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腘动脉损伤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腘动脉损伤如不及时进行处理,在短期内重建肢体循环常可引起肢体坏死以致截肢等严重后果。我院自1986年5月至2003年10月共收治腘动脉损伤36例,经及时重建血循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窦勃  田小娟 《河北医药》2012,34(10):1538-1539
腘动脉损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周围血管损伤,因其损伤后较易造成肢体缺血,且常导致截肢的严重后果,因此被认为是对肢体威胁最大的周围血管损伤.大样本的腘动脉损伤均来源于战争,而且报道的截肢率很高[1-3].非战争的腘动脉损伤报道较少,发生率约为5.5%~65%[4-6].腘动脉损伤的及时正确的治疗是保肢成功与否的关键,但由于腘动脉解剖位置和侧枝循环的原因,腘动脉损伤造成的肢体缺血仍然是很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腘动脉损伤临床并不少见。多因车祸骨折 ,挤压伤 ,锐器伤 ,火器伤所致。伤口可为闭合或开放性 ,多伴有肢体血运障碍 ,如处理不及时 ,不仅涉及到肢体存活及功能恢复问题 ,而且可能危及患者生命。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困难 ,致残率高[1 ] 。我院自 1986年至今共收治此类损伤58例 ,共修复动脉及伴行静脉 72条 ,效果满意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本组 58例 ,男 45例 ,女 13例 ,年龄 14~ 68岁 ,血管损伤原因 :车祸骨折 3 1例 ,机器挤压 11例 ,刀及其它锐器伤 13例 ,火炮伤 3例 ,其中伤口开放 3 8例 ,闭合 2 0例。损伤类型 :完全离断 3 7…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股骨髁上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的处理经验和教训。方法15例股骨髁上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患者,11例采取动-静脉吻合和血管桥接术治疗,3例毁损较重或肌肉缺血坏死行一期截肢术,1例保守治疗。结果动-静脉吻合和桥接术11例中血管再通肢体成活10例,1例术后36h栓塞,保守治疗无效而行二期截肢,3例一期截肢,保守溶栓治疗成功1例。15例中4例截肢。结论股骨髁上骨折合并腘A损伤早期诊断及处理是关键。截肢要根据具体情况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5.
<正>我院自2005年~2008年共收治26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患者,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19例,女7例;年龄18~63岁,平均38.7岁,其中25~50岁占81%。(21∕26)。左侧15例,右侧11  相似文献   

6.
张君益  杜鹤松 《云南医药》1997,18(5):350-351
骨盆骨折22例合并损伤分析张君益杜鹤松龙冰骨盆结构坚固,在受到强大暴力时,才能造成骨折,骨折后易合并其它损伤,伤员临床表现又不明显,易漏诊。抢救不及时常威协患者生命,因此对骨盆骨折合并损伤的患者应提高警惕和重视。现就我院1989~1994年5月...  相似文献   

7.
8.
张文云  朱瑾  甄景琴 《河北医药》2011,33(24):3831-3831
患者1,男,26岁。因右小腿受挤压伤后3h,出现疼痛、麻木、肿胀。急诊超声超声所见:双侧股总动脉、股浅、左侧腘动脉和左侧胫后动脉管腔可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彩色血流充盈良好。频谱多普勒(PW):未见异常频谱。右侧腘动脉管腔内径稍宽,回声不清晰,可见低回声充填(图1)。  相似文献   

9.
<正>四肢骨折合并主要血管损伤约占所有骨折的0.4%,此类损伤创伤严重,病情复杂,如失去重建血循环的时机,则可能导致截肢至危及生命。如能早期诊断,及时妥善处理,则可挽救患肢。2006—2009年,我们收治外伤性胫腓骨骨  相似文献   

10.
闭合性腘动脉损伤27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闭合性腘动脉损伤主要由膝部骨折、脱位引起,因血管损伤类型复杂及侧支循环建立等情况使其临床表现较为隐匿,如不高度警惕,容易漏诊,延误治疗,可发生严重且处理较为困难的肢体后遗症,导致截肢率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膝关节损伤的磁共振(MR)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2011至2012年经临床检查有膝关节损伤体征,并行MR检查的38例患者,分析MR影像学表现.结果 MR能够清晰显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韧带损伤、骨挫伤、骨折、关节积液、周围软组织肿胀等损伤性影像,并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结合膝关节损伤的病史,诊断可靠率、准确率较高.结论 MRI对膝关节损伤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报告25例复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25例复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25例患者恢复良好6例(24%),中残4例(16%),重残10例(40%),植物生存3例(12%),死亡2例(8%)。结论 复合性颅脑损伤诊治强调准确、及时的诊断处理,避免漏诊、误治,以降低其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MRI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正常和损伤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前交叉韧带正常和19例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表现.结果 正常的前交叉韧带在矢状位上呈一连续笔直的T1WI、12WI均为低信号的带状影.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表现为韧带连续性中断4例(韧带内形成假瘤1例),韧带外形不规则4例、韧带水平走向2例和韧带信号增高9例.结论 MRI是一种首选的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膝关节损伤的MRI特点,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膝关节损伤MRI资料。结果:10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中:(1)半月板损伤82例,其中Ⅰ度损伤33例,Ⅱ度损伤27例,半月板内异常信号未达关节面;Ⅲ度损伤22例,半月板内异常信号延伸至关节面,“桶柄状”撕裂11例,半月板移位变型12例,半月板囊肿13例;(2)前叉韧带撕裂伤28例,后叉韧带撕裂18例,均表现为低信号韧带中波浪状、斑片及团块状异常信号;(3)侧副韧带损伤21例;(4)关节积液84例;(5)骨折65例;骨髓挫伤84例。结论:MRI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为临床手术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许法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9):2581-2582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中泌尿系统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990 ̄2002年的12例妇科手术泌尿系统损伤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妇科手术中以泌尿系统损伤为多,发生率为0.19%。在膀胱损伤4例中,均为全子宫切除,在输尿管损伤8例中为宫颈癌根治术7例,腹腔镜囊肿剥出术1例。结论:在妇科手术中应熟悉解剖部位,严格操作规程,是预防泌尿系统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闭合性跟腱损伤修复的处理方法及经验。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3年6月,对22例闭合性跟腱损伤患者进行跟腱修复手术。所有伤者均在伤后5~7 d手术修复,其中止点撕脱型3例,采用骨锚辅助的修复方式。横断型及撕裂型19例,采用BOSWORTH法5例,腓肠肌腱膜向下翻转缝合法14例。结果所有伤者跟腱均愈合良好,经3~6个月康复治疗,伤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跟腱损伤的手术时机最好在伤后5~7 d进行,以利于跟腱缝合修复。根据跟腱损伤的类型选择修复方法 ,手术后的康复治疗是保证伤肢功能尽早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方法1980年1月至1997年12月收治十二指肠损伤9例,其中单纯修补加大网膜覆盖3例,十二指肠空肠Roux-y吻合1例,憩室化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广泛十二指肠挫伤、致上消化道梗阻,保守治疗1例,术中漏诊1例。结果7例存活,2例死亡。结论早期手术,细致探查,充分的肠道减压及引流,可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柳尧林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8):1123-1124
目的:总结113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我院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113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共行动脉搭桥吻合113支,静脉搭桥吻合249支.围术期并发症:低心排5例,死亡2例,围术期死亡率1.8%.结论:确切、准确的适应证选择、手术及适当的围术期处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1.5T磁共振矢状位薄层扫描后三维重建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41例不同程度膝关节疾患者,在1.5TMRI下进行了矢状位薄层扫描后三维重建检查,均在2周内行关节镜手术,以关节镜为金标准,将MRI征象与关节镜下所见对比,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RI矢状位薄层扫描后三维重建和常规序列诊断前...  相似文献   

20.
石丹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0):25-27
目的:探讨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97例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病因、临床症状、体征、治疗方法、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心房纤颤是脑栓塞的主要病因,通过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等治疗,97例患者死亡率为28.72%,存活的患者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结论:对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应进行早期溶栓治疗,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在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后通过药物和减压手术积极控制脑水肿可以挽救生命,加强对民众的宣传,使其及早就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