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探讨院外室颤(VF)幸存者安置埋藏式复律除颤器(ICD)辅以抗心律失常药(AAD)后,ICD放电的临床预测指标。 方法 作者从1988年到1991年西雅图心脏骤停幸存者常规AAD和胺碘酮治疗对比试验(CASCADE)资料中,选择安置ICD的冠心病患者88例,包括常规AAD组42例和胺碘酮组46例作为研究对象。CASCADE的入选对象均具有近期院外VF发作史,但与  相似文献   

2.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目前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笔者近期安置1例ICD,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非开胸经锁骨下静脉穿刺安置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李爱国 《山东医药》2005,45(8):68-69
心脏性猝死是目前世界上尚未解决的医学难题。美国每年约有 4 5万人死于该病 ,几乎每分钟死亡 1人 ,而恶性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为其主要原因 ,约占心脏性猝死的 87%。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的应用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开辟了一个新领域。自 1980年 ICD首次用于临床以来 ,其工程技术迅速发展 ,从体积大、寿命短、无程控功能、需开胸安置的心外膜电极进展到体积小、有多种程控功能、经静脉安置的心内膜电极 ,可以治疗心动过缓、室速、心室颤动和房性心律失常。ICD治疗的最初目的是预防持…  相似文献   

5.
安置埋藏式复律除颤器(ICD)的患者大多数为老年人,研究表明此类患者辅以抗心律失常药(AAD)治疗效果更好,但应用AAD前须认真权衡其利弊。  相似文献   

6.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安置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总结非开胸经锁骨下静脉穿刺安置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 (ICD)的手术方法、除颤阈值 (DFT)测定及ICD工作参数设置等临床经验。 10例患者 ,6例有反复晕厥病史。 2例晕厥时心电图证实为心室颤动 (简称室颤 ) ,体外电除颤成功 ,另 8例心内电生理均诱发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其中冠心病 8例 (1例合并Brugada综合征 ) ,扩张性心肌病 1例 ,原发性室颤 1例。 5例术前口服胺碘酮治疗。结果 :全部经锁骨下静脉置入ICD ,术中所有患者成功诱发室颤 ,并一次电击成功。手术时间 92± 2 7min。DFT≤ 2 0J,电击阻抗 4 1.2± 15 .3Ω ,R波高度 16 .3± 6 .6mV ,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经锁骨下静脉置入ICD方法简单 ,安全可靠 ;术前口服适量胺碘酮对术中诱发室颤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3例男性患者,年龄分别为50、52和53岁,均诊断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左室扩大,QRS波时限小于130ms。第1例安置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与植入单腔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联合治疗心力衰竭并预防猝死;第2例安置CCM和双腔ICD,第3例安置CCM和皮下ICD联合治疗。第1例术后因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导致CCM发放率低至15.4%,经加大β受体阻滞剂剂量并将CCM刺激发放上限频率调至110次/分后,CCM发放率回升至93.6%;第2例术后CCM发放率低至44.1%,程控发现系CCM局部感知电极(LS)感知两个心室电信号所致,将ICD起搏电压调低后,CCM发放率提示至99.4%;第3例术后CCM发放率低至68%,考虑系频发室性早搏CCM局部感知LS双感知引起CCM发放受抑制,经调整LS的感知不应期和警觉期,LS不再受室性早搏干扰,CCM发放率恢复至94.5%。  相似文献   

8.
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升高,使用植入性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患者也逐年增多,临床随访负担日趋繁重。远程随访使临床随访更加安全高效,可减少诊室随访次数,减少ICD不适当放电,优化病人的随访管理,提高安全性并改善预后,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可减少面对面门诊随访次数,降低感染风险。本文就远程随访安置ICD患者应用效果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治疗的心理问题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安置了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的患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国外报道为30%~50%。统计国内文献其发生率平均为37.8%,电击产生的心理问题最多,占55.5%,ICD本身产生的占35.6%。心理问题的临床表现及后果有①焦虑、抑郁;②行为对抗和自杀;③性功能障碍;④安置器械一侧肢体强迫制动和肢体乏力;⑤频繁室性心动过速发作。产生的原因有①生物学原因:基础心脏病的发作和加重;②认识因素:对ICD植入适应不良和对电击产生恐惧;③社会性因素:社会支持系统发生变化。处理策略有①加强基础心脏病和心律失常的治疗;②调整ICD参数,减少电击治疗;③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④改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0.
双腔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双腔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ICD)可提供起搏及抗室性和房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报道 11例双腔ICD应用的临床体会。男 8例、女 3例 ,年龄 6 0 .5 5± 10 .0 7岁。缺血性心脏病 9例、Brugada综合征 1例、缺血性心脏病合并肥厚型梗阻性心脏病 1例。双腔ICD安置指征有 :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伴室性快速心律失常 6例 ,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伴房室阻滞 1例、伴左室功能不全 4例 ;临床上明确记录到室性心动过速 (简称室速 )、心室颤动 (简称室颤 )和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者分别为 8,2和 5例。 8例病人术前进行电生理检查 ,诱发出持续性室速 6例、室颤 2例 ;3例行电生理检查 ,其中 2例太虚弱、1例为反复发作持续性室速。 5例安置具有心室转复除颤伴心房、心室起搏的ICD ,5例安置具有心房、心室起搏转复及除颤的ICD ,1例安置具有双心室起搏及心室转复、除颤的ICD。所有病人在置入ICD时都进行除颤阈值的测定。总共有 2 3次室颤被诱发 ,除颤阈值为 12 .0 9± 5 .2 4J,除颤电极阻抗为 44 .0 0±11.0 5Ω ,P波和R波电压幅度分别为 3.5 3± 1.32mV ,13.42± 4.73mV ,心房、心室起搏阈值分别为 1.39± 0 .71和 0 .91± 0 .38V。随访 8.82± 5 .0 0 (2~ 19)个月 ,5例共有 12 0次持续性室速发生 ,其中 118次经抗心动过速起搏成功?  相似文献   

11.
经静脉安置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 5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安置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ICD)治疗。 5例均为男性 ,年龄 39~ 74岁。冠心病 (1例为前壁心肌梗死 ) 3例 ,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伴左束支阻滞及Ⅰ度房室阻滞各 1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3例冠心病及 1例心肌病患者置入单腔ICD ,扩张型心肌病置入双腔ICD。 5例均成功置入ICD。平均起搏阈值0 .5 2V ,平均R波振幅 15 .7mV。随访 6~ 36个月 ,4例患者出现快频率室性心动过速 (简称室速 ) ,经抗心动过速起搏及低能量电击转复为窦性心律 ,平均电击能量 5 .4J。 1例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导致ICD误放电治疗 ,经重新设置室速频率窗口 ,未再出现误放电。结论 :ICD能有效转复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双腔ICD因增加了心房电极 ,在改善血液动力学、预防房性及室性快速心律失常、降低不适当ICD治疗等方面优于单腔ICD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心脏性猝死(SCD)一级和二级预防患者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术后生存与适当治疗的情况。方法连续入选于本院行ICD或带除颤功能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D)植入术的患者,随访记录患者的生存情况、ICD保存的室性心律失常与治疗数据,对比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组间生存与ICD适当治疗,并寻找ICD术后生存和ICD适当治疗的预测因素。结果入选124例患者,一级预防组63例,二级预防组61例,中位随访时间300天。共有12例患者死亡(9.6%),其中一级预防组7例(11.1%),二级预防组5例(8.2%),组间生存曲线无统计学差异(P=0.095)。术前log(NT-proBNP)是术后生存的唯一独立预测因素(HR=8.81,P=0.047)。共有24例患者接受过ICD适当治疗(19.4%),组间术后ICD适当治疗曲线存在显著差异(P=0.014)。QRS波时限(QRSd)是术后ICD适当治疗的独立预测因素(HR=1.24,P=0.020)。QRSd≥120 ms的患者中二级预防组患者更早接受ICD适当治疗(P=0.027),QRSd<120 ms的患者中组间首次ICD适当治疗时间无差异(P=0.242)。结论因SCD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植入ICD患者在术后生存无显著差异;二级预防较一级预防患者更早接受ICD适当治疗,这种差异主要归因于术前QRSd≥120 ms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肥厚型心肌病(HCM)高危患者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疗效。方法:系统收集我院2004-01至2013-10期间31例植入ICD的HC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随访包括门诊复诊、ICD程控及电话随访。根据ICD有无正确识别及治疗,分析放电的相关性。结果:31例患者平均年龄(54.9±15.0)岁,病史年限(13.5±11.5)年,植入ICD前出现晕厥或晕前反应26例,经电复律或药物复律22例,心肺复苏生存者3例。有HCM家族史7例,其中一级亲属猝死3例。31例患者最大左心室壁厚度(21.0±5.2)mm,5例有左心室流出道压差现象。ICD一级预防5例,二级预防26例。31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7.9±29.0)个月,随访期间41.9%(13/31)患者在植入ICD后平均2年(0.5年~5年)发生ICD正确治疗事件。ICD正确识别共放电63次,平均2.1次/人,5例发生超速起搏抑制治疗共64次,平均2.0次/人,发生放电事件均为二级预防患者。6.7%患者出现并发症,包括电极移位调整1例,电极感知故障1例。与无放电患者比较,有放电患者的年龄更小、左心室流出道压差及心室颤动发生率更高,复律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放电患者及无放电患者中服用β受体阻滞剂和非二氢吡啶钙拮抗剂的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放电患者中安装单腔ICD与安装双腔ICD的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轻、既往有晕厥或心室颤动史的HCM患者在服用β受体阻滞剂同时更能从ICD植入中获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ARVC)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心肌病,可引起患者反复室性心律失常发作甚至猝死。本研究观察ARVC高危患者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后的长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收集1996-12至2015-09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所有植入ICD的ARVC患者的既往住院和门诊记录,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研究共纳入39例ARVC患者,男性32例(82.1%),确诊时的平均年龄(42.1±14.8)岁,33例(84.6%)患者ICD植入前出现过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VT/VF)。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48.6(32.3~73.3)个月,随访期间3例(7.7%)死亡,其中1例患者为猝死,另外2例患者分别死于心力衰竭和脑梗死。28例(71.8%)患者共接受540次ICD恰当治疗,其中5例(12.8%)患者首次ICD恰当治疗发生在ICD植入后2年以上。12例(30.8%)患者ICD植入后经历过电风暴,7例(17.9%)患者的电风暴出现在ICD植入后2年以上。无广泛胸前导联T波倒置(TWI≥V1~3)的患者无事件生存期更短(风险比=0.39,95%可信区间:0.16~0.96)。有ICD恰当治疗与无ICD恰当治疗的患者中,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射频消融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ARVC患者易反复发作室性心律失常,ICD能够有效终止此类患者的VT/VF,是目前预防心脏性猝死最为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因遗传性心律失常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患者术后情况及ICD治疗效果进行总结。方法:对我院从2004-01至2011-06出院诊断为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及肥厚型心肌病并且植入了ICD的43例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情况以及ICD的治疗效果。结果:43例患者共随访8~84(37.0±20.6)个月,无患者死亡。经ICD共记录到369次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事件及13次心室颤动(室颤)事件,均被ICD成功终止,ICD共启动治疗程序498次。16例(37.2%)患者在随访期内发生室速/室颤事件,被ICD正确识别并接受了恰当的治疗。无患者因室速/室颤事件发生晕厥。对于室速事件,抗心动过速起搏终止的总成功率为53.4%(197/369),首次成功率为20.8%(77/369)。6例(13.9%)患者发生了不恰当识别,1例(2.3%)患者发生了未识别事件。结论:ICD是治疗遗传性心律失常患者室性恶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措施,合理设置治疗方案及参数可使ICD更充分地发挥预防猝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国内肥厚型心肌病(HCM)心脏性猝死(SCD)高危患者一级预防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阜外医院植入ICD作为一级预防的HCM SCD高危患者,对ICD恰当治疗、不恰当治疗及ICD植入相关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38例HCM SCD高危患者,平均年龄(52.1±16.3)岁,其中男性25例(65.8%)。平均随访(29.3±24.2)个月,14例(36.8%)患者接受≥1次的ICD恰当治疗,ICD恰当治疗率为13.3%/年。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SCD家族史(HR=11.8,95%CI:1.3~107.5,P=0.029)为ICD恰当治疗的独立预测因子。随访期间4例(10.5%)患者接受ICD不恰当治疗。2例(5.3%)患者发生ICD植入相关并发症,随访期间无死亡事件发生。结论:HCM SCD高危患者一级预防植入ICD恰当治疗率高,ICD不恰当治疗率和植入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SCD家族史是ICD恰当治疗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具快速性室性致死性心律失常具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植入适应症的患者进行ICD植入治疗,从而评价分析ICD对快速性室性致死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对2005-2009年我科收治的快速性室性致死性心律失常的18例患者置入ICD,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5.77±15.16)岁,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2例。病因诊断包括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或门控心血管CT检查明确缺血性心肌病11例,扩张性心肌病7例,其中3例为心肺复苏后2周安置ICD,其余均为伴快速性室性致死性心律失常伴或不伴晕厥史患者。置入单腔ICD4例,双腔ICD5例,心脏在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9例。结果 18例心脏性猝死及具有ICD植入适应征的患者进行单腔、双腔及CRTD植入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5~5 h,X线曝光时间19~62 min。除颤阻抗、起搏阈值、R/A波振幅等参数均达到标准要求,3例患者术中经1次低能T波同步电击(T-shock)诱发心室颤动(VF),均一次复律成功,除颤阈值10~20 J。并进行2~43个月的随访观察,术后皮囊愈合良好,无电极脱位、囊袋积血、感染、除颤风暴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并无死亡。在同时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下,5例患者共8次发生室性心动过速(VT)、VF,ICD识别及放电转复成功。2例单腔ICD患者各一次心房纤颤(AF)发作,被误诊为心室颤动,并导致误治,启动稳定性及宽度两个诊断功能后,随访半年未再出现误诊及误治。9例随访期内曾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通过心动过速起搏(ATP)转复。9例CRTD随访心脏彩超EF由30%~35%改善至35%~50%,心衰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所有18例患者,包括3例反复心跳骤停、药物治疗无效、多次心肺复苏成功而植入ICD的患者,随访至今仍然健在。结论 ICD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治疗措施,其疗效远超过包括乙胺碘呋酮在内的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随着猝死防  相似文献   

18.
植入式体内除颤器不适当治疗的诊断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入式体内除颤器(ICD)不适当治疗包括ICD误放电和ICD过度治疗(ICD电风暴)。1ICD误放电ICD误放电是由于室上性心律失常、ICD功能异常或不良(包括解释心律的程序“错误”,过度感知生理性非QRS信号,装置之间的相互干扰,机械系统功能障碍等)及电磁干扰等原因引起ICD误识别体内外电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71岁,因"反复发作性晕厥4天,加重1天",在外院就诊,诊断"扩张型心肌病,短阵心室颤动和室性心动过速",安置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术后3个月随访,发现判为不良事件64次,充电53次,自行转复61次,抗心动过速起搏转复3次。经调整ICD参数,随访未见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20.
院外无急性心梗的心脏骤停存活者面临复发的危险,这类患者大多是冠心病(CAD)室颤。本研究旨在测定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对无急性心梗的CAD室颤存活者的治疗结果及其功能。 方法 研究对象为300例有室颤史而接受ICD治疗的CAD患者,且经证实均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