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式包皮环切术的疗效;方法:用改良式包皮环切术治疗50例,进行对比;结果:改良式包皮环切术在切口愈合和性交异物感方面优于包皮环切术;结论:改良式包皮环切术优于包皮环切术。  相似文献   

2.
杜家杰  贾清 《中原医刊》2011,(3):110-110
目的探讨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436例,设计好包皮的长度,在直视下于包皮内、外板作两个互相平行的切口,将两切口间的包皮用小圆头刀锐性剥离,保留完整内膜、皮下浅层血管和包皮系带。结果术中出血少,切口边缘整齐,术后切口无水肿,无继发出血及感染,切口瘢痕小,阴茎外形美观。结论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对包皮过长的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的体会。方法 50例包茎、包皮过长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包皮环切术。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7 d缝线自然脱落,切口愈合平均时间为8 d,比对照组平均缩短4 d~6 d。术后并发症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效果优良,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张蜀武  罗德康  邵继春  常德贵  王林 《四川医学》2004,25(11):1189-1190
目前治疗包皮过长的方法有许多种,如有背侧剪开包皮环切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和血管钳包皮环切术以及电刀包皮环切术与器械环扎术等。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对包皮手术的质量和形态美要求越来越高,2003年9月至2004年6月,我们采用阴茎根部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患者30例,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1996年以来,我院采用包皮环改良术。治疗包茎、包皮过长368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的疗效。方法 对300例包皮过长和包茎的患者行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先用手术刀划痕标记包皮外板和内板切口,后沿划痕切开包皮外板和内板表皮,在表皮下锐性和钝性分离,切除包皮内外板表皮,保留完整的包皮肉膜以保护血管和淋巴网。结果 术中无活动性出血,术后无继发性出血和血肿,轻度继发性脓性感染2例,伤口肿胀轻,消肿快,外形美观,伤口缝线自行脱落,无拆线痛苦,无包皮粘连。结论 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精细易行,并发症少,疗效满意,外形美观。  相似文献   

7.
改良包皮环切术浙江省苍南县人民医院外科(325800)陈镇钏杨继田自1996年2月~1996年5月,我院采用改良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5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病例:本组50例,儿童20例,成人30例。包皮过长40例,包茎1...  相似文献   

8.
包皮环切器与改良包皮环切术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改良包皮环切术和包皮环切器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8例包皮过长者分别使用新型包皮环切器和改良手术(一钳环切法)行包皮环切.其中57例使用包皮环切器,51例行包皮环切手术. 结果应用包皮环切器手术者手术时间6~18 min,平均8 min .术中无需结扎止血,术后无出血及血肿发生.51例行改良包皮环切手术者手术时间20~36 min,平均24 min,发生并发症5例.结论 应用新型包皮环切器行包皮环切操作简单,时间短,术中无出血,疼痛轻,但术后伤口愈合时间相对延长,且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9.
从阴茎根部行包皮环切术156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2000年10月至.2004年10月采用从阴茎根部行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共156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包茎和包皮过长可导致排尿不畅或受阻,继发尿路感染,也因包皮垢清洗不便而引发炎症粘连,应早期进行手术治疗.延边大学医院自2002年起采用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21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包皮环切术是一个简单的小手术,同时又是一个精细的手术。1998年1月~2004年6月我院经门诊治疗小儿包茎及包皮过长息儿共1060例,年龄为6个月~13岁,采用小儿包皮环圈切除,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包皮环切术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包皮环切术虽然是泌尿外科常见的小手术 ,但如手术处理不当 ,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 1988~ 1997年我们对 5 6例包皮环切术进行改进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5 6例 ,年龄 5~ 42 (平均 17.5 )岁。其中包皮过长32例 ,包茎 2 4例。 5 6例均为包皮环切手术适应证患者。2  手术方法  消毒、麻醉与传统的包皮环切手术相同 [1 ] 。用两把止血钳夹起包皮口背侧正中 ,在两钳间剪开包皮至冠状沟0 .8cm为止 ,在离冠状沟 0 .8cm处环形剪去过长包皮 ,彻底止血后将包皮内外板切缘整齐对合 ,用小三角针穿 0 / 5的细肠线间断缝合一圈 ,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介绍一次性包皮环切器作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的疗效.方法包皮过长和不完全包茎患者60例(A组)行一次性包皮环切器作包皮环切术,同期53例(B组)行传统的包皮环切术.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创口出血、疼痛、感染、美观性、对性生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为(2±1)ml,B组为(12±1)ml(t=-60.2,P<0.001);A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为(9±4)h,B组为(52±10)h(t=-36.13,P<0.001);A组术后发生创口出血及血肿者0例,感染0例,发生性生活不适者0例,B组术后创口出血及血肿9例,感染5例,性生活不适者12例(x 2=105.35,P<0.005).所有对比项目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一次性包皮环切器作包皮环切术比传统包皮环切术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15.
刘洪宝 《当代医学》2013,(28):65-65
目的探讨套袖式包皮环切术和包皮背侧切开术治疗包皮过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288例包皮过长以及包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取套袖式包皮环切术和包皮背侧切开术进行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87例患者均手术成功,1例患者手术结束后在切口愈合过程中,其系带部分出现水肿,进行相应的处理后,水肿消退。结论对包皮过长或者包茎患者采取套袖式包皮环切术和包皮背侧切开术治疗,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曾明辉  吴云  蒋华  吴爱斌  虞小明  蒋东方 《吉林医学》2011,32(14):2808-2809
目的:探讨一次性包皮环切器切除包皮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96例患者随机分成一次性包皮环切器切除包皮手术和传统的包皮环切术两组,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疗效。结果:一次性包皮环切器切除包皮手术比传统的包皮环切术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阴茎外观自然,术后继发性出血少、包皮水肿轻,患者痛苦少,恢复快,患者及伴侣性生活满意度提高。结论:一次性包皮环切器切除包皮手术效果满意,符合现代微创要求,适合在基层医院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李君贵  谢方志 《吉林医学》1999,20(6):340-340
包茎及包皮过长是男性常见病、多发病,虽然手术简单,但若处理不当,亦可引起一些并发症,影响术后效果。我院自1987年1月~1998年12月共收治包茎及包皮过长患者964例,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64例中,包茎356例,包皮过长608例,年龄3岁~86岁,平均58岁。1、2手术方法:阴茎根部系橡皮条,儿童采用静脉复合麻醉,明茎海绵体注入生理盐水,成人直接行阴茎海绵体注入0.5%利多卡因,使阴茎充分动起,包茎者行阴茎背侧纵行剪开内外板,将包皮翻转,距冠状沟1.bern环形切开内板,将包皮复位,于阴茎头冠平面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与环切术用于治疗成人包皮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包皮手术治疗的成人患者2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对照组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愈合时间、外观满意进行记录,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组愈合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较传统环切术操作简单、无需缝合、术中出血少、外观美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改良包皮环切术治疗100例包皮过长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启燕  马泽粦 《右江医学》2003,31(2):124-125
目的 :探讨改良式包皮环切术的疗效。方法 :用改良式包皮环切术治疗 10 0例包皮过长。结果 :改良式包皮环切术在减少血肿和并发感染方面优于传统包皮环切术。结论 :改良式包皮环切术优于传统包皮环切术 ,可以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包皮环切术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因术者个人习惯及临床经验不同而采取术式不同。手术虽简单,但患者及家属对治疗结果的期望值却很高,要求安全、并发症少且术后美观。2006年2月-2009年3月我院对320例包皮过长和包茎患者采用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