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不同的给药途径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的疼痛和感觉异常进行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01-06/2003-06在大理州人民医院住院的周围神经损伤患者86例。随机分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 46例。对照组通过静脉或肌注给予神经生长因子20μg,1次/d, 8 d为1个疗程,共40 d。治疗组将神经生长因子通过神经断端或损伤部位给药。隔日1次,4 d为1个疗程,共40 d。两组分别于8 d和40 d对疼痛、麻木各作了1次评价。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将疼痛和麻木感受分为五等(治愈为疼痛、麻木消失;显效为有轻微的可耐受的自觉症状,不影响日常生活;有效为自觉症状明显影响日常生活;无效为疼痛、麻木与治疗前一样;加重为疼痛、麻木较治疗前加重)。结果86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治疗8 d后,治疗组疼痛的治愈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3%, 0,x2=13 784.497,P<0.01)。②治疗8 d后,治疗组麻木治愈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0,x2=15 860.467,P<0.01)。③治疗 40 d后,治疗组疼痛治愈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0%,30%, x2=6 885.704 6,P<0.01)。④治疗40 d,治疗组麻木治愈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4%,23%,x2=7.61,P<0.01)。结论神经生长因子直接注射于神经断端或损伤部位明显优于传统的给药途径,且治愈率高,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低频电刺激周围神经对脑梗死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 方法将61例急性脑梗死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偏瘫侧肢体周围神经(对感觉障碍显著部位重点刺激)。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Lindmark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对2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和ADL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经14 d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及ADL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1或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结论在常规治疗脑卒中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基础上,如辅以低频电刺激患者偏瘫侧肢体周围神经,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及ADL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低频电刺激周围神经对脑梗死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61例急性脑梗死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偏瘫侧肢体周围神经(对感觉障碍显著部位重点刺激).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Lindmark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对2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和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经14 d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及ADL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1或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脑卒中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基础上,如辅以低频电刺激患者偏瘫侧肢体周嗣神经,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及ADL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低频电刺激周围神经对脑梗死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61例急性脑梗死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偏瘫侧肢体周围神经(对感觉障碍显著部位重点刺激).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Lindmark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对2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和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经14 d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及ADL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1或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脑卒中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基础上,如辅以低频电刺激患者偏瘫侧肢体周嗣神经,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及ADL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低频电刺激周围神经对脑梗死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61例急性脑梗死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偏瘫侧肢体周围神经(对感觉障碍显著部位重点刺激).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Lindmark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对2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和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经14 d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及ADL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1或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脑卒中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基础上,如辅以低频电刺激患者偏瘫侧肢体周嗣神经,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及ADL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低频电刺激周围神经对脑梗死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61例急性脑梗死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偏瘫侧肢体周围神经(对感觉障碍显著部位重点刺激).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Lindmark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对2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和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经14 d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及ADL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1或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脑卒中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基础上,如辅以低频电刺激患者偏瘫侧肢体周嗣神经,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及ADL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低频电刺激周围神经对脑梗死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61例急性脑梗死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偏瘫侧肢体周围神经(对感觉障碍显著部位重点刺激).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Lindmark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对2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和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经14 d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及ADL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1或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脑卒中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基础上,如辅以低频电刺激患者偏瘫侧肢体周嗣神经,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及ADL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低频电刺激周围神经对脑梗死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61例急性脑梗死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偏瘫侧肢体周围神经(对感觉障碍显著部位重点刺激).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Lindmark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对2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和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经14 d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及ADL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1或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脑卒中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基础上,如辅以低频电刺激患者偏瘫侧肢体周嗣神经,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及ADL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低频电刺激周围神经对脑梗死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61例急性脑梗死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偏瘫侧肢体周围神经(对感觉障碍显著部位重点刺激).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Lindmark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对2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和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经14 d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及ADL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1或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脑卒中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基础上,如辅以低频电刺激患者偏瘫侧肢体周嗣神经,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及ADL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低频电刺激周围神经对脑梗死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61例急性脑梗死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偏瘫侧肢体周围神经(对感觉障碍显著部位重点刺激).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Lindmark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对2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和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经14 d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及ADL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1或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脑卒中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基础上,如辅以低频电刺激患者偏瘫侧肢体周嗣神经,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及ADL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低频电刺激周围神经对脑梗死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61例急性脑梗死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偏瘫侧肢体周围神经(对感觉障碍显著部位重点刺激).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Lindmark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对2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和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经14 d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及ADL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1或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脑卒中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基础上,如辅以低频电刺激患者偏瘫侧肢体周嗣神经,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及ADL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低频电刺激周围神经对脑梗死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61例急性脑梗死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偏瘫侧肢体周围神经(对感觉障碍显著部位重点刺激).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Lindmark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对2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和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经14 d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及ADL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1或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脑卒中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基础上,如辅以低频电刺激患者偏瘫侧肢体周嗣神经,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及ADL能力.  相似文献   

13.
背景: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如何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及传导功能的恢复仍是医学临床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以往已证实磁刺激在动物模型上应用安全性的基础上,探讨经颅磁刺激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电生理学和组织学变化。目的:观察经颅运动皮质磁刺激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电生理和组织学变化,探讨其促进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双盲前瞻性研究。地点和材料:1998/1999实验在复旦大学医学院手外科研究所动物实验室和肌电图研究室、复旦大学电镜中心和复旦大学病理实验室进行。实验动物为20只雄性SD大鼠(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实验动物部提供,医动字第02-33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磁刺激组,并用苦味酸标记编号,每组10只(1~10号)。干预:建立周围神经损伤模型。磁刺激组大鼠在手术次日开始作经颅皮质磁刺激(刺激频率为6次/min,磁场强度为1T),1次/d,20min/次,共20次。对照组不作磁刺激,但同样置于和磁刺激组相同的笼内,1次/d,20min/次,共20次。用电生理学和组织学方法分别观察磁刺激对受损坐骨神经潜伏期、波幅及神经传导速度和周围神经髓鞘结构和数目的影响,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主要观察指标:经颅磁刺激和对照组受损坐骨神经潜伏期、波幅及神经传导速度和周围神经髓鞘结构和数目。结果:磁刺激组受损坐骨神经的潜伏期[(2.65&;#177;0.07),(0.47&;#177;0.21)ms]在经皮神经电刺激和直接神经电刺激检查时均较对照组[(3.46&;#177;0.53),(2.27&;#177;0.88)ms]缩短,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磁刺激组神经传导速度也较对照组快,但无显著性差异。组织学观察磁刺激组可见大量新生髓鞘(12826&;#177;1678),其数目较对照组(6506&;#177;779)多,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磁刺激组髓鞘的结构也较对照组清晰完整。结论:经颅运动皮质区磁刺激可能具有促进受损周围神经再生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痉挛性脑瘫患者感觉和运动能力障碍的特点与机制。方法 :分析 10 2例痉挛性脑瘫患者临床感觉和运动能力的观察结果 ,取 2 5例痉挛性脑瘫患者的周围神经标本 40个、骨骼肌标本 5 4个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痉挛性脑瘫患者浅感觉 (即痛觉 )基本正常 ,深感觉 (即关节觉 )障碍明显 ;上肢远端肌肉主动随意活动能力比近端肌肉减退明显 ,而下肢远近端差异不显著 ;电镜观察周围神经呈原发性脱髓鞘表现 ,有髓纤维病变明显于无髓纤维 ;骨骼肌纤维亚显微结构Ⅰ型纤维表现突出。结论 :痉挛性脑瘫有明显的深感觉障碍 ,而浅感觉基本正常 ,周围神经有髓纤维的脱髓鞘病变可能是其原因之一 ;上肢远端运动能力障碍比近端明显与上位中枢的生理特性有关 ;骨骼肌纤维构型发生变化 ,以Ⅰ型纤维占优势 ,影响其收缩特性 ,也是影响运动能力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周围神经感觉信号采集分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纵行神经束内微电极对周围神经感觉信号进行采集分析。方法:应用直径25μm的Teflon绝缘铂铱合金丝制作双极纵行神经束内微电极,植入6只家猫的踝上腓浅神经内,记录足背皮肤平静以及搔刮和压力刺激下的感觉动作电位,应用MFLab3.01软件包对动作电位的面积、频率、峰值变异系数及功能谱密度进行分析。结果:安静状态下,皮肤可间断无规律地发放神经冲动0~2个/s;搔刮刺激时,神经冲动发放增加,16~24个/s,脉冲间隔较规律,波幅一致;压力性刺激时,神经冲动叠加成串,爆发性释放,80~104个/s,波形波幅差异较大。动作电位的面积、频率及峰值变异系数的统计学分析,表明不同刺激状态下感觉动作电位的幅度、频率和发放模式间均存在差异。功能谱分析发现压力性刺激下,神经动作电位的高频成份增加。结论:自制的神经束内微电极可以敏感地记录到不同刺激形式时感觉信号发放的变化,为我们采集分析感觉信息提供良好的界面,用于电子假肢的反馈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定量感觉检测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QST对96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与96例正常人(对照组)的肢体进行定量温度觉检查(QTT)、定量振动觉检查(QVT),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给予神经传导测定。结果观察组的QTT、QVT、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的QTT、QVT异常率明显高于MCV、SC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症状的观察组的QTT、QVT、MCV、SCV异常率高于无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ST可为2型糖尿病致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筛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2000年我曾经发表过一篇“人脑功能稳定性假说”,后来又发现感觉、运动和情感方面的功能也是稳定的,故本文将提出感觉、运动和情感功能的稳定性假说。  相似文献   

18.
脉冲电磁场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探索脉冲电磁场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用SD雄性大鼠24只,在距梨状肌下缘约1cm处切断坐骨神经后原位吻合,随机分成1/2、1、2月3组,每组又分成对照和实验组,实验组用微电脑电磁脉冲发生器进行治疗,两组均在不同时间通过肉眼观察、肌电图检测及取材组织学检测。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Walerian变性明显、加速、血管增生明显、纤维组织增生轻、神经再生及传导速度加快。结论:脉冲电磁场治疗能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19.
定量感觉检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定量感觉检查中振动觉阈值(VPT)测定和Semmes—Weinstein单丝检测(SWME)对糖尿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生物感觉定量测试仪、128Hz分度音叉及Semmes—Weinstein单丝检测167例正常人和17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VPT和触觉阈值,建立不同年龄正常人的VPT和触觉阈值参考值,并与糖尿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对照组)和糖尿病组(DM组)的VPT均与年龄相关,生物感觉定量测试仪所测的VPT,比较,DM组显著高于对照组,音叉测定的VPT:比较,DM组显著低于对照组;SWME结果在对照组中与年龄无相关性,而在DM组中则与年龄显著相关。两种方法测得的VPT均与SWME显著相关,使用生物感觉定量测试仪对于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及有发生糖尿病足潜在危险的患者的检出率最高。结论SWME和VPT测定结合临床症状,能更方便、可靠地诊断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高危早产儿感觉能力及运动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某院收治的80例高危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神经发育疗法(NDT)训练,基于此,观察组加用感觉统合训练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感觉能力指数(TSFI)、认知发育指数(MDI)、精细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干预3、6、9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SFI指数较高,干预6、9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MDI、PDI指数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早产儿采用感觉统合训练,可有效改善患儿感觉能力,利于提高患儿运动功能,对患儿的认知功能有较大改善,促进患儿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