略是态靶因果诊疗模式,其两大支撑基础分别为重新分类、分期、分证和方药量效学,其下为一系列支撑诊疗体系的临床实用理论。通过中医与现代医学的理论结合,从认识疾病到解决疾病,知行合一地助力中医发展。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7,(7):1375-1376
IgA肾病(IgAN)作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肾脏疾病,目前约占我国肾小球疾病发病的20%~30%,罹患人群往往在发病10~20年间进入终末期肾病(ESRD)阶段,对于该病的诊疗长期作为肾脏病领域临床与科研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天津市名中医曹式丽教授,长期致力于以IgA肾病为代表的慢性肾脏病的中医临床证候特征、病机演变规律与优势辨治方案的筛选工作,在临床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特色中医学术思想,"从风论治"IgA肾病便是曹式丽教授中医药特色辨治思维与用药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曹式丽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系统开展的曹式丽教授中医肾病学术经验整理与挖掘研究成果,对曹式丽教授从风论治IgA肾病的学术经验予以初步阐释。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现代医学对咳嗽的诊断与治疗角度,探讨分析中医辨治疾病的思路和方法,促进中医药理论创新和临床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病证结合治疗观与临床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科学技术进步总是继承与创新互动,保持永恒和与时俱进互动,中医药临床实践中的病证结合治疗观的演变和进步,很能说明这个问题。1当代中医临床诊疗的几种模式当代中医临床诊疗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经典(传统)模式:中医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的结合;(2)中医辨证论治模式:证因脉治、方证相应;(3) 中医辨症与专方专药的应用模式;(4) 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论治结合模式:即现代病证结合模式;(5) 西医辨病与专方的应用模式;(6) 无病从证、无证从病模式。在这些代表性模式中,当代中医药界及中西医结合界最为普遍应用的是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的现代病证结合模式,这也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成果,更是中医现代临床实际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医辨病辨证治疗学和现代医学诊疗特点的叙述,分析中、西医学诊疗特点,探讨中医辨病及辨证治疗学在临床运用中的优势。进一步指出在中医临床治疗过程中,要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不能仅停留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基础上,要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走出现代中医治疗学的新路,拓宽中医治疗学的局限,在继承基础上做出创新,走现代中医治法学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彭斌 《河北中医》2007,29(11):997-998
中医药临床疗效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是每个医务工作者的最终目的。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笔者认为临床上应用中医药诊疗疾病时,除应深入挖掘中医药的精华外,还应充分利用现代医学对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等方面客观深入的研究,同时紧密结合中医药的现代研究成果,对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大有裨益。1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中医和西医在我国同时并存,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注重理学、实验室客观依据和重视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则是西医学的特点。中医的一个证往往包括西医的多个病,而…  相似文献   

10.
总结朱宗元临证具体思路与方法。诊疗模式主张中西医结合,先辨病后辨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临证思路分为三方面,衷中参西,即以中医辨病辨证为主确立治法和处方,同时再参以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执西用中,即以现代医学病因病理为入手点,以中医传统认识予以合理诠释后再运用中医治法予以立法处方,其间时或采纳中药药理研究成果以增强疗效;中西合璧,即充分发挥中西医两套医学体系的认知方式、诊疗优势,甚至是互补结合,从而达到提升临床疗效的目标。具体临证方法可分为两个过程,即组方(主方、药组、轻剂)和调剂(调剂合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发掘传统中医经典,结合现代临床实际,探讨中医药防治消渴糖尿病临证治法方药。方法:挖掘经典,结合临床,探讨消渴病命的全程演变,找出相应的理论依据与治法方药。结果:产生条辨11条,总结和创新了消渴病名含义、病因病机、证治心悟、老方新方、变证变法,形成古文式的现代中医条辨。结论:重返中医经典之道,熔铸辨证论治新意。适于临床,合于经典,利于传承,旨在创新。  相似文献   

12.
恶性肿瘤作为我国高发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国家“六五”至“十三五”科技攻关计划中医药防治肿瘤科技攻关及临床实践显示,中医药在防治术后转移复发、延长生存期、减轻治疗不良反应、改善晚期带瘤生存质量等方面均显示出一定作用优势,但创新中医理论体系、实现中医药全周期管理等方面亟待完善和凝练,限制了临床疗效提升。恶性肿瘤是重大疑难病证的典型代表,单纯辨证论治模式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病、证、症”三位一体辨治模式应运而生,已被广泛重视,但恶性肿瘤具有独特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变化特性,亟需建立体现现代疾病发展规律的中医专病辨治新体系。该文在“三位一体”基础上,创新提出“五观辨治”中医肿瘤防治新体系,形成“全周期、全链条、全方位”的中西协同防治肿瘤新范式,包括时空观,基于整体观念,结合恶性肿瘤不同病理类型、病位、病程及治疗阶段的复杂特性,从时间及空间双维度,强调中医药全程参与肿瘤治疗的动态性及系统性;核心观,病证结合凝练核心病机,重视其在指导辨治恶性肿瘤的关键作用,以及不同癌种、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及演变规律;症状观,解决患者当前阶段突出矛盾,改善不适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增强治疗的人文性;精准观,结合现代医学理念,以中医体质、实验室指标等富集聚焦中医药优势靶点,精准临床定位;未病观,防重于治,肿瘤各阶段均强调关口前移。五观之间各有侧重且相互联系、涵盖对恶性肿瘤中医防治体系认识的新视野,在继承中医原创理论基础下引进新思想、新理念,为肿瘤综合防治方案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中医眼科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科技文明成果发挥其特色与优势,推动现代中医眼科的发展,使其面向未来,走向世界,是现代中医眼科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身为中医眼科人,我们应该按照"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方向来肩负起传承中医眼科的责任和使命,从加强中医眼科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临床疗效,开展优势病种研究,建立规范诊疗技术标准及创新发展学术理论等方面着手,有重点有方向的促进现代中医眼科自身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中医药抗病毒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医药抗病毒研究"三个必须"的基本取向和总体思路:中医药抗病毒实践必须坚持中医药理论统领,全面保持中医药的科学内核;中医药抗病毒临床必须建立"证病结合"诊疗体系,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特色;中医药抗病毒研究必须合理引入现代生物科学,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在长期开展中医药抗病毒研究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以"证毒协辨,证病双应,药药协同,复方创新"为核心的"证毒协辨"理论。该创新理论既以中医辨证为主,坚持中医的主体地位,又注重将现代医学的辨病毒结合进来,辨证与辨病相互协同,互为补充,取长补短。在详细论述创新理论内涵的同时,阐明了该理论的应用路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如何找到中西医结合的突破方向,从交叉到融合再到创新,打开中西医结合新局面,是目前中西医结合遇到的困惑。中医之进步在于借助现代诊疗设备扩大四诊的范围,发展“微观”辨证,西医之进步在于放眼“宏观”,发展系统医学、整合医学,两者相向而行。“态靶辨治”将可能成为构建现代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的重要途径,“由靶及态”思维模式是在“态靶辨治”理论体系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化和发展,可为现阶段中西医结合医学模式提供较明确的解决思路,为未来中西医结合指明重要发展方向。从战略高度和临床诊疗实践出发,将“由靶及态”思维模式融入现代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中,即“以西为本,中为西用,以中为本,西为中用”。一方面,加强西医学对中医传统理论和整体观等方面的借鉴,提倡中医传统理论指导下的更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教育;另一方面,在临床实践时运用“由靶及态”思维模式指导确立诊疗策略和临床选药,从而循序渐进地打靶、调态,为现代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中西医学体系学习互鉴,有机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内在规律,真正取得中西医结合医学模式的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肺系疫病是中医疫病中传染性最强、发病率最高、危害性最大的一类。总结肺系疫病的近现代辨证论治方法,多继承应用传统的伤寒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方法等,或者将2种及2种以上传统方法相结合地创新性应用;分期(型)论治的方法因其简便性、现代临床适用性,应用非常普遍;此外肺系疫病还常根据具体疾病的自身演变特点采取特殊的辨治方法,如辨顺症、逆症治疗与辨常证、变证治疗方法。认为肺系疫病的辨治应当结合辨证、辨病与辨证论治,传承创新,以适应现代临床的特点及需求。  相似文献   

17.
癌因性疲乏(CRF)是肿瘤患者普遍存在的一种在生理、情感和认知层面上以主观疲劳感为表现的病症。本团队在中医药改善CRF的文献和临床研究中感受到中医干预CRF具有理论优势及较好的临床疗效。基于精准医学时代CRF病理机制的特点,可认为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念尤为契合CRF病机复杂多变的特点及个体化诊疗的需求,中医辨治CRF具有理论丰富、理念先进、方式多样的优势。同时依据现有的证据从传统的宏观辨治到兼顾适合精准医学时代背景的微观辨治2个方面探索中医辨治CRF策略,为传承中医辨治CRF的优势,适应时代发展,优化辨治内容,提高临床疗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寻中医药发展中的阻力与隐患,说明中医药的继承是创新的基础。方法:以在中医药大学的学术讲座和与学生的座谈与临床调查反应出来的现象看其本质。结果:很大一部分学生入学后对中医没有兴趣,部分毕业生临床实习不懂诊脉、识证、立法、用药,只会看西医的诊断指标辨病施药。结论:中医教育从招生弊病到教学课程顺序没有按阶段性设置,一味追求现代化的创新,应激发毕业生在临证过程中灵活运用中医与现代医学辨病相结合的方式治疗单纯西医药治不了的疑难病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寻中医药发展中的阻力与隐患,说明中医药的继承是创新的基础.方法:以在中医药大学的学术讲座和与学生的座谈与临床调查反应出来的现象看其本质.结果:很大一部分学生入学后对中医没有兴趣,部分毕业生临床实习不懂诊脉、识证、立法、用药,只会看西医的诊断指标辨病施药.结论:中医教育从招生弊病到教学课程顺序没有按阶段性设置,一味追求现代化的创新,应激发毕业生在临证过程中灵活运用中医与现代医学辨病相结合的方式治疗单纯西医药治不了的疑难病症.  相似文献   

20.
将现代医学的学术精粹与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相融汇,构架适合时代发展的新型中医皮肤病学辨证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充分认识到皮肤组织病理学对中医皮肤病学术发展的影响,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文章将禤教授结合病理形态辨治部分"增生性"皮肤病的临床诊疗思路与经验进行初步整理,以期为现代中医皮肤病辨治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